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道德教育与礼仪训练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二者的关系是伦理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等级社会中,礼仪训练等同于道德教育。近代资本主义产生以后,礼仪训练是道德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其本身不是道德教育。而现在,礼仪训练是道德教育的必要准备,学校与家庭中的礼仪训练如被赋予道德内容,它是道德教育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道德; 礼仪; 演进; 关系
所谓道德,是指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标准、原则和规范的总和,也指那些与此相应的行为、活动【1】。我们通常认为,道德教育是“德育”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它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共同组成了一个辨证统一的有机整体。[2]礼仪在《辞源》中的解释为“行礼仪式”,在古代典籍中,“礼”主要有三层意思:一是政治制度,二是礼貌、礼节,三是礼物。“仪”也有三层意思:一是指容貌和外表,二是指仪式和礼节,三是指准则和法度。现代汉语中的“礼仪”指的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各种行为规范和模式的总和,所以,礼仪训练也就是旨在规范人们言行的一种训练或教育活动。道德教育和礼仪训练尽管有着千丝万屡和不可分割的关系,但是我们却不能将二者等同起来。道德教育、礼仪训练及其关系是德育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它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变化的,弄清楚二者的关系有助于把握德育的概念、理论体系及礼仪训练的意义和作用。笔者通过检阅资料,力求探索二者的历史演进的轨迹及其关系,不当之处,请同行专家指正。
在等级社会中,道德和礼仪的界线很难分清。礼仪是维护等级制度的一种特别有效的工具,所以,孔子视“礼”为最完美的伦理规范和制度,把守礼和越礼分别视为道德上的大是大非。
原始社会,人类还处于愚昧状态,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科学文化尚在初创,人际之间的关系也十分简单,所以礼仪也非常简朴。原始社会的礼仪主要形式有:对于大自然崇拜,对图腾崇拜和表现欢乐庆典、悲痛哀悼的种种仪式,对维系血缘关系、婚姻关系、部落关系的约束;对产生劳动、饮食生活的规范等等。原始社会没有阶级,但有等级。父母与子女、兄姐与弟妹、年长与年幼是等级;氏族的长辈与晚辈、部落首领与氏族成员也是一种等级。他们之间的交往要有序进行,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等级制,否则,社会就会大乱,乃至崩溃。这时期的礼仪也必然包含等级观念。原始社会礼仪的等级并不带有政治上的不平等、不民主性质。每个氏族成员人身都是自由的,权利是平等的,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优越权。他们是靠血缘关系结合的,自由、平等是氏族的根本原则。他们正是通过原始礼仪活动,教育社会成员,按当时的社会秩序和规范进行生产和生活。这种礼仪相当于后代的法律,但它是一种未成文的“习惯法”。
在奴隶社会阶级的出现,使礼仪在阶级对抗中曲折发展,并被统治者拿来使用,带上了鲜明的阶级色彩,奴隶社会礼仪的显著特征是:(1)以尊君为核心。奴隶社会祭天地、祭鬼神的全民性共同活动被君主贵族垄断;神权和政权合一,敬天地被改造为尊君主。尊君成了礼仪的核心,礼仪成了统治阶级麻醉、统治人民的工具。(2)强制性、不平等性突出。占统治地位的奴隶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维护自己的利益和特权,不可能给奴隶以自由,更不可能与之平等。当然对奴隶也无礼仪可言。即使是有一些,也只能是带强制性、屈辱性的不平等礼仪。
我国的奴隶社会,先后持续了约一千四百余年,历经夏、商、周三个朝代。这个时期,我国第一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家礼仪制度,提出了许多极为重要的礼仪概念和礼仪规范,确定了崇古重礼的文化传统。这个时期形成的“五礼”,即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基本上包容了当时各方面的礼仪规范。
春秋战国是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礼仪也必须随之变革,发生了很大变化,以致于发出了“礼坏乐崩”的哀叹。在这个新旧礼仪激烈的冲撞中,礼仪建设取得很多成果,出现了孔子、孟子、荀子等礼学家。
人类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后,地主阶级不但继承了奴隶主阶级压榨剥削劳动人民的本质,而且表现得更加残酷,更加野蛮。封建社会的礼仪在奴隶社会礼仪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深化,建立了“君权神授”的理论体系。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皇帝自命为真龙天子。皇帝的话就是天意,就是金科玉律。朝见皇帝要三拜九叩,三呼万岁。奴隶社会强制的不平等关系被发展为尊君抑臣、尊夫抑妇、尊父抑子、尊神抑人酌礼仪体系。西汉儒家董仲舒是创造封建礼仪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天人感应”的理论,说皇帝是受命于天的人,皇权是神给的,所以“天不变,道亦不变”。这“道”指著名的“三纲五常”,他进一步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结合一起,形成了一个礼仪规范。到了宋代,封建礼教又有了新发展,在理学理论的构筑下,提出了“三从”、“四德”的封建礼仪规范。在这个礼仪体系下,不平等关系更加鲜明,层次更加清晰,而妇女的地位则进一步下降,妇女成为被封建礼教压迫、禁锢最大的牺牲者。
