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论演唱者性格倾向性对声乐表演的影响
经过二十几年的教学和艺术实践,本人逐步认识到一个问题,在教学中传授学生声乐技能、演唱方法固然重要,但是要想使声乐演唱者能够很好的进行二度创作,准确地再现曲作者们第一创作所包含的作品内涵,除了必须掌握一定的音乐基本功、演唱技巧、文化底蕴、生活经历、歌唱能力以外,更重要的要使自己的歌声能够打动人心,给人以真正美的享受,要达到这个目的,那就是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在演唱风格上选择适宜他们性格的演唱曲目。
目前,心理学上有关性格的分类方法有多种,目前最常用的是荣格提出的性格理论。他根据个体心理能量的活动倾向把人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即内向型与外向型[1]。下面,我们就内向型性格和外向型性格对声乐表演的影响做以下的论述。
一、对声乐作品的选择
《乐记》中有“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之使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对声乐作品的选择上,大多数外向型与内向型性格的学生对声乐作品的喜好没有明显的趋向性,他们受其年龄、环境和情绪的影响,对声乐作品的选择有不确定性,有时喜欢热情奔放的歌曲;有时候是忧愁悲伤的歌曲;有时是安静的古典乐曲;有时还会是疯狂的震耳欲聋的歌曲。
一般说来,外向性格的学生心理活动容易受外部世界的影响,他们对当前流行的音乐趋势非常关注,常被一些收视率极高的音乐栏目所吸引,比如: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湖南芒果台的“我是歌手”节目,并且对参赛的歌手,比如:刘欢、那英、汪峰、韩磊、李健、黄绮珊、韩红等歌坛知名人物,如数家珍般的了解,对他们代表作及翻唱的歌曲也是耳熟能详,经常陶醉其中,或浅吟低唱或纵情高歌;内向性格的学生也像外向性格的学生一样,喜欢看这类节目,但内向性格的学生注重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比较慢热,不擅长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他们一般喜欢感情比较抒情,细腻的歌曲;有些内向性格的学生由于内心压抑,有时也会喜欢一些富有激情的快歌,想借奔放激情的快歌来释放心头的压抑。
二、对声乐作品的演绎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有一句话叫做“演员最宝贵的才智是性格化和再体现的能力”。所谓再体现的能力,通俗点说,就是把每一个特定人物的生活经历再认真体验一遍,把自己整个化成这个人物,这样才可能做到惟妙惟肖、生动传神的演绎好作品,才能塑造出“人人心中有,个个又不同”的充满个性的、独特的、美的艺术形象。
在对声乐作品的演绎上,外向型与内向型学生的对声乐作品的演绎都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一般来说,外向型的学生由于性格精力旺盛、敏感容易激动、积极乐观、活泼开朗、豪爽奔放的特点,喜欢并擅长表现粗犷豪放、节奏感强、爆发力强、富于起伏变化的作品,如《我爱你中国》、《马儿啊,你慢些走》、《天路》、《好日子》等歌曲,而不太适合表现情感细腻、抒情缓慢的作品,如《阿玛丽利》、汉乐府《长相知》、《风萧瑟》、《教我如何不想他》此类歌曲;而内向型的学生由于性格上孤僻、害羞、安静、情感体验深刻不外露、富有感情等特点,他们比较注重挖掘音乐作品的内涵,喜欢并擅长表现缓慢、抒情、细腻、深刻的作品,如《悲叹小夜曲》、《梅花吟》、《江河水》、《孟姜女》此类歌曲,不太适合演绎热烈、奔放、狂欢、快节奏的作品,如《中国大舞台》、《给心放个假》、《孤独的牧羊人》这种歌曲。
三、对演唱风格的形成
歌唱者的性格、作曲家的个性趋向、作品的艺术风格,以及不同作品不同情境中角色的性格,有着密切的联系,歌唱者在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中必须着力去挖掘。在声乐艺术表现过程中,歌唱者作为主体,对于客体(音乐作品)的反映与再创造,受自身阅历、文化素养、爱好取向以及个性因素特别是性格因素的制约,其中个体的性格倾向,对于剖析、定位、感知、投情、描绘、刻画作品内在的艺术形象以及性格特征具有重要的相关性和制约性。
在个体演唱风格上,外向型演唱者的人显得热情奔放,敏感易激动,在演唱中他们能用饱满的热情,把对祖国、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亲身感受融进他的歌声中,富于激情的演绎出抑扬顿挫的悦耳歌声,能淋漓尽致地把歌曲中所包含的内容情感表现出来,具有非常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然而由于性格的原因,往往表现比较肤浅、缺少内在的深刻与细腻,不能深入人心;内向型的演唱者善于挖掘和表现作品的深层内涵,其演唱显得细腻、深刻、感情真挚,但由于性格的局限,缺乏外在表现和激情,不能尽情的表达乐曲的丰富情感,在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方面有所欠缺,难以获得振奋人心的艺术效果。
