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音乐舞蹈论文

普朗克《d小调双钢琴协奏曲》中的音乐特征分析

2015-07-30 10:2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普朗克的音乐创作
  弗朗西斯·普朗克,法国作曲家、钢琴家。师从里卡多·维纳和凯西兰,为法国“六人团”作曲家之一。作有芭蕾舞剧、室内乐、双钢琴协奏曲、羽管键琴协奏曲、大量钢琴曲以及声乐歌曲等。其音乐风格清晰明快如古典音乐,又洋溢着讽刺和浪漫的口吻,受萨蒂的影响很深。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音乐显示出新的严肃性,特别在歌剧《加尔默罗会修女》(1957年)和弦乐与定音鼓协奏曲中。①作为钢琴家的普朗克,钢琴音乐的创作在其所有作品中占有很大比重。其创作的钢琴音乐中著名的有:《即兴曲》《两首间奏曲》《纳泽尔之夜》《d小调双钢琴协奏曲》等。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钢琴作品,都有着旋律优美的共通性。生活环境所带来的音乐风格变化,造就了其音乐风格的多样性。
  二、《d小调双钢琴协奏曲》的音乐特色
  普朗克的《d小调双钢琴协奏曲》(Concerto for 2 Pianos in d Minor)创作于1932年,受埃德蒙·波利娜(Polignac)王妃之托而作。同年9月5日由作曲家本人和J·费德列主奏钢琴,杜佛指挥斯卡拉管弦乐团在威尼斯国际音乐节上首演。②
  在这首曲子中,普朗克的创作不仅追求了其一概偏好的旋律,同时在和声、节奏等众多作曲手段中展现了其独特的创作特色。普朗克的作品向来以旋律优美、动听而著称。在世界大战之前,这种音乐特色更为显著。而其创作风格的变化由于战争的影响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在这个过渡阶段创作的《d小调双钢琴协奏曲》,正融合了其原本华丽的音乐风格及后来的朴素、简约风格。
  第一乐章:
  普朗克的《d小调双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为d小调4/4拍的传统奏鸣曲式。乐曲起始,钢琴以平行四度的快速音群做引子,带出了主部动机,作曲家又在第一钢琴中使用了双手八度音型的半音级进上行,极具不稳定性。然而,半拍的休止却让这种不稳定得到了缓解,配合第二钢琴的十六分音符伴奏音型,为连接部(谱例1)的引入埋下伏笔。笔者通过研究分析认为,此曲的曲式结构是相对严谨规范的,采用的是古典主义风格下的奏鸣曲式,这也是源于普朗克在创作该作品时所推崇的简约、朴实以及回归古典的意向。
  谱例1:《d小调双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呈示部主部主题:
  在主部主题之后,连接部(谱例2)由第一钢琴经过一连串的半音阶下行引出了第一副部主题。通过谱例2可以看到,在连接部中,普朗克采用了第一钢琴的独奏炫技,快速而急促的跑动将音乐引入了第一副部主题。
  谱例2:《d小调双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呈示部连接部:
  在第一副部主题(谱例3)中,普朗克让双钢琴形成对话,由第二钢琴首先升c小调的低音区配合大提琴和倍大提琴以分解和弦八度上行跳进的形式“提问”,瞬间感受到了号角般的动力。而第一钢琴协小提琴及中提琴的“回答”则是下行的跳进,这种高音弦乐器与低音弦乐器的对话,不正是一种对于古典主义风格的重现吗?笔者认为,在这个副部主题中,普朗克采用的创作手法是追随了古典主义的创作要素,柱式和弦和八度的演绎,正是在新古典主义风格中崇尚质朴的体现。
  谱例3:《d小调双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呈示部第一副部主题:
  第一副部主题和连接部的两次交接后引入了第二副部主题。第二副部主题相对于第一副部主题而言,在音响上就更为丰富了。虽然在第二副部主题前出现了由管乐引导的连接部,但是由于钢琴作为伴奏声部而出现,故笔者认为以此做第二副部主题略有不妥。而真正的第二副部主题,是以谱例4的形式出现的。
