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音乐舞蹈论文

歌曲《玛依拉变奏曲》演唱技巧和发展效果

2015-07-15 11:0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玛依拉变奏曲》是由哈萨克族的民歌《玛依拉》改编而来的,是一首很有知名度的创作型歌曲。《玛依拉变奏曲》被人们所熟知是源于六年前的第十三届青歌赛,当时在电视上播放后就得到了全国观众的喜爱和认可  ,并迅速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玛依拉变奏曲》之所以成为民族声乐作品中的典范,主要的原因是它的演唱技巧极具挑战性,而且创作风格十分独特。另一方面,《玛依拉变奏曲》红遍中华大地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民族声乐的繁荣发展。
  一、《玛依拉变奏曲》的创作背景
  提到《玛依拉变奏曲》的创作背景,就不得不提著名的民歌《玛依拉》,也就不得不提到一个热情无比的民族——哈萨克族。当地素有“音乐和歌是哈萨克民族的翅膀”之说,可见哈萨克族人民对音乐的热爱之情。哈萨克族的民歌具有独特的风味,嘹亮而高亢,那里的百姓人人都能载歌载舞。著名的民歌《玛依拉》就具有这样的特点。这首作品主要讲述的是一位美丽善良、能歌善舞的哈萨克族姑娘“玛依拉”,当地的牧民只要一听到她美妙的歌声就会放下手头的事情,专心去倾听她的歌声。从音乐风格上来说,《玛依拉》属于歌舞性的民歌,其旋律平稳、节拍规整,非常富于舞蹈性。它的原曲共由4个乐句加一个副歌性的衬词组成,节拍为3/4拍,风格热烈,在调式上采用中国民族的E宫七声音阶,曲调明快而且轻盈。《玛依拉变奏曲》在原作的基础上又对乐段进行了扩充,使其更加富有层次感,并且引进了西方作曲技巧,而且运用了花腔技法进行演唱,让作品具有更加热烈的情绪,音域更宽广,更加具有时代性。
  二、《玛依拉变奏曲》的演唱技巧分析
  《玛依拉变奏曲》的作者在保留了《玛依拉》原有主题的基础上,采用了西方先进的作曲方法,不仅加入了许多华丽的花腔句子,还把原本比较简单的分节歌的形式改编成了具有时代感的变奏曲形式,这样的改动既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又能最大程度上提升歌曲的审美性和艺术性。
  《玛依拉》是一首具有单一调性、3/4拍子的分节歌。而改编后的《玛依拉变奏曲》则大胆突破了原来的格局,给歌曲注入了全新的调性。与此同时,还打破了分节歌的结构形式,用起承转合的结构布局把原来的三段歌词扩充为了四个部分,不仅突出了个性特征,也丰富了音乐的形象。改编后的《玛依拉变奏曲》与原来的民歌《玛依拉》相比,变化最大的地方在于加入了许多的花腔技巧,这样的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其演唱难度,既让《玛依拉变奏曲》的音乐形象变得更加丰富饱满,又增强了其艺术表现力。这带来的好处就是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爱好者都会爱上《玛依拉变奏曲》,也为民族歌曲的改编创作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演唱者对歌曲的整体驾驭是确保演唱完整性的一个重因素,也是衡量演唱者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要想演唱好这首作品,笔者认为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风格定位要准确
  这首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融合了类似于速度、变奏、花腔等新型的音乐元素。这就要求在演唱这首歌曲的过程中要注意音色和节奏风格的相互统一,要注意情感和情绪的酝酿要与这首曲子背景中哈萨克族舞蹈的节奏相互融合。在演唱这首歌曲的花腔部分时,要注意情感的融入,表现出哈萨克族姑娘自信、豪放的性格特征。在演唱歌曲第三段慢板部分时,要注意速度减慢,目的在于增强歌曲的叙事性,而这时哈萨克族姑娘内心的激情和豪放并没有因这种叙事性的演奏而渐弱,而是丰富了在自信中融入挑衅这一特征的表达。
  (二)乐段对比清晰
  歌曲的四个乐段是典型的A+A1+A2+A’形式,所以说,在演奏的过程中要定位明确,突出快板乐段、慢板乐段、花腔乐段、叙事乐段的对比性。
  (三)要有身临其境的情感投入
  这首乐曲总  体上来说乐段比较长,速度和力度具有明显的变化性,要想突出这些明显的变化性,就需要在演奏的过程中全身心投入,主动的调整自己的演唱情绪,把自己与哈萨克族姑娘的角色融合为一体,做到声情并茂、以情带声。
  三、总结
  综上所述,《玛依拉变奏曲》实现了民族风格与时代特征的融合,作曲家对音乐语言元素和表达技巧的丰富提高了其演唱的难度。在演唱这首歌曲的过程中必须具备良好的演唱技巧和优秀的艺术修养,才能更好地把握全曲的演唱,才能真正地将这首歌曲的情感通过音乐语言传达给听众。
  参考文献:
  金铁霖.中国民族声乐教学探索——金铁霖声乐教学文集.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殷志华.且把旧貌换新颜——析《玛依拉变奏曲》.大舞台,2010(07).
  作者简介:
  钟巧珍(1990-),女,汉族,湖南新化人,硕士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为声乐演唱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