虽然外向型和内向型学生对声乐作品的喜好不同,演唱风格也迥异,但外向型和内向型性格在声乐演唱中都有利有弊,只要自己认识到性格上的局限性,愿意取长补短克服演唱中存在的弱点,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力,努力演译更多的声乐作品,长期坚持下去也能拓宽自己的声乐演唱风格,达到令人满意的演唱效果。
作者:容霞
第2篇:声乐表演教学中的情景模拟法运用
在当前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新时期,艺术类专业的发展前景越发广阔,决定了高校艺术专业的热度越来越高,声乐表演作为艺术专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批针对于此的研究将重心放在了如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方面,致力于总结更为深刻的歌唱技巧。情境认知理论的兴起,提出了人的学习对于情境的依存,并逐渐延伸至教育领域对传统教学模式发起了挑战,也迎合新教育形势为声乐表演教学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声乐表演专业教学中情境模拟法的应用能够通过促进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而深化学生对声乐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具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
一、情境模拟法在声乐表演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从声乐表演专业教学现状来看,很长一段时间均在采用着传统的理论化教学模式,将声乐表演的基本理论知识点进行单一化的课堂灌输,学生的被动地位成为定局,并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情境模拟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指的就是以教学内容为核心围绕于此开展能够与具体实践相联通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和观察机会从而借亲身体验将自身的知识与能力进一步内化,应用于高校声乐表演专业的作用在于能够更好地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从而激发自主学习意识,自觉将理论联系实际,从而达到传统教学模式所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
情境模拟法在高校声乐表演教学中应用的意义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首先,声乐表演作为艺术专业的组成部分,同艺术专业有着本质上的趋同,即以声音的美感作为最高追求,而这种声音美感的形成必须要依赖于声乐作品情感内蕴的支撑,而情境模拟教学法的最大优势即在于能够借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情感;其次,情境模拟教学法的应用打破了传统声乐表演的单向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的双向互动,包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对声乐表演的鉴赏能力,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第三,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应用,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还原成为了情境模拟教学法的切实体现。声乐教学情境的设计能够直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通过角色的扮演活跃了课堂氛围,突破了传统理论灌输式教学框架的束缚,增进学生声乐情感认知度的同时更有利于达成更好地美育教育目的。
二、情境模拟法在声乐表演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当前,高校声乐表演专业课堂教学创新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多,对于高校声乐表演教学质量的提升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在于模拟情境的创设,唯有教师切实迎合新教育形势下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切实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以学生为中心对教学内容与活动进行合理化安排,才能真正实现情境模拟教学法应有的价值。结合理论与实践认知,本文认为情境模拟教学法在高校声乐表演教学中的应用步骤主要包括情境环境的创设、情境模拟的演练与课后的指导与巩固,具体如下:
