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宗教论文

辰河高腔社班与剧团

2016-03-22 15:5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辰河高腔主要流行于湖南沅水上、中游(旧属辰州)一带,以及与其毗邻的贵州、重庆、四川等省市部分地区。辰河高腔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戏,传播区域以沅陵、辰溪、泸溪、溆浦为中心,经与本地语言、民间音乐、宗教音乐长期融合,逐渐演变而来。辰河戏的主要声腔是辰河高腔,兼有低牌子、昆腔和弹腔。辰河高腔源于弋阳腔,乾隆、嘉庆年间已有职业班社。早年,辰河戏分高台班(舞台演出)、矮台班(木偶)、围鼓堂(坐唱)三种演出形式。较有影响的高台班社有双少、元和、贵云、天元、天福等班。明末清初,湘西自治州的龙山、永顺等县就有许多高腔木偶班演出。由于文化背景及其戏班中艺人与神灵有关联的原因,辰河高腔戏班大多都是由巫师组成,每个戏班都设有掌坛师,既唱《目连》戏又举行傩祭,直延续至今,这就是辰河高腔戏班与其他戏班的不同之处。

 

比如溆浦辰河高腔剧团的杨宗道与父亲、祖父三代都是道士,芷江剧团的彭松、向子礼即是小生名角,又会做道场。2007年获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的泸溪县辰河高腔剧团的司鼓向荣也常常给人做道场、用巫术看病,巫、医、戏三艺合。。"36新中国成立后,溆浦、沅陵、辰溪、泸溪、芷江5县均建有专业剧团。辰河高腔剧团常常演出传统剧目,经过挖掘与整理,辰河戏现有高腔剧目183(其中包括6个连台大本戏),是湖南保留高腔剧目最多的剧种。另有弹腔剧目350个。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有《破窖记》、《李慧娘》、《烂柯山》、《周仁献娘》、《金玉记》等,创作的现代戏有《寡妇链》,影响较大。

 

  、辰河高腔的社班

 

辰河高腔真正走向民间始自清代咸丰年间的"大红班"。由于堂会组织只是给绅士等有钱人家演唱,远远不能满足平民百姓看戏的需求,因此在咸丰年间,老艺人杜凤林组建沅水流域最早的辰河高腔戏班"大红班,到各地演出,辰河高腔开始走向民间,此后辰河高腔得到广泛流传。

 

辰河戏形成的初期,是以堂会的形式在一些私家演唱。道光元年(1821),《辰溪县志风俗志》记载:城乡善曲者,遇邻里喜庆,邀至其家唱高腔戏,配以鼓乐,不粉饰,谓之"打围鼓〃,亦曰"唱坐堂〃。P177嘉庆、道光年间,辰溪知县刘家传曾参加过围鼓堂"桂和堂的演唱活动。尽管围鼓堂活动迅速发展,但仍然不能满足众多喜爱高腔艺术的群众的要求,继而又出现"低台”(木偶戏),又称"矮台戏"。矮台戏即用白布围成一个低台,由人撑着木偶人演唱,亦称傀儡戏。清嘉庆辛酉年(1801)

 

举人邓大猷曾作《竹枝词》记述当时的盛况:"梨园弟子不知耕,1担傀儡随处行,但过重阳风雨后,村村演剧赛秋成。""矮台戏"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辰河戏走上高台演出,许多艺人由"围鼓堂""矮台班"走向高台。据《泸溪县志》(清光绪版)记载,清道光、咸丰年间,泸溪浦市成为经济繁荣的商业口岸,会馆林立,戏班云集。同治、光绪年间,荆河戏弹腔艺人周双福、周松贵兄弟先后参加辰河戏班演出,为辰河戏带来了弹腔艺术,不少辰河戏艺人赶来学戏。[4]P1131944年,"辰河戏"首见于沅陵《力报》。

 

