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浅析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彼得堡的现代神话诗学研究
一、引言
俄罗斯文学体系中的彼得堡现代神话是在俄罗斯浪漫主义的创作原则上形成的,现在研究俄罗斯彼得堡神话是有深远意义的。自从普希金的作品问世以后,很多作家就与彼得堡结下了不解之缘。例如,普希金的《青铜骑士》中体现的是彼得堡衰亡的主题;果戈里的《彼得堡故事》体现的是作者对彼得堡的认识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评判。
二、普希金作品《青铜骑士》中所蕴含的神话特点的文化内涵
普希金的《青铜骑士》作品是关于彼得创世纪时的一个古老的英雄神话,他以彼得堡时期为创作背景,彰显出黑暗与光明、混乱与秩序的神话因子。普希金所描绘的彼得大帝的神话展现出这个伟大的俄罗斯民族的心理状态和民族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历史事件,这也是诗人通过神话色彩来叙述周围发生的新事件。
在该作品当中,海、森林、沼泽和浓雾一一地体现出了神话文化底蕴。这里的海指的是世界海,它在整个彼得创世纪的神话中起到重要作用——世界海在神话色彩中体现的是混乱。森林同样指的是自然原始状态的混乱、无秩序。浓雾一般与魔鬼的世界相关联。由于彼得堡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因此浓雾是这个城市的一种自然现象,这也是能够体现出神话诗学的一种文化特征。
三、果戈里作品《彼得堡故事》中所蕴含的神话故事特点的文化内涵
果戈里创作和生活的重要城市就是彼得堡。《彼得堡故事》包括《罗马》《狂人日记》《外套》《肖像》《鼻子》和《涅瓦大街》等作品,具备现代神话文化内涵。果戈里用神话诗学的手法描绘出了神话般的故事,鲜明、形象地表现出对彼得堡这个城市的重新认识和对现实社会的评论和批判。
例如,《狂人日记》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患有迫害狂恐惧症的“疯子—狂人”,这个被塑造的小人物身体和精神遭到双重迫害,每天都说着疯话,做着各种荒唐古怪的事情。文章通过刻画这个“疯子—狂人”来揭露社会下层劳动人民所受到的迫害,借狂人之口来揭露几千年来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因此该作品中的“疯子—狂人”,实际上是一个象征性的小人物形象。“小人物”的悲剧就是对社会矛盾的一种揭示。这也是狂人形象本身所具有的深刻含义”。作者认为彼得堡就是“小人物”悲剧的罪魁祸首。
在《鼻子》和《肖像》這两部作品当中,因为“鼻子”的消失不见,让八等文官科瓦廖夫变成了五等文官,从而变得骄傲自大,尽享荣耀;画家恰尔特科夫原本有“两只纯洁明亮的眼睛”,但有一次偶然地见到金钱后,这双“眼睛”就摇身一变成为贪欲的魔鬼,由于对金钱的极大渴望,使画家逐步走向罪恶的道路。作者巧妙地运用将身体器官“鼻子”和“眼睛”人物化的手法来阐述彼得堡崇拜权力和金钱的精神弊病,体现出彼得堡是一个罪恶贪欲之城。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彼得堡现代神话是在俄罗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样也是幻想和想象的产物。俄罗斯作家普希金和果戈里笔下的彼得堡现代神话能够真实反映出俄罗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作家们用现代神话方式分析现代历史,分析神话文化底蕴,使人们找到辨别真与假、善与恶、生与死等问题的方法。
第2篇:俄罗斯文学中的女性崇拜思想探析
一、何为女性崇拜思想
女性崇拜,确切地说是一种心理形态,是原始自然崇拜的一种。起初,对女性的崇拜源自人们对女性生殖能力的神圣感受,人们将这种生殖力同土地的繁衍功能联系到一起,进而成为了一种文化积淀。母体本身使人赞叹,母体的变化也带有神秘感、神圣感。婴儿之于母体,便是怀有生命的奇妙感受,周围人感受着这种奇异现象的发生,并亲眼目睹生命诞生的事实,从而产生崇拜的神圣情感。这种对具体的生命及生育过程的神圣意识逐渐演绎成为对于女性的崇拜。在文学中,作家们将自己内心中的理想化人物形象赋予女性,进而抒发自己的创作情感,她们身上所拥有的美好特质及代替作者抒发心理情感的能力本身就是文学中对于女性的一种崇拜。
对女性近乎完美的形象描写反映了俄罗斯民族独特的崇拜观——女性崇拜。作家们将创作视线投到女性身上不仅与作家本人对女性的情感紧密相关,更与俄罗斯民族的“神圣罗斯”、“女性起源”及“圣母崇拜”观念紧密相连,同时还有赖于女性在社会生活和俄罗斯国家历史中的现实作用。
二、俄罗斯女性崇拜思想溯源
(一)多神教下的女性崇拜是渊源
在受洗之前,斯拉夫人一直信奉多神教,认为神灵无处不在,种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被奉为神明,受到顶礼膜拜。在多神教的宗教观念中一直留存着对女性、母亲的广泛崇拜。
多神教崇拜神灵,承认神圣者的存在。神圣者体现在自然界中就是使自然发展与永生,这突出表现为对生殖繁衍能力的崇拜,进而使得生殖繁衍崇奉有了神圣来由。由于妇女具有神圣的生殖繁衍力,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传播作用,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神性,获得了广泛的尊重和崇奉。举例来说,多神教中典型而重要的罗得(Род)神,专司生育,被人奉为生命始祖。罗得神一词通常用作复数并同女性相联系。再如,玛科什(Макошь)神延续了古代丰收女神的形象,在人们的心目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弗拉基米尔大公还在王宫附近为其建庙塑像,行祈祷和祭祀之仪式。同时,斯拉夫神话中的女性形象也多与母亲神、“母亲-大地”相联系,为人们所尊敬。所有这些足见女性在多神教及人们观念中的地位。
(二)东正教的影响强化女性崇拜
公元988年,罗斯受洗,西方基督教传入。但是基督教并非原原本本被引入和吸收,而是经过长期融合,与罗斯传统的多神教在众多方面进行了交融,最终被本土化,东正教因此形成。可以说,东正教就是本土化的基督教。在本土化过程中,基督教中的圣母形象同多神教中的女性起源思想相结合,强化了对于女性的崇拜。这一点在东正教中尤其表现为对“神圣圣母”的崇拜。
东正教认为,神圣的圣母玛丽亚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神性与世俗的结合,她既是天庭的掌控者,又具有真切的人性特征,是神化的女性与母性的结合。东正教认为圣母玛丽亚孕育了世间的一切,并保佑着尘世中的一切生灵。同时玛丽亚还是智慧和爱的化身,她的聪明才智化解了一切苦难和折磨。因此在各种场合:无论危险将至、还是灾难临头,人们都会不断地向圣母祈祷,呼唤她、请求她的帮助,赞美她的无私、歌颂她的伟大,感激她赐予的恩赐。
不论是民间传颂的祈祷词还是作家诗人们笔下的赞美诗,都体现出人们对圣母的无限崇敬,而这也渐渐延伸为对女性神圣的认同。
(三)女性在俄罗斯社会生活和国家历史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是女性崇拜的现实基础
