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艺术理论论文

亚洲流行音乐演唱会创意运用初探

2015-07-16 11:4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随着唱片行业的越来越低迷,艺人经纪公司都看准了演唱会这块炙手可热的肥肉,想在演出市场中分一杯羹。台湾天团五月天主唱阿信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笑言,五月天自出道以来唱片收入在总收入中只占很小的比例,大部分收入来自广告代言或演唱会。越来越多的艺人开启了自己的巡演计划,演唱会的创新和演出爆点变成了拼争的关键。请重量级嘉宾、吊威亚,博眼球的花样层出不穷,甚至渐渐开始走向低俗化。其实即使是全场爆满的演唱会并不一定是盈利的,仅凭票房和赞助的中国演唱市场很难自给自足。如何在演出中作出创意并且获得更多的盈利成为很多经纪公司需要迫切考虑的事情。
  一、内涵深刻,耐人寻味的立意
  流行演唱会的普遍性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演唱会的名称也成了吸引人的卖点之一。不管是演唱会的组织策划人员还是艺人本身,都对演唱会的名称相当重视,都希望用最有特色的名称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毕竟,演唱会名称是观众接触一场演出的第一印象。现如今,单纯命名方式的演唱会已经不能吸引诉求日益提升的观众了。演唱会需要好的立意,就好像人需要好的灵魂。
  越来越多的流行演唱会注重立意,希望传达给观众的是一种理念一种对于社会的认知,而并不是单纯的为了消遣而存在。让人们在走出背后那扇大门的时候能有新的思考新的认识,这才是当下流行演唱会所诉求的。
  五月天2012年的巡回演唱会:诺亚方舟,刚好切合了玛雅人关于2012年世界末日预言,也正是如此,五月天这次巡回主打回忆温情牌,在演唱会上引领观众走入回忆,停下平时忙碌的脚步,关心自己的生活和身边深爱自己的人。如果只能打一通电话你会打给谁?如果只能带一张光盘你会选择哪一张?整个巡回围绕“回忆,当下,珍惜”展开,演唱会上时常有催泪桥段和曲目让粉丝落泪。整场演唱会用切合主题的微电影形式的VCR贯串,邀请台湾明星林依晨和言承旭出演,极大的增强了演唱会的可看性。而同样是制作五月天演唱会的必应创造制作的林俊杰2013的巡回,用了“时线_timeline”作为巡回的主题。“时线”通音“实现”,有梦想实现之意。而timeline也是时间线的意思。2013年恰好是林俊杰出道十年的纪念日,用一条时间线串联起十年间的回忆,与歌迷一共分享十年的辛酸苦辣,一同实现梦想。这样的演唱会的名字含义深刻,留给歌迷无限的回味和回忆,拉近了歌手和歌迷的距离。
  二、繁复多样,挑战传统的形式
  传统形式的流行演唱会已经满足全部观众的需求了,因地域资金等多种因素的限制,能参与到传统形式演唱会中只是少数,更多的是不能近身接触到偶像的“屏幕饭”。只有满足到这个基数庞大群体的需求,才能让流行演唱会成为全民同乐的娱乐形式,才能让流行演唱会平民化。
  3D现场会的出现,突破了传统的流行演唱会模式,改变了固有的视听模式,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平时不敢问津的演唱会现场中来,一方面开辟了更大的演出市场,另一方面也为明星艺人争取到更多的粉丝资源。3D演唱会往往以电影形式在影院播放,也是演出市场与电影市场一次极大的融合与接触。电影模式的3D演唱会也让更多的平民接触到演唱会,即使不花上千元也可以坐前排。五月天曾两次将演唱会改成电影形式,票房反应均良好。
