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宗教论文

浅析十二生肖的来源及其宗教文化内涵

2016-12-26 15:1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从宗教学角度浅析藏、汉、印生肖的来源,宗教环境下的十二生肖研究追根十二只动物缘何被选定,以及排名如何来。

 

  一、十二生肖

 

  在中国的历法上有十二只年兽依次轮流当值,即十二生肖,是由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所组成,在多个国家和民族被广泛使用。

 

  二、 对藏族、汉、印生肖来源的浅析

 

  藏族、汉族、印度具有完全一样的十二生肖,更神奇的是连排名都是完全一致的。

 

  (1) 汉族地区十二生肖的外来说与本土产。生肖外来说:有的学者认为十二生肖是由古巴比伦传入中国的, 佛教传入时间。持这种观点的代表有郭沫若,他在《甲骨文字研究·释支干》中讲十二肖像于巴比伦、埃及、印度均有之,然均不甚古,无出于西纪后百年以上者。意者此始汉时西域诸国,仿巴比伦之十二宫而制定之,再向四周传播者也。认为生肖为中东地区居民模仿巴比伦黄道十二宫而制定,其传入中国的时间,当在汉武帝通西域之时。

 

  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以《诗经》为最早,《诗经·小雅·吉日》里有 :吉日庚午,即差我马八个字。意思是庚午吉日时辰好,是跃马出猎的好日子,这是将午与马相对应的例子。可见在春秋前后,地支与十二种动物的对应关系已经确立并流传。《日书》中所记十二生肖大体近似于现在流行说法。据考证,睡虎地十一号墓下葬于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因此十二生肖的产生至少可以追溯到秦以前的春秋时期。学者们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发现的关于十二生肖的最早而又较系统的记载,说明生肖的早在汉以前就产生了的。

 

  (2) 藏族与汉族十二生肖的渊源。《宋史·吐蕃传》中记载说,吐蕃首领在叙事时,以物纪年,所谓道旧事则数十二辰属日,兔年如此,马年如此。传统观念认为藏族的生肖纪年法是公元7世纪时由唐文成公主出嫁松赞干布带去的。藏族的生肖纪年,六十年为一甲子,藏语称回登,为木鼠之意,藏族六十甲子便从木鼠年开始 ,相当于汉族的甲子年。藏历生肖纪年具有将阴阳、五行、肖兽融合一体的特点,因此有阴火兔年阳土龙年阳金猴年之类的叫法。

 

  藏历生肖纪年与阴阳、五行的具体配合与十天干有对应关系,以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已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以上五对,每对中前者为阳,后者为阴。藏历纪年虽没有明确标明天干地支,但隐含着干支的顺序。另外藏历中还以男女代替阴阳,如阴金牛年又叫女金牛年,阳水虎年,又叫男水虎年。比如:2011年是辛卯年属兔,藏历则为阴金兔年。

 

  藏族十二生肖由汉地传入的可信性很强,因为十二生肖与汉地天干、阴阳、五行、肖兽完全吻合。十二属相的内容含义和汉族基本相同,但由于民族文化精神不同,对动物推崇恻重点也有所不同。藏族认为鼠被小心眼,爱做小动作,很聪明;牛则憨笨、老实,全身是宝;老虎是勇猛剽悍,是男子汉的象征;兔属胆小鬼,经常处于惊恐不安状态;龙是高贵、万能、带来吉祥和甘霖,能造福人类的标志;蛇在灵活自如,没有贬义说法;马心地坦荡豁达,勤劳耐苦甘于奉献;羊温顺、和谐、融洽的代表;猴是机敏、奋进又不安分; 鸡是比较中性的,通常认为鸡不愁吃穿不伤害别的生灵;狗代表着忠厚,不嫌贫爱富,吃苦耐劳;猪认为有富气,丰衣足食无忧无虑。

 

  (3)藏族与印度佛教中的十二生肖的渊源

 

