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音乐舞蹈论文

从“二都戏”论析地方小戏的保护与传承从“二

2015-07-04 09:2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关键词]二都戏;地方小戏;古代文化信息;非物质文化遗产
  [论文摘要]在我国众多的文化遗产中,地方小戏是一个较庞大的队伍,它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我国戏曲的繁衍、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从浙江庆元的地方小戏——“二都戏”的生存环境和空间越来越狭小,甚至面临消亡这些现象看来,地方小戏的保护与传承问题迫在眉睫。

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胜枚举。特别是地方音乐、地方小戏多不胜数。然而,由于许多地方政府采取的是“抓大放小”的原则,保护几个重点项目,放弃无数星光点点像地方小戏这样的文化遗产。据调查,20世纪50年代时,我国共有367个传统戏曲剧种。然而,到目前已经消亡了100多种。一些极具特色的小剧种已成为戏曲史料,有的甚至没有留下任何音像资料。勉强留存的,大多数面临着后继无人、资金短缺、没有剧场、表演技巧消失等情况。有剧场却无人表演的情况也很多,浙江庆元的县城和郊区、城镇乡村都有许多古戏台,见证着“二都戏”当年的辉煌。大部分古戏台如今还保存完好,但只在少数民俗活动中有演出,平时都是闲置着,甚至被菇民当作存放香菇段的场所,有些古戏台年久失修,已经到了墙倒台毁的地步。地方小戏虽然名气不大,但是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和研究价值。笔者针对地方小戏目前存在的情况、研究价值及保护传承谈几点想法。
  一、地方小戏名气不大但研究价值高
1.地方小戏蕴涵着丰富的古代文化信息
地方小戏里面往往孕藏着丰富的宝藏,就庆元二都戏为例:浙江庆元这块古老的土地,素有“浙南西藏”之称。WWW.133229.COm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创造了独特的艺术文化。由于地处偏远深山,受外界影响较少,方言至今仍保存大量古代汉语特征。庆元二都戏在明朝中叶就有萌芽。在康乾盛世得到发展,民国初期进人鼎盛时期,出现过许多班社和门派,培养了大批艺术家。二都戏节奏多变,旋律线波动较大,具有跳跃、活泼、奔放的特点,是集歌、舞、剧为一体的多声腔版腔体戏剧。唱腔以近似徽调的二簧和汉调的西皮为主。也采用了大量民间曲牌,如:“狐狸吐珠”“望乡台”“双板小开门”“半开门”“小得胜”“一支花”等。二都戏用庆元方言演唱,庆元方言据考证保存有很多古语的发音,有人称庆元方言为“古语活化石”。庆元方言不但保留着唐、宋、元、明等古音,甚至秦、汉以至更早的古音都在庆元方言里随处可听到。如:“国”字,庆元话读“硅gui人声”,2000多年前的周代就念这个音;“明”字庆元话念“莽mang,’,在《诗经·东方未明》中的起句“东方未明,颠倒衣裳”中读的就是这个音,而且一直沿用到唐朝。“鸟”字庆元话念的是“叼diao丁了切”,宋元以前都是这个读音。“大小”的“大”,庆元话语音近似北京话的“赌du",还有一种发音是“za锣”。“黔夷huoyi’’在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中有一段这样的记载:陈涉称王后,曾经跟他一起种过地的河南老乡去看他,从未见过世面的庄稼汉走人金碧辉煌的宫殿,目瞪口呆之余,禁不住齐声发出“移夷!涉之为王沈沈者!”的惊叹。这说明这个词产生的年代有可能是秦以前的朝代。庆元方言特别丰富多彩,就拿形容词来说,庆元方言在形容词前面都要加一个表示程度的字或词,如“铁硬”“鞭软”“鳅滑”“墨乌”等。这些语言特点在“二都戏”的表演中使情节更具有真实性,即使在舞台上殴打犯人,也不像其他剧种拉到后台殴打,而是直接在台前表演,犯人受罚哭喊:“黔夷”“硬(邵)不牢罗”等,都具有古语的发音。由此可见,“二都戏”在保护古语古音中的作用不可磨灭。
2.地方小戏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庆元的“二都戏”有扫台赶煞情节,艺人头戴面具驱鬼酬神,具有古代摊戏的特征,是摊戏的演化。浙江有八大高腔,其中之一的“松阳高腔”是历史最悠久的剧种,素有戏曲“活化石”之称。该剧种使用的唱腔属盛行于明代的四大声腔之一的弋阳腔的遗存和派生,这种唱腔的特点是“声调高、后场帮腔以及只用打击乐,不用管弦乐伴奏”。“二都戏”所演剧目多为戏剧发展早期的一些内容,如“五星记”“金砖记”“南游记”等。对西安高腔、西吴高腔和永康感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流行于赣东北和闽北南剑调中的“松阳调”,都与松阳高腔有渊源关系。所以地方小戏有其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和研究价值。