辰河高腔社班与剧团


民国年间,辰河高腔艺人生活困苦,20世纪40年代,辰河高腔戏班散班者甚多,辰河高腔走向衰落,新中国成立后,辰河高腔恢复了生机,先后组建了一批职业剧团,民间的业余剧团多达200多个。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对辰河高腔的挖掘和整理,批有特色的剧目重新搬上舞台。20世纪80年代,为了抢救和继承传统艺术,湖南省艺术学校和怀化艺校还开设了辰河戏科,辰河高腔有了培养人才的专门学校。

 

  1、围鼓堂

 

围鼓堂又名坐堂戏,是民间业余的辰河高腔演唱组织。围鼓堂系业余演唱班社,以坐唱形式为主。常在民间喜庆或祭祀活动中演唱。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黔阳县志》载:丧尤甚者,丧家每夜聚群而讴,鼓歌弦唱,彻夜不休,谓之'闹丧'云。少停歇则家门不昌,可笑也。而所讴并非挽歌,大抵皆院本杂剧,施之吉席者。其风屡禁之,然而卒未尽革也。"围鼓堂一般都有堂名,设堂长一人,负责组织围鼓堂的活动;管班一人,负责保管乐器和其它事务性工作。围鼓堂的人数不拘,20人左右,大都由市镇的手工业工匠、小商小贩和乡村的农民参加,也有富绅、官吏、文人以此作为消遣的。

 

围鼓堂的演唱,般是由主东盛情款待,不收费。极少数收费的围鼓堂,称为"八仙"。又据民国《泸溪县志》记载,般凡遇婚丧喜庆,人们都要请民间业余辰河高腔戏班唱坐堂戏。唱坐堂戏是围坐清唱,配以锣鼓、唢呐帮腔。民国初年,泸溪县境内的围鼓堂均有堂名,围鼓堂学戏是自愿参加,自觉学习,师傅带徒,不收学费,循循善诱。新中国成立后,参加围鼓堂的都是辰河高腔的爱好者,1953年改为业余辰河高腔演唱班。有不少辰河高腔高台班艺人,也都是从围鼓堂开始其艺术生涯的。根据《泸溪县志》(1993年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记载,围鼓堂是辰河高腔最早的演出形式,学唱者很多。

 

2、高台班

 

高台班是在戏台上演出的辰河高腔班子。高台班分为科班、江湖班及巫师班三种类型。高台班系职业戏班,俗称江湖班。这类戏班,般是由艺人创办,也有豪绅、地主把头出资兴办的。

 

高台班的人数一般在40人左右,内设管班一人,负责艺术生产和代表本家与雇主接洽。戏班的艺人由本家聘请,每年春节后组班。农历六月二十四曰老郎菩萨生辰散班,至秋收后再重新组班,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老郎菩萨忌辰散班。泸溪的高台班,主要是江湖班这一类型。明末清初,泸溪县内有"玉林班"。清雍正至宣统,先后有下列江湖班怀化的辰河高腔高台班几乎遍及全区,其中最负盛名的有双喜班、双少班和元和班。

 

  (1).双喜班,光绪末年成立于辰溪船溪驿,本家系生行艺人覃九元。班中32人,主要艺术力量都是辰浦一带有声望的艺人。1922年,该班应邀前往保靖县城唱《目连》大戏,正遇贺龙的部队驻扎在当地。贺龙每天晚上都去看戏,同样给赏钱,还嘱咐艺人不要赌博,不要抽鸦片,要拿钱回去养家。1933年,覃九元去世,戏班解体。

 

  (2).双少班,宣统元年(1909)成立于浦市,由当地富绅康少伯筹资,著名生行艺人向代健(字少康)出面组织合办。该班行箱齐备,名角汇集,技艺精湛。清末民初期间,辰浦、乾州、花垣、凤凰等地,凡重大演出活动,均以能请到双少班为荣。1925年,康少伯去世,戏班由向代健率领转至辰溪。1938年,向代健去世,行箱由王永年、周德福分购,分别另行组班,仍沿用双少班名。1949年,二班停止活动。50年代,部分艺人分别参加沅陵剧团和辰溪剧团。

