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哲学理论论文

从近代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峙看哲学理论的个性

2016-03-14 14:3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在近代欧洲哲学史上,经验论和唯理论这两个重要的认识论派别进行了长期的论争。论争的中心问题乃是关于知识的起源问题以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人们根据它们所论争的这两个中心问题,定出了划分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两条标准:

  

  1. 在知识的起源冋题上,肯定知识起源于感性经验的就是经验论;反之,肯定知识起源于理性直观的就是唯理论。

  

  2. 在知识的可靠性问题上,认为只有感性认识可靠而理性认识不可靠的就是经验论;反之,认为只有理性认识可靠而感性认识不可靠的就是唯理论。

  

  以上这两条传统的划分标准,只是就经验论和唯理论在认识论上的基本原则而言,并不是就每一位经验论者和唯理论者具体的认识论思想而言的。实际上,每一位经验论者和唯理论者具体的认识论思想却是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

  

  首先,让我们看一看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的认识论思想。

  

  在认识的来源问题上,培根主张“二重真理论”。他提出人的知识有两个不同的来源:一个是来源于自然界,一个是来源于神的启示。他说人的知识就如同水似的,有的是从上边降落的,有的是从下边涌起的。一种是由自然的光亮所呈示的,一种是由神圣的启示所鼓舞的。知识按照这两种不同的来源“首先分成神学和哲学”。这就是培根的“二重真理论”。因此,正像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培根的学说“充满了神学的不彻底性。如果考虑到他还主张“二重真理论”,则不能也不应该说他只把感性经验当作认识的唯一源泉。

  

  洛克也认为,作为我们认识的来源有两种:外部经验(即感觉经验)和内部经验(即理性认识)。他写道我们对于外界可感物的观察,或者对于我们自己知觉到、反省到我们心灵的活动的观察,就是供给我们理智以全部思维材料的东西。这两者乃是知识的源泉。这样,洛克在承认我们所具有的观念大部分来自感性经验的同时,也把心灵活动作为观念的另一个来源。他所说的心灵活动,就是指知觉、思维、怀疑、信仰、推理、认识、意愿以及我们自己心灵的各种活动,并认为这些来自心灵活动的观念可以同感官外物作用而产生的观念一样清晰,因而又认为:“虽然它由于和外物毫无联系,所以不是感官,但它却很像感官。可是我们把另一个来源称为感觉,所以把这一个来源称为反省。”©洛克所谓的反省也好,心灵活动也好,实际上都是指人的主观认知活动。

  

  从以上分析可见,培根和洛克在回答知识和观念的来源问题上,并不完全肯定知识和观念都来源于感性经验,而是侧重于知识和观念来源于感性经验。

  

  在知识的可靠性问题上,培根也并不完全承认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相反地,他也看到了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和不可靠性。他说感官确乎是能骗人的”。继而又认为,人的感官都是可疑的和不确实的感官的失败有两条途径。有时它完全不能给人以报告,有时它只能给人以虚妄的报告。……感官虽然能了解一切事物,可是它的了解是不可靠的,因为感官的证据和报告往往是参照于人的,而很少参照于宇宙的。”“因此必须寻找出许多代替品来补充感官的不足。寻找出许多改正方法来救济感官的错误。他指出,感性认识必须和理性认识相配合,才能达到真正的知识。他写到我以为我已经在经验能力与理性能力之间永远建立了一个真正合法的婚姻,二者的不和睦与不幸离异,曾经使人类家庭的一切事物陷于混乱。他认为,只有把感性认识和理性只结合起来,才能克服认识上的混乱,从而推动知识的进步。他也反对那种只靠狭隘的经验,轻视理性而在黑暗中摸索的经验论。他用蚂蚁、蜘蛛和蜜蜂的例子形象地比喻说经验主义好像蚂蚁,他们只是收集起来使用。理性主义者好像蜘蛛,他们从他们自己把网子造出来。但是蜜蜂则采取一种中间的道路。他从花园和田野里面的花上采集材料,但是用他自己的一种力量来改变和消化这种材料。真正的哲学工作也正像这样。这说明,人们为了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性,就必须首先占有大量的感性材.料,然后整理和消化这些材料,才能从中引出规律性的东西来。他还说,真正的道路是“从感觉与特殊事物把公理引伸出来,然后不断地逐渐上升,然后才能达到最普遍的公理。这才是真正的道路。由此可见,培根已经隐约地、原始而朴素.地猜测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关系,但还没有真正理解和辩证地论述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