  谱例4:《d小调双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呈示部第二副部主题:
  在第二副部主题中,作者采用了许多新的元素,调性的不稳定、音型的增值、装饰性的半音阶上行、震音的使用等都具有当时作曲家的创作技法。由此看出,虽然在节奏上呈现了相对规范的古典主义时期音乐风格,但各种新兴的元素依然在普朗克的作曲中呈现。
  第一乐章的发展部一改呈示部的快速音乐风格,将曲速定位在每分钟88拍的慢板基调。由此得出,在音乐速度上产生的强烈对比直接导致了音乐风格的变化。演奏者会直接使演奏风格安静下来,弹出普朗克所特有的优美旋律,让听者在新古典主义音乐的独特风格中沉醉。
  第一乐章的再现部较为短暂,采用的是将引子以及主部、副部主题结合的综合再现形式。结束的较为短暂且快速,为引入优美的“莫扎特行板”乐章奠定基础。
  第二乐章:
  普朗克的《d小调双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俗称“莫扎特行板”,即是其创作中有太多类似于莫扎特的因素。谱例5和谱例6分别展示了普朗克的《d小调双钢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与莫扎特的《第40钢琴协奏曲》(K.466)的第二乐章。
  谱例5:普朗克《d小调双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主题:
  谱例6:莫扎特《第40钢琴协奏曲》(K.466)第二乐章主题:
  通过前4小节的分析以及音响的聆听,不难看出在主题主导音型的相似性,普朗克采用了简洁的主音单音延留,而莫扎特采用了每拍一音的单音形式。而中声部的半音走向,在相当狭窄的音域中承托着旋律,非常相似。主调风格的凸显是这个乐章最具特色之处,优美的旋律配合简洁的和声织体,将同为协奏曲的第二乐章演绎得如出一辙。对于古典主义的偏好使得其在第一乐章的冲击之后,带来了优雅的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
  谱例7展示的是普朗克的《d小调双钢琴协奏曲》第三乐章的起始。其第三乐章为D大调的快板,是一个兴高采烈的终曲,基本是对于前两乐章的概括总结,具有一定的再现性。第三乐章的速度很快,节奏变化多端,对于双钢琴演奏者的炫技性、节奏感等钢琴技术有极高的要求,在演奏者飞速的演奏中,将全曲定格在相对愉悦的气氛之中。
 谱例7:《d小调双钢琴协奏曲》第三乐章:
  通过对于普朗克的《d小调双钢琴协奏曲》的分析研究,不难看出这部作品具有很多普朗克的音乐创作特色,例如:优美的旋律、奇妙的节奏、丰富的装饰等。然而剥离这些从谱面可以获得的信息,从听觉感官去判断这部作品,不由得让人看到了古典协奏曲的影子。
  三、《d小调双钢琴协奏曲》中的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ism)是20世纪的音乐运动(特 别是1920年代),反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过分夸张、多愁善感、充斥变音的浪漫主义音乐。新古典主义音乐强调织体清晰、配器恬淡、意态冷静,回到18世纪(特别是巴赫)那样尊重对位和紧凑的曲式。③相比新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音乐家斯特拉文斯基,普朗克也对新古典主义颇感兴趣。通过上文分析《d小调双钢琴协奏曲》,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看出其作品中的新古典主义风格。
  (一)旋律特色
  旋律的选取方面,普朗克的《d小调双钢琴协奏曲》具有古典主义的特色,例如第一乐章中轻松幽默的主题旋律就是来源于巴黎流行曲调中那妙趣横生的片段:对局和小曲取自于若干年前的舞台和“咖啡馆音乐会”④;第二乐章中的主题动机以及音乐风格都被称为“莫扎特行板”,其旋律的发展、伴奏织体等创作元素均具有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特色,典雅清新且简洁明了。第三乐章对于钢琴的托卡塔风的旋律,具有极强的炫技及节奏感,这些都是古典主义时期或者说是巴洛克时期所留下的音乐风格。
