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哲学理论论文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渗透作用论文(共5篇)

2023-12-05 19:1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做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合一者


  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是一篇阐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经典理论文章,是毛泽东针对党内长期存在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错误而写,写于1937年。他曾以这篇文章的观点在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作过讲授。此文后经修改,收录在《毛泽东选集》中。


  写作背景


  1.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拯救和改造中国为己任,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土地革命战争的胜利,但也经历了1927年国民革命和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加之,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使1937年成为多事之秋。面对国家错综复杂的内外矛盾,毛泽东同志及时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并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写就了《实践论》篇章,从思想路线层面统一了全党认识,进而指导中国革命的政策制定和策略实施。


  2.党内存在错误的思想路线。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但深层次的思想路线问题还未得到全面解决。《实践论》的写作正处于党内错误思想路线盛行之时。《毛泽东选集》中关于《实践论》的题解对此作了说明:党内存在部分教条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前者以坚守马列主义自诩,引用马克思主义著作中的只言片语予以放大,无视中国革命的现实经验;后者则盲目依据自身工作经验以偏概全,忽视科学理论对社会革命实践的指导作用。两者都使中国革命受到很大的损失。《实践论》正是在这样的党内政治生态中诞生的。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毛泽东同志在青年时期就熟读中國传统文化经典,随着马列主义著作在中国广泛传播,他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结合点,在《实践论》中提出了“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以此阐发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


  主要内容


  1.立足实践的真义。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是人类发展与自然界关系的基本途径。“知”和“行”作为实践发生的两大要素,存在“以知带行”和“知行互动”两种模式,唯物主义者的实践活动体现为对“知行合一”的依赖。毛泽东同志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而且人的社会实践“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获得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还是认识活动的最终目的。正如文中所说“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构成了说明实践和认识关系的文本基础,为确立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提供了逻辑起点。


  2.深化认识的进路。首先,认识从实践中产生,认识的发展首先要经历通过事物外部联系获得的感性认识,这是认识的第一阶段;再通过事物的本质联系获得理性认识,是认识的第二个阶段。人的认识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第一次飞跃,因为只有理性认识才是对客观事物最真实的表达。深化认识,需要获得理性认识,但认识的过程还没有终结。认识还需要实现第二次飞跃,即从理性认识回归到实践。这是因为,所获得的理性认识是否正确,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其次,认识的目的在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人不是为了认识而认识,不是以获得理性认识为终点,而是通过获得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实践。理论归根结底以解决现实问题为旨归。再次,人的实践活动需要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表述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换句话说,理性认识只有实现回归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行合一”。


  3.辨识真理的学问。求真之心,人皆有之。人们观察事物,最渴望的是获得真理性认识。作为主观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规律正确认识的真理,并非是一成不变、一旦获得就一劳永逸的结论,而是要经历一个辩证运动且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判断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需要说明的是,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命题的理解不能片面化,即把实践与理论对立,认为实践第一理论第二。因为,这里所说的实践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行为,而是具备理性的行动,也就是说,这里的“行”是受一定理性支配的,是在“知”的指导下进行的,表现为“知”与“行”的统一。换言之,实践只能检验在该实践中运用的理论,检验其内容是否具有真理性。实践是无止境的,因而,人们对真理的追求也是无止境的。“知行合一”的实现正是“以知带行”“知行互动”的过程。


  当代价值


  1.《实践论》的理论价值:实事求是。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以及由此发展的一系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实事求是”蕴含的思维方式具有长远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为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提供了理论支撑。“实事求是”理念内蕴三重含义:一是,实事求是精神;二是,实事求是规律;三是,实事求是路线。实事求是本质上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客观要求的求实态度,即实事求是精神,体现为一种理论态度,又体现为一种实践态度,是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这种实事求是精神的基本内容,是尊重客观规律并遵循客观规律办事,故又构成人类有意识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即实事求是规律,既体现为认识规律,又体现为行为规律,是知行的高度统一。这一规律决定了人类生命活动的根本方式,体现在认识活动中就是思想路线,体现在实践活动中就是行为路线,是思想路线和行为路线的统一。因此,实事求是哲学思维是实事求是精神、实事求是规律和实事求是路线三者的有机统一。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开启了关于党思想路线的大讨论,是“实事求是”哲学方法的具体体现。它运用实事求是态度,遵循实事求是规律,使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得以重生,为中国改革拉开序幕。


