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音乐舞蹈论文

云音乐舞蹈助力抗疫及疫后加快发展的策略思考

2023-12-07 17:5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线上的各种音乐舞蹈成为宅居人们所喜爱的娱乐产品,相关云平台与机构也积极合作开展各种在线活动,讴歌救死扶伤时代英雄、助力人们缓解焦虑情绪等,彰显了音乐舞蹈的主要作用。但同时在大考中也发现我国云音乐舞蹈的传播力度不足、与国际交流融合发展不够、运用数字化传承发展的整体氛围不足,从而提出了需要加快数字化音乐舞蹈、积极创作出更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舞蹈作品并与国际相交流使其得之发展、利用互联网等平台对音乐舞蹈推广的建议。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云音乐舞蹈;数字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9-0069-02


  一、引言


  音乐舞蹈在培养艺术气质的同时还有益与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成为了当代人们所喜爱的一种生活方式。2020年突发新冠肺炎疫情,线下公共文化旅游活动场所全部停摆,让人们从春节开始停止了脚步,开启长达一个多月甚至两个月的宅居生活,线上各种内容形式的云音乐舞蹈发挥了助力抗击疫情的作用,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些短板和不足,需要在疫情后加快发展。


  二、音乐舞蹈的多元作用


  (一)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


  欣赏音乐舞蹈艺术作品,既可帮助人们了解过去,把握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探索未来的发展趋势,又可使人们感悟到舞蹈艺术的价值,激励自我毅力和勇气,还可以抒发自己情感的同时培养自身的自信与气质。因此音乐舞蹈是可以让人们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构建人与人之间和睦关系,提高人们对艺术文化认识与觉悟的艺术作品。


  (二)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


  舞蹈是一种有氧运动,可以调动全身肌肉,从头到脚的各个部位都能得到锻炼。它可以让人拥有更美的身材曲线、更加柔软的身体、全面刺激肌肉,达到增强体质的功能。


  在舞蹈期间要保持均匀的呼吸,可以提高心肺功能。而跳舞期间需要从头到脚,从内心到外,指尖不停的往外延伸,全身一直处于紧绷状态,因此舞蹈可以有效的锻炼到自身的腿部、腹部、手臂等肌肉和力量。让腿部线条得以拉伸,无论从实际效果还是视觉上让自身的腿变得更长更细,预防静脉曲张等疾病。其次核心的收紧可以让腰腹部收紧导致它更加的紧致,减少脂肪,预防脂肪肝。再通过挥舞等手势的舞蹈动作让手指尖到手臂到肩膀得到锻炼,进而塑形,预防肩周炎等疾病。全身心的收紧可以使自己的全身更加的修长从而拥有更加优美的体态。


  (三)帮助保持良好心理状态


  当心情沮丧、闷闷不乐时,听音乐不仅可以享受到美的艺术,而且还能兴奋大脑,从而忘记悲伤与沮丧,从中获得力量与勇气。


  舞蹈能给人们展现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因此有效的利用舞蹈对人们释放压力是非常有效的。


  (四)传播传承中国文化艺术


  价值、风格、特点各异的民族构成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艺术。而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都富含着各民族的情感和风俗习惯。在疫情间,云音乐舞蹈能让人们对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有更多的了解,让人们能对各少数民族的歌舞喜爱并且想为之学习。因此很多的“老师”会选择《天路》等这类老少皆知的少数民族歌曲作为舞蹈的伴奏,让更多的人听到、看到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从而扩大了音乐舞蹈的艺术传承范围。


  三、疫情下云音乐舞蹈助力抗疫


  (一)一批主流云平台发挥抗疫主力作用


  网易云音乐、QQ音乐、酷狗音乐等是平时大众欣赏音乐主要选择的云平台,爱奇艺、优酷、搜狐、腾讯K歌等则是大众观看演唱会、欣赏舞蹈视频、自唱自演等娱乐的首选平台。在疫情期间,这些主流平台上线大量原创作品,用音乐表达声援抗击疫情的强烈心声。如酷狗音乐在1月底就上线用歌声为武汉加油的原创专题,近百位音乐人制作了公益歌曲迅速上下助力。网易云音乐1月30日上线了“抗击疫情,为城市应援”的抗击疫情专区,给原创音乐人提供在线推出抗击疫情专题新歌,从上线《守护》为起点,截止到2月29日,4859名原创音乐人的投稿作品达到4098首。在同一时期QQ音乐首页也推出“共渡难关、武汉加油”的抗疫专区,吸引一批著名歌手用歌声为一线“白衣天使”加油;腾讯的全民K歌上线多个抗疫主题专区,持续推送新歌,鼓励广大民众参与K歌,用歌声助力前线抗疫。


  这些主流平台在危难时刻的正能量义举,也成为给普通民众打气,注入战疫希望和信心的强心剂,获得了大众的关注,点击使用量迅速提升。


  (二)协力创新推出一批线上云音乐会


  由于疫情阻隔,原定春节期间的多场线下演唱会纷纷宣布取消或延期举办。但是面对线上诉求迅速增加的实际,各大平台与机构合作创新开启了各种云演出、云直播等在线音乐会、音乐节。如摩登天空此前早早公布了本年度草莓音乐节的强大演出阵容信息,吸引众多粉丝的参与期待,但在疫情特殊时期,摩登天空只得在官网实时发布了“宅草莓不是音乐节”,并在2月4号举办了一场长达6小时的音乐直播,累计超过100万人次观看这场特殊的音乐节。