除了深刻的宗教渊源,女性崇拜更有雄厚的现实基础。女性在俄罗斯历史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拿20世纪的伟大卫国战争举例。战争来临,男性纷纷奔赴战场,女性用臂膀撑起了另一片天空。她们在各条战线上与男子并肩作战,表现出高度的英雄主义气概,参与战争的广度和深度均堪称史无前例。历史数据显示,从侵略者踏上苏联国土的那一刻直至战争结束,共有100万苏联妇女积极响应党团组织和政府的号召,踊跃参军。她们主动加入到反战中来,积极肩负起生产生活的重担,在前线物资供应、战地医疗、文化教育、反法西斯宣传等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她们与侵略者浴血奋战,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在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苏联妇女作为母亲、妻子、女儿,同时作为生产者和战士不惜牺牲一切,倾尽所有,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正是这种奉献精神与支撑力,正是俄罗斯妇女在社会历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让人们对女性有了更加亲和的态度,女性与归属感、神圣感便再也分不开了。
三、《日瓦戈医生》中的女性崇拜思想主题
原古斯拉夫人所具有的多神教女性起源意识、东正教文化传统中的圣母崇拜及其世俗化影响,以及女性在俄罗斯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突出作用,加上作家本身对女性的深刻情感,使得俄罗斯文学传统中的女性崇拜逐渐成为了永恒的主题。这一点在《日瓦戈医生》中可谓表现得淋漓尽致。
《日瓦戈医生》是帕斯捷尔纳克的巨作,同时也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三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拉莉萨是小说的女主人公。她不仅是美好生活的象征,更是承受所有不幸的俄罗斯的象征。她历经苦难却果敢坚韧,执着探索,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她所有的美好品质,都包含了作者心中理想女性的模样,让人读之便不自觉心生崇敬。这一真实动人的人物形象,无论在形象塑造还是内在精神方面,都可以说超越了以往俄罗斯文学的众多女性形象。
下文将尝试分析小说中拉莉萨这一人物形象,并通过对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洞悉小说中体现的女性崇拜主题。
对拉莉萨的形象分析可以从人物命运的三个阶段来看。
(一)挣脱科马罗夫斯基之网
科马罗夫斯基,一位自私而卑鄙的律师,是拉莉萨母亲的情人。他在与拉莉萨的母亲保持情人关系的同时,又撒网引诱拉莉萨。从此后者便坠入深渊,开始堕落。但是在这种堕落中她的内心又不断受到煎熬,感到了深深的懊悔与痛苦。她渴望新的生活,于是开始努力反抗。她去教堂祈祷忏悔,去听“上帝关于生命的箴言”。她努力脱离使自己痛苦的环境,寻求朋友的帮助做了一名家庭教师。然而过去的屈辱使她无法安定地生活,她下决心与过去做个了断。她冒着生命危险做出打算,“在她心里已然响起谋算好的那一枪,至于瞄准的究竟是谁倒完全无所谓。她能意识到的惟有这一声枪声,一路上都能听到它。这是射向科马罗夫斯基、射向她自己、射向自己命运的一枪……”(帕斯捷尔纳克2006:74)这一枪,是不满,是抗争,又是挥手言别。
从她的自我治愈中我们看到人物不甘沉沦、敢于抗争的美好品质,她同屈辱和堕落作斗争的勇气与志气不得不说带上了一种神圣感,让我们肃然起敬。作者赋予人物这种抗争精神,其实也是自身寻求解脱的过程,在当时昏暗的大背景下,拉莉萨身上这种的精神更是成为了无数人的寄托。
主动寻求解脱,与命运抗争,这就是拉莉萨。
(二)与安季波夫婚姻中的救赎尝试
她爱安季波夫,认为同他在一起,便离“纯洁”更近了一步。她将安季波夫看做救命的稻草,寄希望于依靠同安季波夫结婚来挽救自己。“如果你爱我,不愿看到我毁灭的话,那咱们就赶快结婚吧,不要再拖延了。”(帕斯捷尔纳克2006:92)的确,这个愿望实现了,他们结婚了。那个深爱着自己的男人将自己从黑暗中解救了出来。她以为终于可以开始过上如愿的日子。但是现实的残酷在于它绝不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安排。
他们结婚的基础是理智而非爱情。安季波夫不了解拉莉萨的心理需求,不知道她追求的是心灵相通基础之上自由独立的生活。得知妻子的旧事后,无尽的猜忌、“相敬如宾”的生活让他无法忍受。本可以免服兵役的他为了避免同妻子之间的这种不自然关系,不顾妻子的恳求与反对,胆怯而又狠心地报考军校参军入伍。于是,拉莉萨的尝试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这一人物身上所具有的神圣感绝不止于前文的尝试,更在于之后她坚强而勇敢地携子寻夫,毅然奔赴前线,做了一名护士,从未失去生活的信心与希望。
她始终不言放弃,勇敢地寻求生命之光,面对上天为自己设下的种种苦难,她选择在苦难中让自己继续成长。这样的人物形象何以不神圣,何以不让人心生崇敬。而这,正是拉莉萨。
(三)与医生日瓦戈的精神相伴
在《日瓦戈医生》中有众多个性鲜明、形象出众的女性形象———拉莉萨、冬妮娅、马琳娜、谢韦良卡四姐妹等。然而唯有拉莉萨不论在整部小说的进展还是日瓦戈医生心目中具有格外重要与特别的地位。
她是美的。她的美在日瓦戈初次遇到时便已经深深地刻在了心中,从此再也无法抹去。“那天夜里,你还是高年级的中学生呢,穿着咖啡色的制服,昏暗中站在旅馆的隔板后面,同现在完全一样,同样美得令人窒息……这个娇小虚弱的女孩像充了电一般充满世界上可能有的一切女性美,真是美得无以复加了。”(帕斯捷尔纳克2006:411)更重要的是,她的美在于永远有着一股劲,不断争取着。同过去堕落的自己作斗争,与苦难的生活状态不妥协,而这更吸引了日瓦戈。“我想,如果你没有什么可抱怨的或没有什么可遗憾的,我不会爱你爱得这样热烈。我不爱没有过失、未曾失足或跌过跤的人。她们的美没有生气,价值不高。生命从未向她们展现过美。”(帕斯捷尔纳克2006:386)她兼有的内在与外在的美获得了日瓦戈、作者与无数读者的垂青。而这样的美是这位女性与生俱来的,读她,心中不自觉地心生敬意。
日瓦戈医生与拉莉萨看似相差很大,无论是在生活环境、家庭背景还是在个人生活方式上,但是细细探究便会发现两者具有相似的精神追求和内在品质,两人的性格、视野、精神、气质都很相近。而这一点也正是使两人渐渐靠近的主要原因。
日瓦戈医生对于拉莉萨而言可以说也是特别的,深深吸引着后者。他追求人格、个性与精神的独立与自由。他的童稚的心灵、他的超凡脱俗的人道主义胸怀,使他始终坚持“只能以善为善”的处世理念。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所追求的依然是要在社会大变革中独善其身,维护和保卫人的个性自由、纯洁和尊严。而这一点也恰恰是日瓦戈最吸引拉莉萨的地方。她有着坚韧的精神力量和内在的心灵美,同样追求个性的自我完善。她以一般少女罕有的毅力,摆脱了使她沉沦的陷阱,依靠自己的诚实劳动,克服身心创伤,争取独立自由的新生活。她强烈地渴望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因而不愿意接受别人的赐予,同时也毫无畏惧地惩罚仇人。她善良、乐于帮助别人,富有自我牺牲精神,这样似乎是带着神圣光环的女子又是那样活生生的存在……所以,当日瓦戈与拉莉萨相遇,这些相似点就变得愈发明显,二者自然地相互走近。
在重返瓦雷金诺的故事中,两人的感情更进一步发展,得以升华。在这里两人持续不断的对话,使彼此的思想融为一体:“噢,多么美妙的爱情,自由的、从未有过的、同任何东西都不相似的爱情!他们像别人低声歌唱那样思想”。(帕斯捷尔纳克2006:478)然而,同现实相比,两人的爱情、两人对于人性自由与解放的追求,就像是童话一般,不为现实所接受,那是只有他们才懂的生命的美、死亡的谜。拉莉萨对于真谛的诉说,既是控诉,又是無奈,然而却毫无怯懦与畏惧。尽管两人的爱情终究是一场悲剧,可是两人的形象更是在这悲情的苦难中得以升华,得以高尚,得以神圣。
