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宗教论文

明青花的宗教纹样探究

2016-11-10 13:5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陶瓷装饰中,纹饰可以直接表达创作者与统治者的意图,明朝三百余年宗教文化或此起彼伏,或共同成长,世俗化的纹饰成为陶瓷纹饰的主流,同时也是解读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最好历史资料。

 

  明初期,青花纹饰中处处可见藏传佛教的痕迹,其因不外乎明太祖朱元璋对佛教的支持。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形成了三大分支体系,即汉传、南传以及藏传,其中藏传佛教以大乘教为主,细分为密宗和显宗。明朝初年,藏传佛教中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大师的著作《密宗道次第广论》和《菩提道次第广论》奠定了格鲁派的理论基础。因藏传佛教传承未断,显密双修,见行并重,仪轨复杂,像设繁多,所展现的文化符号清晰的有别于传统。

 

  明永乐时期,青花双耳葫芦式扁瓶,高25.2cm,口径3.3cm,足径6cm。器形源自西亚阿拉伯铜器,瓶葫芦式,收口,束颈,圆形扁腹,浅圈足。瓶上部饰缠枝花纹,下腹部两面各绘轮花一朵,周围环绕花叶纹一周。瓶腹部的轮花正是出自佛门八宝,即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其中法轮就是佛法代称。图中可见法轮有八个轮辐和外圈组成,代表了佛教教义的完满。八个轮辐,代表八正道,八正道据说是破除无明的利器。外圈是指把所有东西汇聚在一起的正念或三昧。

 

  自永宣时期开始,青花纹饰多八种具体的图案——轮、螺、伞、盖、花、罐、鱼、长,常见与莲花组合成纹饰,佛教用这八种器物来象征吉祥,称之为八吉祥佛八宝。青花缠枝莲托八吉祥纹碗,碗内白釉无纹饰,碗外青花装饰。其口饰青花线两道,壁饰缠枝莲托八宝纹,近底处饰莲瓣纹,足墙饰朵梅纹,佛教意味浓厚。此纹样由西藏喇嘛教流传而来,始于元,流行于明、清,从未间断。

 

  莲花在佛教中有着极为重要含义,使得莲花纹碗成为最为常见的器物。正因为如此,宣德年间出现了一批青花莲瓣莲子碗,对清朝青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故宫博物院馆藏一件极为少见的宣德青花瓷——青花蓝查体梵文出戟法轮盖罐,其造型、花纹均充满宗教含义,当为佛教徒做道场时所用的法器。罐口直,丰肩,硕腹,肩部有8个长方形出戟,胎体厚重。罐身分层次绘海水纹、八吉祥、查蓝体梵文及莲瓣纹。圆盖盖面中央也书一蓝查体梵文,周边绘4朵云纹,间以4个蓝查体梵文。盖内顶面双线圈内绘一周9个莲瓣,每个莲瓣内均书一蓝查体梵文,中央双线圈内横书大德吉祥场五个篆体字,与罐内底面同样的五字相对应。在佛教中,高僧、大德为同义语;“吉祥是佛陀坐像之一的吉祥坐,也称金刚跌趺坐,是禅定常用的坐姿;“则是佛教僧侣的道场。大德吉祥场可以理解为高僧打坐的道场,我们并由此推断出这件青花瓷应为皇家佛教道场的法器或是供器.中叶,成化、弘治、正德三朝皇帝均尊崇藏传佛教,但此时青花瓷上的纹饰不再仅仅是佛教题材,伊斯兰教相关纹样也开始在正德朝开始出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成化青花梵文碗、盘仍采用这兰札体书写,但其工整浑厚之感远不如宣德年所制陶瓷。到了正德时期大量的官窑瓷出现了阿拉伯文字,学术界一直没有确定此种现象究竟是与伊斯兰教有关还是与伊斯兰文化有关。但明朝总体上还是推崇佛教,对其他宗教例如伊斯兰教、道教都采取包容之态。

 

明青花的宗教纹样探究


  最有趣的莫过于正德皇帝有一个伊斯兰名字——妙吉敖兰,意为安拉的荣耀。这种迹象恰巧说明正德皇帝重视伊斯兰教,官窑的一系列带有阿拉伯文字的瓷器并不是偶然现象。阿拉伯文一般多含吉祥祈福之意,内容已不重要,相当一部分文字已无法释出原意,而只是作为单纯的装饰纹样使用。故宫馆藏青花阿拉伯文烛台,通体青花装饰,小托盘外壁绘如意云头纹,大托盘外壁绘勾莲花枝纹并间以菱形装饰,支柱及高足外壁的中部圆形开光内均书阿拉伯文。

 

  明朝后期,嘉靖皇帝喜好道教,当时瓷器上出现了大量的道教图案,这也使得明朝宗教文化题材在青花瓷上呈现出极为丰富的景象。

 

  道教在中国的历史悠久,但始终不如佛教那么轰轰烈烈,后人虽将老庄的生存哲学统称道教,却仍有些许差别。明嘉靖时期,皇帝信奉道教,好长生之术,反映到瓷器之上就是由内及外的散发出道家气息,常用的题材如灵芝、八卦、璎珞、八仙、云鹤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青花芝桃仙鹤符箓纹盘,内外以青花描绘仙鹤、蟠桃及灵芝纹,盘心青花双圈内书一符箓。青花龙穿缠枝莲纹大盘中的龙穿花、云鹤、八卦皆为明嘉靖官窑青花瓷器上的流行纹饰,是迎合当时嘉靖帝的喜好而特意烧造的。

 

  在明朝,佛教、道教、伊斯兰教都曾占有一席,明太祖对佛教尊崇,明武宗对伊斯兰教崇敬,明世宗专注道教40多年,甚至影响至万历一朝。明青花宗教纹饰的体现正是当时的一种文化现象。陶瓷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从客观方面记录了明代宗教发展的历程。宗教作为政治的统治手段,在近300年的历史中一直被明王朝皇室所用,明代宗教信仰自由,充分体现这世俗含义,对社会稳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在保存至今的众多的瓷器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作者简介:陈婧(1990—),女,江西景德镇人,硕士,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就职于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陈嘉吟(1992—),女,江西景德镇人,硕士,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就职于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