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科学哲学方法论视域下全力打造开原现代农业的思考
一、关于信念预设——苗木花卉农业的产业化之梦
信念,是指未必能够证明、但却被人的头脑深信不疑的关于事物实际存在的一种预设。它包括两个维度,一种是理想,一种是现实。在苗木发展中,开原的苗木种植农户进行了基于致富渴望的理想预设并将其指向了现实,以苗木产业发展为基础,最终信念预设成效显著。开原苗木发展始于1981年的靠山镇,截至2014年上半年,全市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到25.4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19.1%;实现总产值38.5亿元,占全市农业产值比例34.1%,全市苗木花卉产业年销售收入达到15亿元,苗农人均收入2.2万元,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例的180%。全市苗木花卉产业经营业户达到5万户,从业人员12万人,苗木产品销售覆盖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200多个大中城市,并远销俄罗斯、德国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经过多年发展,开原苗木已走出一条产业化之路。
二、关于理论构建——苗木产业发展模式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以辩证法为其研究基础,把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原理贯彻其中。对于思辨的过程注入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抽象与具体的思维方法,注重运用系统思维把事物联系起来看問题。科学技术方法对于事物的研究往往按照基础分析、理论构建、实证研究、经验总结为逻辑步骤加以分析。
(一)基础分析,强调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
开原有肥沃的土地,勤劳的农民,在这一基础分析之上,开原要发展苗木缺什么,缺知识支撑。在分析基础上,开原开启了与辽宁林职院,沈阳农业大学、辽宁农职院等众多院校产学研之路。聘请省农学院、省林学院以及省市科研单位的专家、教授来开原举办“产业论坛”、“现场辅导”面对面给予苗农技术培训,解决生产中的技术和病虫害等难题。这种形式有效地提高了苗农的科技管理水平和苗木花卉产品的品质档次和品种的科技含量。
(二)理论构建,开原模式探索
规划土地,模式探索才能对经验进行复制。在规划上要充分体现科学性。以培育精品园、专业生产区、种苗基地和苗木市场等建设项目为支撑,认真实施“三线带二线”,“五线带全市”的大产业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全市彩色苗木产业跨越式发展,将苗木产业发展的重点乡镇由最初的靠山镇、中固镇、兴开街、马家寨镇逐步发展到21个乡镇。以沿交通线规划的“五线”为发展基础,带动全市21个乡镇街形成合力全面发展。以合作社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为新科学技术、管理经验综合提供实施平台。探索发展出开原从生产→加工→销售完整苗木产业链模式。
三、关于再实践改造,开原未来现代农业发展谋篇布局
自马克思将实践与唯物主义相结合,实践就被赋予了人们能动的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之意。它是一种活动,是鲜明的、主观的自主性活动。再实践具有对理论模型进行再复制和改造的能力属性。开原的现代农业发展,按照“一县一品”苗木花卉产业为带动、范本,以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特点为指导方向的再实践过程,对做好开原未来现代农业发展谋篇布局将会起到推动作用。
(一)做好科技,做创新农业
在苗木花卉发展中,我们已看到科技的力量,未来做好开原现代农业必然要做好科技。开原苗木花卉合作社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劲不能蛮用,科学可以创造奇迹。”应用专业技术推进低成本农业、生态农业、高附加值农业发展是未来做创新农业的必然选择,也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基础。
(二)做好市场,做品牌农业
做好市场是实现农业商品化、产业化的前提。有些发达国家农业商品化可达到100%,而我国现才达到70%,需要我们进一步做好市场这篇文章。苗木花卉在市场中品牌发展与市场渠道中经纪人和电商平台的引入已为做好市场给出了示范,未来开原现代农业要丰富电商营销,培养自主品牌。电商线上交易1元钱可以带动线下199元销售的实现,对于苗木花卉来讲已拥有大的电商平台,但是对于中小农户来讲,更多的是需要像微信开店这样的平台,微信开店入门费用低可满足中小农户需求,而且其终端消费群体相对比较集中,有利于对用户精准定位。在自主品牌培养上,农产品除了像苗木花卉一样要有自己的注册商标之外,培养品牌价值、知明度额外重要。所以,我们还要打造苗木花卉和其他农产品原产地标识商标这一区域公共品牌。
(三)做好集约,做高效农业
像苗木花卉一样将种植土地连片,做基地,在区域资源上我们还需要探索,提高基地、生产区标准化生产水平,增加市级、省级、国家级示范区面积,按功能定位,形成有育种、育畜基地、实验基地、大规模生产基地。整合经营方式,构建除农民合作社之外的更多的集约发展方式,包括农业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
(四)做好产业,做现代农业
开原苗木花卉产业做得好,其中一个原因是它根据地利做特色产业,所以在做好农业产业上我们所要着重培养的就是特色农业产业链。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一条龙产业链,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带动、以标准化基地为基础,做与周边区域去同质化竞争,有区域特色的、全国精品的、世界有份额的产业链。围绕产前、产中、产后打造企业性农业产业园区,使产业在园区内实现集聚,降低成本,形成产业规模,以工业思维打造现代农业。
作者:张喆
第2篇:国内卡尔纳普科学哲学思想研究概况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策略的确定
