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音乐舞蹈论文

和声在民族歌曲伴奏中的应用价值体现

2015-07-15 11:0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和声的作用是陪衬主旋律、增强歌曲的表现力。在民族歌曲中运用现代和声,使民歌听起来更加优美,这是乐坛发展所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区域差异很大,不同区域的民歌对和声的处理也不同。优秀的和声设计,为歌曲增添了亮点,也为民歌得到快速发展起到了铺垫作用。
  【关键词】和声;现代和声手法;和声处理
  中图分类号:J61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5-0046-01
  现在人们听到的许多民族歌曲都运用了现代和声伴奏手法,例如《五洲人民齐欢送》、《嫂子颂》等,这样就使民歌跟上了时代的步伐。现代和声伴奏的合理运用,是民歌发展的趋势,也促进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
  一、在传统功能和声的基础上追求民族风格
  要使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更有感染力,需要对传统和声功能加以改进,使其在和声的运用上既体现民族风格也融入现代和声方法,使其更具有现代民族特点。传统的和声功能和欧洲大小调和声体系属于同一类体系,传统和声的三度叠置形式对我国音乐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但民歌大都以五声音节为主,要单一地使用传统和声就不能适应现代的需求,所以要为民歌配置和声,必须根据我国各地民歌不同的特点、调式调性进行和声配置,使旋律听起来更加饱满完整,更具有时代的和声效果。在运用现代和声的过程中,既要和传统相融合,也要大胆开拓思维,追求更好地属于我们自己民族风格的歌曲,
  要想对传统的和声进行调整,必须对传统三度叠置和声进行变通,在三和声的任何一音上附加五声调式音,使其更显民族色彩,音响效果状态更佳。五声调式中的各种音程是和声的基础,设计者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运用五声调式,就是为了追求更新颖的艺术效果,让其在表现层次上、内容上、手法上、逻辑性上更具有时代气息。
  二、多样化民族歌曲的和声处理
  社会在不断地变化,人们的歌曲欣赏水平有所提高。由于民族歌曲在歌词、曲调以及唱法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也要求民歌的和声五调式既要与传统和声结合,也要与现代和声的应用相融合,每一种民歌都有自己的特色,把新的理念和新的现代和声元素注入民歌,使民族风格歌曲伴奏多样化、个性化、风格化。和声如处理得当,会使民歌更加赏心悦目、优美流畅。
  (一)民族风格歌曲的和声处理。民歌在我国有着数百年的历史,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民歌旋律充满乡土气息,热情奔放、粗犷质朴,反映了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对民歌的和声创作要抓住其地域特点和节奏表现特点,也要将现代和声方式融入到民歌伴奏中。另外,民族歌剧中的歌曲和声处理还要特别注重其艺术性,通过对人物的细致刻画和对和声的巧妙运用,使其旋律更加富有激情,让主人公的形象更加鲜明,设计者应加强和声的倾向性和五声调式的复合功能,推动剧情走向高潮。
  (二)美声唱法民族风格歌曲的和声处理。美声唱法的特点是音乐优美、发声自如、音域音符连接干净灵活。给美声唱法的民歌编制和声音乐要根据其地域特点和歌唱者的音域进行准确合理的配置,美声民族风格歌曲的和声非常注重唱法的技能技巧,根据民族风格歌曲的和声与美声唱法的和声相互结合与互补,让作品在音域上大幅度跳跃,在旋律上气势磅礴恢宏。
  (三)通俗唱法民族风格歌曲的和声处理。通俗唱法的特点是完全用真声演唱,轻柔自然,大多数通俗唱法的民族风格歌曲的和声运用以流行音乐为主。通俗歌曲不讲究格律韵脚,假如没有和声音乐的帮衬,那就如在讲话一般。通俗唱法的民族风格歌曲和声手法节奏变化快,浅显易懂,生活感强,直接抒发了人们的情感,更贴近生活。但是和声的创作绝不能偏离传统民族风格,有效地利用三度叠置和五声调式与现代和声方式的有机结合,将使和声更具有时代气息,让通俗唱法的民族歌曲引领时代潮流。
  (四)戏曲性民族风格歌曲伴奏的和声处理。戏曲性民族风格歌曲既带有地方戏曲特点,也紧跟时代潮流,这类歌曲乐感强,文化气息浓郁,唱起来朗朗上口,还带一些戏曲风格。但是在戏曲性民族风格歌曲中决定戏曲风格的个性是不能变的,如不遵守这一个性,就会混淆视听,让群众分不清它是属于哪个戏种中的戏曲  性民歌曲。很多歌曲老百姓都能记忆犹新,像《北京一夜》、《北京的桥》等一系列的优秀作品的和声伴奏控制都恰到好处。
  三、结束语
  民族歌曲和声处理的旋律要根据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地域风情进行配置,才能让民歌在不断创新中迎来一个辉煌的新时代。只有使和声在民歌伴奏中转换自如,才会使民族歌曲的境界得以升华。
  参考文献:
  蒋毅.歌曲即兴伴奏教学刍论.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02).
  王燕.假声在民族声乐演唱与教学中的价值.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3(04).
  作者简介:
  依晓明,男,辽宁铁岭人,毕业于长春师范学院,音乐老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音乐教育,职称:讲师,单位: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学院。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