  2.《实践论》的实践意义:改革开放。认识论的全部内容“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为中国改革实践奠定了哲学基础。邓小平同志正是在继承“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础上,坚持对社会主义再认识,领导广大人民改革开放。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最大的现实。无论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搞经济特区建设,还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都是中国改革的探索之举。这些改革的试水举措都不约而同地引入市场要素,可以说,中国改革最大的突破在于运用市场方式实现共同富裕理想社会目标。无论是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选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坚持,还是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造,都是坚持中国改革方向的理论创新。三代领导集体始终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在实践中认识规律、获得真知,在实践中探索前进、开拓新路,才使中国改革取得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遵循“实践第一”原则,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开创了改革的新局面。改革是全面的,也是有重点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就意味着,中国改革在市场“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的运行机制下,需要政府更好发挥“全面协调,促劣变优”的作用,以化解市场要素引发的贫富分化现象。换句话说,社会主义不仅需要运用市场机制来积累实现共同富裕的条件,还要发挥政府作用致力于促劣变优环节,以逐步形成“每个人自由发展”的理想局面。其中的关键环节在于政治权力对市场的介入需要解决自身的权力净化问题。对此,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并作出明确布局。


  中国改革走到今天,我们需要预期改革的长期性和艰难性。改革在路上,我们要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做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合一者,奋发有为地完成改革总任务。


  作者:王艳

  第2篇:马克思实践观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于1845年,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起被看作是马克思同费尔巴哈哲学和黑格尔哲学彻底决裂的标志,同时也是马克思哲学创立标志性著作。《提纲》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这个“萌芽”指的是马克思在《提纲》中确立的“实践观”,有学者认为“《提纲》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朱光潜:《美学拾穗集》),“《提纲》的一个最为重大的贡献在于对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进行了彻底改造,确立了实践的本体论地位”(何中华:《论马克思实践观的本体论向度——重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些观点都反映出实践在《提纲》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意义和地位。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对认识论、历史观等哲学基本范畴的分析,分析了旧唯物主义哲学的局限,体现了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意义。


  一、将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的分析


  旧唯物主义哲学的一个根本缺点是没有找到解决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的途径,或者不承认真理存在,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在此基础上,也就否认检验真理的标准存在;或者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但是没有找到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例如,费尔巴哈指出:“真理的东西不仅仅是我或者你的创造物,而是大家的创造物。那种把我和你联合起来的思想,就是真理的思想。只有这种联合才是真理的核准、标志和确证,因为联合本身就已经是真理了。”费尔巴哈认为,真理的标准就是一个群体的意见统一。这是旧唯物主义对真理标准认识不清楚的表现。


  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自己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的这个观点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个判断,把实践和思维放在同一个范畴中来理解,弥合了旧唯物主义哲学中对二者的割裂,从而提出了认识论中一个重要的基本准则,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哲学史上的重要进展,同时也表明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改变,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


  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从根本上解决了认识的真理标准问题。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是真实、合理地反映了客观实际,如果不跳出认识本身的范围,人们就无法判断自己的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实际,无法判断认识的真理性;客观事物本身也不具有这一功能,不能表现其自身的改变是否与认识一致。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就是找到一个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媒介,既能反映主观能动性又能反映客观实际的变化,实践就是能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桥梁和纽带,因为正是通过实践,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主观认识才找到变为实际的可能性,才使认识世界的主观认识与改造世界的客观结果统一起来。在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在认识指导下改造客观实际,并把改造的结果再同认识对比,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通过这个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达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实现检验认识是否是真理的目的。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还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不断接受实践检验的理论,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联系到后来的理论继承,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能更加确切地说明这一问题。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二、实践的观点引入历史观


  用实践的观点认识人與环境的关系。马克思认为:“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这里指的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学说。旧唯物主义者总是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一方面,“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这里的环境指的是社会环境,更确切地说,指的是政治、法律制度等上层建筑;但另一方面,“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这样推论,就产生一个悖论: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又是人的观点的产物。马克思在这里指出了旧唯物主义在认识人与环境关系上的缺陷。由于旧唯物主义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产生、发展特别是在改变社会环境上的作用,因此不能正确理解人与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旧唯物主义者要想突破这个怪圈,马克思指出,就“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高出于社会之上”,这部分人是“天生的教育者”,具有教育他人和改变环境的能力,是创造历史的伟大人物,社会的变革就是要靠这些伟大人物,也就是说,社会的发展由部分人的观点来适配,这就陷入了“意识支配世界”的历史唯心主义。