  (二)配器特色
  配器的变化是普朗克《d小调双钢琴协奏曲》音乐风格有别于新古典主义与古典主义的重要特色。然而,富有古典影子的配器手法却在新古典主义的影响下丰富多变。在其作品中,能看到乐队全奏,然而乐器的配置确实独具个性。例如古典主义时期的协奏曲,或者说管弦乐作品的乐队配置通常是双管制,而在普朗克的作品中,其使用的乐队配置相对随意,完全根据音色的需要而改变。再如,在古典主义时期的独奏协奏曲的第一乐章尾部通常有独奏乐器的独立炫技性段落,乐队在此时一般是不演奏,只为突出演奏家的演绎技巧,在普朗克的《d小调双钢琴协奏曲》中,第一乐章末也有一段类似的炫技段落,但此时是处于乐队做和声织体的伴奏,与独奏共存。这些对于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特色的改变及革新,也就使得其音乐具有了浪漫主义时期的风格,同时兼备了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韵味。
  (三)调性特色
  传统的古典主义时期音乐通常以清晰的调性作为其音乐走向的标志。无论是从古典奏鸣曲、古典交响曲还是古典协奏曲而言,突出音乐性格、风格的对比是音乐发展以及矛盾的重心。此时的调性往往是由对比强烈的大小调转换、主属调交替来实现。而在新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常常会使用一些20世纪音乐特有的音乐元素,如双重调性、不和谐音程、外音等。这些音乐元素的使用不仅是对古典主义时期的一种延续,更是突出20世纪音乐特有的音响效果。在普朗克的《d小调双钢琴协奏曲》中,无论是第一乐章奏鸣曲式中的奏鸣性体现的调性回归,还是第二乐章中对于莫扎特风格的推崇,以及第三乐章中同主音大小调的交替使用,都可以看到古典主义音乐的调性特色。然而深入分析,就不难发现在其作品中有着丰富的和声语汇。古典主义的三和弦、浪漫主义的七和弦、印象风格的九和弦都在其作品中广泛运用,这从一定意义上以不同的使用频率、组成方式产生了新的音响效果。而这种音响效果是新古典主义所特有的,是在古典主义的调性基础上其音乐创作风格的一种进化。
  (四)结构特色
  众所周知,古典协奏曲通常是由快——慢——快三个乐章组成的套曲。第一乐章用奏鸣曲式写作,独奏乐器和乐队共同演奏呈示部,在尾声前常伴随着独奏者的炫技性段落。第二乐章是咏叹调式的抒情慢乐章,终曲明朗轻快,富有舞蹈性和民歌性。这种体裁在莫扎特的作品中臻于完美。然而反观普朗克的这部《d小调双钢琴协奏曲》,整体的格局与构思都与当时的古典协奏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笔者认为,这并不是巧合,而是有意地去回归古典。
  从其作品谱面可以发现,作曲家采用了双钢琴和乐队的合奏来诠释古典主义的音乐风格。其创作的第一乐章是相对较为激烈的,而第二乐章的慢速与之形成对比,而后的第三乐章又恢复到快速之中。这和古典协奏曲的形式异常相似。从其作品的听觉角度可以感受到,作曲家在运用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和声体系、配器手法的同时,依然推崇着对于古典主义旋律的追求。这种追求会带给听者一种美感,即安详、深沉,以及在经历生活点滴后的宁静思索。
  (五)其他元素
  除上述四点之外,在普朗克的《d小调双钢琴协奏曲》中,依然有许多新古典主义时期音乐风格相悖于古典主义时期的地方,例如曲式特点、节奏型的运用、整体音响的轻重把握等。然而这些都是基于古典主义音乐的特点而进行发展、变化的。也正是这种发展及变化,使得新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往往都依附在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之下。这些对于古典的崇敬,正是当时新古典主义时期音乐所推崇及追求的。就处于20世纪的新古典主义作曲家而言,采用切合当时音乐整体风格的创作元素来诠释,无疑是对古典主义的一种“回归”。
  结语
