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音乐舞蹈论文

云南青铜时代的音与舞蹈

2016-03-21 11:2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从明清以降,乃至现代,人们常把葫芦笙和芦笙这两种不同的乐器混为一谈。而在唐宋时期,是把这两种乐器分得清清楚楚的。例如,唐人樊绰在《蛮书•蛮夷风俗第八》中记载云南少数民族风俗时说:“少年弟子暮*夜游行间巷,吹壶芦笙,或吹树叶。声韵之中,皆寄情言,用相呼召。”这里所说的“壶芦笙”,就是葫芦笙。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把芦笙和葫芦笙这两种乐器记述得很明白:“瑶人之乐有卢沙、统鼓、葫芦笙。卢沙之制状如箫,编竹为之,

 

  纵一横八,以一吹八,伊嚜其声……葫芦笙,情竹于瓢,吹之呜呜然。”周去非描述的“芦沙”,就是现代少数民族仍使用的芦笙。云南出土文物中未发现过。而他说的“葫芦笙”,就是现代弈、佤、怒、拉枯、捧、纳西等小数民族仍在使用的,用葫芦挖空作音斗,上插5——6支竹管,内嵌竹或薄铜片制的簧片,用以吹奏的乐器——葫芦笙。二千多年以来,葫芦笙的形制一直没有变化。远在青铜时代,一般平民大量使用的应该还是用葫芦挖空后制成的葫芦笙。现在能从考古遗存中见到的青铜铸的葫芦笙,只不过是少数贵族的陪葬器物罢了。

 

  葫芦笙的演奏方法,古今无区别。在著名的云南“开化铜鼓”和晋宁石寨山M13■3铜鼓上,都刻划了吹奏葫芦笙的人物。最生动的是晋宁石塞山M17|23“铜舞俑”4件。其中一个铜俑,高约9厘米,梳银锭式发髻,髻根缠一条长长的飘带,分两条向背部下垂。耳朵、手腕佩环,右肩挂剑带垂至腰间部位系短剑一柄。身披披毡,双腿上各系一条带子,跣足。此俑向人们立体地展示了二千多年前吹奏葫芦笙的方法:口吹葫芦笙之细端,双手棒住球状音斗,手指按住音孔。

 

  鼓,右手拍之”,仔细观察后,此“鼓”应为锌于。与详于合奏的乐器还有葫芦笙。钟周代的青铜打击乐器,传入云南以后形制略有变化。祥云大波那铜钟一枚,出土于木椁铜棺墓内,钟呈圆筒状,高47厘米,通体装饰卷云纹。钟体两面有对称长方孔,舞部有对称圆孔。由于该墓时代为战国。这是云南时代较早的铜钟。

 

  在昌宁县发现的一枚高37.5厘米的铜钟上,铸出双蛇纹和3.条牛纹,推测时代也可能早到战国。祥云县检村出土的一组3枚编钟,大小相同丨均为高30厘米,呈扁圆形,顶部有三角形钮。钟的双面均铸出精美花纹,一面铸双鹭紋,另一面铸二兽搏斗纹饰。®这组纹饰完全相同的编钟时代属战国。

 

  云南最大的一组编钟是在牟定县出土的,发现时还有一面铜鼓共存。这组编钟共6枚,最大的一枚通体高53厘米,其余5枚依次递减,最小的一枚通高43厘米。编钟形制为扁圆体形,顶部为半环形。这组编钟中,最大的2枚钟体双面纹饰是蟠蛇纹,其余4枚钟体一面铸蟠蛇纹,另一面铸回旋纹。@时代也是战国。

 

  在云南最新发现的编钟是1992年在江川李家山第二次发掘中出土的。这套编钟共6枚,钟为扁圆形,上大下小,口平齐,顶上半环形钮。钟体双面铸左右对称的三连云纹及雷纹。

 

  云南最重要的一组编钟,是晋宁石寨山6号墓出土的6枚一组的“滇王编钟”,6号墓内因出土“滇王之印”黄金印一枚,与《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相吻合:“元封二年(李案:公元前109),天子发巴蜀兵击灭劳浸、靡莫,(李案:天子乃汉武帝)以兵临镇,溴王始首善,以故弗诛。滇王离难西南夷,举国降,请置吏入朝,于是以为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确证6号墓为滇王墓。“滇王编钟”最大的一枚通高40.3厘米,最小的一枚通高29厘米。钟纽为半环状纽,钟体筒形,上大下小,剖面呈椭圆形。钟体之两面各铸蟠龙4条,左右对称《唇口铸宽带纹样,宽带之上下由绳辫纹,中间由勾连云纹组成。类似铜纽在南涧出土一枚。

 

  从我国内地文物资料可知,编钟的演奏方法应当是悬挂在架上击打。云南发现的编钟有一个特点:多数由偶数组成,一般为6枚,而中原一般是奇数。羊角钮钟其实,羊角钮钟也是钟的一种。但是因为此种铜钟仅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和越南北部,总数仅仅31枚。又因为这种钟的形状过于奇特,钟的钮象两只朝外岐出的羊角,我国南方考古学者给它定名为“羊角钮钟”®。本文将其与铜钟并列而分开叙述。