 

  (3).元和班:民国元年(1912),溆浦荣华班艺人不满班主的过份刻薄,群起离班,并公推名净刘子焕为首,另组戏班,定名元和班。班内聚集了溆浦路子的各行名艺人,行头齐备,声势壮大。相传该班某次去洪江演出,被帮会中袍哥无理封锣,戏班忿而去贵州铜仁演出,归途乘船路过洪江时,艺人在河下敲锣打鼓,借壮行色。洪江观众置袍哥威慑于不顾,再度邀请戏班上岸演出。1917年,刘子

 

  焕去世,戏班涣散,不久解体。

 

  泸溪高台班演唱,分为大愿戏、小愿戏、堂戏、神会戏、市卖戏等五类。

 

  大愿戏

 

本地村镇民众还愿酬神集资,请江湖班露天搭台演唱辰河高腔,所谓唱大愿戏,俗称"唱大戏"。唱大戏一般自秋收后到入冬寒冷为止。泸溪武溪、浦市两地及沅水沿岸村寨,清、民国时均有唱大戏的习俗,尤以浦市最为隆重。每隔三、五年,就要唱一届大戏。泸溪武溪、浦市的唱大戏就唱《目连戏》,一般在农历七月演出,十一到十五,家家户户祭祖先、度亡灵,规模最大的活动是十五中元节同一天举办的佛事盂兰盆会和道家罗天大醮。祭祀活动一是请僧道诵经拜忏、放焰、点河灯,二是唱目连大戏。

 

镇内的上庵坪、清吉坪与和尚坪是三个固定的露天戏场。凡遇浦市唱大戏,沅陵、辰溪、溆浦等县的辰河高腔艺人,都以能来浦市搭班演出或学艺为荣。而浦市人也常常以唱大戏的演技唱腔,来衡量某个班子的实力及艺人的水平。唱大戏一般以演出四十八班《目连》为主,唱《目连》大戏花费很大,要连续演几天几夜,甚至几十天、几个月,人们要花费三、五年甚至七、八年的积蓄。

 

  小愿戏

 

  小愿戏又称唱禾苗戏,即由一家或联户,一村或数村集资,傍村搭台,请班子演唱辰河高腔,其目的是酬神赐泰、五谷丰登。另小康之家为求子还愿,也请戏班,也称唱小愿戏。唱小愿戏一般在庙宇、会馆、祠堂等固定的戏台演唱

 

  堂戏

 

  清末民初,县内富户或官僚,喜庆时请江湖班至家演唱辰河高腔,称之为唱堂戏或彩堂戏,但为数不多。

 

  神会戏

 

  神会戏又称会馆戏。各神庙、会馆所供奉之神,在其生曰或祭曰,请江湖班演唱娱神的辰河高腔。浦市神庙、会馆多,故演神会戏也多。

 

  市卖戏

 

  县内的辰河高腔江湖班,为了维持生计,在庙内开台唱戏,于庙门口桌上置一竹筐,任进入看戏的人随意丢钱,这种形式的演出,称"唱卖戏,其收入及其微薄。民国时,开始出现用钱买票,凭票入场,但无凳坐,只是站着看戏。

 

  3、矮台班

 

  矮台班是指职业的或半职业的木偶戏班,泸溪县境内人们又称"木脑壳戏"。矮台班人员一般79人,在农村演出较多。浦市在清雍正、乾隆年间有三十六坊团。各坊每年二、八月都要唱土地戏,以求保佑坊清吉。凡唱酬土地的戏,均请矮台班,但多从辰溪、沅陵等邻县请来。本县有长评毛茂田、钟成魁、钟自炎等人的矮台班和在浦市定居的溆浦人梁兴发、刘长久的矮台班。新中国成立后,泸溪县境内的矮台班自行消失。河高

 