鲁道夫·卡尔纳普(RudolfCarnap1891—1970),德裔美籍科学哲学家,逻辑经验主义者,维也纳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卡尔纳普是标准科学哲学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科学哲学思想在西方盛兴30余年。卡尔纳普科学哲学思想在我国传播较早。据文献资料查阅显示,我国最早一篇关于卡尔纳普科学哲学思想的论文发表于1932年的《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该文是张申府对卡尔纳普AbrissderLogistik,mitbesondererBerücksichtigungderRelationstheorieundihrerAnwendungen一书的介绍。[1]张申府于1935年再次撰文,发表了一篇有关卡尔纳普《语言的逻辑句法》一书的书评。[2]之后,1955年,洪谦发表论文对卡尔纳普物理主义进行批判,文章否定卡尔纳普的“构成系统”和“物理语言”,认为这都是毫无事实根据的假定。卡尔纳普虽然对于“物理语言”之为“科学的统一语言”,即对于个别的科学语言翻译成为“物理语言”,作了许多逻辑的说明和繁琐的论证,但他并不能掩盖物理主义在实际应用上所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解决这些困难。[3]1961年,李振麟翻译了卡尔纳普《经验主义、语义学与本体论》一文,刊登在《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上。[4]该文节选自卡尔纳普《意义与必然》,卡尔纳普在文中反映了一个逻辑实证主义者和“语义学”者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否定客观世界的存在,否定思维反映客观世界,否定语言通过概念而反映客观世界。之后,我国对卡尔纳普科学哲学思想的研究处于长期停滞状态,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逐渐受到学界重视,相应的研究也才逐渐开展。
国内对卡尔纳普科学哲学的研究概况如何呢?查阅相关文献数据库,未发现相关研究文献。在这种情况下,对此展开研究,对于了解这方面的相应概况以及对逻辑经验主义的再探究,有一定的意义。
国内对卡尔纳普科学哲学思想的研究包括三方面:一是他的科学哲学文献的翻译,包括对其本人著作及论文的翻译,以及国外学者研究他的科学哲学思想的相关著作及论文的翻译;二是国内学界对他的科学哲学思想的论文研究,由发表于学术期刊的学术论文标示;三是硕士生、博士生进行的这一方面的研究,由他们的学位论文标示。本文按照这三方面进行调查。
二、卡尔纳普科学哲学著作翻译情况
(一)卡尔纳普著作翻译情况
为全面了解目前国内卡尔纳普著作的翻译情况,笔者通过中国国家图书馆进行文献检索,选择文献类型“图书”,以逻辑检索的方式,将“卡尔纳普”设定字段为“责任者”进行检索,截至2014年3月25日得到检索结果11条。其中,1条为台湾出版图书,[5]除去重复出现的2条记录,中国大陆出版图书共计8部,现将此8部译著列于表1。
通过检索可以发现,国内学界翻译卡尔纳普的著作共计6部。其中,最早被翻译的是卡尔纳普原版于1935年的《哲学和逻辑句法》;翻译再版的有张华夏译的《科学哲学导论》和陈启伟译的《世界的逻辑构造》。卡尔纳普早期哲学思想倾向于现象主义,《世界的逻辑构造》作为这时期的代表作,是对其早期哲学工作的总结。《语言的逻辑句法》一书是卡尔纳普后期哲学思想的代表作,卡尔纳普于1931年前往布拉格大学担任自然哲学教授,在布拉格他把注意力逐渐转向逻辑、语言以及数学基础问题,于1934年出版了《语言的逻辑句法》。对照卡尔纳普著作原版的出版时间可以发现,国内对其著作的翻译出版时间相对滞后;对比卡尔纳普所撰写出版的著作和国内对此的翻译,可以说,翻译得还不够,只是对其部分代表作进行了翻译(截至2013年),对他的其他著作如《语义学导论》《逻辑的公式化》《意义与必然》以及《概率的逻辑基础》等,没有翻译。实际上,《语义学导论》是卡尔纳普转向语义学研究的重要代表作,该书标志着其哲学工作进入到一个新时期;《概率的逻辑基础》是其后期思想的重要代表作,是他在20世纪50年代后前往普林斯顿致力于归纳和概率问题研究的成果。这些著作未被翻译,不能不说是一个欠缺。
(二)对卡尔纳普的论文及国外对其研究的论文翻译情况①
通过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文献检索发现,截至2011年,国内刊登卡尔纳普论文的中文译文仅有2篇。第1篇为1961年李振麟在《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上的一篇译文,前文已经作了介绍。第2篇为2011年桂起权和于祺明在《淮阴师范学院学报》上发表的一篇译文,这篇文章是卡尔纳普对他自己的论文《归纳逻辑的目的》的改写和发挥。[6]国内翻译发表国外学者对卡尔纳普思想研究的论文也仅有2篇。一篇是周昌忠翻译的HerbertFeigl所写的介绍卡尔纳普及其主要哲学思想的文章,发表于1992年的《世界科学》。[7]另外一篇为费多益翻译的奎因所写的关于卡尔纳普的回忆文章,发表于2000年的《哲学译丛》。[8]文章主要回忆奎因本人与卡尔纳普的交往,以及奎因对卡尔纳普的总体印象。这2篇文章均属于综合介绍类文章,主要是国外哲学家对卡尔纳普的介绍,尚未发现有关国外学者对卡尔纳普哲学思想进行研究的论文的中文译文。
另外,查阅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另外几份杂志和重要书籍,如《国外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现代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自然科学哲学问题》《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丛刊》《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等,得到卡尔纳普撰写的论文的中文翻译文章,典型的有:论哲学问题的特点(《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丛刊》,田耘译,1985年第1期,第7-15页);归纳逻辑的目的(《自然科学哲学问题》,陈炜译,1988年第3期,第34-39页);卡尔纳普论概率概念(《自然科学哲学问题》,陈炜译,1989年第2期,第50-52页)。
三、卡尔纳普科学哲学思想论文研究概况
为全面收集国内学界有关卡尔纳普科学哲学思想研究的论文,以主题词②“卡尔纳普”检索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设定学科领域为“基础科学中的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和“哲学与人文科学”,①时间范围设定为1979—2011年,得到论文文献为740篇。②
针对上述论文文献,通过浏览各篇文献篇名、摘要、关键词,并通过仔细研读各篇文献,最终得到有效文献53篇。③国内有关卡尔纳普哲学思想研究的第1篇文献为陈晓平于1983年发表于《哲学研究的》的《谈谈卡尔纳普的归纳逻辑》一文。[9]文章介绍了卡尔纳普的逻辑概率的概念,即认为逻辑概率是确证程度,并区分逻辑规则和方法论规则这样两个概念;文章通过分析认为归纳逻辑不仅是科学验证的辅助工具,也是科学发现的辅助工具,具有“助确证法”和“助发现法”的双重性质。
