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宗教论文

浅谈文化传播视野中的彝族信仰

2023-12-06 17:4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彝族最古老的信仰里主要有土地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它不但具有原始的巫文化特征,同时还受儒家、佛教、道教文化的影。各地区的彝族既有彝族的原生性的宗教信仰,信仰巫族鬼怪的同时,同时也具有信仰儒家、佛教、道教,所以彝族的宗教信仰以一个多元化的并存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


  【关键词】:彝族;崇拜


  一、文化传播视野中彝族宗教概述


  彝族宗教从文化传播的视角看,是一个融合多元化的格局。彝族人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原生态的本土宗教---彝族原生态宗教。他以原生态自然形成为主,同时吸纳了很多儒释道三家的宗教内容,逐渐形成了巫教和其他宗教形式互融互通的多元宗教文化格局。现在彝族的宗教仍然与彝族地区人民的社会生活密不可分。例如:楚雄地区的彝族不仅信仰道教、儒教、释教,同时还信奉巫教对自然的崇拜以及对图腾的崇拜。每家每户在堂屋正中放置神龛,神龛上供奉有家族历代先祖、土地公、灶神、天君、地君,同时还供奉锅龙、苍龙等。村寨里设有大土主,各家各户设有小土主。既有汉族的求神拜佛、又有彝族特色的巫师驱鬼庆坛,使彝族原生宗教和儒释道三教巧妙的互通互融。


  二、文化传播视野中的彝族自然崇拜


  宗教最原始最朦胧的对象是大自然。各地区的彝族人民不但崇拜大自然的星辰变幻,同时还崇拜风、雷、雨、电等大自然现象。彝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拜很多情况是根据身处自然环境决定的,靠近大山的崇拜山神,靠近河边的崇拜水神,靠耕种为生的崇拜土地神,他们还爱屋及乌,崇拜山神,也崇拜山上的大树和各种动物。


  1、天崇拜


  从文化传播的视角分析,天崇拜融入了许多儒释道文化特征,彝族人民心中最重要的自然崇拜就是伟大的天神。彝族人民认为天神主宰了世间的万事万物,是至高无上最强大的神灵。所以在各类祭祀中,必须先祭天神,再祭拜其他神仙和祖先。在永仁彝族地区,春节时,都要在院子中間栽上一棵松树,松树上有三个树杈,美其名曰:“天地树”。把农历正月15定位天官的生辰,祭祀天官。元朝以后,楚雄地区彝族进入了农耕时期,由于受到外来汉族文化的影响,天神慢慢离开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逐渐成为古老文化的悠久记忆,把祭天神和祭其他诸神放到一起祭祀。很多彝族地区已经把祭天神衍变为祭雷神。彝族没有很正统的祭天仪式,这是由于天神不具备男性共同祖先的特征,慢慢被遗忘在民间传统信仰之外。


  2、土地崇拜


  土地崇拜的产生,是由于彝族人民认为大地是万物生长的根本和人类赖以生存的源泉。开天辟地之后,大地滋养万物生灵,大地让人类身存繁衍。……世间万物在大地滋养下,欣欣向荣,繁荣昌盛。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分析,土地崇拜也是道儒释和彝族传统的结合。在楚雄地区的彝族人民,每逢农历的七月15叫地官会,那天要祭拜地官,每逢农历正月十五要祭拜地母,在一年一度的农历九月土皇节要祭拜地神。攀枝花市的彝族每逢农历六月二十四,要祭拜地神,祈求风调雨顺稻子不受病虫害。楚雄地区的彝族人把地神奉为掌管人世间一切土地的神灵。大家在征用土地时,必须先请示土地神,才能动土。彝族人在入殓前,必须将5颗碎银放于墓地的四个角落和中间,以此表示向土地神缴纳了购买墓地的费用。所以说,土地神成为彝族最重要、最原始的神灵,它即有道教的因素,也有原始宗教的因素。


  三、文化传播视野中的图腾崇拜


  彝族图腾继承于,氏族人为图腾,氏族和图腾有某种内在关联,彝族人用图腾兽庇佑先人。武定等地的彝族典籍中就记录有彝族家谱,家谱中第一人,都是一种动物或者植物等。子孙取名,都取先人名字末尾的一个音传递下去。直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楚雄地区的彝族中,才有树木、竹子、动物等各种图腾流传。例如,关于虎的图腾,在姚安等地有“梅葛”的传说,万事万物都是由老虎的尸体变幻而成,老虎成了万物的始祖。武定、大姚等地的彝族地区,目前还传颂着人死后变成老虎的传说。甚至有的地区彝族人还认为,人死以后,口中会重新长新牙齿,会全身长毛,最后变成一只老虎回家。所以有“人死一只虎”的谚语。又比如说葫芦图腾。很多地区的彝族史诗都记载了洪水之后,人类祖先躲进葫芦后得救,于是人类得以生存繁衍,所以葫芦变成了彝族人民的保护神。在很多彝族地区,新郎迎娶新娘时,要在屋门口,摔破一个装满灶灰的葫芦,新婚夫妇在灶灰弥漫的环境中进入屋内。这样寓意着早生贵子,葫芦就象征着孕妇的肚子。所以说从文化传播的视角分析,老虎、葫芦等图腾包含了很多道教的文化内涵,是道教和彝族传统宗教的结合。


  四、文化传播视野中的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是彝族宗教信仰的核心内容,从文化传播视野分析,其中融合了佛教、道教文化,形成了彝族独特的祖先崇拜文化。彝族人认为,人活着时,灵魂在体内,人死后,灵魂就会脱离肉体,在阴阳两界游荡,或在居住的地方出现。为了让死去人的灵魂得到安息,不危害人间,人们就通过各种方法把灵魂固定住,或者通过祭司的方法让灵魂得以安息。于是在彝族有一体多魂的说法,有的彝族地区认为人有12道魂魄,阎王抓走了最大的,剩下11个小的回到家中保佑子孙后代。所以彝族人把对祖宗的崇拜高于对其它神灵的崇拜,怀着崇敬的心对待祖宗的神灵。


  本文简要介绍了,文化传播视野中彝族的宗教信仰。阐述了彝族宗教的发源以及组成元素。以彝族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为切入点,讲诉了天崇拜、地崇拜、老虎图腾、葫芦图腾等宗教文化形式,旨在说明彝族的宗教文化不但具有原始的巫文化特征,还包含了很多儒家、佛教、道教文化特征,是一种巫释道综合在一起的宗教形式,他有彝族的原生性宗教信仰,同时也受汉族的文化宗教文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下卷第436页。


  [2]李云峰、李子贤、杨甫旺著:《梅葛的文化学解读》,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31页。


  作者简介:蒋华(1981—),男,彝族,籍贯:四川盐源,单位: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研究方向:宗教学。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