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音乐舞蹈论文

试论爵士套鼓中低音鼓踩槌的击打技巧与练习

2015-07-15 11:0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爵士套鼓随着上世纪30年代美国Jazz音乐的兴起应运而生随后逐渐成形并推广。但进入我国的时间比较晚,因此,在技术及信息资料方面比较落后。在教学与演奏方面相对落后于西方国家。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的文化交流不断扩大,爵士鼓在演奏教学方面有了很快发展,但系统的教学体系尚不完善。因此,本文从演奏技术的角度入手,论述了低音鼓击打方法的重要性及其练习方法及要点,并举例说明如何从演奏技术角度对爵士套鼓中的低音鼓进行有效的联系。
  一、爵士套鼓中低音鼓踩槌击打技巧的重要性
  低音鼓在爵士套鼓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它是爵士套鼓中的最低音,是套鼓中四部和声的最低声部。它在乐队中与贝司配合,构成乐队的低音声部,同时它也是爵士套鼓中最重要的“三大件”(踩镲,军鼓,低音鼓)之一。它的节奏虽简单,但对乐曲的速度,律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低音鼓节奏上的变化丰富了鼓的律动和和声。
  二、低音鼓如何从演奏技术上进行击打与练习
  1.脚掌平踏式。演奏时,右脚自然放松踩在踏板上,脚要放正(演奏者面向左,侧身而坐,右脚正对低音鼓)。小腿与地面之间尽量保持垂直,以脚腕为轴心,以脚后跟为支点,脚后跟始终在踏板上,用前脚掌向下踏击,槌头充分击打鼓皮之后脚掌迅速抬起,使槌头离开鼓皮大约一寸距离。注意脚掌和踏板始终保持充分接触,有效的控制踩槌,这样的踩击动作,灵活,便捷。这个动作重复多次练习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腿部(特别是脚腕)的肌肉一定要放松,不能紧张和僵硬:二是要掌握好力度,有控制的踩动踏板,开始时要用慢速练习,细心体会,掌握基本要领后再逐渐加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用力不匀,疲劳僵硬,节奏不稳等现象。这种方法多用于对力度要求不高的音乐或不太复杂的节奏中。
  2.脚尖踏击式。前脚掌始终在踏板上,脚尖后撤三分之一,脚后跟离开踏板一至两寸,运动时,脚腕先行动,随即腿部迅速提起,脚尖踏下踏板,同时脚跟随着下沉。一般不要用大腿向下加压,脚的动作要像手一样敏捷,快速,放松,注意重心一定要在屁股上。保持身体的平衡姿态,眼睛平视,挺胸,还要注意脚步的肌肉放松及声音的弹性。切忌前脚掌抬起过高,重击过度,甚至左右摇晃。这不仅影响节奏的准确和音色,还容易使踩槌移位。甚至损坏了踩迟的机械装置。另外在练习时一定要注意踩槌的每一次击打完成后都要与鼓皮保持一寸的距离。
  在我们日常演奏中,由于律动的变化经常会遇到一些复杂的节奏。这些节奏一般出现的速度比较快,只用脚的单击是不容易完成的。这时我们就要掌握脚的双跳击打技巧。所谓脚的双跳技巧,就是连续快速的击打两个音。大多数鼓手的双跳都是用脚搓踏板或点击踏板完成的。这样的方法击打出来的音模糊,节奏不稳,力量不平均,控制力较弱,且速度很难提升。鉴于本人对低音踩槌的学习与研究总结出来的练习方式,是把脚掌平踏式和脚尖击式相结合,也就是脚尖与脚掌的结合。踩槌双跳的击打方法:以脚腕为中心,第一下脚后跟为支点,脚后跟始终在踏板上。用前脚掌向下踏击,槌头充分击打鼓皮之后跟迅速抬起,使槌头离开鼓皮并与鼓皮保持一寸距离,便于二次击打,脚尖轻轻控制踩槌,这时脚与小腿处于悬空状态。接着小腿与脚掌交界处的脚踝将力量抖向脚尖,踏下踏板,同事脚后跟跟随着下沉,最后装置踏板上,完成第二次击打。这样就完成了踩槌的双跳练习。此练习开始不好练,练习速度一定要慢。注意这两下的力度强弱,时值的精确。
  低音鼓音色的变化与踩槌的发力是成正比的。当我们需要轻一点的低音鼓声乐时,我们便用脚掌平踏式的击打方法来控制音量。由于这种方法的发力点是脚掌与小腿的配合,没有大腿的参与,击打后力度较小,较轻柔,在乐曲的弱音段落中就可以轻巧的去控制,掌握。这样就可以保证低音鼓弱击的准确性。当我们需要低音鼓声音较强时,就要用脚尖踏击式的击打方法来调整大鼓的音量。由于这种方法的发力点是脚尖,小腿,大腿之间的配合,下体的重心便集中在右腿上。这样击打后的力度较强,声音较低沉。在我们演奏一些摇滚,重金属等类似音乐时便可以用到。同时,在出现两个连续击打的十六分音符或三十二分音符时要注意前面的音符略轻于后面的音符。这样才会使律动有层次感。
  三、结语
  一个好的爵士鼓手是要有科学的练习方法加上勤奋和刻苦。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本人从低音鼓在爵士套鼓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演奏技巧,并根据自己在学习中对爵士套鼓从低音鼓部分演奏技巧与认识作了一番总结归纳。当然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演奏生涯中,更应不断努力,发现并解决更多的问题,积极研究探索,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国爵士鼓的演奏水平。
  参考文献:
  姜永正.迈向职业鼓手之路.长春:吉林音像出版社,2004.
  查理-安多里尼.我怎样打鼓.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
  焦全杰.爵士鼓基础教程.北京:同心出版社,200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