  1、泸溪县辰河戏高腔剧团

 

  新中国建立后的50年代中期,泸溪县县委、县人委决定组建辰河戏高腔剧团。剧团成立前的19579月至11月,开办了"泸溪县戏曲学员训练班"。学员有来自武溪镇、浦市镇、石榴坪兰村及辰溪县船溪驿四地的30人。1958"泸溪县红旗高腔剧团"正式成立,为文化事业单位。1960年扩至39人。

 

  1966"文化大革命〃开始,剧团的传统剧目服装、道具被"造反派"置县城街心烧毁,传统剧目被禁止上演。19688月,红旗高腔剧团解散,演职人员大多数下放劳动,少数改行。19696月,县革委会成立文艺宣传队,原剧团人员有个别人参加。1970年该队改称"文艺工作队〃时,又有原剧团的9名演职员加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79年,收回原剧团人员,但仍然称为"文艺工作队"1984825日,改名为"泸溪县辰河戏高腔剧团",时有演员29名,属文化局管理。多年来,泸溪县辰河高腔剧团一直活跃在湖南湘西城镇农村,年演出场次100余场,对繁荣当地文化事业作出贡献。

 

剧团除在县内演出外,还巡回演出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各县及怀化地区的部分县市,还到四川的秀山、石耶司等地演出。19645月,剧团创作小组的4人到小章公社的全国"三八"红旗手杨玉翠家深入生活,采访、收集素材,于6月初,创作了辰河戏现代剧本《春到苗山》,后由本县高腔剧团与永顺县剧团部分演员联合排练,代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参加了湖南省现代戏汇演。

 

此后,本县剧团还移植排练了《牛多喜上轿》、《节振国》等现代戏。198410月,剧团演员钱小丹参加湖南省青年演员折子戏汇演,演出辰河高腔传统剧目《痴梦》一折,获得优秀青年演员称号。1998年,泸溪县辰河高腔剧团应邀参加了巴黎秋季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远赴巴黎、巴塞罗那等欧洲历史名城演出,引起巨大轰动,辰河高腔的艺术价值为国际艺术界赞赏,被誉为"东方戏曲艺术的瑰宝。2003年,泸溪县委、县政府为抢救、弘扬民族文化遗产,拨出专款,重点抢救《目连戏》。通过老艺人和戏曲工作者的努力,成功地整理了《目连戏》全剧剧本。2005年,泸溪县《目连戏》已被文化部确定为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入国家保护名录。

 

  2、沅陵县辰河戏高腔剧团

 

19503月,由艺人陈盛昌、刘昌忠等人领班,结集原浦市浦光剧社艺人30余人,到沅陵县城火神庙演出,颇受欢迎。1951年,县文化部门组织该社定点沅陵,成立沅陵县共和高汉剧团,先后吸收鼓师石玉松、女旦陈依白以及常德汉剧艺人李立龙。1957年,改称沅陵县共和湘剧团。1965年,传统剧目禁演,排演现代戏多唱弹腔,又改名为沅陵县汉剧团。19693月,剧团解散。

 

197912月恢复建制,定名为沅陵县辰河戏剧团。1978年,沅陵县文艺宣传队更名为沅陵县文工团,197912月,重建辰河戏剧团,文工团更名为沅陵县辰河高腔剧团,演职员有45人。200512月,辰河高腔剧团演员26人,其中8人毕业于湖南省艺术学校辰河戏科,大部分演职员年龄在40岁以上。辰河高腔剧团属于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该团上演的高腔剧目甚多,继承和发扬了辰河路子讲究唱功的特点。

 