3.地方小戏是独特的不可再生的区域文化的组成部分
地方小戏是地域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国古代民族区域文化,就是历史上繁衍垦殖于中华大地上的许多民族,在特定的自然和地理环境下创造的,民族活动、区域经济和历史文化互为一致的社会文化体系。绚丽多彩的中国古代民族区域文化,汇成了恢宏博大、形式迥然的中华文明,反映和推动了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发展。地方小戏是区域文化的代表之一,是经过几千年的积累与衍变的艺术形式,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独一无二性和“人无我有”性,是不可再生的区域文化的组成部分。
  二、地方小戏的生存环境和空间面临消亡
1.地方小戏生存、生产的土壤正在消失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日益边缘化,有其共性的、“大势所趋”的原因,即其原先产生、生存的土壤正在消失。旧时大户人家在过节、生日、结婚、孩子满月等场合,常要请一台堂名,在一家之长办寿宴等场合甚至演戏几天。而现代的“演唱会”、广场音乐、音乐电视等逐渐占有了市场,地方小戏、民间音乐被排挤得无以立足,地方小戏也就渐渐失去了其生存、生产的土壤。
2.在现代娱乐设施的冲击下,地方小戏的娱乐功能逐渐萎缩
电视、流行音乐等的繁荣对民间文艺的冲击几乎是致命的。民间文艺、民俗的一大功能是祭祀、仪式,如流传于浙江庆元的的民间戏曲“二都戏”,是菇民出门前祈求平安丰收的,现在菇民都在自己家中种香菇,这一功能自然就不适合于现在了。怀揣绝技的老艺人被现代青年流行歌手取代;祖传的民族图案被现代电脑制作图案取代;民间的口头文学被现代网络文学取代;历史悠久的手工艺品被现代日用品取代……面对传播手段更为高科技的“现代文明”,地方小戏被迫退出了历史舞台。