(一)创设模拟情境环境
模拟情境环境在声乐表演专业教学当中的应用,需要基于情境模拟环境能够较好地服务于教学内容,为了保证情境环境创设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有必要在进行授课之前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并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切实了解到学生学习存在的实际问题与需求,以此为情境环境创设的原则紧随教学大纲对情景主题进行确定。在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将情境材料分发给学生,对学生展开表演指导。比如在进行莫扎特的歌剧《魔笛》教学时,教师可根据该声乐作品进行特定的模拟情境环境创设,将角色分为王子、公主和侍女,声部也分别定位,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与声音的优势进行角色的分配,并将声乐知识适当外延,使学生对不同人物性格形成更深刻地了解,从而达到更高效的情感呼唤目的。如此,则能够充分利用歌剧的故事性和表演性特点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参与度,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深化模拟情境演练
声乐表演需要以声乐作品作为素材,不同的声乐作品又具有着不同的内容,因此对于模拟情境环境的创设需要依据声乐作品而定,包括对场地的布置以及对角色的分配等等。情境模拟的演练应当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能够认真对待,在演练之后对本次演练进行深刻地总结并分析。比如对于莫扎特的《魔笛》,应当在模拟情境演练的过程中由教师和其他学生当观众,在学生表演完成之后针对不同角色展开讨论,并在教师专业的指导下向每位学生进行角色反馈或者执行打分制,对此的评价应当尽可能全面,不应当仅仅局限于结果所表达出的效果当中,而是应当全面涵盖到角色的情感深度、演唱气息、动作语言和声腔特点等等,高度总结各方面存在的优势与问题。如此不仅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快速掌握更多声乐表演技能,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声乐表演的“声情并茂”能力。
(三)加强课后指导巩固
声乐表演模拟情境环境的课后指导作用即在于能够有效巩固学生对声乐表演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学生们在进行声乐表演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表演直接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之处。在模拟情境表演完毕之后,教师依据教学指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综合的客观评价,而这种评价又能够同学生的自我评价形成对比,因此能够最大程度保证评价的有效性。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做的是要对学生的优势与闪光点进行发掘,正确对待不同学生的优势性特点,以此为有针对性教学实践的开展提供决策依据,并据此进行单独的声乐辅导,实施“因材施教”并帮助大学生“人尽其才”。
三、总结
综上所述,声乐表演教学中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应用具有着积极的优势,能够突破传统声乐课堂教学模式的僵局,通过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还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此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关超
第3篇:声乐表演及其表演中的情感控制问题探讨
音乐是人们内心情感的重要表现形式,声乐表演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艺术,能够贴近人类自然的表达形式。当前声乐表演艺术不再只是艺术的再现,而是赋予音乐以创造性,对音乐的内涵加以丰富,以保证声乐艺术的可持续发展[1]。因此,表演者在演唱和学习声乐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发音技巧,还需积极投入情感,有效表达音乐作品的内在情感,增强作品的生命力和表现力,达到良好的演唱效果。
一、声乐表演中情感控制的重要性
