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学是以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为宗旨的基础性理论学科。同时它也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首先它是美学、艺术哲学的一个分支,又是音乐学的一个部门。孔子认为艺术在社会中产生积极作用,并提出一系列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
1 关于音乐美学的认识
如果把音乐美学看作一门对于音乐艺术的认识和思考的学问,亦即音乐思想,那么,它是自古就有的。它的历史和音乐自身的历史一样久远,因为人们在创造音乐的同时,也就开始了对它的思考。在我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但是,把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看,并且称之为音乐美学只不过近一、二百年的事情。音乐美学是美学——艺术哲学的一个分支,同时又是音乐学的一个部门,是以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为宗旨的一门基础性理论学科。它特别把音乐的本质与特征、音乐的形式与内容、音乐的创作、表演与欣赏、音乐的功能、音乐的美与审美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2 孔子对音乐的审美理想认同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礼乐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对音乐的审美理想的思想核心是“仁”。“仁”就是要把遵守奴隶制等级制度的“礼”作为内心自觉的要求,即所谓“克己复礼为仁”。“仁”在孔子那里,具有伦理学的意义。它首先体现在与“礼”、“乐”的关系中。“仁而不仁如礼何”,“ 仁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以“仁”的实现为“礼”、“乐”实现的前提,孔子说:“君子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就是说,君子中可以出现“不仁者”,而小人中决不会出现“仁者”。这样说,“仁”也就成为一种天赋的道德属性。孔子十分重视审美和艺术的“仁”用,孔子认为:审美和艺术对精神的影响深刻有力,所以审美和艺术在人们达到“仁”的精神境界而进行的主观修养中就能起到一种特殊的作用。孔子又说:“我欲仁,斯仁至矣。”“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仁”或“不仁” 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愿望和自身的修养。
孔子是非常重视艺术和审美的作用。他认为:艺术和审美对于人的精神影响是非常深刻的,所以在人们达到“仁”的境界里,艺术和审美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论语·雍也》)也就是说,仅仅认识到什么是“仁”爱好什么是“仁”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对“仁”产生情感和喜悦,从中得到一种审美的享受,要以审美的境界超越精神的境界。后来孟子也接受了这一思想。因此有了“仁言不如人声之入之深也”的相同感慨。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与乐。”
孔子的审美态度“和”,“和”的这个概念其实在孔子之前就已经有了,孔子继承了春秋时期“和”的思想并将其发扬。孔子在音乐审美中讲的“和”一方面是对前人谐和的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也同他的哲学思想上的主张“和而不同”,伦理学思想上主张的“礼之用、和为贵、中和且平”。 以及品评人物时的“过犹不及”思想相一致。可见孔子的在艺术审美与人生实践中讲的“和”,是符合其“中庸”哲学思想和观念的,具有“中和”的性质。这一思想在音乐审美上的主张就是要求音乐的表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 》)他要求音乐的情感表现要有节制适度不过分,这是音乐的内在情感与外在的表现都保持在“中和”的状态。他评价诗乐《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与他对当时的新声“郑卫”之音的批评和强烈的指责(“郑声淫”“放郑声”)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孔子音乐思想中,崇雅抑俗的审美态度。孔子的这种思想被荀子和《乐记》继承和发展,对后世影响极大。很多艺术家、文学家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很多都是以“和”之为核心的。
“移风抑俗,莫善于民”。孔子之所以把“《韶》”乐、“《武》”乐提到“为邦”的高度,是由于充分并高度到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孔子听了《韶》乐后,三月不知肉味。这说明艺术给予人的美感是一种精神愉悦,它不同于单纯的生理快感。在音乐活动中,孔子也有“愤”的一面,如:“季氏八佾舞于庭”的音乐行为,孔子就表达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强烈的情感态度。
3 从孔子音乐美学思想看从事音乐教育的意义
孔子的乐教思想以及美育的实践行为,都表现在《论语》、《史记》等相关篇章中。孔子办私学,是以礼乐为教学内容的主要部分。孔子的教育内容具有自身的完整性与系统性。以人的全面发展和培养,构成其乐教的目标和任务。
孔子乐教的道德内容体现在对教育的对象上:“有教无类”,其本质是在教育的对象上,无有贵族与平民、华夏与华妻之分,在封建社会制度上的教育思想能与现代文明的教育思想相吻合,体现了孔子思想的进步性和超越性。“有教无类”的思想体现了孔子从事乐教的道德观念,扩大了社会受教育面,变无教为有教,在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孔子的乐教实践中,他将“行”作为学习的延续,重视知的一致,这一思想在儒家以后得到继承和发展《中庸》一书以孔子的名义,将孔子的“学”(“学而时习之”)、“思”(“学而不思则罔”)、“习”“行”(“子以四教:义、行、忠、信。”)发展为:“博学之、审向之、慎思之、明辨之、等行之”这五个阶段。从孔子的乐教活动中看,他要求学生学习诗乐的目的,就是为了立人行事,能够学有所用。据论语记载: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
对;虽多,亦奚以为?”在孔子的乐教思想中,不学《诗》,无以言;不学《诗》,无以对;不学《诗》,无以行。总之,不学《诗》,难以立人行事。春秋时期在社会交际场合中不会吟“诗”是难以进行交流的。孔子讲的“兴、观、群、怨”中的群,就是立足于社会群体人际间的交流。当然,孔子最希望的,还是乐教在社会治理中的实现。
参考文献:
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罗小平,修海林.音乐美学通史.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59.
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上海:上海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388.
杨九华,傅利民,徐希茅,等.音乐美育.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47.
作者简介:陶娜娜,女,河南周口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