  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历史观,指出“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只有从实践出发,才能正确认识人和社会环境、教育的关系。在这里,马克思进一步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指出“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象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马克思进一步批判性地发展了费尔巴哈的这一观点,体现在《提纲》的第六到第八条内容中,既然全部的社会生活是实践的,那么宗教作为一种意识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而社会关系作为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又是由社会实践决定的。所以马克思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这就是说,实践是联系人与环境的纽带,对人起决定作用的环境,正是人类自身实践活动的产物。马克思还对实践改变环境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分析,首先是从实践的结果界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肯定实践的作用;其次是扩大了实践对象的范围,即不仅是社会,还包括人的“自我改造”,这样就把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变统一于实践中,实现“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通过这个一致性,最后要实现的是人的解放。


  三、实践的观点引入对人的本质的理解


  对于人的本质,费尔巴哈的理解是:“人的本质是感性……人的存在只归功于感性。”他认为人跟动物的本质区别是意识:“只有将自己的类、自己的本质当作对象的那种生物,才具有最严格意义上的意识。”由此可以看出,费尔巴哈不是从孤立的单一个体来认识人的本质,而是从群体的相互关系中寻找答案。马克思对这个观点是认同的,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肯定了费尔巴哈的这个观点:“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成了理论的基本原则”。尽管如此,马克思并没有止步,在马克思看来,尽管费尔巴哈已经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认识人的本质,但是并没有继续深入地分析人的社会本质的历史属性,即实践本质。


  马克思把实践观的思想引入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从人和自然关系的实践本质角度系统地阐述了“人的本质”内涵,在这个基础上,又进一步阐述了实践在社会关系中的重要意义。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有三层含义:第一,社会属性而非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第二,“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而非某一方面的具体关系决定人的本质属性;第三,人的本质是“属于一定社会形式的”,是“现实的历史的人”,而非孤立的。马克思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界定人的本质的出发点的一个重要分析工具就是实践:“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再进一步,“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与自然关系也就是人的自然属性的社会表现;最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奋都是历史的、具体的。通过在这些分析界定人的本质,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奠定了基础。值得主义的是,马克思并不是摒弃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认识人的本质,这恰恰是理解人的本质的起点,因为实践首先是在人改造自然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并且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理解人的本质,对于理解阶级社会的历史、处理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关系尤其是在生态危机严重的现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在《提纲》中的实践观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哲学的任务不是限于理论领域,要通过实践实现“解释”到“改变”的转变。以实践为主线,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主体与客体、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基本的观点与概念有机联系起来,突破了旧的哲学体系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的重要标志,也是理解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一个逻辑起点。马克思用实践的观点来同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哲学相区别,指出实践在认识论、历史观和人的本质上的重要意义,指出实践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认识和改造人自身中的伟大作用,这在哲学史上是一个重大理论突破和进步,奠定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


  作者:宋香君

  第3篇:论加强当代大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修养的作用


  哲学是一个民族乃至民族个体的灵魂,哲学是智慧之学。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求智、求知、求真历程的结晶和记录”。马克思曾经把哲学称作是“现世的智慧”,把哲学喻为“人类文明的活的灵魂”。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自然和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集中了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可见,当代大学生加强辩证唯物主义的修养十分重要。