  去年汪峰的“峰暴来临”演唱会,乐视网在线下卖票的同时,以30元每张的价格销售了将近无万张的直播电子票和将近3万张的回访转播票。乐视有关的负责人表示:“通过乐视TV,移动端以及pc端等乐视网全平台屏幕欣赏到这次精彩演唱的人数超过了10万人,线上观众超过了传统观众的数量”。这次线上现场会大获成功,给演出市场带来了新鲜的血液也给演唱会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无论你身在何在,只要有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只要几十块钱,就能享受到演唱会几千元前排的视听享受,对于很多没有这种消费能力的粉丝群体来说,是颇有益处的。虽然盈利小,但是基数大,这种方式也成为越来越多演唱会需要借鉴的。
  三、大胆创新,互利双赢的互动模式
  演唱会互动是粉丝最奢望却又求之不得的福利。日韩演唱会中,明星会选择时机与歌迷互动,握手,送礼物,或者拿粉丝手机自拍等等,一般选择的都是摇滚区前排或者延伸台附近的歌迷。内地演唱会一般处于安全考虑不设立摇滚区,第一排距离舞台也比较远,互动大多为在演出结束后歌手扔下毛巾或者帽子,有时会抽取几个粉丝上台互动。这种互动方式受福利面太小,限制性太大。
  2014年6月份韩团SHINee在上海举办了演唱会,与其他韩流演出不同,这次演出为了让粉丝通过贴吧参与到互动中才举办的。“互动”听上去简单,但背后却是一种与传统演唱会截然不同的商业模式。粉丝通过贴吧完成的每一次应援,都要消费一定的“T豆”—贴吧上的虚拟货币,而T豆需要用现金购买。韩流演出与一般的演出有一些不同,像周杰伦陈奕迅,大家买票只是为了听歌感受气氛回忆自己的青葱岁月,坐在哪里并不重要。而韩粉则不同,除了看台上的一部分应援区域,更多的有经济能力的粉丝都会选择内场区,甚至不惜高价买前排票。韩粉听歌是其次,她们需要的是一睹偶像阵容,拍摄高清照片。
  此外,各大视频网站在尝试O2O模式演唱会后也都尝到了甜头。据《二十一世界商业评论》中统计:在华晨宇演唱会的线上直播中,网友们在芒果TV和QQ音乐平台上一共送出18万朵虚拟鲜花,每朵售价20元人民币。除此之外,还有5万人参与了线上投票,以决定安可曲目。最终,华晨宇演唱会的线上收入达到了400万元,与当天的线下票房持平。由此可见,线上平台的盈利让人叹为观止,歌迷的热情并没有因为无法近距离接触偶像而减弱。
  O2O模式演唱会可以增加互动,尤其是艺人和网友之间的互动,让网友享受到现场观众无法享受的体验。还可以赠送礼品,赠送艺人亲笔签名的玩偶或者是艺人使用的物品。这就会吸引更多网络上的粉丝参与进来。
  四、耳目一新,惊为天人的舞台技术
  歌手属于舞台,舞台也是歌手将自我风采呈现给观众的主要平台。观看演唱会欣赏音乐同时也是欣赏舞美。这也就是看演唱会和听音乐会的不同。流行演 唱会与音乐会不同,音乐会大多表演者在舞台上没有大幅度的移动,只调动单感官的欣赏。而流行演唱会是多感官同时调动的活动,需要你看舞台的舞台,舞美灯光的变换,需要你聆听表演者的演唱,需要你呐喊挥手跟台上表演者互动。一个创意十足的舞台更有助于表演者更好的发挥,也让演出更吸引眼球。演出中放烟火已经屡见不鲜,甚至出现喷泉,越来越大的场景的出现都是为了营造演唱会的气氛,让观众享受演出。演出高潮喷放纸片来营造下雪场景,日本演唱会还会精心的将纸片做成心形的形状,而中国演出的大多只是普通方形纸片,可见日本在细节上的用心。
  日本长青天团ARASHI在2009年的5X10十年演唱会的时候就采用了吊威亚飞越全场的方式登场,让演唱会一开场就达到了高潮。这次演出除了主舞台以外,还设有一个移动舞台,一个跨越观众区域的透明移动舞台,一个可以在轨道上绕场一周的移动舞台,这些舞台非常人性化的设计,让不管处在内场看台还是山顶的观众都能近距离领略到偶像的风采,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不会感觉到置身事外。这些都让演出市场起步较晚的中国望尘莫及。直到2013年,五月天台湾跨年演唱会中也采用了透明移动舞台,实现了全场观众都可以近距离观看偶像的愿望。创意的实现需要技术的依托,而技术的实践则需要更多的财力。好看的演出才有可观的票房,为了呈现给观众最棒最精彩的舞台,越来越多的演出公司不惜重金打造舞台,在回馈的同时也是为了回本。