声乐表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艺术性,是以声乐作品为基础进行的第二次创作,通过情感、眼神和形体等来准确把握作品内涵,完美统一形式艺术和作品内容,达到审美的相关要求。情感类型可分为以下两种:1.从艺术作品中接感受的情感体验,即“审美情感”;2.从生活中直接感受的情感体验。声乐表演中的情感多为审美情感,具有无限的特点,表演者需要从其他渠道或其他艺术作品中获得情感审美体验,通过声乐将其表达出来。表演者在进行声乐表演时,需要有效控制自己的情感,以此强化音乐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感动观众[2]。此外,由于音乐没有国家、民族和语言的界限,好的音乐作品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意境,还需蕴含一定的情感,使观众产生共鸣。
二、声乐表演中的情感控制分析
(一)合理支配情感。音乐表演不仅要求表演者具备良好的演唱功底,还要求其具备一定的情感表现力,对音乐作品的情感进行合理支配,有效诠释作品的感情。音乐作品中展现的情感往往会受演唱旋律和创作背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对音乐作品进行整体把握,有效解决情感表达问题。表演者在实际表演过程中,需通过丰富的技巧和经验对作品蕴含的情感加以表现,控制技术表现形式,从而准确表达情感。对于声乐表演而言,只有将音乐作品和自身情感进行有效融合,从自身的情感体验出发,才能对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加以深刻体会和表达。表演者在演唱过程中,需要从整体上合理支配情感,细腻准确表达出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同时积极进行歌曲二度创作,确保乐曲情感表演的饱满和丰富。
(二)有效调控自身情感。歌唱需要配以优美的旋律和精炼的词句,要带有感情,有效调控情绪,这样才能深刻体验和感悟音乐作品的内涵,保证音乐表演的表现力。当然,要想在表演中有效调控音乐作品的情感,需要对作品的内涵进行准确把握,详细分析作品在节奏上的情感起伏。由于作品可分为抒情和陈述两部分,其中抒情方面的节奏相对舒缓,音域跨度较大,会出现乐句重复现象或四度、五度、八度的跨度,并且每一段落会进行强弱变化或有机停顿;而陈述方面的节奏则相对明快,语气具有强烈的生活化,给人自然清新之感[3]。如《两地书母子情》中的第一部分主要为陈述部分,表达的是母亲对孩子的无尽思念;第二部分则表达的是无奈之感;第三部分表达的是儿子对母亲的想念。这首歌曲在反复轮唱的过程中深化情感,确保音乐作品的强弱有度和脉络,便于情感的准确表达和有效控制。
(三)准确表达情感。声乐与表演之间具有紧密联系,二者相辅相成。声乐注重演唱的功底与技巧,而表演则更加重视表现的形式,要想精准展现声乐表演,往往需要重视情感的准确表达。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这也使得声乐表演的形式也各不相同。因此在实际演唱时,演唱者需要对歌曲的时代背景加以了解,充分挖掘其蕴含的深层情感[4]。如《我爱祖国的蓝天》这首歌,它表达了空军战士的爱国之情,歌颂了空军积极投身于祖国建设事业的精神。因此表演者在实际演唱过程中,需要详细了解该歌曲的背景,对其情感进行准确把握和表达,积极挖掘歌曲的情感,强化作品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三、结束语
音乐作为内心情感表达的一种重要艺术方式,演唱者要想有效表达歌曲中的情感,需要具备扎实的演唱功底,有效融入个人情感,合理支配情感,调控自身情感,从而准确表达自身的情感,保证歌曲的生命力和表现力。表演者只有统一好感性情感和理性情感,对生活中的美进行感受和体验,准确诠释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将作品中的情感和自身情感加以融合,才能完美展现音乐作品的艺术,给观众带来良好的情感体验。
作者:葛旭铮
第4篇: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体现
声乐表演艺术与所有的艺术门类一样都讲求美学。声乐表演的再创作要求表演者要准确把握作品中的内涵,促使其把原作乐谱当作重要依据,认真揣摩并挖掘出作曲家的意图,并在表演中把原作歌词当作重要依据,通过欣赏表演来体现对原作的再现,在尊重原著核心的基础上要求表演者进行再创作。不同的表演艺术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再创作是通过作品表达原作的情感,同时又在表演过程中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审美既要保留真实性和创造性,又要找到一个平衡点从而体现出声乐表演的审美价值。
同时,歌唱艺术是人们审美意识外化的产物。声乐表演不是独立的存在,它映射着并又返还于人的内心。歌唱时应注重表演手段的运用,将声情并茂与多彩的表演相结合,这样既丰富了声乐艺术的表现力,又使歌唱演员的艺术形象高度专业化。歌曲表演艺术强调演唱者自身应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等综合的人文因素。通过演唱者直接或间接所获得的丰富生活经验充分扩展作品艺术创作的空间,从而让听者有美的感受。
一、声乐艺术的审美内涵
1.声音美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普通民众认为好的歌唱声音应该具备“甜、脆、圆、润、水”五大特征。新时期的诸多优美歌唱家也使用悠长、婉转、优美的声音打动了诸多声乐爱好者。