  1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对大学生学习和研究自然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科学活动离不开理论的思维,离不开正确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能为自然科学的探索和研究提供正确的理论思维。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哲学不能取代自然科学,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数学家希尔伯特的数学成就颇受康德的影响,他曾坦言“康德哲学思想体现在我对数学原理的研究中”。德国著名物理学家玻恩指出:“每一个科学阶段都和当时的哲学体系有着相互影响,科学给哲学体系提供观察事实,同时从哲学中接受思想方法。”辨证唯物主义对自然科学的指导作用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方面,辩证唯物主义能为自然科学的研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科学研究是一种认识活动,它不能不涉及诸如物质与意识、可知与不可知、主观与客观、认识和实践等带有哲学意义的问题,哲学正是在这些方面影响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在自然科学史上,许多科学家都十分珍视哲学思维,自觉接受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指导,取得了耀古烁今的成就。在自然科学上有些伟大的科学家,主观上想摆脱哲学的支配,表现出对理论思维的蔑视,受到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支配,阻碍了科学研究的进程,最终投入了神的怀抱。二方面,辩证唯物主义能为自然科学的研究提供正确的方法论。哲学作为一种方法论,必然要贯彻在具体的科研过程中,因为科学研究必然借助抽象的理论思维,达到认识自然规律的目的,必然要应用发展和联系、现象和本质、必然和偶然、相对和绝对、运动和静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哲学原理和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史上最优秀的成果,它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它正确的揭示了客观世界的一般规律,因而能为科学研究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认识工具,引导科学工作者通过科学实践去探索自然界的真理。三方面,辩证唯物主义能为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批判精神。辩证唯物主义充满革命的批判精神,在唯物辩证法面前,不存在着任何最终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它认为人的认识具有相对性,任何事物和任何认识都是发展的,自然科学家一旦掌握了这种革命的批判精神,就能开阔视野,活跃创新思维,从而推动科学研究的进步和发展。


  2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对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鼓舞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世的智慧”。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上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世界观的基础。这个世界观基础,具体地说就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提供了思想的指导和动力。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认识论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伟大的认识工具,可以指导我们正确的认识中国的历史和现状,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基本规律,正确制定具体的目标、路线和政策,善于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获得新认识,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和路线发展。最后,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方法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制定,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选择以及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方案的有效实施,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和各类矛盾的正确处理等,都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


  3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帮助作用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重大的哲学问题。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只有加强辩证唯物主义修养的大学生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人生观。哲学能够指导我们追求人生的价值,提升人生的境界,使人从一个不完善的人变成一个比较高尚的人、纯粹的人、真善美的人。对人生观的回答不能依靠自然科学,也不能依靠社会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只能依靠哲学。只有哲学才能回答人与动物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长远利益与根本利益关系、物质满足和精神追求的关系、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等与人生观相联系的问题,没有对人生观的哲学思维,就不能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因此,只有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大学生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大学生只有加强辩证唯物主义的学习,才能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机统一起来,才能增强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的自觉性,才能以绝大多数人们的利益为评价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从而正确处理好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问题,以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


  4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对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具有促进作用


  哲学是思想的花朵,文明的灵魂,精神的王冠。哲学是激发人、塑造人、引导人的精神力量。哲学能够锻造我们的思维,净化我们的心灵,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大学生加强辩证唯物主义的修养,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以哲学扩大视野,拓展人的思维;以哲学深邃的理性之光,烛照人生的道路;以哲学的精神铸造促进社会走向富强民主文明的精神杠杆。当代大学生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可以提高素质。一方面,加强辩证唯物主义修养,可以培养大学生献身、求是、勤奋、创新的优良学习品质,这一优良学习品质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精神,我们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培养献身科学的情感和探索真理的品质;培养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养成尊重客观反对主观意识的优良学风,在科研活动中做到正确、准确、精确,做到严肃、严格、严密;培养创新的胆略,创新的意识、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毅力。二方面,加强大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修养,可以优化大学生的智力结构,帮助大学生增强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智力的培养离不开辩证唯物主义的修养,观察力和注意力的培养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记忆力的培养必须坚持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思维力和相象力的培养必须坚持客观规律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三方面,加强辨证唯物主义的修养,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人类不能没有哲学,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人们在关注具体事物的同时,也关注与人生意义有必然联系的真、善、美之类的理性思维。


  学好哲学,能够终身接受益。毛泽东同志指出:“我劝同志们要学哲学”。大学生绝对不能摆脱哲学和漠视哲学,必须加强辩证唯物主义修养,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便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辩证唯物主义可以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基本的立场、方法、观点;可以为我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价值规范,即该不该,要不要,怎么办等原则;可以为我们提供批判的、反思的思想方法;可以指导我们如何超越现实去追求更高的价值目标。自然科学和哲学对社会的作用,犹如鸟之两翼和车之两轮缺之不可,当代大学生应加强辩证唯物主义的修养,做一个自觉的辩证唯物主义者,以增强科学分析、科学判断、科学论证、科学思维的能力。