以科学哲学思想这53篇文献为基础,运用中国知网相关文献分析功能,辅之以文本阅读、分析、调查,最终得到中国卡尔纳普科学哲学思想研究概况。
(一)文献分布情况分析
运用中国知网文献分析中心文献“分析/阅读”功能,得到文献来源分布、年限分布、机构分布、资金支持等状况(见图1)。
根据图1,由文献来源分布分析可知,国内刊登有关卡尔纳普科学哲学思想研究文献的重要期刊有《自然辩证法通讯》《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哲学研究》《哲学译丛》和《自然辩证法研究》,所发表论文文献均在2篇以上,总发文量为19篇,占全部论文文献的35.8%。由文献发表年限分布分析可知:1979—1989年间发表有关卡尔纳普理论研究的论文文献有8篇,1990—2000年间发表的相关论文文献有13篇,2001—2011年间发表的论文文献则高达32篇;2000年后发表的论文数量占全部有效文献总量的60.3%。由此可见,2000年后,国内学界对卡尔纳普科学哲学思想的研究有了很大加强。由发文机构分布分析可知:国内主要的研究机构有广西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西南大学,这5家研究机构共计发文17篇,占全部研究文献的32.1%。由资金支持分布分析可知:由基金支持的研究的文献共有3篇,占文献总数的5.7%。
(二)重要论文及其作者情况
可以从两方面来确定论文的重要性:第一个方面是论文的首创性,即该论文是否是国内较早针对该主题进行研究的文献;第二个方面是论文的被引情况,即一篇论文被引频次越高,表明该论文在该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针对本文研究主题,在论文首创性方面,结合相关文献检索分析可知,国内较早进行卡尔纳普哲学思想相关主题研究的学者及相关信息见表2。
针对论文的被引频次,在中国知网的文献分析中心文献“分析/阅读”功能中,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是H指数。H指数作为文献影响力的总体评价指标,表示的是一组文献中至少有H篇文献被引不少于H次。当某文献的被引频次大于或等于该时段文献的H指数时,可以认为该文献为高频文献和重要文献了。通过文献分析得到,以卡尔纳普为研究主题的文献的H指数是4,即至少有4篇文献被引不少于4次。据此法计算可知,本组文献中共有8篇论文被引4次(含4次)以上,此8篇论文即为国内卡尔纳普哲学理论研究中相对重要的文献。相关论文文献信息见表3,数据截至2015年1月21日。
由表3可知,本主题下被引频次最高的论文为江天骥2001年发表在《哲学研究》上的“从意识哲学到文化哲学”一文,该文结合卡尔纳普的指称语义学,探讨意识哲学的各种形式和文化哲学的特征;并且按照卡尔纳普的《世界的逻辑构造》,指出每一科学家都能够把一切科学命题解释为关于他或她自己的私人经验断定。其他7篇被引频次较高文献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卡尔纳普的语义学、概率确证理论、奎因—卡尔纳普争论和逻辑构造。
(三)论文研究水平及其方式
1.研究水平
论文的研究水平可以从文献被引频次和外文文献参考情况两方面进行分析。
以卡尔纳普为主题的相关文献的H指数为4,由此可知,本主题论文的总体影响力不高。从被引频次看,在所选的53篇文献中,有17篇文献被引频次为0,占所选文献总数的32.1%;被引频次为1次的论文有10篇,占所选文献总数的18.9%;被引频次为2次的论文有13篇,占所选文献总数的24.5%;被引频次为3次的论文有5篇,占所选文献总数的9.4%;被引频次为4及其以上的8篇,占研究文献总数的15.1%,其中最高1篇文献被引20次。这些数字表明国内有关卡尔纳普哲学理论研究影响力较高的文献相对较少。
从参考外文文献方面来看,53篇中文文献中,有15篇没有参考外文文献,占研究文献总数的28.3%,其余37篇文献均有参考外文文献,占中文研究文献总数的71.7%。在所有参考了外文文献的中文文献中,有27篇参考了卡尔纳普原著,所参考的文献主要是他的《意义与必然》,[10-11]占中文研究文献总数的50.9%;有5篇参考了卡尔纳普的外文论文原文,占中文研究文献总数的9.4%;参考卡尔纳普原著或外文文献的,其中,1979—1989年,共有6篇,1990—1999年,共有9篇,2000—2011年,共有22篇。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国内学界对于卡尔纳普科学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参考卡尔纳普原著、论文以及其他外文文献,不过,随着研究的进行,这方面的状况有所改善。
2.研究方式
这涉及相关研究是合作研究还是连续研究。在合作研究方面,通过对所选文献进行分析,53篇有效文献共涉及作者51位。其中,有9篇文章由2位作者合作完成,占研究文章总数的16.9%,这表明在本主题下,合作研究的现象并不多。在连续研究方面,陈炜在1988—1990年间,共计发文3篇,是国内早期研究卡尔纳普科学哲学思想的重要学者,主题涉及归纳逻辑。广西大学的马亮在1997—2005年间,共计发文5篇,可以说他是目前国内持续研究卡尔纳普科学哲学思想的关键学者之一。此外,张灏、胡志强和江怡分别发文2篇,也是国内研究卡尔纳普科学哲学思想的主要学者。
(四)文献的性质分类及其研究主题情况
1.文献的性质分类
考察这53篇文献,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述评类,二是直接的思想研究类,三是间接比较类。属于第一类的文献共4篇,占研究文献总数的7.4%;属于第二类的文献总数为34篇,占研究文献总数的64.1%;属于第三类的文献总数为15篇,占文献总数的28.3%。由此可见,属于直接的思想研究的较多。
2.文献研究主题及其变化
概括卡尔纳普科学哲学思想,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主题:“归纳逻辑”“逻辑语义学”“奎卡争论”①“意义理论”。以此通过研读收集到的53篇中文文献的篇名、摘要、关键词乃至全文,得到各时段国内卡尔纳普科学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文献主题,见表4。
由表4可知,1979—1989年之间,国内对卡尔纳普思想的研究很少,主要集中在“归纳逻辑”和“奎因—卡尔纳普争论”主题上,对“意义理论”主题还未涉及;1990—2000年,研究主题明显集中于“归纳逻辑”上,另外思想介绍或研究综述文章有一些。2000年后,有关“归纳逻辑”主题、“奎因—卡尔纳普争论”主题、“逻辑语义学”主题和“意义理论”主题几乎得到同等关注。
四、卡尔纳普科学哲学思想学位论文研究情况