作者通过拉莉萨诉说真谛,用赞美与褒扬肯定她对于个性完美的追求,更进一步赋予其神圣的影子。这,也只有拉莉萨。
(四)小结
拉莉萨是帕斯捷尔纳克精心塑造的内心所追求与推崇的女性形象,她所有的美好特质都使她显得与众不同。相比于以往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拉莉萨有着更为深刻的精神探索品格,她坚韧果敢,善于付诸行动。虽然自己的一生饱含着时代的忧郁与不幸,历经苦难与心酸,但是也正是在这样的经历中她凭借内心的纯洁和坚韧的毅力,带着作者的寄托,战胜了生活、战胜了自己,更战胜了命运。虽然她只是一名纤弱的女子,却在屡遭生活打击的情况下坚持追寻与探索。拉莉萨这一人物形象更是在这之中得以升华。所有读过这部作品的读者应该都会对这一人物形象感到难忘,心生崇敬。而那样的美也使得她在俄罗斯文学史上占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进而成为经典与永恒。
“拉拉是一个奇迹,一个神话,作为俄罗斯文化女神形象存在的,她的美是永恒的。”(蒋梦瑶2005:231)这之中所体现的女性崇拜思想更是表达了作者,更确切地说是俄罗斯作家们对于女性美好精神品质与重要社会作用的认可与推崇。
四、结语
多神教的女性起源、东正教的圣母崇拜,加上女性在俄罗斯社会现实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使得俄罗斯人的思想意识中形成了独特的女性崇拜思想。女性崇拜,是俄罗斯文学的重要特征,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俄罗斯文学的历史长河中,一代代作家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崇高、优美而生动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的演绎不仅使俄罗斯文学具有了独特的魅力,更使得世界文学熠熠生辉。塔吉雅娜、奥尔迦、索尼亚·玛尔美托娃、阿纳斯塔娅·费利波英娜、安娜·卡列尼娜、玛格丽特、拉莉萨……这些形象都是作家们精心刻画、塑造出来的。她们代表着美好、新兴与先进的事物,坚持不懈地同旧势力作斗争。她们或纯真可爱,或善良刚强,或坚贞独立,或自信执着。其中的每一位女性都可以说是永恒女性的化身,蕴含着圣洁、重量与苦难的追寻,具有了超尘绝世的自由和美感。作家们将自己心目中对于完善人格的探求、对于理想形象的探索寄予这些女性,不得不说女性崇拜思想已经在文学这片方田中深深扎根,在作者、读者及俄罗斯民族的意识中已然成为一道风气,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可否认,俄罗斯的女性崇拜思想不仅影响着俄罗斯作家的生活与创作,更为他国作家的创作注入灵感,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视角。女性崇拜观也进一步加深了其他民族对俄罗斯民族的了解。对这一角度的研究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作者:卢月
第3篇:论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比较文学视角
俄罗斯文学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不仅体现了俄罗斯的文化背景,还体现了俄罗斯的政治情况,根据俄罗斯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密切关系进行文学对比,从俄罗斯文学视角研究中国文学,有助于提高文学研究效果,促进中国文学的发展,确保中国文学内容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因此,讨论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比较文学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俄罗斯文学的相关内容提出几点思考,能够促进中国文学的进步发展。
一、俄罗斯文学研究成就
纵观历史,中国对俄罗斯文学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出现了几个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的繁荣期,下面对俄罗斯文学研究取得的成就进行详细的阐述。
第一个繁荣期,1917年,1917年,俄罗斯发生了巨变,苏维埃十月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俄罗斯摆脱了陈旧的封建枷锁,走向了进步与文明,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同样也受到了中国的关注,为中国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指明了道路[1]。1917年中国正处于动荡时期,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被推翻,建立了中华民国,军阀割据,针对这一现状,中国知识分子想要从文学入手,为政治统治提供理论支撑,就将目光转移到俄罗斯文学上,在中国历史背景下对俄罗斯文学进行研究,汲取俄罗斯文学中的营养成分,以达到向社会现实主义前进的目标,以便在中国建立一个新世界。因而,此时,俄罗斯文学作品被大量引入中国,中国知识分子对俄罗斯作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周作人、沈泽民等优秀文学家都研究过俄罗斯文学,是俄罗斯文学研究的先行者,进而出现了中国对俄罗斯文学研究的第一个繁荣期。
第二个繁荣期,1949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政治格局再次发生变化,中国政治统一,稳定,经济、文化都逐渐走向繁荣,俄罗斯文学也随着马克思主义思想,马克思的人生观以及世界观被输入到中国,使俄罗斯文学在中国再一次走向繁荣,出现了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的第二繁荣期[2]。此时期,一方面,中国的文艺批评界与美学界对俄罗斯文学中繁荣美学思想做出了极高的评价,将俄罗斯文学中的美学思想奉为宝贵的理论财富,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的美学理论被译为汉语,受到中国美学界的大力追捧。另一方面,俄罗斯文学作品对中国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法捷耶夫、肖洛霍夫等优秀作家在中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俄罗斯文学作品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生活教科书,陶冶中国青年的情操,充实中国青年的精神世界,为中国社会文学提供理论支撑。
第三个繁荣期,1978年,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在政治与思想方面拨乱反正,剔除左倾思想,错误方针,俄罗斯文学再次受到重视与关注,中国对俄罗斯文学作品的研究取得了进一步进步发展,俄罗斯文学显示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使自由创作思想走进了中国,满足了中国文学发展的需求,促进了中国的文学进步发展,出现了俄罗斯文学发展的第三繁荣期[3]。此时期,俄罗斯文学的发展得益于中国政策的发展,俄罗斯文学的成就,使文学作品层出不穷,文学史的梳理工作开展顺利。