2.音乐美
声乐艺术的审美内涵也就体现在其音乐语言呈现出的特殊品味,简单的几个音符或者是十几个音阶就能变化出各种各样的旋律。同一首声乐作品搭配不同的音乐能够产生不同的情感表达效果。
3.语言美
我国声乐艺术的语言美体现在遣词造句的排偶、对仗,表现的是整齐和谐之美;节奏顿数相对与平仄相间表现出的是回旋反复之美。
4.情感美
歌曲是情感意蕴的重要手段。著名戏曲理论家任中敏在《唐声诗》中说:“歌者不可轻于启喉,必须自己真情自发,而后再有声词之吐,能先触发自己之真情者,自能宣达声与词中之歌情,以度于听众。”也即是说,歌曲是传达情感意蕴的重要手段,因此,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逐渐成为我国声乐艺术创作与表演的重要审美标准之一。
二、表演艺术中审美体现的具体应用
声乐对声乐艺术的研究不仅包含着诸多层面的审美内涵,而且还形成了固定的审美标准。声乐作品一定要结合某一群体民众的切实生活,体现出传统声乐艺术的艺术特征;其次,所创作的声乐作品一定要能够打动听众。注重对该作品“二度创作”的技法应用,从而展现其应有的思想内涵与情感意蕴。
(一)表演前的准备工作
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体现,就是要求表演者在表演之前从多个角度去了解作品,一是歌唱时站姿的正确与否对声音的好坏有着很大的影响。错误的站姿会使声音出现用力上浮等问题。同样,解决歌唱时对歌唱姿势进行细致的调控可以确保歌唱时声音的正常发挥。其次是对歌唱时的气息控制。吸气时双肩略向后背并自然下垂;呼气时横膈膜收缩。吸气与呼气是密不可分的,演唱时没有心理的控制是很难保持住腹肌的扩张,声音的质量也就难以控制。歌唱的技术多么高超,如缺少声音色彩歌声就会缺乏生命力,也不能使观众得到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满足。
(二)表演技巧的运用
1.想象与联想
演唱中的想象与联想是贯穿在演唱者从最初创作直至登台演唱的全过程,对作品的体验与理解揭示与表现都离不开想象与联想的作用。艺术表现是通过声音与所表现对象之间的象征以及模仿的关系来完成的,而想象是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愈深入、细致,知识愈渊博。一个演唱者,除了不断地扩大和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外,还要善于捕捉生活中那些最激动人心、最富于诗情画意的场面,要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获得多方面的熏陶是培养艺术想象力的有力保证。
想象是每个人都具备的,问题是想象力也是要通过训练才会变得更加丰富。演员的想象力是来自日常对生活细节的细心观察,与其个人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密不可分,艺术想象来源于丰富的生活和情绪记忆。一切想象必须符合艺术的规律,并贯穿演员整个创作生涯。
艺术想象决不可忽略逻辑思维的积极意义,这是因为艺术想象虽驰骋无涯,但它是通过想象来挖掘情感内涵,再通过声音传递使听众也获得同样的感动。
2.准确的把握歌唱情感的审美特征
歌唱者对声音的审美感受,实际上是依靠长期积累的声音形象产生的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表演中缺乏美感,让人感觉是一种没有任何表现力的声音。声乐表演不仅是演唱者表达一度创作的作品,而且还是人们审美意识外化的产物。从声乐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观众的接受并不是独立的存在,它映射着并又返还于人的内心。在新时期,歌唱演员的演唱应注重表演手段的运用,将声情并茂与多彩的表演融合起来才会使感情表达得更完美、更生动。此外,对歌唱声音音色的审美也是歌唱者心理上的思维反应,漂亮的音色能表现声乐作品的情感内涵。那种失去光泽的歌唱声音绝对不会产生任何美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能激发想象与联想,逐渐提高思维的能动性与创造性。歌唱是声乐表演艺术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论是哪一种情感都要受到理智的支配。情感审美作为一种观念和形态的美,使歌唱所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与音乐作品中产生的各种情感刺激物相互对应,真情实感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歌唱者要使歌唱充满真实的情感。歌唱艺术表演在于它富有感人的情感力量。当人们听到动人的旋律时,会产生一种审美愉悦。从艺术影响的有效性来讲,一个出色的歌唱者要具有极高的歌唱审美与欣赏水平,要求既是歌唱家,又是审美家。
3.强化对音乐的感受
在声乐表演中,歌唱者在音乐的配合下演唱体现融合和谐的效果,只有加大歌唱者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才可以促进音乐背景下人员的演唱。
在音乐的带引下,演唱者一定要踩对点,根据音乐的演奏使自己的歌唱完全承载着音乐,将音乐完全和演唱融为一体,只有如此才可以算是一场成功的声乐表演。