通过了解卡尔纳普科学哲学思想学位论文研究情况,可以发现国内研究生培养阶段所关注的卡尔纳普科学哲学思想研究主题,以及国内学界对于卡尔纳普科学哲学思想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为全面了解中国国内卡尔纳普科学哲学学位论文情况,以主题词“卡尔纳普”检索中国知网“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全选学科领域,时间范围从“1979年”到“2011年”②,得到论文64篇③。通过研读各篇文献,排除相关度较低的文献后,最后确定关于卡尔纳普科学哲学思想直接研究的学位论文文献有8篇,④具体列于表5。
对表5所涉文献进一步统计分析,发现8篇学位论文中,属于博士学位论文1篇,属于硕士学位论文7篇,8篇论文均发表于2000年后,8篇学位论文的研究主题涉及归纳逻辑、概率确证理论、逻辑句法学、意义理论和拒斥形而上学的分析。
五、结语
卡尔纳普作为逻辑实证主义代表人物,其科学哲学思想在科学哲学界乃至哲学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国内学界对于卡尔纳普的哲学思想如“归纳逻辑”“逻辑语义学”“概率确证理论”和“意义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起,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其中不乏持续研究的学者,但总体发文量较少,且文章影响力偏低。另外,本文的研究基于中国国家图图书馆和中国知网所收录的文献进行,考虑到这些数据库收录文献的有限性,文献的搜集方面不可避免会有疏漏之处,情况分析及其相关结论可能存在不足,如对于学位论文情况的分析,由于中国知网硕博士论文数据库仅收录了部分院校的硕博士论文,因此可能会导致结论不够全面。鉴此,敬请方家指出,衷心感谢。
作者:肖显静等
第3篇:心怀科学信仰把化学教成科学哲学
你知道“化学教育”和“化学教学”的区别吗?以前我也没有深入思考过这个问题,但随着应试教育的日趋加剧,我觉得我们慢慢的把“化学教育”变成了“化学教学”,教育中的培育思想逐渐被淡化了,而教学的功能被逐渐突出出来。
一、我的教育理想
刚上班时我将“职业是谋生的手段,事业是进步的阶梯”,作为座右铭压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下,以此激励自己,把教育事业当成终身的追求。
在现实通往理想的道路上,我满怀信心的迈出了第一步:看书查资料,从一开始就脱稿授课,做到心里有数。这在当时也是自己值得骄傲的一个方面。在拼命把化学知识灌输给学生的同时,我还想让他们知道“单纯的热爱是毫无用处的”,我们热爱生活,如果没有能力创造生活,丰富生活,只喊热爱是无用的,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你的热爱才能更有意义。
这个观点在起初的学生中还能有一点共鸣,但随后就被“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的喊声湮没了。每年联考之后,是老师们评论最多的时候,有人说“某某”学校为了提高分数,对学生的作弊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唉,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沦丧?还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二、理想在现实中渐行渐远
我心中的教育在现实中已不复存在。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平淡的不能再平淡。然而几则新闻使我平淡的情绪变得沉闷起来。有一大三学生把浓硫酸泼到了动物园狗熊的身上,说是在做“试验”;一初三男生把浓氢氧化钠溶液泼到同岁的堂姐脸上,因为不满堂姐学习好,长辈们经常夸奖堂姐而说他淘气。还有新闻报道说南京某大学学生下毒杀害自己的室友等,诸如此类的消息。真不知道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真是“有才无德,不如无才”。化学知识在他们手里成了伤害的工具,作为化学教师的我即感到气愤又感到伤心,同时开始思考“化学教育”究竟该教给学生什么?只是化学知识和化学方法吗?思考归思考,现实让我每天像陀螺似的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教师累、学生累、家长累,社会效果不好,真不知道这种局面何时能够结束。
三、沉寂水面上荡起的涟漪
新课程改革在沉寂的水面投入了一颗石子,荡起了层层涟漪。课程目标中设置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老师和学生们似乎看到了希望,期待教育局面能得到改观。但是,学生的成绩考核中只能体现前两个目标,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得不到体现,因此,这一目标便成了“优质课”和“赛讲课”的道具,在日常教学中得不到充分地体现。知识和方法的教学还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在新闻报道中,偶然听到一个故事。说是一个小男孩得了很严重的脑部疾病,需要手术,但手术有很大危险性,征求家长意见,是做手术还是保守治疗,小男孩说“我相信科学”,一句话让在场的医生都非常感动。我也非常感动,同时想,如果在学生的心中,科学也有如此高的地位,学生也和小男孩一样,相信科学,崇尚科学。这样才是科学教育的成功,也是化学教育的成功。
四、对化学教育的“再思考”
1.对教育的认识
“教育以探索人的幸福作为出发点”,我国曾把其内容分为五部分即“德、智、体、美、劳”,也就是在教育中,德育为先。老人们常说“有才无德不如无才”。我们的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责。我们培养的人才应以德育为先的人才,这些人无论能力高低,带给社会的都是正能量,都可以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2.对化学教育的认识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化学教育当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根本前提。科学素养包括科学思想,科学教育,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科学思想是要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以及认识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造福。
五、挖掘教材中思想教学内容,作好“三维”目标的实施者
初中化学其实也就是化学的入门课程,正是因为是入门课,其所担负的培养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职能就显得更加突出,因此初中教师就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有利于培养和提高科学素养的内容。
