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先秦开始,广西被称为胳越国,是岭南壮族祖先的方国,居住着百越民族中的“胳越”“西瓯”和“苍梧”人。今天的壮族即是胳越与西瓯人的后代,他们继承和发扬了瓯骆先民创造出的璀璨文化。图腾与祭祀乐舞是古代文明发端的代表文化形式。音乐和舞蹈被原始时代的先民认为是与神灵沟通的最直接的媒介。《周官•司巫》记载:“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据文献记载,在广西的花山等地以岩壁画的形式鲜活地展现了古代骆越民族图腾祭祀的场景。①时至今日,古代骆越文明依然对广西的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2011年,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三位青年舞蹈教师朱晓忆、佟远和陈俊玉,在花山岩壁画的启示下,编创了体现骆越民族特色的舞蹈剧目——《花山影像》。作品讲述了骆越先民勇敢对抗自然、利用智慧重建家园的故事,在2011年9月“广西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舞蹈专业组的赛场上获得了二等奖。《花山影像》的音乐由广西艺术学院青年教师李勋创作。优秀的舞蹈音乐首先应该为舞蹈作品服务,这是伴奏音乐的特性。音乐要与舞蹈表现内容甚至舞蹈肢体动作有着密切的应和。此外,优秀的舞蹈音乐还应当是出色的音乐作品,如柴可夫斯基创作的著名的三大芭蕾舞剧,作品中多段音乐都成为音乐会的代表曲目。《花山影像》的音乐就是这样优秀的舞蹈音乐,具有浓郁的骆越风情,古代骆越文化对其具有重要影响。
一、《花山影像》舞蹈音乐的结构布局
舞蹈作品的音乐是为剧目内容服务的,每一幕内容所展现的画面决定其音乐形式。那么,从《花山影像》舞蹈音乐的结构布局上看,剧目编创者与作曲者显然是对舞蹈作品有着深刻的理解,并相互沟通,配乐是在剧目编创者的要求下完成,并服务于这部作品。整部作品的音乐结构采用对比统一的原则,以“带引子和尾声的复乐段”曲式结构来陈述舞蹈作品《花山影像》的主要内容:(1)象征着光明的铜鼓在壮乡儿女手中传递;(2)遭遇自然灾害,壮乡儿女愤然反抗;(3)几经波折精神受挫;(4)迎来曙光重建家园;(5)将传奇故事永久定格在花山岩壁之上。
为了更好地表现以上内容,作曲者对音乐的结构布局进行精心安排。首先,引子部分作为舞蹈作品的开端,主要描写的是象征着骆越文化的铜鼓在少女手中的传递,音乐主要加入原生态唱腔为主的音乐形式,塑造出本土化、安逸祥和的音乐形象,因此更加贴合舞蹈内容。其次,音乐的主题部分加入了鼓声和一些民间乐器来描绘这些身着豹皮裙、周身彩绘、赤脚上阵的男性舞蹈演员,体现了壮族人的力量和勇气。男舞者的战斗性的一面在音乐的第一主题中得以体现。音乐创作上突出矛盾,制造出紧张、惊悚、步步紧逼的听觉效果,营造出一种危险的战斗氛围,很好地吻合了舞蹈所表现的内容。再次,在舞蹈音乐的高潮乐段,在音乐构思上,采用欢快的节奏,大量的音乐再现层层递进,描绘出了一幅壮乡儿女重建家园、载歌载舞的盛世好景。最后,在剧目的尾声部分呈现的是引子中所蕴含的对骆越民族的英勇的赞美和歌颂,通过人物在花山上舞动的形象,讲述了这些人物形象的传奇故事。这样,《花山影像》的结尾与开始的引子部分形成呼应,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二、《花山影像》舞蹈音乐的节奏舞蹈音乐最重要的元素是音乐节奏,因为音乐节奏与舞蹈节奏同步进行。