1955年,陈依白、向寿卿、陈盛昌、张少飞、石玉松等随黔阳专区代表队参加湖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演出改编高腔剧目《李慧娘》,获剧本二等奖,整理阳戏剧目《盘花》获演出二等奖。陈依白获演员一等奖;向寿卿、陈盛昌、张少飞获演员三等奖;石玉松获奖状。1956年,部分演员随湖南省戏曲艺术团赴京参加《李慧娘》一剧的汇报演出,获得各界好评。该团还先后与溆浦县辰河戏剧团合作演出过高腔剧目《芦林记》等剧目,并在1957年和1959年全省会演中获奖。1980年,该团改编的高腔剧目《金玉记》,在湖南省首届巡回演出戏剧节中,获演出二等奖。

 

根据当地历史事件编演的高腔剧目《辰州教案》,参加1982年湖南省第二届巡回演出戏剧节,并为全国高腔学术讨论会演出。1985年,与芷江汉剧团联合演出的创作高腔剧目《寡妇链》,参加湖南省第三届巡回演出戏剧节,获创作一等奖,导演二等奖,集体演出二等奖。剧团著名演员,除陈盛昌、陈依白、刘昌忠、米寿生、康贵清、刘景银、石玉松、向寿卿、张少飞、李立龙等老辈优秀艺人外,还先后培养了邓连喜、杜应忠、罗阿英、向上、孙友华、向梅春等批中、青年演员。历任该团正副团长的有:吉少初、陈盛昌、康桂清、张立志、张德法、邓魏然、胡官均、邓连喜、李立李、唐显钧等。

 

  3、辰溪县辰河戏高腔剧团

 

1950年,流散于沅陵一带的辰河戏艺人,在县人民政府的支持下,以杨仕元、罗保元为本家的双元班为基础,组织人民剧社,在沅陵县城营业演出。同年10月,辰溪县城大众剧院落成,剧社应邀赴辰溪演出,遂在辰溪安家落户。1953年定名辰溪县高汉剧团。1954年改名辰溪县红旗剧团。1955年又改名湘辰湘剧团。1957年,辰溪辰河戏剧团进京献艺,在京演出曾引起轰动,受到周恩来、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评价。1960年改地方国营辰溪剧团。19694月,剧团解散。1980年,部分艺人自发恢复组建辰河戏高腔剧团,不久得到政府承认,并正式恢复建制,定名辰溪县辰河戏剧团。19805月,为了演出需要,开始收集整理剧本、曲牌等艺术档案。该剧团多演源于明清的传奇高腔剧目,同时也上演了一批质量较高的弹腔剧目。

 

1955年,剧团整理高腔传统剧目《投笔记》,和芷江剧团联合演出的弹腔传统剧目《程婴救孤》,参加湖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杨仕元获演员一等奖,孙长久获演员三等奖,吴松龄获奖状。该团除杨仕元、罗保元、刘昌忠、吴松龄、孙长久、王元刚等老辈优秀艺人外;还先后培养了张安生、戴桂英、吴丽君等一批中、青年演员。历任该团正副团长的有:吴松龄、段玉茂、杨仕元、谌楚明、陈玉珍、米君、杨兴义、向兆杰等。

 

1998年以来,在文化部、湖南省文化厅和怀化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文化促进基金会以及国内社会各界的资助下,组织了辰河高腔目连戏演出及研究活动。2000年以来,辰河文化部门为保护、传承辰河高腔,开始新一轮走访民间艺人,收集整理剧本、曲牌。此次发现了37本原始剧本,正好填补了辰河高腔剧团艺术档案的空白,特别是两本珍贵的木刻剧本,为辰河高腔这门艺术找到了"根源,为我们研究辰河高腔提供了最原始依据。

 

  4、溆浦县辰河戏高腔剧团

 