  此外,北京中山音乐堂、上海音乐厅等也从微博、微信等平台端开启了线上云音乐会,在危难中创造了音乐舞蹈行业的新模式新机会。


  (三)社会力量参与创生热门的云音乐舞蹈


  云上音乐舞蹈让人们跨越时空产生共鸣互动,给抗击疫情增添了力量、增加了乐观。如《火红的萨日朗》这首由清新、自然的草原民族风加入流行元素的歌曲在线上响起时,武汉方舱医院的医护人员孙梦婕带领医护人员跟患者一起舞动起来,跳出了好心情跟精气神儿,也跳出了希望的正能量,并由此在线上广泛流传,成为各大网站视频上迅速霸屏的热搜视频,为无数人带去温暖与友爱。


  四、疫后加快云音樂舞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推动音乐舞蹈数字化开发


  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中谈到中国传统文化也多次提到了“文化自信”。目前受外来音乐舞蹈大量进入的影响,导致在课外培训机构中,音乐以流行音乐为主,而舞蹈则以拉丁舞、爵士舞、肚皮舞、街舞、韩舞等为主,在广场上舞动的大妈们,主要也以国标为主。相比而言,人们对于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文化逐渐开始遗忘,越来越不了解民族民间传统音乐舞蹈的文化以及它存在的意义。


  在这种形势下,要想大力提升人们的“文化自信”,除了要研究透彻当地传统区域特色文化以外,也要运用互联网的思维。创建资源互享的互联网平台,利用网上各类平台以及物联网便捷、时效性等特点,形成互联网时代的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文化发展与传承,同时也为各民族的民间音乐舞蹈艺术發展提供更广大的平台。降低门槛,选取具有趣味性的民族民间传统音乐舞蹈,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使男女老少皆可参与。让人们在互联网的环境中认识到经过这几百几千年的传承,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地域特色,留下了各民族不同特色的艺术,这些民间民族艺术象征着他们的民族精神。让互联网为民族文化传承开辟新的路径,也让互联网时代中的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文化更具有文化适应能力。


  (二)积极创造优秀作品并推动国际交流


  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强调,“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艺术它是一种民族的文化,是各个民族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可以增强自身民族的自信,同时也能获得国际上的认同,也是艺术融合创新发展来提高自身能力的重要动力。艺术的创作和展示过程,就是一个将自身民族文化艺术推广给各世界民族的一个过程。


  中国音乐舞蹈爱好者遍地世界,但由于其他各国缺少中国的音乐舞蹈者以及国外关于中国的音乐舞蹈资料较少,导致在国外中国音乐舞蹈的传播有了一定的局限性。但如今通过互联网等平台传播可以克服这一缺点不足,通过互联网资源,全球各地的音乐舞蹈爱好者没有时间、区域的限制。经过互联网等平台一首歌曲、一支舞蹈剧目,欣赏者可以在短时间内不限次数不限时间不限地点的观看并讨论交流剧情、感受。


  为了与世界各国更多交流互助,今后要创造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经典作品,如傣族舞蹈《水》。这是一部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舞台艺术精品。舞蹈《水》表演出了傣族姑娘的清纯与浪漫。《水》以优美的舞姿动作、抒情的表现力,表演出了人们热爱生活、歌颂生活,使这部艺术作品更具有情感,进入了更完美的境界,同时也创造出了无限的意境,从而引发欣赏者心灵深处更多的联想。


  (三)大力加快平台发展及应用


  新时代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的方式,在融入人类生活的同时成为了人类生活中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


  5G时代的到来,将推动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建议采取“政府推动、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模式,加快发展各种形式的云音乐舞蹈专门平台,并运用各类平台,鼓励全社会自觉参与到音乐舞蹈创作与传承传播中,推动创造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作品与文化传承传播新模式,努力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科技赋能下,让中国音乐舞蹈的创作、文化传承和发展走向推动世界文明发展的新时代。


  在5G时代,加快音乐舞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将让云音乐舞蹈的艺术性、娱乐性、消费性得到更加充分发掘与立体展现,对推动传统音乐舞蹈产业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新途径,也为音乐舞蹈与其他文化产业及旅游产业等的跨界融合提供了新动能,还能有效实现“平时服务,灾时应急”的服务保障需求。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905-16 (01). 

  [2]金秋,舞蹈欣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郭英楠,殷宗迪,新时代互联网发展对人的影响:基于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思考[J].未来与发展,2018 (03). 

  [4]黄萍.发挥优势,补齐短板,促进数字文旅提质增效[N].中国旅游报,20200303 (03). 

  作者简介:燕昭颖(1991-),女,四川成都人,大学本科,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体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黄萍(1963-),女,贵州贵阳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智慧旅游、旅游大数据可视化。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