  

  霍布斯也并不完全否认理性认识的可靠性。他在论述感觉经验的同时,也揭示了理性思维作用。他认为,感觉好象是个别事实本身的认识,而科学的理论思维好像揭示出个别事实之间的依存关系和因果关系。他曾说知识的开端乃是感觉和想象中的影象,这种影象的存在,我们凭本能就知道得很清楚。但是,认识它们为什么存在的或者根据什么原因而产生的•却是推理的工作。”⑩当他进一步说明推理知识在认识中的作用时,他也看到了感性认识的局限性,猜测到了理性认识的必要性,并强调了推理知识的科学意义。他写到:“正确地运用推理得到的,只能是普遍的、永恒的和不变的真理。”©他并不贬低理性认识在认识中的作用,也并不认为感性认识可靠而理性认识不可靠。他认为哲学是关于结果和现象的知识,我们获得这种知识,是根据我们首先具有的对于结果或现象的原因所产生的知识,加以真实地推理”。

  

  洛克也并不否认理性认识的可靠性。甚至在他的认识论中,还有片面地夸大理性认识的可靠性的倾向》他说,人们有“三个等级的知识,即直觉的、证明的和感性的。每一等级都具有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明确性和可靠性。他断言,直觉和推理得来的知识才是确实可靠的,感性的知识则不然。它虽然“超出了单纯或然性的范围,却没有达到上述两等确实性之一。

  

  在知识的可靠性问题上,甚至把经验论的原则推到了极端的休谟也认为,以“观念的关系”为对象的数学知识,如“欧几里德所证明的真理”,“是纵然在自然中并没有圆形三角形”也“仍然保持着它的可靠性和自明性”,而以“事实为对象”的知识,“它们的真理不论有多大……总不能与前一类的真理性同样明确。虽然我们不能把休谟所说的数学知识与以事实为对象的知识,完全等同于我们所理解的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但也总不能说数学知识不是理性认识而是感性认识。

  

  从以上对经验论者培根、霍布斯、洛克和休谟的认识思想的分析来看,也很难说他们只肯定感性认识的可靠性而否认理性认识的可靠性。同时,他们的哲学主张也各有其特点。

  

  其次,再让我们看一看唯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的一些认识论思想。

  

  在知识的起源问题上,如果说笛卡尔作为唯理论者是完全否认知识起源于感性经验的,也并不符合笛卡尔本人的思想。笛卡尔就曾经这样说过这些观念中,我觉得有一些是天赋的,有一些是从外面来的,有一些是我自己制造出来的。”⑬这也就是说,笛卡尔除了认为我们关于上帝存在以及那些逻辑上的思维基本规律、如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几何学公理之类的知识是天赋的之外,也并不否认我们关于一切自然事物的观念,是通过感官从外面得来的。

  

  斯宾诺莎也有类似于笛卡尔之处,他曾经把知识分为三种:感性知识、理性知识和直观知识。他认为感性知识是由泛泛的经验得来的。他明确地表述道其实,差不多所有关于实际生活的知识大都来自泛泛的经验。这样看来,他并没有把理性知识作为知识的唯一源泉Ja果认为斯宾诺莎作为唯理论者稂本否认知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这也是不符合实际情况。

  

  从以上的引证和分析可知,笛卡尔和斯宾诺莎在回答知识的起源问题上,并不完全肯定知识和观念都来源于理性认识。

  

  在认识的可靠性问题上,笛卡尔也并非完全否认感性认识的可靠性。在他的《哲学原理》第四章中,他还作为一个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详细地探讨和论述了各种感觉,如果他真的认为感觉经验全是骗人的,都是错误的来源,那么,他对感觉经验的大量探讨和研究就会使人感到不可理解了。其实,笛卡尔之所以认为“感官的知觉并不能使我们了解事物的真相”,只是因为他认为重量、硬度、颜色等并非物体的本性。“而物体的本性只在于广延,只是物质各部分的形状和运动,才使我们引起颜色、气味、痛苦等等各种感觉来。这和洛克关于“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的观点,虽然各具理论特点,但其实并无本质上的区别。

  