  溆浦辰河戏有担傀到处行,村村演戏赛秋成"之说。民国时期,围鼓逐渐减少,老人走上高台或低台兼演。高台演出有大庆、无和、盛和、化庆、湘西等戏班。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成立溆浦县剧团,1953年更名为溆浦县人民剧团。1954年选择《海瑞打朝》、《凤仪事》等剧目参加黔阳地区汇演,5人获优秀演员奖,1人获乐师一等奖,3人获名老艺人荣誉奖。1955年更名为县辰河戏剧团,同年排练的《破窖记》参加省第二届戏剧院观摩会演,剧本和主要演员杨宗道、乐师武文献均获一等奖。次年6月赴北京会演,亦获好评,杨宗道被选为国庆观礼代表。此后,杨宗道、武文献分别被吸收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和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19591月,剧团曾代表黔阳专区赴省参加戏剧展览演出,第一次演出现代戏创作剧目《卢山巨人》,获得好评,1962年,剧团赴邵旭、长沙、常德等地演出,收益甚佳。1963年后,剧团先后改名为县工农兵剧团、县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县文艺工作团。"文化大革命"中,传统戏被禁演,多数老艺人下放农村,古装道具损失严重,专演〃样板戏〃和现代歌剧,经费由县财政包干。1979年恢复县辰河戏剧团后,继续上演优秀传统剧目,多次参加省、地区会演,改编的传统剧目《绿牡丹》,在怀化地区专业剧团会演,获剧本创作优秀奖和导演二等奖。

 

1981年省文化厅,省戏曲研究所在溆浦举办辰河戏传统剧目教学演出,县剧团演出的《祭灶》、《投江》等传统戏,已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录相,作为珍贵资料保存。同年演出的《槐阴别》、《绣楼会》、《闹宫》等戏的录音,省人民广播电台多次播放。从1976年起,剧团开始恢复辰河演出,产生了现代戏《收租室》、《八一风暴》、《不准出生的人》,传统戏《逼上梁山》、《杨排风》、《秦香莲》、《十五贯》、《生死牌》等一批群众欢迎的精品剧目,特别是现代戏《收租院》的演出不但在本县盛况空前,甚至到常德等地巡回演出时,出现了群众半夜起来排队购戏票的动人情景,传统戏《秦香莲》在全县连续上演数月,长演不衰,至今仍是该院的保留剧目之一。

 

1983年,为适应新的形势,摸索戏剧的发展道路,剧团进行改革,是年分为两个演出队,分赴怀化、麻阳、吉首、保靖、永顺、花坦、大庸及四川秀山等地演出,产生了很好的影响,自治州《团结报》曾作了热情的报道,给予高度评价。1989年,剧团部分演员参加文化部委托怀化地区文化局、艺术馆报告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文化促进基金会赞助并实施的中国辰河《月连戏》录相演出,1992年日本文化财团考察辰河《目连》戏演出,其中张冬霞、谢杳文、杨宗道、肖梅等出色的表演,给中外专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获得了极高评价。1997年,剧团再度改名为溆浦县辰河戏剧院,开设梨园茶楼专演辰河戏,现在仍保持每年300场的演出场次。剧院自50年代以来,培养了不少新演员,如向克群、张冬霞、谢杳文、肖梅等均获省优秀演员称号。

 

  5、业余高腔剧团

 

  辰河高腔艺术在建国后得到迅速发展。湘西的辰溪、沅陵、泸溪、溆浦等地相继成立辰河高腔剧团,1953年,浦市镇的一些辰河戏爱好者在该镇文化站的组织下,成立了业余高腔剧团,有41人。19552月,到湘西苗族自治州首府吉首,参加全州业余剧团汇演,得到各界好评。浦市业余高腔剧团除在浦市镇演出外,还经常到附近和邻县辰溪所属的乡村演出。1957年,浦市业余高腔剧团因为部分人员参加了县戏曲学员训练班而停止活动。

 

  1979年,浦市镇再度成立辰河高腔剧团,团员共25人,由该镇人民政府领导。剧团成立后,除在县内的些乡镇演出外,还到吉首、花垣、沅陵、辰溪等地巡回演出。1983年,武溪镇的一些辰河高腔爱好者在该镇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也组建了业余辰河高腔剧团,有30多人参加,除县城演出外,还先后到沅陵、辰溪等地演出。1984年开始,停演高台而转入围鼓堂。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