 

  此类铜钟在云南共发现11枚。楚雄万冢坝Ml的腰坑内出土6枚,均为素面无纹,体量大小则依次递减。最大的一枚高21.6厘米,最小的一枚高15厘米。新平莫沙发现4枚。晋宁石寨山M6即滇王墓内也出土一枚,发现时钟钮的一只“羊角”已缺失。楚雄万家坝这6枚一组的羊角钮编钟是目前已知同类器物中最早的,时代属春秋时期。以一般铜钟、编钟的演奏方法推测,羊角钮铜钟,或一组成为羊角纽编钟,应当也是悬挂而击打 铃

 

  第一种:串铃,或称马铃。在晋宁石寨山6座墓内与马具、马饰置放在一起出土。共发现12枚,高度在5厘米至9厘米之间不等。形制变化多样。有扁圆体形,顶部或有环形双钮,或无钮。铃舌有铜质和木质两种(出土时木质铃舌犹存)。有八棱扁圆体形,顶上有横管状环钮,有的铃上还铸有晰蜴图案。这些铜铃装饰在马身上,原本应该有相当数量,惜出土时已大部份无存。数枚或十数枚用皮带或别的东西串成一圈,悬挂于马颈之下。

 

  第二种:法铃。在晋宁石寨山M16>64“四人乐舞铜饰物”上,有四个青铜鎏金人物并排而舞。他们头戴高的尖顶帽,上面装饰小圆球,帽子后面分开垂下两根长长的带子。他们的衣服都长及膝盖,不穿长裤,跣足,腹部挂圆形扣饰。这4位乐舞俑每人右手执一只铜铃。这种铃的纽或柄部较长,舞俑手握后还露出顶部。这种铃的实物从未出土过,仅从这种饰物上看到其形制。这4位乐舞俑左手和双腿仗略作舞蹈动作,而非常突出右手所执而摇曳的铃。在这组乐舞中,铜铃是唯一的道具和伴奏乐器,演奏方法是用手摇曳,使铃舌撞击铜铃内壁而发音。这种铃似可定为法铃,因为这4舞俑是巫师。元江发现3枚,扁圆茼形,有棒状铃舌。其中一枚残长5.2厘米,饰人面。

云南青铜时代的音与舞蹈

 

  第三种:脚铃。出土干曲靖八塔台古墓群春秋战国墓中,往往在女性墓主人足部发现,推测应为舞蹈时系在踝上发音伴奏的脚铃®。在南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现代舞蹈中还可以见到。

 

  第四种:装饰铃。江川李家山M24:96“鱼形器’’是一件R仗的杖头,木柄部分已腐朽无存。杖头为一尾长扁的青铜草鱼,鱼体上下各蟠一条蛇。在靠近鱼腮的部位20

 

  往下吊一只铜铃。若这只铜铃仅仅限于装饰功能,它不起乐器的作用。但是,当滇国贵族出行时,随从手持丨义枚行走,铜铃摇曳或故意被摇动而发音,便具有乐器的功能。

 

  铜锣这种打击乐器,最早的实物有2件,一件是广西贵县罗泊湾Ml>33,呈圆盘形,锣面呈平面,上刻一个“布”字。锣面边缘上有一道绳索纹突起,锣边缘有3只环耳,这面铜锣直径33.5厘米,时代为西汉初期。®

 

  另一件铜锣M12>1在晋宁石寨山出土时,复盖在一件贮贝器上,而该贮贝器本来是有盖的。于是这件贮贝,器被命名为“铜鼓形双盖铜贮贝器”。这面铜锣直径52.5厘米,形状为圆锥顶形,边缘上有一只耳,据此可以定为铜锣。这面锣之面部遍铸精美花纹,中央铸8角光芒,每2个角之间为复线三角纹,外面由三角锯齿纹和圆圈纹组成环带纹,再外一圈为裸体羽人,最后又是三角锯齿和圆圈组成的带纹。

 

  晋宁石寨山铜锣上的装饰纹样反映它与铜鼓关系密切,这些纹饰实际上和石寨山型铜鼓上的花纹毫无区别。在实际生活中,越南东山文化中发现过铜鼓与铜锣并存的状况。云南佤族、克木人在使用铜鼓时同时敲击芒锣®。开化铜鼓上有两组用架子悬挂的编锣紋饰,但没有表现敲击方式。这种青铜打击乐器又称盘(元人马端临《文献通考》:“铜钹,亦谓之铜盘”)、'镲、也可统称铙钹。其形制在晋宁石寨山西汉时期M13:38“双人盘舞铜饰物”上可以见到。这件饰物青铜铸成,表面鎏金,高13厘米,宽19厘米,铸两个深目高鼻男子,穿紧身衣、长裤,腰间佩长剑,每人双手各持一钹于手掌,双脚踏立在一条长蛇上,正昂首曲膝、引吭高歌:且歌且舞,以钹伴奏。钹形制正圆,中间背后就有凸起部分,因托于掌心不得见。伴奏时,每人双手所持两铜拔正面平坦部份相互撞击,发出声音。