第四个繁荣期,1992年,1992年后,中国知识分子对俄国文学作品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翻译了大量俄罗斯文学作品,尤其是俄罗斯文学史,被翻译成多个版本,其中还有部分版本被用为高校俄语教材,影响了大批青年学者。不仅如此,此时期文学形式也更加多样,文学理论、文学思潮、文学小说、诗歌、戏剧等多个形式都得到研究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为中国文学的丰富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俄罗斯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俄罗斯文学对中国文学具有重要影响,其影响有利有弊,其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仅吸收了马克思主义成果、俄罗斯早期文学艺术的文章等内容,还吸收了俄罗斯多种流派及文学思潮的学说观点以及社会主义理论等,这些理论对中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是中国文学的指导思想,影响着中国文学的发展[4]。第二,为中国新政权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支撑,俄罗斯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主导思想,为我国社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其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一些庸俗社会学中的理论与左倾错误文学理论观点也受到了传承,使中国文学走向政治化,致使我国历史中有一段时期也走向了左倾错误,为后期文学的左倾化埋下了伏笔。第二,把阶级斗争引入了文学界,过分强调文学的政治服务性,将文学当作政治的工具,使反现实主义斗争融入到文学之中,主要表现为文学作品中含有政治主张,文学作品涉及符合左倾需要的政治内容。第三,沿用了俄罗斯独尊的社会主义对待所谓的异己作家,推崇辩证唯物主义,俄罗斯文学对传统文学的批判为中国批评家提供了错误范例,致使中国批评家对中国优秀作家提出了批判。
三、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比较文学视角
(一)俄罗斯文学先天具有可比性
俄罗斯文学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是含义为国别文学的俄罗斯文学,国别文学的俄罗斯文学主要反映了俄罗斯民族的文化特征与语言,表现了语言艺术成就,但是,作为国别文化的俄罗斯文学对中国文学而言,是封闭的、单一的。第二层是融入中国文学的俄罗斯文学,融入中国文学之后的俄罗斯文学是中国文化研究的主体,文化研究上包含了跨语言、跨民族以及跨文化的特点,中国俄罗斯文学对比研究彰显了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文化对话与文化交流,使俄罗斯民族文学进入中国民族视野之中,使得中国文学视野中的俄罗斯文学获得更高的文学价值。因此,俄罗斯文学具有可比性,是适合进行对比研究的文化形式。
(二)比较文化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
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关系密切,比较文化作为以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有助于了解文学,从文化传统解析俄罗斯文学,以便我们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俄罗斯文化,了解俄罗斯文学的重要价值,将中国文学与俄罗斯文学更加密切的结合在一起,提高俄罗斯文学研究效果。文学作品需要时代、历史与人文的语境支撑,需要将文化活动作为生存依靠的基础,因此,做好文学研究,利用比较文化进行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中国文学与俄罗斯文学比较研究的目的就是建立中国与俄罗斯文化的交流、对话,增强中国与俄罗斯文化之间的理解与沟通。因此,利用比较文化法研究俄罗斯文学,寻找中国与俄罗斯之间存在的深层关系,有助于保持中国与俄罗斯关系中的汇通性,构建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5]。
(三)丰富国别文学的多样性
丰富国别文学多样性,打破国别文学的单一性,是比较文学视角的含义之一,是俄罗斯文学研究的重点。丰富国别文学多样性有助于加深对俄罗斯文学的了解,提升文化研究深度,对俄罗斯文学的语言、文化特征都进行一定的研究,加强文化传承,吸取俄罗斯文化精髓为我所用,促进中国文学的发展。丰富国别文学多样性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增强国别文学的视域,丰富考察内容,翻译种类多样的文学作品,利用现代化与国际化的便利条件,使俄罗斯文学作品更加容易理解,同时,也为学术视野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在国际化的语境中考察俄罗斯文学,能够为俄罗斯文学考察创造条件,加深对俄罗斯文学的考察理解,丰富考察内容,打破国别文化的单一性。第二,中国与俄罗斯文学具有一定可比性与相似性,首先,中国与俄罗斯文学受到后现代气氛的影响,处于西方霸权之下。其次,中国与俄罗斯的历史具有相似性,使得中国与俄罗斯文学具有可比较性。最后,中国文学与俄罗斯文学既有共同性,又独具特色,具有比较研究的价值。
四、总结
综上所述,研究中国文学与俄罗斯文学比较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加深对国别文学的了解,从俄罗斯文学中汲取有用成分,还能够确保中国文学的多样性,促进中国文学的发展。此外,以俄罗斯文学发展为参考,能够发现中国文学存在的不足,为中国文学发展指明道路,使中国文学的发展更加具有活力。
作者:魏征
第4篇:论俄罗斯文学中“多余人”的人物形象
在19世纪俄国文坛上,曾出现了一条“辉煌灿烂”的“多余人画廊”。在这画廊中耸立着许多具有一定“文化”高度的典型。他们是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中的奥勃洛摩夫等。在这些人的灵魂深处一半蕴藉着先进的民主革命意识,闪烁着为祖国进步而奋斗的思想光芒,迸发着积极寻求真理和人生崇高目标的火花;而另一半则被西方利己主义和怀疑主义的消极思想所侵蚀,他们在情感与理智的悖逆中,形成了二重矛盾的性格和复杂的生命形态:个性意识的觉醒,使他们萌发去寻找精神解放的途径,而自身性格软弱的钳制,又使他们找不到新生活的定位,徘徊、孤独、苦闷。他们既不满俄国社会现状,愤世嫉俗,但又不愿站在人民一边,精神上无所寄托。他们一面觉得在鄙俗的上流社会无以容身,但又对上流社会以外的生活同样感到索然无味。因而到头来尽管不甘心沉沦却又无力超出社会的束缚与羁绊。他们只能是否定和怀疑的精灵,是一群生活理想的“迷惘者”,努力寻求自我实现,终因不能在生活中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变成了“多余人”。关于“多余人”这个概念早在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第八章的一种译稿中就出现了,写到奥涅金时有这样的两句:有人远在他们之外,像多余的东西茕茕孑立。后来俄国评论家赫尔岑给“多余人”下定义说“他们充满高贵的愿望,但羽翼折断,眼睛看到哪里就奔到哪里:他们想隐遁起来,避开生活,这是多余的,没有益处的人。”文学反映青年的生活已形成诸多传统的主题,“多余人”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同创世英雄、寻梦者和毁灭者等类型相比,“多余人”题材更具绵延性、复杂性和普及性。
