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哲学理论论文

意识实质——意识物质的统一性,意识是物质存

2015-07-08 09:4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意识研究现状

意识一词,在哲学、心理学、医学等不同范畴内,具有不同的含义。“意识”这个词似乎在不同学科中都有自己特定的内涵。
任何一本哲学教科书中,意识这一概念是最一般的,或者说它是指与物质和存在相对立的东西。它包括了人们所说的精神、思想、感觉、经验等所有主观形式的东西。
在心理学中,情况便有所不同。心理学中所谓的“意识”是特指人类独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即借助语言而实现的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和认知活动。心理学中的意识,是指人类心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质。这就是说,人可以借助语言把自己和环境区分开来,进而认识自身与环境的关系,这样,人类适应环境从而获得生存发展的过程就再不是完全被动的,反映外部世界时总带有目的性或自觉性,这就是意识的反映。
另外,意识的另一特性是它的抽象或概括性,这一点也是借助语言而实现的。语言并不单纯是交往和交流信息的工具,他不只是思维的外壳,就其根本意义来说,它是人类认识外界的工具,语言所具有的这种认知功能体现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就构成了意识活动的另一重要特性,即抽象、概括性。正是由于这一特性,意识活动可以探及事物的内在本质方面,能使人借助于意识活动认识事物的规律性和各类事物之间的关系。
心理学中所讲的意识有时是相对无意识而言的。一个人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只能察觉一部分。虽然在视野中的一切都可以作为有效刺激经由视觉通道作用于大脑,但是,对于进入大脑中的刺激,人只能意识到一部分,对于这一部分以外的刺激,只能是无意识的反映。
显然,心理学中关于意识的概念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中的意识概念是不同的,它既不是从抽象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也不是从意识的社会历史性方面研究它。www.lw881.com心理学主要是从形式和机理方面着眼看待意识,至于它的内容,则是其它学科譬如说医学所研究的对象。
医学上,意识不是单一的心理过程和反应,而是一种全脑的功能状态,使人能正确而清晰地认识自身状态和周围环境,并做出适当反应。它是各种心理过程或活动的背景,涉及觉醒水平、注意、感知、思维、记忆、定向、行为等许多心理过程,是人们智慧活动、随意动作、意志行为的基础。意识发生障碍,会累及许多心理过程,因此,在研究病理心理的时候,也需要研究意识障碍。如果意识不受损害,而有思维障碍时,医学上则用“意识清楚,思维障碍”这种和哲学概念相抵触的方式来表达。
近代神经生理学研究发现,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是维持意识的重要结构。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不断发放冲动,弥散性作用于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唤醒皮层,维持觉醒状态。脑干上行激活系统功能障碍是意识的病理生理基础。因此、脑干的损伤、受压,脑代谢紊乱,包括上行激活系统的神经递质紊乱,都不可避免地导致意识障碍。
医学中使用意识这一概念又是侧重另外一种意义,与心理学、哲学等都不相同。我们知道,意识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必须具有一个充分和必要条件,这就是大脑皮层必须处在一定的紧张状态,或者叫做具有一定张力。临床上所谓“意识模糊”、“深度昏迷”等等,都是说大脑皮层的张力异常,无法正常地加工外来信息,无法对外界刺激进行反应。深度昏迷的指标之所以取用角膜反射丧失就是这个道理。这样,医学临床上的“意识”,似乎更侧重于生理机制方面。这样看来,在医学中,意识概念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人的清醒程度,二是指对自身和环境的理解程度。
意识的含义包括意识内容、清晰度和范围。意识清晰时,外部客观事物和现象呈现明晰的印象,人的各种精神活动能随时为自己所察觉,注意力集中、动作准确、主动,有鲜明的目的性。意识的范围,亦即意识域,指短时间内个体对客观事物所能觉察到的范围。意识范围大小同注意的广度有关,为当前任务的要求所决定。个体能明显察觉到的事物,只限于注意所集中的部分,其他部分则比较模糊。
临床上有时将意识分为环境意识和自我意识两方面。环境意识指个体对外界事物和环境现状的确认;自我意识指个体对当前自身状态的确认。
  在精神病学中意识概念,更多的是指对自身状态和周围环境的理解水平,即所谓定向力。
  由于意识的含义如此不同,对病人意识状态和行为的理解常常产生分歧,这就不足为奇了,但是,科学发展到今天,这种局面应该改变,没理由再持续下去了。就像瞎子摸象,再怎么摸,大象还是完整的大象,而不是摸到耳朵就像扇子、摸到大腿就像大树、摸到肚皮就像是一堵墙壁了……
所以,本书灵魂医学soul medicine将对意识进一步归真。

