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哲学理论论文

试析李大钊宗教思想述论

2015-07-08 09:3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 关健词:李大钊 唯物史观 无神论 非宗教
  论文摘要:李大钊宗教思想是立于唯物主义基石上的,他从物质 经济 变动的角度解释了宗教的产生和 发展 ,并指出善恶根派的不可解是宗教产生的一个原因。对西方资产阶级文明的向往使李大钊对基督教有一定的好感并对基督教精神有所发挥。在彻底批利宗教的同时李大钊提出了 科学 的真理现,以真理取代宗教。因唯物主义贯穿于李大钊宗教思想的始终,使其宗教思想更具有彻底性和革命性。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作为一名激进的先进知识分子和马克思主义的最早接受者、宜传者,李大钊在非基督教运动和非宗教运动中做出了杰出贡献。研究李大钊的宗教思想不仅有助于深刻认识唯物主义理论在反宗教运动中的重大作用,而且对认识和理解

(二)对宗教的批利与否定。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 科学 、民主大旗,坚持进化论,注定要对宗教迷信展开讨论和批判。因此,无论是孔教、佛教、道教,还是后来居上的基督教,均难逃一劫。接受了马克思唯物主义 历史 观的李大钊,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和后来的“非基督教运动”中 自然 站到了反对宗教的立场上。他对宗教的批判是彻底的、否定的,对宗教的斗争是不妥协的,体现了其唯物主义的坚定立场和荡涤一切宗教迷信的决心。wwW.133229.cOM
第一,李大钊认为宗教妨碍社会进步,并将斗争矛头指向一切宗教。在组织非宗教大同盟时,李大钊指出,“我们坚信宗教是妨碍人类进步的东西,把所有的问题都想依赖宗教去解决,那是一种不承认科学文明的态度。”而我们反对宗教的目的,“并不是像一些人所想象的那样单单是反对阻碍人类进步的所有的宗教”,而组织非宗教同盟的原因,“那是因为我们历来认为宗教对探求真理,亦即对人类进化上是非常有害的东西,为此我们曾利用一切机会来讲这个道理。”非宗教大同盟的诞生是针对基督教而来的,因对基督教的批判而延伸到了一切阻碍人类进步的宗教,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反对孔教运动的继续和 发展 。李大钊等人组织的非宗教大同盟及其活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反宗教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李大钊认为应重批判基替教,并将基替教与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联系起来,他说,“在 现代 社会中,基督教是最发达的,有最多的信徒,最大的势力,因此应首先反对这个最有势力因而流毒最广的基督教。”基督教中使人安于贫穷的说教,“是要使他们卑躬屈从,而人的本性是绝不甘于忍受贫穷的”,因此,基督教的说教有违人性。况且,“富人决不会无缘无故来施舍他人的”,其最有力的证据就是“看看资本主义是从何处发达起来的就可以完全明白了,资本家听了基督的‘富人进天国比骆驼钻针眼还难’的说教,就真有舍弃自己钱财的吗?由此,基督教的说教只是让人们妥协退让,安于现状,对社会进步毫无用处。
第三,受非宗教运动的影响,李大钊否认了基替教与自由、平等、博爱的关系,并对此予以了逐次批判。他认为宗教必信仰神,心灵上必受神的束缚,那么便“断无思想自由存在的余地”,“真正的思想自由,在宗教影响之下,断乎不能存在。”而非宗教运动即是申明这个道理。欲“求得真知而确信,非先从脱离宗教的范围做起不可。”而非宗教者,则是“为拥护人人的思想自由,不是为干涉他人的思想自由。”在论及宗教与平等时,他指出,“宗教的本质就是不平等关系的表现”,而没有自由平等为基础的“博爱”,也达不到博爱的目的。李大钊对“自由”、“平等”、“博爱”与宗教关系的否认,受到了当时 政治 运动和非基督教运动的影响,这与他政治立场的转变相联系。此时的李大钊作为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