首先,在《花山影像》中,音乐节奏的运用和处理成为表现作品情感的重要方式,主要通过音乐音响强弱、轻重、长短来表现音乐中不同的情感。《花山影像》体现的是胳越先民的图腾文化,因此壮族特色的节奏被反复运用,主要包括俗称“短长型”的节奏*n.、骆越民族特有的音乐节奏型,被称为“山花体”厂m」,还有“小切分”“大切分”节奏。这几种不同的节奏型交错出现在作品中,将广西山峦起伏和地表岩石的特点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其次,三拍子的节奏的变换,突破了引子中二拍子的平均和自然,突显出轻松律动的情绪和欢快的气氛,表现出壮族的勇士在历经磨难之后对命运的挑战和渴望冲破束缚与枷锁的愿望。三拍子具备强弱弱的特性,因此也能体现壮族先民在不断向前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顺境逆境,使得整部作品的矛盾再次激化,为后面转为四拍子的大高潮做好了充分的铺垫。最后,四拍子作为复拍子,不仅可以表现恢弘气势,也可表现小家碧玉,适用于舞蹈音乐的创作。《花山影像》的大高潮处采用了四拍子的音乐,正是利用其较强的表现力将作品推向高潮,表现胳越先民团结一心重建家园并且载歌载舞庆祝的内容。这段音乐用四拍子,比之前三拍子的暗淡落寞更显张力,强调了本段作为整部作品高潮的地位,使受众通过视听审美得到一种精神层面的洗礼。
三、《花山影像》舞蹈音乐的旋律
《花山影像》舞蹈音乐的旋律特点突出体现在音乐的民族性上,作品直接引用广西壮族民歌的音调以及民间舞蹈的旋律。其中最具有特色的是作品的引子与结束直接采用了原生态唱腔。在作品的引子接主题部分和尾声部分皆加入了壮族原生态唱腔。
旋律的主干音为G、C、A、D四个音,这是壮族民间音乐的特色音。旋律的发展以纯四度、纯五度、小三度的跨度连接。可见,其融入的是壮族高腔的音乐元素。这段壮族高腔音乐的使用加强了作品的民族色彩。此外,由于《花山影像》的内容以反映花山崖画胳越民族的图腾信仰为主,因此作品音乐还具备民间舞蹈的旋律特点,如旋律的发展走向、装饰音以及休止符的使用,都恰到好处地体现出壮族民间音乐的特点。其中,跨度音程的旋律衔接用来展现舞蹈动作的律动,以表现壮族人民庆贺丰收、节日等喜庆的场面;通过旋律的上行向下行的转变,体现壮族儿女的豪迈胸襟和洒脱不羁。另外,贯穿作品始终的是装饰音的使用,特别是倚音的使用,不仅使旋律更好听、更丰富,也突出了节日的氛围,更好地展现出欢度节日的壮族人喜着盛装、踏歌起舞的画面。此外,在作品高潮部分来临之前短促的休止,使平静而安稳的旋律增添了动力和活力,也体现出壮族先民即使在苦难中,依然具备向前的活力和坚持不懈的勇气。可以说,民族元素的融入为这部作品增色不少,是《花山影像》旋律创作的亮点。
四、《花山影像》舞蹈音乐的配器
《花山影像》音乐中的配器体现了作曲者的细致布局,其特色突出体现在对铜管乐和具有骆越风情的民间乐器的音色布局上。铜管乐主要负责音乐的庄严和隆重的音响效果。在此基础上,加入了民间使用的牛角之类的乐器,使单纯的铜管乐得到极大的丰富,更有力地营造出舞蹈紧张、神秘的气氛和磅礴的气势,也突出了骆越民族音乐的特点。打击乐的使用可以说是整部作品音乐的亮点,也是音乐对舞蹈动作的密切配合。音乐开始部分以打击乐器大鼓开场引入舞蹈,有效地增强了开场舞蹈音乐的气势,伴随鼓点的加快,也更加有力地营造出紧张不安的氛围。音乐的高潮部分,定音鼓的使用同样也为这两段音乐营造出紧张、沉重的氛围和磅礴的气势,不仅为音乐增强了律动感,也大大增强了听觉上的冲击力。此外,音乐中还添加了特效音响。比如,音乐当中添加了清晰的雷鸣声音,在之后的几秒内加入马嘶、风啸等诸多古代战场上的音响。这类特殊配器音乐的加入,使得这种紧张的气氛被烘托得更清晰准确,引领受众进入特定的情绪中,大大增强了作品前段的沉重气势。
《花山影像》的舞蹈和音乐创作扎根于胳越民族的历史文化,在本质上体现了壮族人民的勤劳朴实与英勇无畏的精神。《花山影像》的音乐始终围绕着舞蹈形象的塑造,尽可能做到与舞蹈形象的相互融合,追求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在吸收民族音乐元素的同时,也融合了现代科技元素,真正做到了对音乐美学的最理想化的实践,从而完美地诠释了胳越民族独特的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