  除了舞台之外,技术还可以应用在应援物上面。五月天2012年的巡回演唱会推出了一款芯片控制的荧光棒,可以在演唱会现场随着音乐的变化受芯片的控制全场变色。而且这款荧光棒售价只要人民币40元左右,是一般歌迷都可以接受的价格。后来在东方神起的日本演唱会,也出现了原理相似的芯片荧光手环。虽然是低成本的技术应用,却极大增强了现场的互动性。
  五、种类多样,功能齐备的周边衍生
  我国的大型演唱会收入来源一般只有赞助和票房,而日本的大型演唱会并不单单只是这两个方面的收入,还有版权收入,集会市场收入,餐饮分成收入,歌迷会管理收入,手机电视台收入,周边收入等等多种收入方式。日本的歌迷会在世界上闻名,想要参加一场演唱会必须首先加入歌迷会才有权利参与抽票,购买抽票权利之后便是等待抽票结果,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抽中,即使有幸被抽中,位置也很可能不尽如人意。这时很多歌迷就要去论坛或者推特上购买别人抽到的高价转让的好位置的票子。ARASHI的一场演唱会,常常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很多中国粉丝即使花费几万元人民币“朝圣”,却也只能坐在距离主舞台很远的看台上。韩国的官咖制度也是类似的运作模式,每年向官咖缴纳一定会费,就可以享受到参与观摩打歌现场等一系列的福利。中国也有类似的官方歌迷组织,比较早的是罗志祥的SFC和去年林俊杰的“林距离”。除了购票优先的福利之外,还会定期在一些城市举办活动,例如可以与偶像合照。
  日韩流行演唱会的周边制作精美可爱,并且限量提供。参加演唱会的人需要提前在场外排队才能购买,也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买到。很多去不了现场的海外粉丝也要拜托朋友或者找代购帮忙购买。这些周边往往是一些应援扇,购物袋,徽章等等,因为女性粉丝占巨大多数,周边中也不乏有发圈,发带,夹子等女性饰品的出现。明星官网还会在年末发售下一年的日历,这些日历往往定价较高,也成为粉丝抢购的物品。
  小结:
  流行音乐产业是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国首相布莱尔在美国提出的文化产业的基础上,提出的创意产业这个概念。创意产业不仅是一种产业类别,它的范围广阔,包罗万象。流行音乐是艺术娱乐和商业性的结合体,是完全符合创意产业的新兴产业。流行歌作为一种通俗文化,本来就能够打造聆听着的集体认同。越来越多优秀的流行音乐强调的并不是音乐本身,而是音乐中传达的一种新的理念新的生活方式或者是一种新的态度。作为流行音乐重要的表现形式的流行演唱会在创意方面也应该下足功夫,把演唱会做成视听盛宴,让演唱会成为一种新的享受生活的方式。(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夏梦琦.浅析中文演唱会名称的语言现象.文学教育(上).2012年04期.
  刘昱.3D演唱会——音乐文化市场潜力股音乐生活报.2011-11-28.
  魏银久.日本大型演唱会组织与运营的启示.中国文化报.2012-03-27.
  金宗静.流行音乐演唱会的审美文化透视.山东师范大学.2006.
  黄德俊.我国流行音乐产业环境及其发展途径分析.商业时代.2010年09期.
  陈一鸣.五月天:每天开15588场演唱会.南方周末.2011-09-2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