  新古典主义作为一种音乐风格的浪潮,在20世纪中期后获得了极大的释放。这种释放,不仅是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浪漫主义时期音乐风格中的过分夸张、多愁善感、充斥变音的一种反对,更是一种回归古典,甚至对回归巴洛克的推崇。新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借以聆听普朗克的《d小调双钢琴协奏曲》,让我们感受到了斯卡拉蒂式的装饰、巴赫式的严谨、莫扎特式的优雅,更从内心深处,逐渐感受到了一种客观、冷静、均衡的音响体验。这种体验在各种具有浪漫主义时期的创作手法下孕育,让人流连忘返。它不同于过分地宣泄自我感受,也不同于追求印象主义的虚无缥缈,对于前两者而言,新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是“毕恭毕敬”的。通过对于其作品的研究分析,无不让笔者感叹作曲家在其所处的年代,即在如此音乐风格多变影响下的20世纪,放下喧闹、奢华的浪漫主义,撇开朦胧、意象的印象主义,能创作出如此沉静、细腻的作品。这种对于前人的敬意,融合了新时期的技法,在质朴简约的笔尖下,产生的新音乐风格带来了新的音乐体验——在社会动荡之后,人们内心所渴望的安详与宁静。这份安详与宁静,也正是新古典主义时期音乐所追求的独特美感。
 李丹在其硕士论文中说:“普朗克并非刻意去模仿古典的原貌,这首新古典的作品并没有局限于传统的作曲技法,而是根据作曲家的意愿选择恰当的技法,不管这些技法是当时流行的还是过去的。在普朗克的钢琴作品中,没有很多标新立 异的技法,有的是观念的更新以及新旧技法的融合。普朗克的作品来源于现实,它真实、朴素、无拘无束,展现了作曲家本人最真实的一面。”⑤笔者认为言之有理。在对于当时音乐风格的两方“冲突”上,基于自我、源自生活的创作方式或许就是普朗克在《d小调双钢琴协奏曲》中最大的特色,也是其留给我们进行深入思考的问题所在。
  注释:
  ①③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外国音乐辞典.钱仁康,校订.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8:600,524.
  ②王志雄.外国名曲辞典.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954.
  ④爱·唐斯.管弦乐名曲解说(下册).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13.
  ⑤李丹.普朗克钢琴作品之探微.中央音乐学院,2010:17.
  参考文献:
  沈旋、谷文娴、陶辛.西方音乐史简编.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沈旋,梁晴,王丹丹.西方音乐史导学.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唐纳德·杰·格劳特.西方音乐史.余志刚,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陈雪慧.普朗克钢琴作品中新古典主义探微.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4).
  陈艳.论普朗克钢琴作品风格.北方音乐,2010(2).
  杨成刚.论普朗克钢琴组曲《纳泽尔的夜晚》.美与时代,2007(8).
  梁晓奋.在矛盾中前行——记法国作曲家弗朗西斯·普朗克.音乐爱好者,2009(1).
  徐闵.弗朗西斯·普朗克 十五首钢琴即兴曲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10.
  徐乐娜.普朗克与他的钢琴世界.音乐爱好者,2008(2).
  张曦健.弗朗西斯·普朗克:D小调双钢琴协奏曲.央视国际,http://cctvenchiridion.cctv.com/special/C18919/20070717/105527.shtml,2007—7—17.
  阳阳.“趣谈”普朗克d小调双钢琴协奏曲与莫扎特K.466钢琴协奏曲.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6611020100plw1.html,2011—1—2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