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划经济管理论文

发展观及其历史演变探析

2015-12-15 11:5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一定的发展观是与之相应的发展理论的内核所在。二战以来,发展观经历了几个演变阶段:“经济增长”的发展观、“经济增长+反思变革”的发展观、“合理+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社会综合发展”的发展观。从50多年来发展观演变的逻辑轨迹可以看出,人类对发展观的认识越来越拓展、深化,实现了从注重物到注重人的转变,人的发展已成为发展的中轴目标。

关键词:发展观;历史演变;科学发展观
  一定的发展观是与之相应的发展理论的内核所在,它作为对发展实践的一中理解与反映,以其时代精神、价值取向和实践理性,引导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潮流,影响着整个社会发展实践。20世纪中叶,发展问题研究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出现在西方,二战结束后,发展观经历了若干演变阶段。梳理发展观历史演变的逻辑轨迹,对于制定各种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观的基本意蕴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意义和要求的最本质的认识和体悟,是人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揭示和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也是指人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揭示和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总体把握,是制定各种社会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和前提,在发展问题中居于灵魂和核心的地位,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不仅包括要发展,而且还包括为什么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一定的发展观是与之相应的发展理论的内核所在,它作为对发展实践的一中理解与反映,以其时代精神、实践理性和价值取向,引导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潮流,影响着整个社会发展实践。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在不同的时期,源于各国所面临的内外环境的差异性,其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也就不同。
  二、发展观历史演变的逻辑轨迹
  20世纪中叶,发展问题研究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出现在西方,它的兴起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社会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密切相关。发展作为一种最为迫切的实践问题,不仅是国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而且也成为联合国国际事务的关注重点。二战结束后,发展观经历了几个演变阶段。
  第一阶段是“经济增长”的发展观。20世纪50年代以后,当时大多数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是要尽快地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水平,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首要地是要解除贫困状态,增强综合国力,从而普遍把发展进程理解为走向工业化或技术化的过程,强调经济增长,并几乎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积累,将发展的评判标准归结为国内生产总值(GDP)。20世纪60年代的发展观,以“GDP崇拜”作为其特征。“GDP崇拜”的实质,就在于把发展视为一种单纯经济现象,把现代化过程理解为物质财富增长的一维过程,就是独尊经济指数或唯效率主义的发展取向,反映了当时对于发展或现代化进程的一种极具历史局限性的理解。体现这种发展观的典型例子,可以在联合国第一个发展十年(1960—1970)规划中看到。这一规划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增长率应达到5%的目标。可见,这种发展观所强调的只是经济指数,而没有注意社会指数和其他方面的指数。经由这种“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一些发展中国家实现了经济增长的加速,然而,却导致了诸多意想不到的不良后果,甚至有的国家出现了“有增长无发展”甚至“负发展”的情况,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社会福利、就业保障、国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建设、生态环境等与群众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发展领域,被当作所谓“经济增长的代价”而受到漠视、弱化和损害,正是这种“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逐步引发了人们对以往发展观的深刻反思。
  第二阶段是“经济增长+反思变革”的发展观。?正是基于对以“GDP崇拜”为特征的发展观的反思与检讨,从上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随着工业化进程,人们逐步放弃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在肯定经济增长发展的基础上,更多地注意到发展中社会系统各种质的变化,认为发展不单纯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而且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从而逐步将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统一,即伴随着经济结构、政治体制和文化法律变革的经济增长过程。虽然这一发展观没有考虑到后代的发展空间问题,但它比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无疑更加全面、成熟。它表明人们的发展观由片面性向全面性、由单一性向多元性的转变。
  第三阶段是“合理+可持续”的发展观。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全球性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经济发展失衡、社会矛盾加剧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增长的极限》和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明确提出“持续增长”、“合理的持久均衡发展”等核心概念,强调以未来社会的持续发展规范现在的行为,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认识上和实践中更加注重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提出并逐步提升了可持续发展观。它表明人们的发展观在多元性、全面性的基础上又得到进一步深化。
  第四阶段是“以人为中心+社会综合发展”的发展观。20世纪80年代,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撰写了著名论著《新发展观》,可以称作为新发展观的奠基之作,强调发展应该是“整体的”、“综合的”和“内生的”。 所谓“整体的”,就是要不仅考虑人类整体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而且要承认和兼顾各个方面的差异性。所谓“综合的”,就是要把发展的各种方面和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形成相互联系紧密依存的整体结构。所谓“内生的”,就是强调一个国家的内部力量和资源及其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为了纠正传统发展观“见物不见人”偏向,佩鲁强调发展不仅只包含数量上的增长,而且还包括社会收入结构的合理、文化条件的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和社会福利待遇的改进;发展体现为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全面进步与环境不断改善的同步进行;发展应以尊重人的人格尊严、实现和追求人的价值、理解和满足人的需要、激发和发挥人的潜能为中心,促进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每位成员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按照这种发展观,对经济发展的最终检验,不是普通的物化性指标,而是人的发展程度和发展价值,从而就必须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种关注重心由客 体移向主体,标志着发展观上的一个质的转变。1987年,以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的“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出版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著名报告,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可持续发展观。这些发展观虽然提出“以人为中心”,但含义不够清晰。尽管如此,总的来说已经比较接近科学发展观了。正是在此基础上,人们逐步将发展看作人的基本需求逐步得到满足、人的能力发展和人性自我实现的过程,这一社会发展观念在全球取得共识。作为可持续发展观的进一步深化,上世纪最后 10年人们提出了人类发展的概念。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从1990年开始,每年发表一份不同主题的《人类发展报告》。人类发展的目标就是为人创造一个能享受长寿、健康和有尊严生活的充满活力的环境,发展是扩大人的选择范围的过程,因此,必须把人置于所关心的一切问题的中心地位,发展的目的是扩大人类的选择范围,而不仅仅是增加收入,它所着重关注的是整个社会,而不仅仅是经济,人类发展既与扩大人类能力(通过对人的投资)有关,也与保证充分利用这些能力(通过能使其变为现实的结构)有关。
  三、简短结语
  从发展观演变的逻辑轨迹可以看出,人类对发展观的认识越来越拓展、深化,越来越把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以及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起来通盘考虑,实现了从注重物到注重人的转变,人的发展已成为发展的中轴目标。而在人的发展这一中轴上,又是可以分为不同层面、不同目标的,它能通过人的发展指标体现出来。如果说强调综合取向发展的指数体现了“以人为中心”发展观的初级层面,那么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则体现了“以人为中心”发展观的高级层面,也标示着人本取向发展观的确立,进入人本取向发展观的阶段。而“以人为本”这一发展的基本原则在发展指标上的具体表现,就是对“人文指数”的关注,它是“以人为本”理念的一种实际操作化的结果,人民群众的生活满意度指数或幸福指数可以说就是这种“人文指数”的体现。

参考文献:
[1]丰子义.发展的反思与探索——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
[2]菅二拴.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性及其价值意蕴[J].品牌,2010,(1)
[3]王克敏.经济伦理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57
[4]丁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与时俱进和实践创新[D].安徽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7 
[5]沈杰.从GDP崇拜到幸福指数关怀[N].中国青年报,2006-03-1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