在初中化学《绪言》的教学中,我整合了《人教版》和《湘教版》的内容,突出了化学教学的思想性,选取了《人教版》化学发展简史的教学内容和《湘教版》的“造福人类的化学”这一科学发展的思想主旨。
在古代化学的时期,火的发现和使用,不仅带给人类温暖和光明,同时使人类变得更加聪明,因此,化学科学加快了人类的发展和演变。铁器在农具上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这就实证了“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说法,也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社会价值。
作者:赵兰竹
第4篇: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关系分析
美国科学哲学家劳丹说:“只有当联合起来研究时,科学史和科学哲学才会有意义。”相反,在科学史家当中普遍盛行的观点,大致是说应该迅速地把“提出联姻”的“哲学求婚者”打发走。这种情况表明,从科学史家的角度来看,在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这两门学科之间是隔着一道鸿沟的。
一、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之概念辨析
科学史是指自然科学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研究自然科学的主要理论。科学史用哲学社会科学的观点、方法,把自然科学发展中的各个事实和现象、实验室数据和理论的产生,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或阶段加以分析;科学哲学指的是以科学为对象、对有关科学的诸方面作哲学分析的学科,是关于科学的哲学,把科学的整体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以科学的性质、特点、作用和发展的规律作为自己研究的内容,重点考察科学的哲学问题,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科学发展的内在机制等问题。
科学史是科学哲学的基础,是科学哲学思想论断之出的根本,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人们对他的哲学思考;科学哲学是对科学发展的再探索、再发现、再认识。
二、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关系演变史
首先,我们可以从对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相关的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中,分析这两门学科之间关系的变化。
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史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启蒙运动中出现的学科史。在这种学科史中,历史的叙述和解释是根据一种作为前提的认识论理论来构造的;到19世纪,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这两门学科都变得更加繁荣。在科学史方面,上述的传统被继承下来并得以发扬。实际上,此期间许多有重要影响的学者都横跨两个领域,既是历史学家又是哲学家。20世纪20年代,科学哲学与科学史出现了真正的分离,这与当时逻辑实证主义的兴起和30年代以后发展成为逻辑经验主义、并成为科学哲学的主流是分不开的。本质上而言,这种新的科学哲学在性质上变得与科学史无关。到50年代以后,在美国科学史家“职业化”的过程中,这些影响的效果开始逐渐体现出来,科学史家阵营开始确立了独特的工作方式与评价标准。从此,科学史愈发远离了科学哲学。到60年代初,科学哲学中相当有影响的历史主义学派开始出现,从而使科学哲学家恢复了对科学史的关心。60年代以后,科学哲学中历史主义学派在其科学哲学理论中强调科学史的重要性,但基本上是局限于科学哲学家阵营内部的活动;而科学史家对有关的科学哲学大多不屑一顾,甚至可用“反感”一词来表征他们的态度。
三、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关系的现状
关于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关系的现状,本文拟从不同的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史研究者的论断来进行说明。
波普在研究“牛顿的理论”与“伽利略理论”或“开普勒的理论”的关系时,指出牛顿的理论远非另外两个理论的结合,他提出,逻辑的方法,不论是归纳的还是演绎的,都不能带来从伽利略或开普勒的理论向牛顿的动力学的飞跃。柯恩指出,我们不应假定科学哲学家是在撰写具有历史基础的或是以历史取向进行分析的历史。拉卡托斯据其哲学理论做出了“历史的合理重建”并非是真实的历史的论断。库恩认为,那种要按哲学理论去“重建”历史的做法,“可能会成为编造历史的借口”。法拉第说,哲学家们倾向于对观念、观念的逻辑联系及其逻辑推论感兴趣,而这些观念从何而来,它们是怎样地发展,以及怎样为一些自称是受了其影响人所解释,对这些问题哲学家们似乎就不感兴趣了。
可以看出,科学史家不承认科学哲学家所撰写的“科学史”,主要理由在于:(1)哲学家由于缺乏历史的训练,不能按历史学家的专业标准的要求处理史料;(2)哲学家撰写历史的出发点、目的、工作方式、研究的重点问题等等诸多方面均与历史学家大不相同,因此,写出的历史自然也就不符合历史学家们的标准。正像反对科学哲学与科学史有亲密关系的哲学家吉尔所承认的那样,“对探索过程的关注并不使人自动地变成历史学家。”
四、科学哲学对科学史的作用
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关系十分复杂,下文将根据普遍存在的科学史家对科学哲学的漠视和排斥现象,重点分析科学哲学对科学史的作用。
科学哲学与科学史存在一致关系,本质上体现了史与论的统一,也就是逻辑的与历史的相一致。二者分别从逻辑的和历史的角度对科学的本质和规律进行了考察和描述,因此只有把“逻辑的”与“历史的”方法统一起来,科学哲学对科学动态模式的研究才可以抛开历史的细节而抓住主流,抛开偶然而抓住必然,抛开曲折偏差而抓住基本方向,在比较“纯粹的状态”中把握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又充分注意到偶然事件对历史的影响。历史和逻辑相一致的方法告诉我们——历史的起点就是逻辑的起点,历史的进程就是逻辑的进程,逻辑是历史的修正,历史具有天然的逻辑合理性。历史的东西包含逻辑的东西,逻辑是历史的必然性,所以科学哲学存在于科学史中,并与其保持的一致性。