  印度十二生肖:招杜罗神的鼠、毗羯罗神的牛、宫毗罗神的狮、伐折罗神的兔、迷立罗神的龙、安底罗神的蛇、安弥罗神的马、珊底罗神的羊、因达罗神的猴、波夷罗神的金翅鸟、摩虎罗神的狗、和真达罗神的猪,

 

  印度神话《阿婆缚纱》记载,十二生肖原为十二个神的驾兽,后成了佛教的护法神将。佛弟子当中,流传着弥陀有四十八愿,药师有十二大愿的美谈。所谓的十二大愿,则是依佛教的基本思想,即苦、集、灭、道为中心而展开的。与十二大愿相对应的则是药帅佛手下的十二药叉神将,他们又按昼夜十二辰划分护守,与十二生肖一一对应。药师本因地中所发十二大愿,上求佛德,下利有情,果上得满本愿,乃等流为十二药叉神将,故十二大愿,即化成十二药又神将。故十二神将,乃佛果之化身。

 

  笔者认为,十二生肖与佛教文化中的十二神兽几乎完全一致。藏族十二生肖文化应该是由佛教的传入无不可能。那么十二生肖在公元5世纪就传入了藏区。如果生肖不是汉区本土文化,那么生肖在汉代以前一定就已经传入了汉区。如若不是,那么生肖就是华夏先民动物崇拜、图腾崇拜以及早期天文学的结晶。其次,在公元5世纪生肖就传入了藏区,为藏族12生肖的传承和发展埋下了伏笔,到了公元7世纪在有汉地第二条线路传入了藏区,促进了生肖文化在藏区的根深蒂固。

 

  三、十二只动物缘何被选定,以及排名如何而来

 

  ()为何大的野生动物像狮子、大象和一些家养动物如猫、鹅、驴等没有排上号呢?

 

  “不足说选择12生肖。 叶世杰在《草木子》中,把12生肖的来历解释为:术家以12肖配12辰,每肖各有不足之形焉,如鼠无牙、牛无齿、虎无脾、兔无唇、龙无耳、蛇无足、马无胆、羊无瞳、猴无臀、鸡无肾、犬无胃、猪无筋,所以为十生肖。 还有一种说法家族图腾选择12生肖。这12只动物是原始社会12个有势力氏族的家族图腾,是其重要的崇拜物,然后经过沿袭传承后来被定为十二生肖。其次,与昼夜24时辰相配。 28个星宿分布周天,以值12个时辰。每个星宿都以一种动物命名。从每个时辰值班的动物中挑选某种常见的作某一年的代称等等,不一而足。每二个时辰与一个生肖动物相配。

 

  动物的足趾有单双奇偶之分,但大多数的动物的前后左右足趾一般是相同的。而唯独鼠是例外,它是前四后五(前足四趾而后足五趾)。因此,排列十二生肖,鼠足因为奇偶同体,无法安排并且鼠前是四爪,偶数为阴,后足五爪,奇数为阳。所以他位居群首。而猫原产于埃及,猫何时传入中国已不可考,民间传说则是系唐三藏从印度带回。其实在猫传入中国以前,中国就有了十二生肖。 其次,依照动物学的分类,老虎属于哺乳动物、食肉类、猫科。虎和猫是本家之亲,有老虎即无猫。

 

  ()、十二生肖的顺序排名

 

  足趾的奇偶排定。明代学者郎瑛在洪巽基础上进行了归类,在其所著的《七修类稿·十二生肖》中提出地支在下。因此别阴阳当看足趾数目。鼠前是四爪,偶数为阴,后足五爪,奇数为阳。子时的前半部分为昨夜之阴,后半部分为今日之阳,正好用鼠来象征子。牛、羊、猪蹄分,鸡四爪,再加上兔缺唇且四爪,蛇舌分,六者均应合偶数,属阴,占了六项地支。虎五爪,猴、狗也五爪,马蹄圆而不分,六者均为奇数,属阳,连同属阳的鼠,占了另外六项地支。郎瑛的归类法,是借洪巽的分类法, 二者大同小异。