4.要有丰富的感染力
作为声乐表演艺术,其表演是给人欣赏和倾听的,所以只有赋予声乐表演灵魂和浓烈的艺术感染力才会带动听众走进高潮,如此有感染力的表演才算是成功的表演。只有富有感染力的声乐表演才能使观众被声乐表演的精彩而震撼,具有感染力的声乐表演能够使观众跟着表演而变得时而平静时而波潮汹涌,所以感染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把观众真正的带引到声乐的欣赏中。感染力是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体现,只有它的存在才可以促使声乐表演者完成表演初衷。
三、声乐表演艺术中对审美的要点掌控
1.掌握声乐表演的过程
首先是“审美准备”,在接受声乐表演艺术活动之前客观存在着一种欣赏期待和心理准备。这种审美期待与欣赏者自身的客观生理区别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表演者在表演之前要通过与欣赏者之间的交流对自己的表演进行全面的审视。其次,是把握技巧。演唱技巧并不是简单地控制气息或者是高音达到怎样的标准,技巧要求表演者在练习的过程中真正做到享受艺术。表演中失去技巧就失去了生命,从古至今,歌曲演唱离不开声乐技能。随着科学的发展,歌曲演唱技能除了要求演唱者要掌握演唱的基本修养等方面的知识外,还离不开真挚的情感和创造性的想象。在表演艺术领域里需要将真挚的情感和创造性的想象完美结合来深化音乐表演的内涵。运用表演者富于创造性的艺术想象力将情感与想象恰到好处地结合,才能真正使观众产生强烈的内心共鸣。
2.将现实与历史结合起来
声乐表演的再创作过程要保证客观真实性,要求表演者准确把握作品中的内涵,并将其作为再创作的基础。艺术情感的产生都与当代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关,不同的背景都有自己的审美主张。在声乐表演中,表演的作品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任何一部作品往往是通过现代眼光去领悟作品的历史内涵,随着人们的审美情趣与原则不断发生变化,再现历史作品时必然会受到现代元素的影响。因此,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审美体现,一定要兼顾作品的历史风貌,又要在作品中准确平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满足人们的欣赏要求。
3.将技巧与表现性结合起来
演唱技巧是一个优秀的表演者必须要具备的素质,但是这里所指的技巧与表演者的内心活动是分不开的,要求表演者在练习的过程真正做到享受艺术。如果说技巧是声乐表演的骨架,那么表现性就是灵魂,如果失去灵魂,表演自然就缺乏感染力,这种表现的关键之处就是表演者的生活体验以及长期表演积累出来的艺术修养。技巧掌握的多对情感的把握就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就要将技巧性赋予作品骨架与灵魂。
总之,在声乐表演中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声乐表演的重要性,只有领会它所带来的审美才可以促进声乐表演艺术的提高,才可以使之成为人人都喜爱的表演。加强对声乐表演创新性的改变,推进声乐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曲晶
第5篇:声乐表演与声乐表演中的情感控制研究
1分析歌者在声乐表演中遵循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作用
歌者在声乐演唱中的表演应该遵循表现真实性,以充分的把握和理解歌曲表现的情感内涵,发挥出歌者的艺术修养和歌唱能力。其次,歌者还应该在声乐表演中坚持突破创新性,使表演富有个性,吸引观众的眼球。再次,歌者还应该在表演中体现完美性,掌握好声乐演唱的技术和方法,学会扬长避短,使歌者的表演可以尽善尽美。此外,表演在声乐演唱中不仅可以帮助歌者更好地完成歌曲的艺术想象,使歌者可以声情并茂的进行表演工作,令歌者的情感表达充分到位,还可以促进歌者在艺术实践中增强自己表演的自信心,以此推动歌者更好的表演。
2分析情感控制对声乐表演的重要性
歌者在声乐表演中控制好自己的情感,使自己所要表达出来的音乐能够感动到更多的人,这对于做好声乐表演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每一首歌曲都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情感内涵,歌者要想深入的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最好是要学会亲身体验,如果歌者没有亲身的经历,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和渠道,使自己真正能够领悟到歌曲中的内涵,也使自己在声乐表演中能够散发出更多的情感,通过一次次的演唱来感动自己,随之感动观众。另外,音乐是没有语言、民族和国家界限的,一个好的声乐作品必然是具备较高的意境,其中的蕴含的感情也是能够与人们产生共鸣的。歌者如果能够通过在演唱中控制好自己的舞台情绪,通过歌曲中生动的节奏和曲调,来唤起观众的情绪,使歌者能够在情感控制中表现歌曲的魅力,做好声乐演唱艺术工作。