“科学哲学”作为二者矛盾中的主导,处于驱动、活力和引导地位,为科学史研究提供认识模式和方法论指导;科学史在矛盾中,作为基础的一方处于基质、载体或本底的地位,它是各种作用和活动的物质性的、实体性的前提,科学史有助于填补科学哲学家与科学本身之间的空缺,为其所提出的问题提供根据和判据。
理论来源于实践,首先是科学史的实践。科学哲学研究必须立足于了解科学史,离开了科学史,科学哲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托马斯·库恩在《必要的张力》中,这样评述科学史的作用,“历史对于科学哲学家、也许还有认识论家的关系,超出了作为给现成观点提供事例的源泉那种传统作用”。
作者:黄月
第5篇:中国科学哲学元研究的演进路径
科学哲学不是“科学”和“哲学”的简单叠加,而是对科学的哲学反思,是从哲学的视角探索科学的本质而形成的一门学科。它以科学活动和科学理论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科学的本质、科学知识的获得和检验、科学的逻辑结构等有关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基本问题。科学哲学的萌芽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他对归纳和演绎方法的分析和对科学理论的结构、科学知识增长的规律所做的研究,可被视作科学哲学的滥觞。虽然,西方对科学哲学的研究自有科学以来就已经存在,但直到20世纪,科学哲学才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逻辑经验主义成为它的第一个系统形态。中国科学哲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维也纳学派成员洪谦等对逻辑经验主义的引进和评价。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科学哲学研究内化于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当中,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对西方科学哲学的引介和评价的热潮,再到人们开始反思科学哲学的本质问题和中国的科学哲学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经历了一个艰难和曲折的过程。
所谓“元研究”是对研究的研究,是一门学科走向成熟的一种标志。科学哲学“元研究”是对科学哲学这门学科本身的一般性、共同性、普遍性和基础性问题的研究,主要探讨科学哲学的演进历史、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范式、学科定位、学科结构、分支学科、发展趋势等。从当前国内的研究来看,对科学哲学的元研究成果重点集中在学术期刊论文中。本文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来源数据库,对科学哲学元研究的相关期刊论文进行计量和可视化分析,展现我国科学哲学元研究的演进路径及其研究的热点问题。
1、科学哲学元研究的演进历程
2013年1月初,笔者以“科学哲学”作为检索词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篇名”精确检索,检索出1957—2012年期间发表的相关期刊文献1531篇。对这些文献进行筛选处理,剔除一些出版在相关年鉴、报刊等的文献,保留文献总数量共1340篇。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科学哲学元研究期刊论文的产出数量,在波动中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笔者以文献数量增长幅度的转折变化为依据,将我国科学哲学元研究的发展历程分为3个不同阶段进行分析。即,1957-1985年、1986-2001年和2002-2012年3个时段。各时段科学哲学元研究期刊论文数量依次为101篇、474篇和765篇。论文逐年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1956年,为响应中央提出的“向科学进军”的号召,由于光远主持、召集一批自然辩证法工作者和对哲学感兴趣的自然科学家,制定自然辩证法12年研究发展规划;同年6月,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成立“自然辩证法研究组”,于光远兼任组长,这是我国第一个自然辩证法专业研究机构;同年10月,《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创刊,发表相关研究的论文和译文。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和技术的哲学研究开始成为一门学科建制,并拥有了自己的“学术阵地”。根据检索结果,中国期刊上最早出现有关科学哲学元研究的论文是1957年5月1日在《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上同时发表的3篇文章。它们均是介绍国外(苏联、英国、美国、德国)“哲学问题”在20世纪40~50年代中有关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论文目录,但并没有集中论述有关科学哲学具体的相关研究内容。1960年8月,在哈尔滨召开的“全国自然辩证法座谈会”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全国性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学术会议。同年西蒙、周煦良两人在国外社会科学文摘上发表的《马里坦的科学哲学》一文。是国内最早对“科学哲学”问题正式的讨论和描述的开始。随后的一段时期,国内科学哲学元研究论文在数量上增长缓慢。1979年,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组(会)与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合办了第一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该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会议交流凝聚并体现了全国科学哲学研究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这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科学哲学的元研究进展,提升了学科研究的学术水平。20世纪80年代初期,科学哲学元研究的学术论文发表数量也实现了从单位数到双位数的转变。总体而言,1957~1985年作为科学哲学元研究的缓慢起步期,虽然论文数量不多,但却奠定了科学哲学在中国健康发展的良好基础。