 

  我国音乐界根据《隋书•音乐志》的记载,一般认为铜钹是南北朝时期从天竺(今印度)传入中国的。认真研究一下“双人盘舞铜饰物”上的人和乐器以后,这个意见似乎还可商榷。手持铜钹的两男子深目高鼻,极似南亚人的形象。他们所穿衣服也与云南古代民族不同,这两人穿长裤,西汉云南滇和昆明人均不穿长裤。南亚人腰佩极长的剑,在同时代的云南古代民族中也不使用。据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判断:“双人盘舞铜饰物”上的男子是南亚人,表演用的乐器——铜钹也是南亚乐器。而这件铜饰,物又出土于云南西汉墓内。那么,铜拔传入我国的历史是否可以提早到西汉时期?

 

  云南青铜时代文物图象中可见的铜鼓演奏方法,主要是石寨山型鼓的演奏方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平置于地上敲击。

 

  在晋宁石寨山M12:2“铜鼓形贮R器”的器面上有两圈人物图像,内圈上阴线刻铸9人,其中有一面有三角锯齿形纹装饰的石棊山型铜鼓平置于地面上,鼓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位乐手正在一边演唱,一边平伸手掌击打鼓面。铜鼓右侧的乐手旁边还有另一位乐手怀中抱着圆形乐器,从图象上只能看到正圆形的器面,或为铜鼓,或为铜锣,正在徒手打击伴奏。平置干地上的铜鼓当为主要乐器。

 

  在晋宁石寨山M12:26“杀人祭铜柱场面盖虎耳细腰铜贮51器”盖上铸出的祭

 

  祀场面中心不远处,分三排平置16面铜鼓。在祭祀过程中,这些铜鼓作为溴国“重器”陈列出来,是为了表示贵族奴隶主的威严。倘若需要敲击,也应正面平置敲打。

 

  *开化铜鼓是云南早年出土的著名的一面石寨山型铜鼓。在此鼓鼓面主晕纹上,有两组敲击钢鼓的纹饰,在房屋二楼阳台上,前后平置两面铜鼓,由两个跽坐的长发人敲鼓,每人双手各持一杵状棒之类物体,上下击打鼓面,其动作类似舂米。两组图案完全相同,共有四个人分别手执4根棒分别打击4面铜鼓。

 

  唐人杜佑《通典》里所说“铜鼓,铸铜为之,虚其一面,覆而击其上。”正是这种演奏方式。

 

  第二种:悬挂在架子上敲击

 

  前面在介绍锌于时已经提到的晋宁石寨山M12:26贮贝器盖子上,立体雕铸了演奏锌于和铜鼓的方法,就是用木根支起架子,将铜鼓耳部横穿,鼓悬空侧挂,鼓面与地面呈悬空垂直状态。演奏者双手各执一播,一手以播击打铜鼓鼓面,另一手以键击打锌于。

 

  (二)生律法

 

  通过一批万家坝型鼓和石寨山型鼓测音,研究这两类铜鼓的生律法倾向,大体知道其律制的音阶结构。

 

  葫芦箫又称葫芦丝。云南出土文物中仅见一件:祥云大波那木椁铜棺墓出土,战国时代吹奏乐器。整体青铜铸就,高16厘米,葫芦形状,细端铸宽1.7、长1.4厘米的长圆形吹孔。音斗球体上铸长3.9、宽3.0厘米的不规则扁孔。此孔中间可以插直径3厘米以内的主奏管一支,两侧可插更细的和声管一支。管为竹或木制品,出土时已朽烂无存。在同一墓内出土的乐器还有铜鼓和铜钟作为伴奏乐器。葫芦箫则是这个乐队的主要旋律乐器。®

 

  在考古资料中未见葫芦箫的吹奏方法。这种乐器今天在阿昌、傣、彝族中仍然流传,吹奏时口吹葫芦细端,手指按主管上的指孔。在吹奏旋律的同时,左右两根竹管(附管)发出两个持续低音,组成和音锌于这是从中原传到云南的青铜打击乐器。远在南北朝时便已失传。其形制整体青铜铸就,略成椭圆筒形,顶部正圆、平坦,上有钮,一般铸成虎钮,肩阔大而腰部收细。云南没有锌于实物出土,在青铜器上可以看到锌于的立体形状的演奏方法。

 

  晋宁石寨’山M12<26贮贝器盖上铸有杀人祭铜柱场面的立雕,人物多达127。其中一人正在同时敲击演奏锌于和铜鼓,这两件乐器都悬空挂在木架上,演奏者双手各持一锤,显然是一只手用锤打锌于,另一只手用锤打铜鼓。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