3分析歌者在声乐表演艺术中情感控制成功的因素
(1)自信心较强,心态平稳。一个优秀的歌者能够在声乐表演中合理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使情感表达成功的一个因素是其自信心较高,心态平稳,具有良好的歌唱心理。有些初次登台表演的歌者面对比较大型的舞台和较多的观众时,会心跳加快,心律不齐,比较紧张和焦虑,有些许的怯场,由此极有可能在舞台表演时出现发声颤抖、忘词跑调等等现象,这主要是由于歌者的舞台经验较少,自身的心理活动支配不当,不自信等等。因此,歌者要对自己有信心,对唱歌表演充满热情,多参加歌唱比赛。只有这样歌者才能自然的唱歌,从心里把歌曲唱出来,尽全力完成声乐表演工作,这样才会使歌者在声乐表演艺术中对自己歌唱的情感控制得以成功。
(2)具备较高的声乐表演技能。声乐表演是一种通过歌者传递给观众,并且使观众和自己在演唱中获得精神满足的一门艺术。歌者平时应该多做一些声乐训练,调整演唱时呼吸的方式或呼吸动作,注意吐字的清楚以及发声的力度等,以此增强歌者声音的质量和美感,使歌者能够在演唱时高低音转换时比较自然,最终能够做到声情并茂的表演。另外,歌者还应该在声乐表演中多进行一些艺术想象,将自己在生活中经历的情感充分应用在声乐表演中,最终使歌曲充满了情感的魅力,使歌者能够将自己的歌声与音乐的节奏、力度等完美的配合起来,最终呈现出一个品质较高的声乐表演艺术。因此,歌者要具备较高的声乐表演技能,这样才能使歌者在声乐表演中表现得更加优秀,受观众喜欢。
(3)能够深入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能够调控自己的情绪。在声乐表演中,歌者除了要具备强大的自信心,有较高的歌唱技巧以外,还应该深入理解歌曲中蕴含的情感,能够调控好自己的表演情绪,演唱时能够情深意切,歌声扣人心弦,唱出歌曲的内容,而且歌者还应注重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使自己在舞台上的表现落落大方,轻松自如,使歌者具备驾驭舞台的能力。
4分析在声乐表演中歌者的情感控制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
(1)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内容。歌者在进行声乐表演中,为了使自己的情感能够通过歌曲充分的表达出来,首先就要了解歌曲中蕴含的情感内容。任何一首歌曲都有着对人和事物的描写,歌曲中的每个文字都会抒发出或爱情,或友情,抑或是亲情等感情,每一句歌词都会表现出人的喜怒哀乐,歌者需要反复研究,分析其中的歌词,这样才会加深自己对所演唱歌曲的深刻理解,让歌者可以饱含热情的向人们叙述出歌曲表达的情感,也能与观众产生共鸣,使舞台效果发挥得更好,声乐表演更加成功。
(2)进入歌曲的“角色”中,使歌者有感而发。歌者要想在声乐表演中达到很好的效果,用歌曲来感动观众的心,首先就要使自己先感动。歌者应该深入歌曲的“角色”,设身处地地去了解歌曲中的情感。只有自己先被歌曲感动了,歌者才会在声乐表演中控制和把握好自己的情感,使自己有感而发。只有歌者和观众之间共同产生了蕴含在歌曲中的感情,才会使歌者的声乐表演真正打动观众,也使自己的情感控制在今后的声乐表演中越来越好,使歌者的台风越来越稳,为观众呈现出一场又一场精彩绝伦的表演。
(3)多思考和想象使歌曲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对于一部优秀的声乐作品,如果歌者仅从歌词和曲调上来了解作品中表达的感情、内涵是远远不够的。歌者还应该多思考和想象声乐作品,深人体会歌曲,并且将自己的感情带人其中,这样才能从中得到更多的启发。此外,歌者还应该多经历一些事情,这样也会使歌者在表演中有深切的体会,情感控制得更加得当。例如,我国著名的爱国歌唱家张明敏,他在演唱歌曲《我的中国心》时,当时正值《中英联合声明》发表,作为一个深受英国长期统治下的香港人,他无比的热爱自己的国家,于是当香港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时,他满怀热情地向人们演唱了这首后来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曲,同时也深深地打动了许许多多的中国人。
(4)还应适时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过分激动和紧张。虽然我们一直强调投入更多的感情在声乐表演中会达到很好的舞台效果,但是歌者也应该在表演中适当控制好自己过分激动和紧张的情绪,不能无限制地宣泄自己的感情,否则会使演唱效果大打折扣。歌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和思考周围的事物,多向其他优秀的歌唱家学习他们的唱法,理智应对一切事情,尤其是在声乐表演上,不能在舞台上忘形失态,只有这样歌者在进行声乐表演时才会收放自如,感动自己和观众,最终达到一个良好的歌唱效果。
5结束语
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声乐表演艺术家,就应该在声乐演唱中坚持真实、创新的表演,提高自己在舞台表演上的自信心,使自己的心态放平稳,不能过分地紧张和激动。另外,歌者应该不断地进行声乐训练,调整演唱的呼吸、节奏等,让自己的声音充满质感和美感,进一步提高声乐演唱水平。歌者还应该多思考和想象,以深入理解歌曲中的情感内涵,并且进入歌曲的“角色”中,让自己有感而发,最终可以调控自己的舞台情绪,提高驾驭舞台的能力。