至此科学哲学这个新兴学科也开始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1986~2001年是我国科学哲学元研究的稳步积累期,科学哲学元研究期刊论文的总量逐年增加。从1979年开始的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前两届都是以讨论波普尔和库恩等为代表的经典科学哲学家思想为主,从第三届开始以科学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主题。1985年第四次全国科学哲学会议召开,中心议题是“科学理论的评价”。同年《自然辩证法研究》杂志创立,标志科学哲学有了自己的研究阵地。在此推动下,出现一批集中探究科学哲学问题的论文。1987年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加入国际科学哲学与科学史联合会科学哲学分会,从此开始了大量科学哲学著作的翻译和引进,为我国科学哲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从1993年开始,时隔两届,在河南新乡的河南师范大学举行了科学哲学学术会议,现实状况所限,未设主题,目标定在检阅前些年中的研究成果,恢复学术交流,重组研究队伍。此次会议以后,国内科学哲学元研究的文献逐渐增多。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者主要有江天骥、李宝恒、范岱年、邱仁宗、纪树立、金吾伦、罗慧生、舒炜光、查汝强、沈铭贤、傅季重、章士嵘等人。他们所在的工作单位也正是20世纪80~90年代传播西方科学哲学的几个中心点,主要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自然辩证法研究室、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这为后续的科学哲学研究积蓄了一批难能可贵的研究力量和学术成果。
2002-2012年是我国科学哲学元研究的繁盛发展时期,科学哲学元研究期刊论文的数量迅速增加,尤其2008年达到121篇的高产数量。论文作者由单一作者更多转到多位作者合作研究。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并有稳定的学术团队和研究领域。1999年广州华南师范大学第九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的宗旨为世纪末的回顾与展望,总结21世纪科学哲学,尤其是中国科学哲学的发展,展望新世纪中科学哲学的发展趋势。在总结我国科学哲学研究20余年历程的基础上,开始了我国科学哲学元研究的历史新篇章。从2001年开始,除了定期举办的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以外,各种专题学术会和讨论会也不断增多,国际学术交流频繁,研究成果逐渐走向国际学术领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科学哲学元研究和科学哲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整体发展。
2、科学哲学元研究的基本主题变迁
学术论文中的关键词,对于揭示论文主题有着重要的作用,通常直接或间接地蕴涵着该文的主题。对期刊论文进行主题挖掘,可以确认科学哲学元研究的热点问题及其发展趋势。使用CiteSpaee信息可视化软件分别绘制我国科学哲学元研究在上述3个时间段的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进而展现我国科学哲学元研究的主题演进。
2.11957-1985年:传统科学哲学研究主题阶段
利用CiteSpaee信息可视化软件工具,对1957-1985年期间的文献数据进行计量和可视化分析,绘制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图2),结合网络中节点的共现频次、中心度和突现率等计量指标,挖掘这一时期我国科学哲学元研究的主题情况。
从高频次的共现关键词来看,除了检索词“科学哲学”以外,“哲学问题”、“自然科学”、“科学哲学家”、“方法论”、“西方科学哲学”、“科学理论”、“自然科学哲学”、“唯物主义”等关键词成了这一时间段的主流关键词。在这一时段,科学哲学由国外引入国内,在缓慢起步阶段的首要任务是让学术界了解什么是科学哲学、科学哲学研究什么。因此,科学哲学的方法论、西方科学哲学概况、科学哲学分支领域成为热门主题。这一时段持续时间较长,但论文数量并不多,28年间仅有101篇论文。研究主题也相对比较集中。整体来看,这一时期研究的主题主要有:(1)自然科学哲学方面,包括逻辑原子主义、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科学理论和一些科学哲学家的相关问题等。(2)西方哲学,其中含有逻辑实证(经验)主义,分析哲学等。之后随着逻辑经验主义的衰落,以库恩、拉卡托斯为代表的历史主义开始兴盛,随之出现了“科学共同体”,“范式”等当代最常出现的词汇。之后又出现了后历史主义,即对历史主义的批判,也正因此开始了不同分支和流派间的“斗争”。这样百家争鸣的氛围让西方哲学走向另一个繁荣昌盛的阶段。(3)科学实在论,主要是指科学假说,科学革命等。这引导了科学哲学界的一场认识论的大变革,成为科学哲学史上一道重要的分水岭,并开创了科学哲学研究的新时期。
2.21986~2001年:科学史视角下的科学哲学研究主题阶段
这一阶段我国科学哲学元研究的文献产出明显增多,对这一阶段的文献数据绘制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图3),图谱中网络节点明显增多,研究问题的多元化趋势开始显现。
这一时段研究者的数量明显增加,科学哲学元研究的范围大为拓展。但传统上的主题如:“逻辑经验主义”、“逻辑实证主义”、“科学哲学发展”、“科学实在论”、“科学哲学研究”等问题仍是这一时段争论的重要焦点问题,而在众多研究主题中,“科学实在论”位居榜首。这段时间值得注意的一个情况,发表于1999年的《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教学》问世后,在13年的时间里被引次数达到70次,被下载901次。这时段的历史主义科学哲学注重把科学哲学与科学史融为一体,“科学史”在此成为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同时从图谱我们也可看出,“西方科学哲学”、“波普尔”等共现关键词再次映入人们眼前。这主要因为,科学哲学在20世纪80年代需要在一个相对时间内大量补习“功课”,把科学哲学从前现代到现当代的历程展现出来。《自然辩证法通讯》期刊正好体现出了这种特征,大量外文文献的翻译发表,例如,波普尔的理性批评主义、卡尔纳普的逻辑经验主义、夏佩尔的科学哲学观点等相关主题都相继出现。我们由此可以看到这一时期中国科学哲学历时与共时交织的画面。
2.32002~2012年:“中国化”的科学哲学元研究主题阶段