  作者:赵纪英等

  第4篇: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面对教学为主的形势,学校的教学工作转移到提高教学质量的轨道上。处理智育与德育的关系,结合思想政治对学生进行教育,是现代教育工作研究的重要内容。辩证唯物主义不仅存在于哲学领域中,更蕴含在数学学科中。哲学与数学有着丰富的联系,相辅相成。哲学以数学等具体学科为基础,又为数学等学科提供引导。哲学思想是研究数学的一种工具。正确的哲学思想,可以使数学研究少走弯路、少犯错误,顺利通过数学研究。将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融入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学懂数学。


  1.数学教学中包含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1.1实践的观点


  实践决定认识,在这一理论基础上,相当于坚持认识论中的唯物论,包括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目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1]。数学是一门抽象的理论性科学,也是实践性科学。将实践观点渗透到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书本中的数字与符号代表的现实意义,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使学生了解数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充满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数学分析中的定积分概念就是在实践中通过计算生活中曲边梯形的面积,归纳出和式极限的属性而得到的。对于高等数学中的极限、导数、不定积分等概念,都可以由客观实践引出。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生活现象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找到根据,才能获取最终的科学知识。


  1.2质量互变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量与质的统一体,事物的变化表现为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依存。量变会引发质变,在新的物质基础上,事物又会发生新的量变,在此基础的循环往复变化中,构成事物无限发展的过程,形成事物质量互变规律[2]。如原函数与不定积分之间的关系,设函数f与F在区间I上都有定义,若函数f在区间I上连续,则f在I上存在原函数F,F+C也是f在I上的原函数,f的不定积分是一个函数族{F+C},其中C是任意常数。当C取不同常数时,对应的原函数不同[3]。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过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在数学教学中,要把教学目标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结合起来,渗透事物质变与量变观点,更好地深化知识。


  1.3普遍联系的观点


  普遍联系作为一般的哲学范畴,通常指事物或现象之间及事物内部要素之间依赖、相互影响等相互关系。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发生联系。数学知识不论是本身知识的推导,还是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延伸,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如与导数概念直接联系的运动学问题:已知运动规律求速度。


  设一质点作直线运动,其运动规律为s=s(t)。若t为某一确定的时刻,t为邻近t的时刻,则:


  这是质点在时间段[t,t](或[t,t])上的平均速度。若t→t时,平均速度的极限存在,则称极限


  这为质点在时刻t的瞬时速度,以后学习过程中,计算诸如物质比热、电流强度、线密度等问题时,尽管物理背景各不相同,但最终都归结于形如(1)式的极限,从而得出导数的定义:设函数y=f(x)在点x的某个邻域内有定义,若极限


  存在,则称函数f在点x处可导,并称该极限为函数f在点x处的导数,记作f′(x)[4]。


  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对不同知识点进行分类总结,把握知识发展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并渗透普遍联系观点,努力发展自己。


  1.4对立统一的观点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实质和核心,揭示出社会和思想领域中的任何事物及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统一又斗争地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对于数学中两种对立的主要研究对象“数”和“形”,笛卡儿坐标法使它们统一起来。教学中让学生理解“数”与“形”的对立统一关系,有利于深刻体会数学的多个层面。如“曲线的方程”概念的实质在于构成曲线的点与方程为零的解集等同,二者之间完全可以对应起来。每一个点的运动都反映在点的轨迹曲线上,反映在数的对应方程中,所以曲线与方程是同一运动规律中形与数的统一。


  1.5否定之否定的观点


  事物内部存在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实质是扬弃。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从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新的否定的完善发展过程,不是简单地再现原事物,而是形式与内容的发展,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蕴含这一规律的数学知识有很多,诸如:-(-m)=m;m-n+n=m;若y=f(x)的定义域为M,值域为N,且存在反函数,则f[f(x)]=x,x∈N,f[f(x)]=x,x∈M等。由于知识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在教与学过程中不能奢望什么事情都是径情直遂的,要善于洞察各种可能性,知难而上。


  2.辩证唯物主义渗透的意义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手段不断更新。数学教学中揭示了各种数学概念及数学原理中包含的辩证因素,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从而更容易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知晓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既可以保证数学知识的源远流长,又可以防止数学成为一种数字游戏。为了学好这门抽象的学科需要学生运用实践的观点,理解数学知识含义,且通过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使学生更深刻体会数学的本质。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哲学思想,不仅能帮助教师教学,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加强学生文学素养及辩证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取得更理想的成绩。