二、生物体灵魂三定律诞生揭示了意识的实质

正如前述,十月怀胎走完了几亿年的生物进化历程,从物质的夸克、质子、中子、电子到原子、分子,再到染色体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实现了从无生命物质到有生命的物质的质的进化。从细胞到组织、器官形成,从原脑、大脑边沿系统进化到新皮质出现,实现了从生命的无意识到有意识质的飞跃,也就是说从生命的低级灵魂到最高级灵魂——意识的进化,诞生了生物体灵魂三定律,同时也演示了从物质到意识、精神的进化过程。
可见意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大脑尤其是大脑新皮质产生的一系列生命现象,是最高层次灵魂,是物质存在的最高级形式,是物质的特殊形态。
这就从理论事实上说明并验证了意识精神与物质同源性和一致性,二者都是客观存在的形式,并且,也揭示了意识是物质存在的最高形式、形态。
这就自然而然地并清楚地解决了和阐明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谁是第一性、谁决定谁的哲学问题,也就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区分的原则问题。
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哲学是世界观的学问,是对一切知识包括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不然的话,精神心理以及社会信使导致疾病、气功防病治病等诸多问题无法研究,本书新的医学、人生理论体系也不可能诞生。
可见,意识是物质进化的必然产物,是物质存在的最高形式,是客观存在的。或者说意识同物质一样,是“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同样,它也不以人的意志存在而存在、转移而转移,只是不能像普通物质一样用肉眼看得见、摸得着罢了。
从上述生物体灵魂三定律可知,由分子原子进化到蛋白质、染色体构成的各种层次的生物,则具有了生命、灵魂意义,发生了质的飞跃,意识又是最高层次的灵魂。可见,再用无生命的、没有灵魂的物质的框框去研究观察认识有生命的、富含各种层次灵魂的生物,尤其具有最高层次灵魂的人类,本身(出发点、思维方式)就是错误的,当然所研究的一切结果也不可能正确。
总之,诞生在生物体灵魂三定律基础上的灵魂医学soul medicine,对意识认识显然具有有史以来的科学性。

三、意识存在的证据

随着科学进步、认识的提高,灵魂领域里的意识、精神、心理等生命现象并不是一点迹象也摸不到,而是有一些蛛丝马迹可寻。
按照灵魂soul 概念,灵魂是由蛋白质、dna、rna等生命大分子构成的生物体所产生的各种层次的一切生命现象,它依生命大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以及生物体本身新陈代谢存在而存在。意识又是最高层次的灵魂,所以,也是客观存在的,只是存在形式目前人类还没有完全掌握罢了。
再从灵魂医学soul medicine 以下章节研究可知,生命活动即灵魂领域的意识活动是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并且不同的意识状态消耗不同的原料,根据物质不灭及能量守衡定律,它势必要转化为其它物质形式或者能量。所以,意识产生也是物质或能量的转化过程。

