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美学论文

从“里仁为美”中研究孔子的文学思想

2016-01-14 11:4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艺理论批评家。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指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学思想对中国两千多年来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2]22.然纵观学界关于孔子研究的论着,笔者发现,学者多关注孔子文艺思想中的艺术评判标准、诗乐的社会功能、文质观等方面,而对于里仁为美思想及其对后世文艺理论批评的启示却少有问津。笔者认为,这一思想虽然是针对孔子关于君子择仁而发,却从侧面反映了孔子重视文艺的团结作用,倡导 择仁而处、互相包容、和谐共存的中和之美。

 

  一、里仁为美择仁而处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复观《儒家思想与人文世界》一文指出:盖儒家之基本用心,可以概略之以二。一为由性善的道德内在说,以把人和一般动物分开,把人建立为完美无缺的圣人或仁人,对世界负责(《论语》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一为将内在的道德,客观化于人伦日用之间,由践伦而敦锡类之爱使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皆成为一个的关系。性善的道德内在,即人心之仁。而践伦乃仁之发用。所以二者是内外合一(合内外之道),本末一致而不可分的.

 

  如果说是孔子思想中维护人际关系的重要依据,那么就是实现这一重要依据的根本保障。对于”,孔子并未下过明确的定义,但考虑到孔子提出的根本意图在于确立礼的内在真诚性,的主要意义就是爱人”,泛爱众”.《论语·里仁篇》曰: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4]35对于这段话,郑玄释曰:里者民之所居也,居于仁者之里,是为善也。择不处仁,焉得智?”[5]47宋朱熹释曰:里有仁厚之俗为美,择里而不居于是,则失其是非之本心而不得为知矣。”[6]69杨伯峻释曰:孔子说:住的地方,要有仁德这才好。选择住处,没有仁德,怎么能是聪明呢?’”并指出:这一段话究竟孔子是单纯地指择居而言呢,还是泛指,择邻择业择友等等都包括在内呢?我们已经不敢肯定。

 

  《孟子·公孙丑上》云:孟子曰:矢人岂不仁於函人哉?矢人惟恐不伤人,函人惟恐伤人。巫、匠亦然。故术不可不慎也。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这便是指择业。

 

  [4]35南怀瑾则将其归纳为自处于仁,里仁象征了学问的中心在如何自处。自心是',处于人之间就是了。相就是人的行为,用则是发挥的作用。

 

  所谓自处就是自立,所谓处人就是立人……自处处人,就是仁的体用”[7]171.由此可见,不管各家解释如何,君子应该择仁而处的观点是得到普遍认可的。而如果将的范围加以引申和扩大,那就不仅仅是择居需要了,择邻”“择业”“择友等涉及君子日常活动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择仁而处”.众所周知,孔子所建立的系统的伦理道德是以为形式而为内容的。孔子的文艺观侧重实用性,在他看来,文艺是教化百姓的手段。由此可知,这种里仁为美的思想亦可推及于艺术创作,它要求艺术家能够自觉选择”,贯穿的精神,以一颗充满的内心去观照世间万物,从而更好地实现以仁义礼乐教化百姓的目的。

 

  二、里仁为美诗可以群

 

  左克厚在《中国美学》一书中论及里仁为美与孔子美学思想之间的关系时有这样的表述:

 

  孔子的仁学思想与美学思想是直接相通的,其表现有二。其一,表现为里仁为美的命题中。里仁为美即是里爱为美”,只有我们内心对世界充满了爱,世界才会美。爱是美的根源,爱是主动给予的能力,具有超越性质,它使人在任何逆境中都能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达到一种人生的境界。其二,仁的思想与乐的思想相通,它们都能达到内在的和谐。

 

  [先秦诸子中,儒家是较为重视情感作用的一派,在孔子、孟子看来,仁源于人心,仁者之所以爱人,乃发端于自爱;因此情感是的重要因素,是沟通儒学与艺术的精神桥梁.恰如陈徽在其《孔子仁学思想中的情感张力与现实意义》一文中所言:孔子论仁,实乃指称人之全德也。然其仁之内涵的具体展开、仁和礼之间的内在相关性以及作为为仁之方忠恕之道的实际推行,无不彰显着深刻的情感张力。对情感的洞察和重视不仅使孔子的仁学思想焕发出亲切活泼的精神并使其中各主要范畴之间的关联得以血肉丰满,而且,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实践特征也充分地展现出来。[10]117由此可知,孔子所倡导的择仁而处中的不仅包含着以爱人之心观照世界,也蕴含着君子之间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和谐共存之意。如孔子对兴观群怨的论述“:子曰 ':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孔子对《诗》所具有的社会功能的高度概括。所谓”,孔安国解释为群居相切磋”,朱熹则注为和而不流”.不管从哪种解释出发,我们都可以看到,孔子这里提到的可以群并不是仅仅着眼于群是人类的天命这一自然属性,而是倡导以” 这个由差别性通往一致性的桥梁作为纽带,通过文学来帮助人们相互切磋砥砺,提高个人修养,以此实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的目的,恰如左克厚《中国美学》所言:在生活的种种差异背后,诗提供了情感的一致性。这里的情感不是一己的偏私的情感,而是一种人类共有的普遍的情感,一种以孝亲为基础的仁()的情感,仁()突破差别性,追求浑然一体的境界。