近现代研究“多余人”形象现状一瞥回眸我国对“多余人”形象的研究,首先是从俄国“多余人”形象入手,进而对世界文学之中与俄国“多余人”相类似的典型进行探讨,从狭义到广义的比较研究中萌生出一个新命题,即“多余人之世界性文学现象”。
对俄国“多余人”的认识我国对俄国“多余人”的认识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研究,我国评论界几乎一直囿于“多余人”是俄国文学“特产”的认识阶段,普遍惯性地使用这个定型的结论。而各个历史时期对这一形象的认识都基于时代所需,是一种“感性”的理解。在动乱前,我们对俄国文学的介绍、翻译和研究倾向是“以我所需”、“急我所用”、“拿来天火”给苦难的大众为我们解决燃眉之急的现实斗争服务。这是个“全面肯定”的时期,我们对“多余人”身上的觉醒和抗争的积极方面,给予了最充分的关注,却有意无意地疏忽了他们身上的消极方面。进入极左时期,对俄国文学的研究进入冰冻,“多余人”真正变得多余,并销声匿迹。总体上,这个阶段我们对“多余人”形象的认识基本上处于一个分散的初级认识阶段,对“多余人”也多是从介绍的角度进行普及性传播。第二阶段是20世纪末的20年至今,这一阶段进入理性化思考。一大批对“多余人”问题的研究论文逐渐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新的开拓,主要归纳为下面几个方面:其一,对读者熟悉的非“多余人”典型重新审视,发现了“新”的“多余人”。不满足于已有定论,勇于开拓发现。有文章指出“达吉雅娜与奥涅金一样,只有觉醒,没有真正的反抗”,认为达吉雅娜也具有“多余人”的色彩。其二,对于那些原本公认的“多余人”形象或提出质疑或重新评价。其三,从整体上对俄国“多余人”产生、发展情况、进步意义等重要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在刘亚丁的专著《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史纲》一书中提出俄国“多余人”产生实际上“是外来文化撞击古老俄国的结果,外来文化第一批接受者是青年贵族,他们无法停息被撞击后的震荡。”同时这个高峰时期俄国“多余人”的影响,也唤起了我国一代青年的觉醒和一代作家的创作。
“多余人”现象的初步联网以俄国“多余人”为稳固的经线,我们打破国界,在“多余人”研究中出现横向“联网”。评论家首先把视线投向了中国近现代文学中的“零余者”和“孤独者”。如《屠格涅夫和郁达夫的“多余人”比较研究》、《论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孤独者”》。同时也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如《贾宝玉和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贾宝玉与奥涅金之比较》等。其次,评论者在日本和法国文学中找到了俄国“多余人”的兄弟。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中的光源氏形象,被认定为世界文学画廊里一个典型的悲剧性的“多余人”。有的论述了日俄“多余人”的相似之处后,还从价值观、伦理、思维方式和民族心理等方面阐释了日俄“多余人”的差异。另有把法国的“世纪儿”和“孤独者”联系起来,启示我们追溯中法文学的姻缘。对于中日“多余人”之异同也有专文进行了论述。以日本“私小说”为切入点,阐述了对中国“零余者”的影响。
作者:陈京涛
第5篇:浅述俄罗斯文学主题中的宗教文化
在20世纪,俄罗斯是一部危机频仍、灾祸不断、充满动荡和不安的时代。俄罗斯的文学中无时不渗透着宗教色彩,特别是20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弥漫着一种强烈的末世论情绪和启示录期待。这既是对20世纪俄罗斯悲剧性历史的心理折射,也是特定的文化心理与特定的历史时空交汇碰撞擦出的火花。
一.魔鬼主题
1.20世纪前俄罗斯文学中的魔鬼形式
俄罗斯思想的一大特色就是追求善的同时思考恶的问题。通过具体可感知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哲学思考,是东正教信仰的一大特征,也使得文学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俄罗斯思想最重要的表达方式。从19世纪起,在俄罗斯文学中寻找撒旦的现象就可以与寻神论相提并论。如果说寻神论的基础是为上帝辩护的神正论,那么,寻找撒旦的重要标志就是重审基督教伦理道德学说,并将恶奉若神明。从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里、陀思妥耶夫斯基到索洛维耶夫,俄罗斯文学与哲学随笔都不断地传达出对恶魔主题的敏感和。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在一切旧有的秩序都开始崩溃、解体,一切价值都被重估之时,俄罗斯文学对这一主题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兴趣。俄罗斯文学对魔鬼的兴趣是呈波浪式发展的,它具有周期性的特征。在17世纪的作品中这种倾向达到了顶峰,如《萨瓦·戈鲁德钦纳记事》(ПовестьоСаввеГрудцене)、
《乌里扬尼亚·拉扎列夫斯卡娅记事》(ПовестьоУлия
нииазаревской)等。18世纪60——70年代,对魔鬼学说的态度从嘲笑、批评转向接受和尊重,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直至浪漫主义时期,尤其是19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魔鬼主要成为了创作幻想的对象。19世纪40年代,实证主义者对浪漫主义的魔鬼说始终是秉持一种讥嘲、冷漠或尖锐批判的态度。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白银时代,随着这一文学主题的发展,对俄罗斯作家与“魔鬼”的相互关系的研究已经达到了更高的水准。
2.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恶魔形象
(1)被神圣化的撒旦——现代主义诗歌
在20世纪初,俄罗斯文学发生了一个极其重大的转向——传统的恶服从于善的永恒秩序崩溃坍塌,在文学艺术中出现了否定上帝所造的世界、提升魔鬼地位的倾向。“神圣的撒旦”成为白银时代文化的普遍现象。
在《致吉皮乌斯》一诗中,勃留索夫把魔鬼和上帝相提并论,并希望死后能看见魔鬼和上帝创作的所有深渊,这种异端邪说在当时很有代表性。而索洛古勃被称作“恶与魔鬼的诗人”、“恶的布道者”和“魔鬼的崇拜者”。在危难之际,他希望得到魔鬼而不是上帝的庇护。他的诗歌创作的基本主题是否定生活、惧怕阳光、歌颂死亡、沉入黑暗。他经常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公开渎神的诗经常被对福音书信条的强烈认同取代;公然宣扬撒旦的神性又被他“将来失败”的启示录主题所替代。
(2)《大师和玛格丽特》:另类的福音书