根据文献数量的分布,对2002年以后的文献进行计量和可视化分析,在这一时段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中(图4),由大量关键词共现形成的网络结构更为复杂,也展现了这一时段我国科学哲学研究领域和问题的多元化、复杂化的态势。
新世纪以来,科学哲学元研究的主题发散程度更高,如果说上一个时段是弱发散,那么这个时段就是强发散。除了“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哲学研究”仍旧非常热门以外,“后现代主义思潮”、“科技伦理学”、“自然主义”、“科学实践”等步入了热门研究的主题当中。许多具体自然科学的哲学研究开始独立成为分支领域,如心理科学、计算机科学、经济科学等的哲学研究,形成了当代科学哲学研究的众多新领域。另一方面由于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哲学学位点的不断增多,许多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加入科学哲学研究队伍,全国相关会议数量和召开次数也不断增多,专业领域研究人员队伍不断扩大,致使这个时段文章产出量达到前所未有的繁盛景象。“中国科学哲学”的研究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直到今天对科学哲学元研究的丰富化,科学哲学领域的研究者越来越关注对本土问题和具体实践问题的探讨和思考:科学哲学开始进入本土化研究阶段。
3、近年来我国科学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为进一步探测我国近年来科学哲学元研究的一些热点问题,我们把2008~2012年的文献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文献关键词的共现网络图谱相关指标进行了深入解读。整理出近年来我国科学哲学元研究的相关计量指标信息(表1)。
近年来,我国科学哲学的元研究出现了一些以核心关键词为代表的热点领域和方向,主要包括:
3.1社会科学哲学研究
虽然科学哲学与社会科学哲学有着共同的问题域,即科学的本质问题。但社会科学哲学是以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为对立的两极来构筑自己的发展道路。与自然科学哲学相比,社会科学哲学的发展道路呈现出两个完全不同的特点:一是它通过构成社会科学的反思基础和概念来源,与社会科学的发展是直接同步的;二是它自身保持着对哲学和社会理论的高度开放性和亲和性,在某种意义上说,它的发展同时折射着整个哲学的发展。
3.2科学哲学的“多元化”研究
一方面从复杂性科学哲学的视野出发,重新审视了当前科学哲学关心的热点问题。复杂性的研究一直与意识的发生及意向性、心一身关系等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所以人们在探讨心灵与认知哲学问题时所取得的成就,也影响和推动着相关的复杂性的研究。另一方面随着科学的发展,现代科学哲学开始对现代科学本质和应用进行反思。现代科学在量子力学、生态学、热力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拓展了科学的内涵和外延,更新着既有的科学价值观、真理观、认识论、方法论及其本体论的地基。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冲击。现代科技伦理问题对人类社会伦理进步和正常社会生活秩序具有威胁和破坏性作用。因此,人们进一步深入探讨了“科学的社会结构和科学政策究竟在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发挥多大的作用,科学和技术互动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设计实验的过程中伦理的、实用的和认知的因素究竟如何相互影响的”等等。这些主题是科学哲学家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3.3后现代科学哲学研究
随着现代科学表现出的不确定性、非决定论、非连续性等特征,后现代主义打着“多元性、开放性、创造性、突出主体性”等旗帜登上了舞台,使科学的客观性和权威性受到了极大挑战和打击。同时在科学哲学自身的发展中出现了批判理性主义对逻辑经验主义的反叛,历史主义对批判理性主义和逻辑经验主义的反叛。在这种环境中,科学哲学的研究走向后现代科学哲学。后现代科学哲学力图重建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文本之间关联方式,实现测量、经验、语境和范式的本体论和整体论的统一;支持以新的文化经验反对元理论的理性经验,力图把理论模型的构建与科学理论的阐发结合起来。同时,后现代科学哲学要求从现象学存有论出发,把科学认识确立为“在世之中的此在”透过显像以概念的方式对在场者的特定把握,把“客观性”的基础确立为“此在”的境域实在性。
后现代科学哲学促进了当代科学哲学的辩证化趋势,启迪着人们从抽象到现实的科学研究方向,尤其他坚持的各种各样的批判形式,能够鼓励对“被接受的观点”的解构及其应用进行不断的批判,这是它为这个时代做出的贡献。
4、我国科学哲学元研究的问题与对策
对于科学哲学元研究的未来发展,我们既要跟踪世界科学哲学的发展动态,同时又要融入“本土化”、“中国式”的思维模式,把两者高度结合,互补互进,以此开辟出中国式的科学哲学研究之路。但在中国学界形成自己特色的研究模式也有相当的难度。原因其一,我国在科学哲学问题上研究重心的认识偏差。在国内从事西方科学哲学的部分学者在学科定位过程中,把科学描述、解释和评价还有科学哲学理论等研究视为科学哲学的核心。认为数学和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不是科学哲学研究,至少不是科学哲学研究的核心。其二,由于学科性质原因,科学哲学一直以来都是相对孤立的学科,交叉性弱、相容性低;研究对象也相对单一,这就加大了科学哲学拓展新路径的难度。其三,科学哲学研究中标志性进展不大,没有出现革命性的发展,而只是一些传统问题的再研究。这也是阻碍科学哲学研究进展的一个客观因素。为了改善这种僵硬结构,首先,我们要加大学科机构建设,如在高校形成单独以“科学哲学”命名的具体专业学科点,培养针对性强、专业型人才,为科学哲学存储厚积薄发之人。其次,增加专业期刊的创办,大量引进专业书籍,更多举办以科学哲学为主题内容的会议活动。进而带动相关文献、论文的发表,提高相邻学科的互通性,学术间的相容性。当前,不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科学哲学元研究的发展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和阻碍,通过中外同仁的共同努力,定会给科学哲学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作者:候剑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