 

  [值得注意的是,孔子这里的”,是建立在仁者爱人基础上的”,这就要求人们在的同时注意择仁而处”,以仁德君子为邻,与良师益友为伴。推而广之,不论是作家在创作过程中还是读者在选择、阅读过程中同样要在择仁而处的情况下”,择仁而处的前提下与他人交流感情,增进理解,加强团结。《意林》引《尸子》中孔子语云诵诗读书,与古人居;读诗诵书,与古人谋”,先秦儒家主张法先王”“祖述尧舜,宪章文武,重视文艺对社会教化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将孔子在此处所指的古人”,理解为具备了择仁而处所言之的古之贤德。《太平御览》引《乐动仪声》云:孔子曰:箫韶者,舜之遗音也。温润以和,似南风之至,其为音,如寒暑风雨之动物,如物之动人,雷动兽禽,风雨动鱼龙,仁义动君子,财色动小人,是以圣人务其本。’”由以上材料可知,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是为仁义而非财货所动的;仁义是君子一生追求的终极目标。

 

  因此后人诵诗读书,正是要在择仁而处的基础上认真体会先贤所传经典之精神,在精神上与这些先贤君子”,使自身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从“里仁为美”中研究孔子的文学思想


  《说苑·杂言》引孔子言:不知其子,视其所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又曰: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张少康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谈及这一问题亦有这样的论述:孔子所说的',是建立在仁者爱人泛爱众基础上的‘,而不是少数人以某种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小宗派之‘”.侯外庐在《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中亦言:孔子的知识论、道德情操和理智是不相分离的,所以知之、好之、乐之‘,’安仁利仁‘,’知命君子知礼知言是联带相关的。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里仁为美诗可以群之间有着密切关系,诗可以群是对文学的团结作用和教育意义的肯定,而里仁为美则重在指导人们在寻找志同道合之人时如何做到”,而不至于堕入小人的利益之、宗派之”,从而真正实现自身精神境界的不断提高。

 

  三、里仁为美中和之美

 

  蒋凡、郁沅的《中国古代文论教程》在谈及里仁为美时曾有这样的论述:孔子十分重视道德教化规范,对文艺也不例外。在论人的心灵美、行为美时,把美德、美行、美言作为衡量人行为的准则。孔子强调美政同人的思想行为有密切关系。所以他认为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之?”(《论语·里仁》)强调美政、仁德的重要性。笔者认为,论及里仁为美这一概念,我们还可进一步将其与孔子文艺美学思想中的中和之美相联系,里仁为美代表孔子对美政的向往,这一观念推及文艺创作与欣赏之中,便是要求人们在择仁而处的前提下群居相切磋,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实现彼此之间的和睦与和谐。然后再联系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我们才能更深入地理解里仁为美的意义所在,《论语·子路》曰: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

 

  奚为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见,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是一个正名的社会,即人人都能按照礼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礼的规范下和睦相处的社会。孔子确信,礼的原则具有普遍价值,它不止适合某个特殊的时代,而且适合所有时代。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孔子思想的保守,礼之用,和为贵的提出恰恰表明了孔子意识到了礼的差别性因时代的不同而存在。正是基于对礼的这一认识,孔子将其中和思想扩展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成为孔子社会美学思想--即希望建立一个各安其分、长幼有序、人人雍熙和睦的美政社会;而一种具有中和之美的文学在其中起到的教化、团结作用是不可小视的。

 

  由此观之,孔子提出里仁为美的意义不仅在于它可以让人们更加理性地选择的对象,更在于它在孔子美政理想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里仁为美是孔子思想中的重要体现。孔子认为,君子要想达到的境界,不仅应该重视自身修养的提高,还应学会择仁而处”,与良友为伴。推而广之,在文艺创作过程中也要做到择仁而处”,师法经典中的精神,与先贤及同时代的君子贤人为伴。所谓诗可以群”,也正是在择仁而处的基础上形成的君子之”.结合孔子的政治理想,可见里仁为美

 

  体现了孔子文艺美学思想的中和之美。孔子的这一文艺美学观有利于发挥文艺团结、教化百姓的作用,有助于实现孔子所提出的美政思想。

 

  参考文献:

 

  [1] 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徐复观。徐复观文集:[M].武汉:湖北出版社,2006.

 

  [4]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7] 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8] 左克厚。中国美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9] 陈松青。先秦两汉儒学与文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 陈徽。孔子仁学思想中的情感张力及现实意义[J].江淮论坛,2007(2)

 

  [11] 孙星衍。孔子集语[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12]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8.

 

  [13] 侯外庐。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M].长沙:岳麓书社,2010.

 

  [14] 蒋凡,郁沅。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