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土音乐教育的含义
所谓本土音乐,是指某一个特定区域内所存在的各种音乐文化的总和。其以非物质的形态存在,并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多采用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传承,因此相对具有稳定性和地方特色。其种类包含民歌、民间器乐、民间戏曲、民间说唱等。而所谓本土音乐教育,则是将这些本土音乐资源引入到学校音乐教学和活动中来,使其成为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中所探讨的河南高校本土音乐教育,其含义就是将河南省的本土音乐资源,引入到高校音乐教育中,在使音乐教育得到丰富和创新的同时,也使本土音乐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二、在河南高校大力开展本土音乐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本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近年来,国家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对这些不可再生精神文化的抢救,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本土音乐无疑是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则是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措施。在河南高校大力开展本土音乐教育,能够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本土音乐的价值和魅力,唤起他们的民族情感,继而树立起一种文化传承的意识。
2.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进入21世纪之后,整个社会对人才的质量要求都有了很大提高。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重视人才的综合素质。从对人才单一的技能要求转变为对综合素质的要求。而本土音乐教育无疑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最佳资源。作为本土音乐,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和文学、历史、地理、戏剧等多种文化都发生了广泛而密切的关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对于本土音乐的学习,不但能够获得对音乐的体验和感悟,同样能够学得多个方面的知识,从而使知识视野得到扩展。
3.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而言,还有着不小的差距。大学生是时代的骄子,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国家富强和民族兴旺的重任。而本土音乐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而且由于音乐本身的特性使然,其能够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润物细无声般地作用于大学生的内心,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塑造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本土音乐教育在河南高校开展的建议
1.切实提高教师的能力和修养
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导,也是本土音乐教育能够顺利开展的关键。其中对教师有两个关键要求。首先是认识到开展本土音乐教育的目的。为什么要开展这样的教育,通过这门课程来实现什么目的等,是教师首要思考的。明确了这一点,才能够自觉树立起一种责任意识。所以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开展本土音乐教育在本土音乐文化传承方面的意义,在学生综合知识和能力提高方面的意义,在教师个人业务和素质发展方面的意义,始终以最终的目标为指导,所有的工作都围绕着目标的实现而展开。其次是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当前高校的音乐教师大多是科班出身,研究方向各不相同。但很少有人从事专业的本土音乐研究,所以应该采用多种方式,对教师的业务能力予以加强。一方面是鼓励教师自学;另一方面,则应该由学校出面,定期组织各种培训,或者是前往一些专业的音乐院校进修,或者是邀请多位本土音乐教育专家来学校授课。双管齐下,内外并举,使教师本土音乐知识和能力迅速获得提高。
2.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形式
音乐本身是一门强调情感体验的艺术,而且本土音乐教育的本质目的,也不是为了让学生记住某几首民歌的名字,认识几种民间乐器,而是重在一种理解、体验和感悟。所以在本土音乐教育的教学形式上,不能对普通学科的教学形式进行照搬照抄,而是根据实际的特点和内容进行灵活的选择。如鉴赏式教学,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视听资料对一些本土音乐进行聆听和观赏,感受这些音乐的独特魅力,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而且在教师的讲解下,还可以收获很多本土音乐知识。又如讲座式教学。学校和相关院系可以制定一个长期的讲座计划,将讲座内容提前告知学生,授课人员既可以是本校教师,也可以是当地本土音乐教育的传承人。在讲座时,应该把知识性、趣味性和互动性融为一体,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本土音乐的魅力。再比如观摩式,主要是指在教师的带领下,前往一些本土音乐资源丰富的地区进行实地观察和采风。如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一些地方政府举办的民间节日盛会,也可以深入田间地头观看一些民间艺人的真实演出等。通过实地观察和感悟,让学生形成对本土音乐更加真切和深入的认识。所以说,要根据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需要,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对本土音乐的体验和感悟放在首位。
3.重视本土音乐教材的建设
教材是教学开展的基础,没有教材,教学也就没有了根据,教师也少了一项重要的参考。关于教材建设,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一种是以学校为单位。学校拿出专门的资金,挑选业务水平较高和素质比较全面的教师组成教材编写小组,通过资料的收集、归纳和实地采风等多种形式编写出教材;另一种是几个学校的联合。以笔者所在的郑州市来说,市内的高校多达几十所,对此就可以由河南省教育部门牵头,在各个高校中组织精干力量,群策群力,进行教材的编写。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定夺。而且在编写的过程中,有几个原则是需要充分把握的。首先是全面性。要对本土音乐资源进行全面和细致的归纳,虽然不可能全部讲到,但是至少要在教材中体现出来,少了任何一种音乐资源,都是一种不公正的认识。其次是代表性。这是在全面性上的一种突出,一方面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资源十分丰富,难以全面地细致研究;另一方面,本土音乐自身也有艺术水准的高低之分,要相对侧重于那些质量较高的音乐形式。最后是体验性。本土音乐教育绝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重在一种体验,所以要在编写过程中注重体验性,比如可以多增加一些互动环节等。
4.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大学生几乎都是异地求学,大学校园从某种意义
来说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家,要想使本土音乐教育开展得更加顺利,就应该在校园中营造出一个本土音乐的氛围,让学生在一个耳濡目染的环境中获得对本土音乐更加深入的体验。如可以在学校的一些宣传上开辟本土音乐教育专栏,将教师精心收集的一些图片向学生进行展示;又比如可以在音乐教师的帮助下,组织各种关于民间音乐教育的社团,定期纳新和演出等。还可以利用学校的网站、电台等,经常介绍和播放一些优秀的本土音乐作品。每天播放一首,一年就是365首,获得一种日积月累的效果。从侧面积极配合课堂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氛围,增加大学生了解民族民间音乐的机会,使民族民间音乐真正在高校这片培养未来高级知识分子的温床中生根、发芽、开花。
综上所述,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已不言自明。一方面,高校作为高等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对学生进行本土音乐教育,能够使他们的素养得到全面提升,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大学生也是传承和发扬本土音乐的最佳人选,他们年轻有活力,又来自于全国各地,能够在短时间内喜欢上本土音乐,并将其传播开来。所以说,在河南高校大力开展本土音乐教育,无疑是一个双赢的结果,也是一项有着巨大意义的工作。高校每一个音乐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将这项工作开展下去,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注:本文为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大学生本土音乐教育状况研究”阶段性成果,立项编号:2013—QN—489)
参考文献:
王欣.反思音乐教育本土化的困境.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5(04).
谢嘉幸.我国当代音乐教育学研究综述.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03).
许新华.对普通学校音乐教育贯穿本土音乐的思考.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3).
龚妮丽.本土音乐在现代音乐教育中的定位.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3).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