恶中有善,是俄罗斯文学中魔鬼形象的共同特点。从莱蒙托夫和普希金开始,由托尔斯泰、卡尔申内依、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延续的俄罗斯文学就是这一事实的生动证明。而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中最著名的魔鬼形象当属М·布尔加科夫的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中的魔王沃兰德。集作恶行善于一身的沃兰德同时完成了破坏与重构。他否定的是与人类传统精神价值相悖的社会,惩罚的是现实生活中的愁恶与不仁。他的献身既意味着考验与揭露,同时也意味着比较严厉的惩罚,每一桩恶行都没能逃过他的法眼,全部受到了应有的处罚。而对于创作出关于基督的小说并因此而遭受迫害的大师和他的情人玛格丽特,一向铁石心肠的魔王沃兰德也流露出善良与慈悲的一面,竭尽全力去成全这一对生死恋人。沃兰德在撒旦舞会上为玛格丽特唤来了她苦心寻觅的大师,恢复了大师被焚毁的书稿,成为人类传统精神价值的捍卫者。
如果说“撒旦的盛大舞会”一章是末日审判的缩影,那么当我们把距离拉开就可以发现,整部小说都笼罩这末日审判的氛围,魔王、随从在莫斯科的整个活动就像是一场规模巨大的末日审判。在他们荒诞的行为中,在作者讽刺幽默的笔调下,透射出末日审判的庄严与神圣。在沃兰德身上没有反抗上帝或是渎神的些许暗示,从本质看,他接近自己的对立面,是上帝的同盟,是上帝的惩罚之手。如果说约书亚(原型为《圣经》中的耶稣)是善与爱的化身,是为拯救人类而自我牺牲的楷模,那么沃兰德在这里就是理性与尊严的化身,是正义与仁善的楷模,在传统恶魔的表象下实现绝对真理。М·杜纳耶夫写道:沃兰德在这里是正义的绝对保证,善的创造者,吸引人们同情心的正义的法官。沃兰德是小说最有魅力的主人公,比约书亚可爱的多。在这个意义上,《大师和玛格丽特》又可以被称作庆祝善的胜利的“第五福音书”。
二.索菲亚主题
1.索菲亚的骑士们——神话的文本
欧洲象征主义更多的是以放浪形骸来对抗动荡不安的现实;俄罗斯象征主义者们却用超越世俗凡尘的眼光,创造出不朽的索菲亚神话。在象征主义诗人眼中,索菲亚神话的末世论的神秘意义引起了神话诗学的强烈兴趣,很多艺术家的诗歌都围绕着这一主题被创作出来。
勃洛克继承了索洛维耶夫的整个哲学思想和新浪漫主义和神秘主义的诗歌传统。少年时期的他就曾倾心于索洛维耶夫的作品,将索洛维耶夫称为“精神上的主宰”。在他的第一部抒情诗集《美妇人集》中,他把自己所赞颂的美妇人作为世界的理想与和谐的象征,作为神的、永恒的、女性的开端来表现。在勃洛克眼中,现实生活中的门捷列娃与圣母有着某种相似的特征,他们都是善良、纯净、美丽的、温柔的、处女的未婚妻(玛丽亚也是未婚妻,是处女圣母),在美妇人的圣母原型中,也总是有门捷列娃的影子。
2.索菲亚的救赎意义
索菲亚作为爱与美的化身,一直成为诗人作家们渴望的救赎之路。在一方面,陀思妥耶夫斯基“美拯救世界”的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索洛维耶夫提出关于万物统一说的著名命题:“绝对在美中通过真实现着善。”[2]而“绝对价值即真善美与圣三位一体相对应的”[3]。索菲亚是象征着“美”的圣灵,当然索菲亚的本意“圣智慧”也是标志着秩序、规范。在另一方面,爱也被视为一条重要的救赎之路。索洛维耶夫的观点也是“爱拯救世界”。弗洛连斯基在文集《真理的柱石与根基》(1908)中将爱作为宗教本质来研究。他将爱真理联系起来,这不是在主观而是在客观的意义上理解真理。这种爱与托尔斯泰的博爱、对邻舍的爱不同。在弗洛连斯基那里,爱永远是进入上帝,是所有有爱的人同神的本质的汇合。
于是,倾向神秘、期待未来启示的象征主义诗人,注视着新的霞光,感受着神秘的诗篇,在革命到来的前夜,怀着一种紧张的期待,并为未来的神秘而颤栗。象征主义者期盼社会革命的到来,但革命距离他们的社会理想还很遥远。所以永恒女性的思想被奉若神明并加以理想化便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在苏联体系内,一切人类哲学的、神秘主义组织的尝试都以彻底的失败而告终。通过革命的方式建立“万物统一的组织机构”和“精神团体”的理想被视为不可实现的乌托邦。但对索菲亚的精神渴求却被保存下来,这种渴求渗入到俄罗斯民族的自我意识深处,并在后来的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来。
作者:董秋荣
第6篇:新疆高职高专院校俄罗斯文学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俄罗斯文学是高校俄语专业的一门传统课程。但时至今日,文学课在各个高校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冷落。以高职高专院校为例,在就业压力骤增的当下,专科院校都纷纷选择将精力放在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上。俄罗斯文学这种培养审美情趣的“软课程”已经处于俄语教学的边缘地位。据统计,新疆地区高职高专院校中,目前只有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设俄罗斯文学这门课程。文学课程的开设是否真是可有可无?文学课如何摆脱传统教学束缚,成为一门培养学生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当中不可或缺的独特课程?笔者通过对23名2012级汉俄语专科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谈一点对这门学科教学实践的体会和思考。
一、高职高专院校俄罗斯文学课程开设的意义
以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按教学大纲规定,《俄罗斯文学作品赏析》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集中学习俄罗斯文学史上各个时期重要作家的经典作品,分析作品的主题结构、人物刻画、语言风格、思想意义等,探讨作家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同时也能促使学生萌发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培养和增强学生阅读原著的能力和鉴赏文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可见这门课程的开设旨在增加俄语学习者对俄罗斯文学文化的理解,培养俄语学习者的人文情怀,意义颇深。在调查问卷当中,被问及是否有必要开设《俄罗斯文学作品赏析》这门课程时,100%的回答者都认为很有必要。甚至82%的学生认为学俄语的人必须学习俄罗斯文学这门课程。在问及文学课的意义时,95%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程会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对艺术和文化的理解和鉴赏能力”,73%的学生认为“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会为将来在社会上从事俄语相关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26%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对升级本科考试会有一定帮助”。从调查结果来看,第一,文学的审美功能没有完全丧失。在就业压力如此之大的今天,虽然各个学校都在强调要培养全面素质的外语人才,但实际情况都是重技能轻审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始终处于次要地位。而在调查中,学生们依然选择了学习俄罗斯文学来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完善自己的人格,可见文学世界对于精神的构建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第二,从长远来看,当今大学生如果只具备专业技能,而缺乏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也势必会对以后的工作造成影响。俄罗斯文学课程可以丰富学生对俄罗斯民族文化的认识,有助于其日后工作中与俄罗斯人的沟通交流,在未来的工作领域取得成功;第三,一部分学生已把俄罗斯文学课程与未来深造研究联系在一起,认为这门课程在以后的学习道路当中是不可或缺的。所以,从结果中不难看出,学生们对《俄罗斯文学赏析》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是有一致共识的。