  作者:蒋海馨

  第5篇: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是贯穿德育教育体系中科学世界观的核心内容。物理学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容。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世界观逐渐形成时期,作为物理教师,对学生进行思德教育是责无旁贷的责任。教师在教学中要自觉地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教材,阐明物理概念和规律,有意识地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充分利用与物理知识、物理实验和物理知识的应用等有关素材来进行,使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学科育德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领悟到这些观点、方法对学习、研究事物及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让学生自觉接受这些观点和方法,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思想,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形成良好的品德,提高自身素质,完善人格品质,做有益于祖国和人民的人。本文仅就初中物理教学探讨一下这方面的渗透教育。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既是建立物理理论的基础又是检验物理理论真理性的方法。物理学上很多理论,如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光的反射定律、折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阿基米德原理,杠杆原理,欧姆定律、电阻的影响因素等等,它们都是通过实验检验论证的科学规律。另外还有一些理论是在实验基础上加以科学推理得到的定律,如牛顿第一定律。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参与学生实验,珍重实验事实,得出科学理论。体现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二、物质是普遍联系的


  物理发展史上,许多地方体现了物质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如古人们曾经把电和磁孤立起来,物理学家奥斯特接受自然力统一的哲学思想。坚信电和磁之间存在某种潜在联系,经过多年研究,终于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证实了电流能产生磁场,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并由此开创了电磁学的新纪元,成为第一位揭示电和磁联系的人。也正是在奥斯特实验的基础上,法拉第从逆向思维角度,既然电能生磁,那么磁能生电吗?终于经过十年不懈努力发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电磁感应现象,并进而导致发电机的发明。电磁感应现象不仅揭示了电与磁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为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转化奠定了实验基础,为人类获取巨大而廉价的电能开辟了道路,在实用上有重大意义。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标志着一场重大的工业和技术革命的到来。这正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特征——物质是普遍联系的。


  三、量变、质变规律


  如物体温度的量变会引起物态的质变,而物态的质变又会导致体积、密度、比热等量的变化;凸透镜成像中,物距的量变会引起像的质变;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原子核内部正电荷的量变会引起物质种类的质变等,利用这些内容可以渗透量变、质变规律的教育。让学生们明白实现理想是一个充满艰辛的过程,必须立足现实,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断积累,不懈奋斗日积月累(量变)。古人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才会有自身素质的提高,最终成为社会有用之人(质变)。


  四、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辨证观点


  惯性、摩擦力等对人类有有害一面和有益一面,教学中可举例说明,如拉拔河赛活动中,地上的细沙会让学生的鞋子与地面的摩擦力变滑动为滚动,从而减小摩擦力使同学们因此而输掉比赛,但是当同学们拉单杠时双手抹点细沙却可增大手与单杠之间的摩擦力而不至于掉下来。从而取得好成绩。惯性现象中更是如此,汽车在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后因惯性作用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从而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另一方面,篮球离开运动员手后正因为有惯性要继续向前运动才能投入篮圈。通过这些现象对比,帮助学生树立“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辨证观点。只有让学生树立辩证的观点,他们才会以辩证的眼光看待科学技术,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类在利用能源的过程,也直接污染着地球,人类在发展科学、改造自然同时,又在破坏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


  五、物质的对立统一规律


  在讲作用与反作用、压力与支持力、合成与分解、吸热与放热、正电与负电、裂变和聚变、电磁的统一、原子的正负电荷、光的波和粒的二象性等揭示了对立统一规律;再有简单机械知识中,但凡省力的机械一定费距离,且省力到1/N的力就会费N倍的距离,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世界上是没有的。这些知识传授中可以向学生揭示物质的对立统一规律。让他们懂得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付出越多回报就越多。


  六、世界是物质的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观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在讲述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时,强调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运动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只有让学生树立了唯物的观点,在解决问题时,即使不能解释,他们也会相信这些现象一定是物质产生的。牛顿第二定律表明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密度、电阻、电场强度深刻表明了表面现象和内在本质的关系。通过以上内容,生动形象地对学生进行了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作者:叶晓荣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