现在已经间接证实不同意识以不同的化学物质形式存在,就像磁场一样,在宏观世界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客观存在的,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而逐渐能被测量到的,这是是迟早的事情。
随着现代脑生理学及检测技术发展,结合气功等一些精神领域自然现象,我们不难发现,我们想问题,想什么,并不是随便想想而已,而是,在大脑内产生相应化学物质,发生相应化学反应,产生相应生物效应。如表现为心情激动,心情舒畅,心情郁闷,心情悲伤、愤怒,还可表现为血压升高,心跳加快,面色苍白、发红、发青、发紫。有些思维,大脑分泌内啡肽等活性激素,对身体大有好处。与之相反的思维则大脑分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铵等物质,可收缩血管,加快心率,引起微循环障碍,导致疾病尤其像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成人疾病。
现代科学技术已发现不同意识状态、不同的思维方式出现不同的脑电波形,产生不同的化学物质,进而发生不同的生物效应:
大脑在清醒时,即人在日常生活、工作精神高度紧张情况下,大脑产生贝塔(β)波;
熟睡时产生点塔(δ)波;
若把大脑活动降低到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朦胧状态时,则产生阿尔法(α)波,此时大脑分泌内啡肽等激素物质,它可调节机体内环境稳定,调节免疫功能及心血管功能,增强体质,预防成年病,延年益寿。
下一章中生命信使耗竭学说则更进一步为意识提供了佐证。大脑生命功能(思维)过度活动时,导致了思维所需要的相关化学信使等原料耗竭或不足,提示该思维活动应该进入休息状态,等待体内相关化学物质或信使等原料合成,以达到动态平衡,维持大脑内环境相对稳定,以利大脑处于良好的功能状态。这也是人生三定律中的稳定定律所要求的。
倘若不注意休息,甚至人为地不让睡觉,使大脑一直处于觉醒状态,则大脑将要发生严重功能紊乱,以至精神崩溃,这种现象多见于警察审问犯罪嫌疑人及其它折磨人的行为,应当指出,这本身也是一种犯罪行为,是一种灭绝人性的法西斯行为,是一种病态。
如我们脑力与体力劳动,所动用的脏器组织不同,一是大脑,二是肌肉,所消耗的原料信使除了葡萄糖外其它肯定不同,故二者必须结合,即劳逸结合,才符合生命代谢、活动规律。
即使脑力劳动也存在想什么问题、用什么方式思维,需要不同脑细胞、需要消耗不同的原料信使的区别。故我们今后在用脑思维时,需要进行不同课题、不同思维方式的转换,以利用不同的化学物质或信使等原料,避免相关化学物质或信使等原料的耗竭。
临床上我们还经常碰到有些药物也影响我们意识状态、左右我们思维,除了做手术用的各种中枢性麻药外,作者还发现,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兴奋我们大脑,开阔我们思路,抗组胺药则对大脑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不影响思路,止泻药苯乙呱啶类似鸦片制剂,有欣快感,等等还有很多很多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这些药物在使用后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而使个体灵魂领域里的感知觉、情绪和行为等心理活动发生变化,这类药物所发生的生物效应同样遵循生物效应定律。
这类药物首先是使人的心理在感知觉层面上发生改变,加大剂量后严重的则会引起思维、情绪以及行为活动方面的改变。按照其作用的性质不同,这类药物可以分为三类。
(1) 镇静剂指一些中枢神经抑制剂,主要包括鸦片、海洛因、吗啡之类。它降低了神经系统及行为的活动性,最后导致睡眠。
(2)兴奋剂指可以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和行为活动性的一类药物,包括咖啡因、尼古丁、可卡因和安非他明等。少量使用兴奋剂可以提神,减轻疲劳,但大量使用则会使人焦躁不安。
镇静剂或兴奋剂适量服用都有积极作用,但长期服用会造成对它的依赖,使人上瘾。对药物上瘾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方面是生理上的,表现为先是增强对药物的耐受性,即必须加大剂量才能产生同样的效果,然后转变为身体上因缺药而出现剧烈难忍的病痛,急切地渴望得到药物才能使之减轻;另一方面是心理上的依赖,表现为没有药物各方面就都极端地不适应,思维不能集中,并且心情烦躁,完全不能进行正常的心理活动。由此可见,这些药物虽然最初没有害处,但过度服用以后就有害身心,就会在文化、道德、社会、法律等多方面造成严重的恶劣影响。
(3)迷幻剂是指能使人产生幻觉的物质,主要特点是能够使意识尤其是感知觉发生扭曲。最常见的是lsd(麦角酸二乙基酰胺)和墨斯卡灵(mescaline)。迷幻剂使人产生欣快感,增强感觉的敏感性,并且使时间知觉错乱,也可能产生焦虑、恐怖和妄想症,还能够造成思维和判断的混乱。
这也从另一角度验证了高级灵魂——意识的物质基础。
所以,从物质不灭或能量守恒这一角度讲,意识也是物质的代谢过程,是能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爱因斯坦量子理论已经准确换算出物质与能量的关系。

四、意识物质关系

前已述及,意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种生命现象,是物质存在的最高级形式,是物质存在的特殊形态。
从另一角度说,物质与意识也都是客观存在的。若没有意识的话,也没有物质存在的可能,也没有物质概念。这一点与传统的物质是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的概念不同,意识是物质存在的前提,物质是意识的反映,不存在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问题。况且,意识也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存在形式,是物质存在的高级形态。在另一层面上说,这有点类似鸡与鸡蛋关系一样,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谁决定谁?答案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可见,在一定程度上讲,过去有关物质与意识谁是第一性并且将此作为是唯一区分唯心唯物标准准则的说法,是历史在哲学领域给人们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
科学就是这样,更确切地说同其它事物一样,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而呈现波浪似的发展、前进。关于这一点,soul medicine 下一章还要阐述其机理。
参考文献
「1」 李建民.《生物体灵魂三定律--科学人生与灵魂医学soul medicine导论》「m」.中国国际出版社 2006年1月第一版.
「2」 李建民.病情程度与所需药物有效治疗剂量的探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3,23(9):101-10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