二、高职高专院校俄罗斯文学课程的现状及改革措施
根据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俄语系教学时数分析,《俄罗斯文学作品赏析》的学时为32学时。这些学时对于准备浩瀚复杂的俄罗斯文学课程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现实情况是如果课时少而教学任务量大,学生在接受和学习俄罗斯经典作家的经典作品时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根据一学期文学课程结束后的调查结果来看,86%的学生认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感受到作家和文学作品的魅力”,但当回答“哪些因素使你对这门课程缺乏兴趣?”这个问题时,39%的学生选择了“讲课内容太多,消化不了”。也就是说,课时的压缩给讲解带来巨大的压力,排山倒海式的讲课方式并不会起到应有的效果。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高职高专院校缺乏一套合适的文学讲解教材的现实状况,也就是“教材建设的相对滞后是造成文学课程一系列问题的罪魁祸首”。而其它让学生感到缺乏的兴趣的原因分别是:30%的学生认为“文学作品太过枯燥”,22%的学生认为“上课方式太过单一”,而17%的学生认为“老师讲授方式枯燥”。而这三条原因说明了教材内容经典化,教授方式的现代化、多元化和教师讲课能力的提高都是影响这门课程的关键因素。
1、俄罗斯文学课课外读物和授课教材的现状及改革措施
“对于专业外语学生而言,文学文本实际上就是非母语的文学符号系统,承载着语言对象国独特的民族审美意识和民族文化精神。”而根据调查结果显示,30%的学生认为“俄罗斯文学作品太过枯燥”,这其中得以反映几个问题,首先是俄罗斯小说中故事发生的背景多为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这期间欧洲发生很多重大的社会变革,出现了很多先进人士和思想潮流,由于对西方历史文化和社会宗教思想的熟悉度不够,学生们往往无法理解俄罗斯小说中人物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斗争。例如屠格涅夫的小说里充满了两代人对时代问题的争论激辩,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里充满浓重的东正教思想,对这些问题的不理解无形中增加了学生阅读的难度。其次市面上出版的一些文学译著翻译水平参差不齐,也使得学生无法完全领略原著作品的魅力所在,形成了俄罗斯文学作品太过枯燥的印象。这就需要学生在阅读时选择经典译本,或是正规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译本。除此之外,应该竭力阅读俄汉对照的文学作品,体会原著语言的独特魅力。市面上大热的英语系列丛书《书虫》给许多英文起步阶段的学生提供了启蒙式的教育,而对比之下,俄汉对照的俄罗斯文学读物却寥寥无几,根本解决不了学生大量阅读的需求,在此笔者希望,应该多出一些优秀的俄汉双语译著,向学生们展示俄罗斯文学的博大精彩。再次是由于很多俄罗斯经典小说部头大,耗时多,使学生普遍感到阅读任务沉重,从而易产生厌倦心理。所以在阅读作业布置方面,应该尽可能给学生们选取优秀的中短篇小说或中长篇小说的经典片段。就教材来讲,以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目前使用的教材是任光宣主编的《俄罗斯文学简史》,经过一轮课程的使用后,35%的学生“希望简略书本内容,增加俄汉对照的作品片段阅读”。也就是说,未来急需这样一本俄罗斯文学课教材,既要精简内容以符合课时要求,要对俄罗斯文学史进行宏观的脉络梳理,又能明确一些重要的文学概念,对某个文学现象加以阐明,还要精选一些俄汉对照的经典作品片段以满足学生对知识和审美的双重需求。
2、俄罗斯文学课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其改革措施
首先在授课语言的问题上,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一名学生希望用俄语讲授课程,也就是说以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大多数学生接受以汉语来进行这门课程,这与大多数本科院校实行用俄语讲授形成了明显区别。笔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专科学生的俄语基础偏弱,无法完全领略全俄文主导的课程内容造成的;其次在回答“如何改进现有的文学课内容”这个问题时,91%的学生认为“文学课应与电影赏析和俄语翻译等课程联系起来”,俄罗斯文学这门课程本身就是一门综合课,所以在这门课里可以把翻译、口语训练、写作练习等训练环节进行融合,并结合影视片段赏析进行印象强化。比如在讲解《安娜·卡列尼娜》时可以让学生欣赏其不同版本的电影改编。可以把小说当中的经典话语进行翻译赏析,如《安娜·卡列尼娜》中的经典语句“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翻译时既可以领略原文风采,又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库。还可以布置一定的写做任务,锻炼学生的俄文思维和写作能力。调查显示,70%的学生认为“需要进行多媒体教学”。可见学生已经普遍适应现代的教学方式方法,需要教师搜罗和下载更多图片、声音资料作为教学辅助手段。除此之外,39%的学生认为“应该多表演作品中的经典片段”。所谓“一百个人有一百个哈姆雷特”,通过让学生自己阅读领会人物的形象特征和性格特点并把它表演出来,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阅读的兴趣和对人物性格的思考。在此基础之上,17%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加小组讨论的内容”,可见学生们希望用讨论的方式来发表自己对作品和人物主题的看法。而对作品中一些重要问题的讨论和争辩,可以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还有22%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加作家的肖像和生平背景等内容”,以全面了解作家创作的意图。17%的学生希望“按照专题而不是逐个作家进行授课”,这样能更系统地对俄罗斯作家作品进行划分梳理。
所以一堂完整的俄罗斯文学课的教学环节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任务布置,课前阅读,课堂精讲,思考和互动环节,多媒体展示和影视片段欣赏等。也就是说,课前把阅读任务布置好,要求学生对文学作品内容提前预习,这样课堂上只需要对文学作品的内容思想做大致概括,对重点片段进行解说,然后进行课堂互动环节,即提出问题让学生们思考,辩论,最后用多媒体方式讲解作者生平及跟本文有关的历史事件、文化背景,欣赏改编电影片段来加深印象。