3.地方小戏艺人的生活陷入困境
地方小戏艺人们的生活由于地方小戏生存环境的逐步恶劣而陷人困境。据调查,庆元二都戏的老艺人目前重要的谋生方式是种地和坐唱班,坐唱班就是在祭祀。红、白喜事等场合演奏一些民间音乐的团体,一般四五人、五六人不等,一个鼓手,两个二胡,两个唢呐,这也为二都戏老艺人开辟了新的谋生途径。这样的坐唱班在民间还是普遍存在的,特别是在办丧事的时候,一般村民都会请一台坐唱班调节气氛以及缓和丧失亲人的悲伤情绪,有一定的生存空间。但是,近几年也被现代的铜管乐队挤兑着,现在小县城都邀请铜管坐唱班,主要原因是铜管音量大,更加热闹、有气势,更能烘托气氛。在这样的情况下,民间艺人的生存空间更小了,生活几乎陷人了困境。
4.地方小戏失去了其生存的经济基础
地方小戏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在现代电影、电视种类繁多传媒的出现和排挤下,已经失去了了生存的经济基础。据调查庆元已经没有一个正式的二都戏剧团,艺人没有了经济来源,生活困苦、谋生困难,所以也到外地谋求新的出路。留下来的艺人由于排戏缺乏资金,也大多放弃表演。虽然有保存较完整的古戏台,但是由于缺乏资金,多年没有添置新装备,所以装备陈旧。政府没有给予应有的补助与保护措施使地方小戏面临消亡。
  三、地方小戏的保护与传承措施
人们习惯于把对地方小戏的搜集、整理、拍录看作保护,事实上,这只是博物馆式的保存,地方小戏真正需要的是活态传承、生态保护。鉴于此,笔者对地方小戏的保护与传承谈几点看法:
1.地方小戏的保护与传承要有正确观念的引导
目前,淡漠的观念仍然是地方小戏保护的“第一杀手”,虽然一部分地方小戏现在被幸运地重视和保护起来,但更多浩如烟海、丰富多彩的地方小戏却面临着被历史尘封、淘汰的命运。城市、乡村一体化建设是地方小戏保护的大敌。而普通百姓厌弃农耕文明、渴望工业文明的思想观念也促成了地方小戏的萎缩。在地方小戏最为丰富的广大农村地区,农民们渴望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的愿望,正在使一个个美丽的村寨、古老的里巷消逝。如:浙江庆元的二都戏产生在庆元县荷地镇的黄岗村,现在这个村几乎全村移民了,荷地镇的年轻人也都出去打工的打工做生意的做生意,留下来的都是些老的和小的。种香菇的人也越来越少,即使种也已经不用传统的砍化法了。所以,传统的为菇民祈福、祈祷平安的二都戏也就失去了市场。荷地镇就有一个民间古戏台,其实就是一幢三层楼的木房子,房梁、柱子都是杉木结构,几根大柱子(周长两个人张开双臂才抱得过来)支撑这庞大的三层木楼,每个柱墩、门窗、大门门柱上都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图案,演戏的时节就把两扇大门卸下,在宽敞的厅堂搭一个戏台接待各路戏团演戏之用。现如今这里成了人们的“香菇制造厂”,没有任何的保护措施,外墙已经有几个部位坍塌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保护与传承就得在政府的引导、带领下,并投人资金给老艺人一个生存空间,给小戏团配备必须的服装道具,选取地方小戏爱好者进行培养。只有政府有了正确的观念才能带动百姓的观念。这样才能有效地传承与保护。


2.地方小戏传承人急需保护
地方小戏的保护不能只是录录音、收集收集资料、包装包装开发旅游等工作,最主要的还是要保护传承人。传承人就是历史的“活化石”,没有了会这门技艺的人,也就没有了保护,只有后继有人才能有效地、长久地保护地方小戏。
(1)传承人调查与认定是保护民间艺术长存的手段
二都戏现存民间艺术家30多人,他们的生活来源:一是种地微薄的收人,二是坐唱班为村民的红白喜事演奏。有些老艺术家为了与铜管乐队坐唱班竞争,义务教授一两个接班人。但是由于铜管音量大,适合户外演奏,所以更得人们的喜爱。在这样的挤兑下,二都戏坐唱班的生存环境也在慢慢地缩小着。民间艺术脱离了生活环境,传承人就会面临人绝艺亡的境地。但只要这些地方小戏的传承人还活着,地方小戏就不会消失,保护就有希望,只有保护好他们才能将技艺一辈辈地传下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许多具有相当水准、受到专业人士肯定的传承人都已经年逾古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一时间没有进人“名录”的保护范畴。他们弃世而去之日,可能也就是某些绝技、绝活消亡之时。应该对传承人进行普查备案,建立科学的数据资料信息反馈系统,及时开展对马上要消亡的文化进行抢救性保护。
(2)鼓励传承人收徒授艺使地方小戏后继有人只有传承人存在才能进行系统整理记录。传承人一旦死亡,往往技艺也就消亡了。要抓紧系统整理和记录地方小戏历史渊源、分布范围、传承谱系、保护现状、艺术特点、文化价值等内容。政府应划拨资金抓紧成立艺术团,延请老艺术家们开课收徒,政府承担部分演出费用。这样才能使地方小戏传承进人一个良性循环,使地方小戏后继有人。
3.地方院校是地方小戏保护与传承的大舞台