  莱布尼茨也不是完全否认感性认识的可靠性的。他在承认理性真理的同时,也承认了经验真理或事实真理。他认为对个别事物的感性经验虽然是必要的,但是“感觉永远只能给我们提供一些例子,亦即特殊的或个别的真理,不可能提供普通的一般的真理,因此,他把真理分为两种推理的真理和事实的真理。推理的真理必然的,它们的反面是不可能的;事实的真理是偶然的,它们的反面是可能的。“但是,充足理由也必须存在于偶然的真理之中,亦即存在于散布在包含各种创造物的宇宙中的各个事物之间的联系中。他这里所说的“充足理由”,指的就是“推理的真理”。不管莱布尼茨认为这种经验的真理或事实的真理多么偶然、多么特殊和多么个别,但终归是一种真理,并把“事实的真理”当作“推理的真理”的理论基础。可见他比笛卡尔和斯宾诺莎还胜了一筹,不是强调感性经验是错误的认识的来源,而是把它称为一种“真理”。这也很难说莱布尼茨的认识论思想只承认理性认识的可靠性而否认感性认识的可靠性。

  

  通过以上对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的认识论思想的引证和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位哲学家的认识论思想总是表现为错综复杂的多样性,而不是公式化地纯而又纯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近代西欧哲学史上,没有一个纯而又纯的经验论者,在他的认识论思想中丝毫没有背离经论或偏向唯理论的成份;也没有一个地地道道的唯理论者,在他的认识论思想中丝毫没有偏离唯理论或含有经验论的因素。但是,这不并妨碍人们根据一位哲学家在认识论思想上的基本原则或基本趋向,来判定他是一位经验者或者唯理论者。正如哲学史上不存在彻头彻尾的唯物主义者或纯而又纯的唯心主义者一样,尽管在他们的哲学思想中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彻底性或复杂性,但是,我们可以而且能够根据一位哲学家在世界观上的基本立场,来判定他是一个唯物主义者或唯心主义者。众所周知,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的哲学理论,在自然观方面是唯物的,但在历史观方面却是唯心的。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也不例外,正像列宁在评价黑格尔《逻辑学》时所说的那样在黑格尔这部最唯心的著作中,唯心主义最少,唯物主义最多。‘矛盾’,然而是事实”。

  

  从上述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的认识论思想中,明确而客观地体现出了哲学理论的个性化特点。所谓哲学理论的个性化,就是指哲学理论的创造和发展总是通过哲学家的个体主体的哲学创造活动而呈现出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哲学理论之所以具有个性化,这是因为:首先,它是由哲学的性质所决定的。哲学理论与自然科学在性质上是不同的„自然科学探索出来的知识经过证实以后,可以被人们普遍地接受和运用;而哲学理论作为对世界普遍本质和规律的探索,总是处于“无定论”状态,不可能被人们普遍地接受和运用。正是由于哲学理论具有不同于自然科学的性质,因此,才形成了哲学史h—个个各具特色的哲学理论建构。其次,哲学理论的个性化是由哲学理论的思维者的不同条件所决定的„哲学理论总是凭借着哲学家个人的经验、感悟、理解去实现的。由于每一位哲学家各自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不同,经历、交友和师承不同,以及他们的学养、性格、气质、才华、追求等不同,因此决定了他们对主客观世界的感受和体验也各不相同。这些就构成了每一位哲学家所具有的独特的个性,由此便决定了哲学家们对世界的解释和说明,即他们各自所建构的哲学理论,不能不具有个性化。因此说,个性化是哲学理论的一个基本特征。在哲学的发展过程中,一种新理论、新学说不仅在提出时有其鲜明的个性特点,而且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也同样是富有个性的。在同一哲学流派或同一哲学思潮中,继承和发展其理论的高明者,又总是那些思想上富有个性者,带着个人的思想特色去继承、丰富和发展其理论的,并不是按照一个僵化的模式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的。这就使得在哲学的发展过程中,不论是新理论、新学说的奠基人,还是具有创造性的后继者,他们的思想总是具有其个性化特点,体现着哲学理论的丰富多样。

  

  总之,哲学理论是具有个性化特点的。哲学理论发展的历史长河,正是由不同时代的哲学家的创造性理论成果汇集而成的。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或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哲学理论都不能也不应该是千篇一律、如出一辙的。否则,就会扼杀哲学理论的创造性特点,使哲学理论停滞不前。毛泽东哲学思想正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思想,才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此,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教学和研究的工作者,应依据哲学理论的个性化特点,对哲学理论进行积极地、大胆地探索,以便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繁荣与发展。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