3、俄罗斯文学课教师讲课方式的现状及其改革措施
调查中显示87%的学生认为“老师的教学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门课的吸引程度”,其中61%的学生觉得教师“应该做到知识渊博,授课幽默”,52%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加师生互动”。这些结果说明,对于俄罗斯文学这种艺术欣赏课,教师除了本身应该具有丰富的文学知识,还应该在讲解过程中增加课程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解书面材料,死板教条地分析作品和人物形象,然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另有30%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加对某些文学概念和文学类别的专题讲授”,说明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不应随着时间顺序盲目讲解,而应该适当突出某些文学概念、文学现象和文学类别,对一些作家和作品进行归类讲解,这样能使文学脉络更加清晰,使学生能够更系统地了解俄罗斯文学发展历程。
4、俄罗斯文学课考试模式的改革
“俄罗斯文学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通过对作品(原文)的把握,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俄语的魅力。”除课堂环节以外,如何在考试环节体现这一教学宗旨?调查结果显示,22%的学生希望“以传统考题方式出题”,13%的学生希望“用写论文的方式”,22%的学生希望“抽签进行口试考试”,43%的学生希望“以情景剧表演的方式”来结束这门课程。可见,单一的考试模式并不能完全体现这门艺术欣赏课的宗旨和精神,在考察学生对文学知识了解程度的基础上,增加口试和表演环节等实践内容的考察内容,是文学课独立于其他科目存在的独特方式。
通过调查得知,俄罗斯文学赏析这门课不能作为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出现。这门课程以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为宗旨,应该在高职高专院校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上述所有改革方式的探究,都是为了改变高职高专院校中俄罗斯文学课程现状。希望随着时代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院校意识到文学课的重要性,伴随着教学手段的不断丰富,使俄罗斯文学这门课程以其特有的独立性成为高职高专院校俄语系中的长青课程。
作者:王乐
第7篇:俄罗斯文学作品中称呼语的功能研究
称呼语是一个易受影响的、非封闭的语汇系统,时代的变革和价值观的更新都会引起称呼语的使用及其功能的变化,大多数俄语称呼语都带有丰富的感情及时代色彩,对人们的认知具有导向作用。就单个称呼语来说,能指与所指,即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相对单纯的或者说是静态的;但在具体语境中,在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下,其所指是变化的。在这个层面上,称呼有了变异运用的灵活性。
一、俄语诗歌中称呼语的功能
在俄罗斯文学作品中称呼语通常不只表达称谓功能,还表示说话人对受话人的态度。这种关系可能是正面的,也可以表达对受话人的好感、热情、感叹等情感。
(一)导入主题功能
俄罗斯文学作品中的称呼语的导入主题功能是其最基本的功能。作者使用称呼语指出该作品的人物,确定他们之间的关系,受话人被确定、被标记,称呼语被使用的那一刻就是称呼语引入主题的时刻。Например:Подругадумыпраздной,Чернильницамоя,МойвкразнообразныйТобойукрасиля.(А.С.Пушкин).БезымянныегероиОсаденныхгородов,Явасвсердцесердцаскрою,Вашадоблестьвышеслов.(Б.Л.Пастернак).
除了导入主题,称呼语还肩负着主题推进的任务。诚如《80年语法》中指出:“在诗歌语中,称呼语可以引入基本主题,指出下文要叙述的事物——引入主题的功能在用称呼语起首话语时表现得尤为明显”(胡孟浩主译,1991:212)。如:
Ах,флейтист,флейтист,встаромпиджаке,
Сфлейтоювпослушнойруке,
Вотужденьпрошёл,такижизньпройдёт,
Словнолистосеннийопадёт.(《Стаыйфлейтист》)
(二)人际关系指示功能
称呼语是人们确定彼此关系的用语,称呼语的变换体现了相互关系的变化。正如欧文·里普所言:“对于具有特定地位的对象,如果有一个公认的称呼,则任何偏差都是一种信息。”这儿的“偏差”指的就是称呼语的变异形式,也就是本文所说的称呼的变换。
(三)情感指示功能
称呼语是可以表达说话人主观感情的,不同的称呼语表达对受话人不同的感情态度。因此,在具体语篇中,称呼语已经不再是孤立的没有生命特征的符号,而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载体,是充满感情色彩和表现力的。称呼语的使用是增强诗歌表现力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例如:
АСвета---
Ейшестьлет---
Кричитбратишке:-Молодец,
Чтородилсянасвет!(《Звенелиптичьигооса---》).
Поднимиочки,голубчик!---
Спросьбойдедушкакнему.(《Копейкин》).
Ахты,мишкакололапый---
Мнесказалимамаспапой,-
Тыприбавилцелыйпуб!(《НашсоседИванПетрович》).
在前两个例子中我们看出,作者给予主人公正面评价。在第三个例子中称呼语已经具有否定评价色彩。
(四)审美功能
称呼语的变异运用,将无标记的社会规约意义转化为有标记的语境意义,通过对规约的偏离以及对规约的背离,寄托某种言外之意,表达修辞主体的情感态度、说话动机。称呼语的变体承载着情感信息符号,从中可以看出言语主体的心理动态。在情感表达上既委婉含蓄,又不缺乏力度,常常会取得良好的修辞效果。
在俄罗斯文学作品中称呼语不仅起着导入主题、人际关系指示、情感指示功能,还担负着审美功能,以达到提高语言表现力的目的。称呼语的修辞变体分为以下几类:隐喻—称呼语,明喻—称呼语,换喻—称呼语,讽刺—称呼语,重复—称呼语,口头禅—称呼语等等。
二、结语
在浩瀚的语言学领域,称呼语只是其中一个细微的部分,但不可忽略的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通常最先说出的话语时对听话人的称呼。”(陈松岑,2001:18)。因此,可以说,称呼语是人们了解诗歌作品的一把钥匙,是跨入诗歌世界的一道“门槛”,它对能否顺利阅读诗歌起着一定的决定作用,正确、恰当地理解俄罗斯文学作品中的称呼语,对我们理解文学作品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李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