地方院校的参与是保护传承的有效途径。由于小戏曲存在的地方往往是较偏僻的山城、乡镇,不为外面所知,学者专家关注很少。如:浙江庆元离省城500多公里,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方便,很难吸引专家学者的关注,即使有专家学者发现了,这里独特的方言、地域文化的障碍,也使外面的专家学者难以深人有效地展开研究,因而研究地方小戏的主力还在于当地文化部门和高校。地方院校的参与,使地方小戏的保护与传承发展成为可能。目前许多企业打着“保护开发非遗的口号”搞旅游开发,商业活动追逐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往往是弄巧成拙,免不了对地方小戏造成了破坏。而学校教育是非功利性的,学校的参与使地方小戏有被保存、被传承的可能。在全国“非遗热”的大背景下,有些地方也在尝试着让地方小戏、民族音乐进人课堂,如新疆的木卡姆,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学校教育还可以使地方小戏后继有人,可以演出不断,使地方小戏的保护形成良性循环。“坚持在群众中演出,是保护珍稀剧种的一个办法。戏剧家曲润海认为,老百姓的需要也是剧种发展的需要,有需要才有生存空间。
地方小戏的保护要注重培养专业人才,这个担子民间老艺人是难以承当的。应依靠地方艺术院校,提供展示、表演、交流的平台,组织汇演展示、宣传民间民族艺术瑰宝,寻找并培养喜欢传统艺术的业余爱好者。最好的教育基地是学校,特别是高校的音乐教育。一直以来高校的音乐教育都是沿袭外国的音乐学院教育,学的都是系统的西方音乐学院的和声体系,却没有关注到我们自己国家原生态音乐里就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和声。
当地高校师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他们熟悉这里的环境;二是他们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三是可以发动教学资源参与地方小戏的保护;四是他们在社会上有一定的权威。如:丽水学院的音乐教育专业,可以把地方小戏、舍族音乐、山歌演唱、戏曲表演、传统工艺制作室等校本课程用选修课的形式进人课堂。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北京汇文中学的经验:“汇文中学的高一新生可以从动手、学科、艺术体育等类别的20多门校本课程中选课。其中甚至包括老艺人教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丝续堆绣’的制作。高中课改实验方案中规定,学生必须学习各校自主开设的校本课程至少获得6个学分。校本课程不仅给予了学校教学的自主性,同时也是各校强化办学特色、推进素质教育的体现。此外,还可以鼓励具有研究水平的教师带领学生研究地方小戏课题,学生可以提交论文或设计成果来获得学分。新《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音乐课程的价值,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1.审美体验价值;2.创造胜发展价值;3.社会交往价值;4.文化传承价值。这第4方面指的就是音乐教育对地方性民间音乐的贡献。


4.广泛开拓保护传承的思路和举措
(1)保护传承的思路、举措要切合当地实际并具有“典范”作用
如庆元二都戏的保护方案:一是当地政府大力扶持并在群众中积极倡导这一文艺形式,如举办山歌会、庙会等群众性文艺活动,还在学校开设相关的教学课程,重视培育小演员;二是把二都戏作为当地的文化品牌精心打造,整理出版戏曲集、音像资料,举办具有重大影响的艺术节等活动,树立代表性传承人,扩大当地戏曲的影响;三是积极寻求二都戏与当代经济社会生活的契合点,如依托香菇的生产与销售,联合当地大企业建立香菇音乐艺术团,拓展二都戏的生存空间;四是县里新成立了一个“宏艺二都戏剧社”,有20多人参加表演和学习。最近新排剧目《郭子仪上寿》有望在新年与观众见面。保护与传承应寻找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能为一时的“非遗”热而工作,从而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
(2)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地方小戏
在地方小戏保护资金短缺的情况下,等待国家的拨款、政府的资助、企业的投资是不够的。江苏省苏州市尝试着从民间集资,对“非遗”的保护起了带头作用。“昆曲保护先后引进海外资金达3300万元、社会民间资金达700余万元。而在这近3年中,社会民间资金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总投入已超过10亿元。”从这事件可以看出,民间的力量是强大的。应运用电视、传媒、报纸等宣传手段,突出地方小戏的宝贵性、保护的重要性、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动民间资金保护地方小戏。这是功在一时,利在千秋的好事。只有形成了政府推动、鼓励社会积极参与,配合政府有益地保护、发展地方小戏,我国的众多地方小戏才能可持续的发展、传承,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与利用。
“继承发展也好,推陈出新也好,一定要按照戏曲发展的自身规律。郭汉城如是说。要给地方小戏创造生存环境。民众是无形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传承者,以民间事民间办为原则,充分体现出传承者是无形文化遗产的主人,市场是最好的生存广阔的场地。尊重历史的面貌,同时尊重事物自然发展的规律,“活态传承、生态保护”。只有生存才会延续,这是最好的发展道理。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