总上所述,在中国漫长的等级社会中,礼仪的训练始终是为统治者服务的,它是维护等级制度和统治秩序的有力武器,因此,礼仪训练就是道德教育。
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旧的生产关系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到了近代,封建的生产关系被打破,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兴起。在政治上资本主义的兴起瓦解了不平等的、旧的等级制度的基础,“平等”成了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思想领域,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洞察了历史的需要,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主张人生来平等,这就为现代礼仪的产生以及道德教育与礼仪训练的分化创造了条件。
教育家洛克认为,教育应当注重绅士的四种基本品质,即美德、智慧、礼仪和学问的培养,他同时强调“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它们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和好感。”根据他的观点,礼仪的训练已经演进为道德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其本身已不在等价于道德教育,而是相当于一种“人情世故”的教育[3]。比如,我们教育一个孩子要尊重别人,对人有礼貌,这样做的目的不是对孩子进行道德的教育,而是为了让孩
子博得人们的好感,赢得别人的同情和尊重。但同时必须指出的是,这样的礼仪训练与道德教育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且很容易被道德化,进而变成道德教育。譬如,当我们告诫孩子“对人要有礼貌,要学会尊重别人,因为礼貌就是对别人的尊重,只有尊重别人,别人也才会尊重你······”这样以来,礼仪的训练就变成了道德教育。
最近,人们对于礼仪训练与道德教育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符合规范的礼仪不是美德,也不能代替任何美德,美德起源于非道德的礼仪训练,这种训练使人养成诸多待人处世的行为习惯,这些行为习惯是美德的来源,也是道德教育的基础[4]。
?更进一步来说,礼仪训练区别于一般的道德教育活动在于礼仪训练是具有特定程序的一种“典礼”活动,在活动中,往往会将其蕴含的道德精神或观念以一种外显的过程表现出来,从而达成良好的教化效果。包含着德育内容的礼仪训练活动作为一种特定的道德教育方式,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积淀凝聚而成的,对人的心灵起着深刻、持久的感染效应,对人的行为产生深远影响。从心理学角度看,礼仪训练活动具有三种基本的心理功能。即道德精神神圣化,道德观念外显化,道德理念习俗化。礼仪训练活动是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与创造性运用,它通过人的视听等多种感官刺激,产生意识水平下的综合效应。正因为礼仪训练的艺术性,才有强烈的感染力与心理内化力。
道德教育作为一种区别于知识教育与技能教育的特殊类型的教育,是一种以社会规范为载体的价值观教育。知识教育主要解决懂不懂的问题,技能教育主要解决会不会的问题,而价值观教育主要应当解决的是信不信的问题。品德建构与道德信念的形成,主要不是依靠获得多少知识与学会多少技能,更主要的是依赖个体道德经验的积累基础上的道德体悟。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以体验为核心的知、情、意、行的整合学习。体验式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体验式教育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发个体作为教育主体参与进去。而礼仪训练以文化为载体,根据现实生活的要求,将教育融于个体生活与社会文化之中,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个体的道德体验,满足道德教育过程完整心理因素参与的需要,为道德内化创造最有利的条件。因而,它是符合个体道德教育心理过程与文化形态的有效教育方式。?
总之,礼仪本身不是美德,但却是一切美德的源泉,包含德育内容的礼仪训练是道德教育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心理内化力。道德教育是一种以社会规范为载体的价值观教育,既是规范的总和,也是行为活动,体现为道德实践,它区别与知识学习、技能教育和普通的纯粹的礼仪训练。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精华本)[M],中国大百科出版社,2002(11):674-675.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36、1463、2013.
[3]黄向阳.德育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5.
[4]孔德·斯蓬维尔著,吴岳添译.小爱大德[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