 

  四、 宗教环境下的十二生肖(以对理塘哈依乡为例)

 

  (1) 针对经幡。走在理塘,随时都可以看见五颜六色的经幡,经幡有很多颜色,内容繁多。每个人在悬挂经幡时,不仅要配对自己的属相,更要根据属相确定具体方位。经幡颜色配生肖:马、狗、虎白色;猪、羊、兔红色;鸡、牛、蛇蓝色;鼠、龙、猴绿色。属相定方位:虎兔东方为佳;马蛇南方为佳;猴鸡西方为佳;鼠猪北方为佳;龙东南方为佳;牛东北方为佳;狗西北方为佳;羊西南方为佳;

 

  (2) 属相相克。哈依乡藏族人认为属相之间有和谐有矛盾,存在相克现象的要想化凶为吉,就必须祈请佛法消弥。因此很多人跑到寺中,在佛墙和佛邸上写上一串串藏文,每句话的内容大体相同,都是祈请化解属相相冲的意思。在大部分塘哈依乡藏族人婚姻都会请活佛、高僧根据生肖属相算卦,认为属相相克,结婚后日子会不美满。藏族人认为属相中相冲的有:牛、羊容地相冲;兔、鸡食物相冲;;猴、虎技艺相冲;狗、龙叫声相冲;蛇地盘相冲;马、鼠行为相克;等等。因此,若一家中有相克成员,则来到佛墙上书写乞求祷语以避邪,以促成家庭生活祥和美满。而藏族人认为马、狗、虎团结;猪、羊、兔团结;鸡、牛、蛇团结;鼠、龙、猴团结。

 

  (3) 生肖对生离死别的影响。人死后,亲属中的男性长者会拿上供金直奔寺院,晋见自己家族最信仰的活佛或德高望重的高僧,请他们算卦卜定出殡的吉日,多数在家停尸三天,个别特殊的,也有四至七天的,但很少有超过七天的。卜卦时,须报上死者的名字、属相、生辰及死亡的时辰,还有家中配偶、子女的名字、属相。选好出殡日很重要,因为出殡的日子要不对亲属及子女造成潜在危害为目的,并在所辅助护佑,相安为上。也使亡人的灵魂顺利脱离躯体,走上超度之路。适于出殡的日子在藏历中一般是初二、初七。十二、甘三、甘七等善日,除了喜日初一、初六、十一、甘一、甘六,其余日子均可出葬。

 

  (4) 属相与藏族历算。藏历历书是以十二地支配以天干金本水火土五行来计算的。公元七世纪初创制了藏文字后,藏族人的纪年法较成熟多了。文成公主进藏,带来了占卜历算书籍60种。另外,吐蕃还从印度翻译过来《十二缘起》、《六日轮转》等。为藏族历算的系统化奠定了基础。藏族早期历算多采用十二地支,以12年为一轮,名称就叫十二年号。在《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和吐蕃简牍中都是如此。到了9世纪,对纪年法要求严密了,公元823年立于逻些(今拉萨)的唐蕃会盟碑上可读到阴铁牛年,冬十月十日阳水虎年夏九月六日阻水兔年春二月十四日等宇样,可知道这时正式文告上已经采用干支纪年法了。天干即指金木水火土五行,再各配以阴阳而成。

 

  追根究底,藏族的生肖讲究应该说是汉藏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晶,是汉藏民族悠久团结凝聚的见证。

 

  五、生肖对照表认识生肖在各个民族运用

 

  十二生肖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十二生肖贯穿于我们生活的全过程,是我们世世代代人的衣食住行不可的。十二生肖是中国乃至世界的民间文化遗产。

 

  作者:青姆 来源:西江文艺 201615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