作者:赵珂珂
第6篇:声乐表演中的歌唱技巧探讨
声乐艺术中声乐艺术主要是结合声乐形式更好的表达人生感悟和情感感悟,是一种直觉艺术。声乐艺术表达细微情感的同时,不仅仅有着较强的独特性,同时也有着较强的表情性,对咬字吐字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也要做好声乐艺术的演绎,合理的选择不同的歌唱技巧,体现更加理想状态的演唱效果。关于声乐艺术中歌唱技巧的掌握,可以更好的表达声乐艺术,实现情感的双向沟通和交流,对于演唱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声乐延长的美感逐步增强。寡欲如何掌握声乐表演中的歌唱技巧,本文对此作了深入的分析。
1声乐表演中吐字和咬字技巧
声乐表演中歌唱技巧的掌握,就要保证咬字吐字的清晰,带给听者听觉上的震撼。咬字吐字技巧主要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字正腔圆,合理的掌握唱法,遵循咬字吐字的规律,并采取闭口音以及半开半闭的字音,避免口喉打开的过大,同时也要正确的运用吐字的器官。声乐表演中歌唱技巧中,一旦开口音的咬字吐字中,就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橄榄状咬字吐字,咬准字头,适度的打开口喉,实现咬字吐字的清洗,正确运用舌唇齿这些吐字的器官。尤其是流行音乐的歌唱,在追求音乐风格的同时,更要合理的掌握咬字吐字的基本技巧。
歌唱中正确的发生,需要合理的运用喉头和声带,结合歌唱的独特艺术,做好歌唱的有效性训练,同时也要放松舌根。打开喉结的时候,就要保证有着自然放松的口腔状态,并保证歌唱者较好的一种演唱状态。尤其是中声区的声音,就要保证有着自然自如的一种声色,保证有着灵活性的音色和声音,同时也要合理的切换欢声的音色。在喉头稍微咽下的时候,主要是充分的打开口腔,做好声音的换声处理。
2声乐表演中呼吸技巧
现阶段,声乐表演中演唱环节同样也要合理的掌握呼吸技巧,进而传达作品的情感。尤其是声乐艺术中呼吸技巧的掌握,做好气息的有效支持,保证身体有着自然放松的状态,同时也要正确的吸气,通过保证有着自然放松的呼吸状态,结合胸廓以及腹部肌肉的协调性配合,结合口鼻的均称吸气,借助于肋骨的扩张,做好气息的合理运用,同时找到最佳的深吸气状态。歌唱的时候,,确定声乐艺术的独特魅力,同时在呼气的时候,保证胸廓的向外扩张,同时也要严格的按照作品的情感进行呼吸的调整,做到轻松自如的呼吸,确定最佳的呼吸状态。科学合理的呼吸唤起过程,保证有着轻松的演唱,对于中速作品的呼吸,就要进行科学的换气。快板的作品就要做好合理的换气呼吸,适当的调整演唱的气息,保证有着完整的作品。对于不同的内容,需要结合情感的不同呼吸技巧运用情况,更好的表达声乐演唱的机器哦啊,同时也要合理的运用美声唱法气息,完美的展现作品的艺术性。
歌唱中的呼吸,维持放松的口腔,吸气的时候尽可能的慢慢的放气,同时做好声带的合理配合,发出比较动听的声音。做好声音的有效性控制,尽可能的扩大弹性容量,结合胸腹式联合呼吸的形式,确定更好的吸气状态。
3声乐表演中共鸣技巧
关于声乐表演中共鸣技巧的掌握,实现口腔共鸣以及胸腔共鸣,结合科学的训练方式,实现更好的歌唱共鸣。尤其是头腔共鸣的训练环节,结合深气息的呼吸调整,提高气息的声音,实现头腔共鸣的气息训练。头腔气息的训练,需要加强“ai”母音和“yi”母音的训练。胸腔共鸣的训练,主要是做好“wu”母音和“ao”母音的训练,将胸腔及时的打开。口腔共鸣的训练环节,结合开口音的练习分析,充分的打开口喉结,更好的运用胸腔共鸣的一种默契感,做好歌唱通道畅通的一种有效性分析。口腔共鸣和头腔共鸣的一种分析应用,更加强调声音的圆润性,充分的表达情感的感受。声音的体现,把握合适的音域,结合不同的情感共鸣要求,更好的表达艺术的独特形式,同时也要融合各种悲伤的情感需求,并实现口腔的共鸣,给人一种倾诉的感觉。
共鸣声音的表达,结合混合共鸣的形式,对声区之间的混合比例合理的掌握,尤其是口腔和胸腔的一种和谐应用。做好歌唱的统一和圆润的声音调整,体现丰富的情感,头腔共鸣的时候,通过在硬腭上对声波进行集中反射,同时放下下胛,逐步的上抬软腭和小舌头,沿着上颚逐步的向鼻咽腔递进声波,促进声波的回荡。声乐表演中歌唱更要合理的表达情感,通过旋律的起伏以及节奏的变化,结合饱满的情绪更好的感染听众,实现艺术效果的真正意义上的情景交融,同时也要更好的领会作品的思想感情,更好的表达演唱者的艺术境界,融合嗓音塑造的声音形象,实现艺术的全面创造和分析,注重歌唱艺术的有效表达。
4结语
因此,声乐表演艺术中歌唱技巧的运用,就要保证有着清晰的咬字吐字,实现情感的共鸣传达,同时做好呼吸的合理运用,掌握呼吸的各种技巧,结合歌唱技巧的情感表达,保证有着完整的艺术作品,更好的融入歌唱技巧,更好的传达声乐艺术效果。声乐艺术对共鸣效果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仅是对声音的美化,同时也表达了内容的独特性,在丰富性的共鸣情感传达中,结合较强的表现力,真确合理的运用低沉的美声作品,实现胸腔的共鸣。
作者:赵婧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