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衬词”作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一部分,在民族、民间歌曲中的表现力是十分丰富的。研究民族、民间歌曲中“衬词”语言艺术的表现特征,对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掌握民族音乐特点,总结民族音乐规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 :歌曲 衬词 特征
我们的祖国具有灿烂的民族音乐文化,历史悠久,风格绚丽。民族音乐是各族人民音乐智慧的结晶,反映着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这种特色不但体现在创作、表演和理论方面,而且也体现在表情达意的“衬词”语言上。作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一部分,“衬词”语言在民族、民间歌曲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不但有助于民族风格的体现,也有助于地方色彩的突出,更有利于歌曲情感的积极表达。它在音乐性格的刻画上,在音乐形象的塑造上,在音乐情感的表达上,起着积极的作用。所以,研究民族、民间歌曲中“衬词”语言艺术的表现特征,对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掌握民族音乐特点,总结民族音乐规律,对民族音乐创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衬词”,就是在歌曲中,除格式规定的字数以外,为了行文和歌曲的演唱需要而增加的字。如歌剧《刘胡兰》“数九(那个)寒天下大雪,天气(那个)虽冷心里热”中的“那个”就是衬词。衬词作为一种音乐语言,在民族、民间歌曲中运用得相当广泛,其表现力也是十分丰富的。“衬词”在歌曲创作中,运用是否准确,是否恰当,其形象性、生动性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不但体现着民族风格、地域特色,而且也影响着歌曲情感的表达。Www.133229.Com这种准确与恰当、形象与生动、模仿与模拟,就是“衬词”语言在民族、民间歌曲中几个重要的表现特征。
1.“衬词”语言在民族、地域风格上的准确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由于生产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在语言上、表情达意的方式上都形成了各自的风格特点。“衬词”也是如此,不同民族、不同区域,其“衬词”的风格也是不一样的,要注意它的准确性。“衬词”作为歌词中一种表情达意的语言元素,在其运用上应该准确鲜明,并体现其民族特点,地域特色。它作为一种音乐情感语言,一种音乐情感表达元素,在民族、民间歌曲中具有独特的魅力。这种魅力不但体现在民歌中,也体现在当代很多优秀作品之中。
如歌曲《跑马溜溜的山上》,是一首四川民歌,产生并流行于四川康定,所以又叫《康定情歌》。这首歌旋律优美、抒情,描写了康定城里年轻人的爱情。歌中的“溜溜”就是衬词,它活跃了节奏,舒展了歌腔,使歌曲的表现更加生动、风趣,不但体现了四川特有的地方色彩和特征,而且也增添了歌曲的表现力。
又如民族风格创作歌曲《青藏高原》(张千一词曲),歌曲融入了藏族民间旋律,具有浓郁的藏族色彩。歌曲高亢、朗洁,不但唱出了蓝天的圣洁,也倾注了人们对高原的赞美之情。曲中的衬词“呀朗索”就具有浓郁的藏族韵味,歌曲的引子与尾声都用到了“呀朗索”这种衬词语言,特别是尾声,运用变奏手法,唱出了高亢、明朗的天外之音,令人耳目一新,雅韵脱俗。所以说,“衬词”语言在民族、地域风格上的准确性是十分重要的。这是“衬词”语言的重要表现特征,它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不但体现了民族风格,也体现了地域的特点。
2.“衬词”语言在情绪渲染、情感抒发上的恰当性
恰当,即适当、妥当、合适之意。民族歌曲创作中,除准确把握“衬词”的民族风格与地域色彩外,恰当地运用“衬词”渲染气氛,表现情感也是十分重要的。音乐情感的表达主要靠的是旋律,“衬词”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也在起着积极的作用。“衬词”运用是否恰当,用在什么位置,这对歌曲的表现力是十分重要的。恰到好处地应用“衬词”,不但能深刻表现歌曲内涵,而且能增添歌曲的表现力,使歌曲的艺术感染力更强。
如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歌曲改编于1972年,它的原型是陕北民歌《信天游》和陇东民歌《揽工调》。歌曲表达了人民对陕北红军和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爱戴和拥护。歌曲的b段是一个热情洋溢的快板。曲作者刘峰在这里为了渲染气氛,使情绪表现得更加热烈,在每句歌词的句读之间,加入了陕北地区特有的衬词语言:“哎咳哎咳哟”和“衣儿呀儿来吧哟”。这种恰到好处的“衬词”应用,不但增长了句子,扩大了结构,更为重要的是使歌曲的情绪表现得更加热烈欢快了,情感的抒发也得到了尽情的展现,充分地体现了陕北民歌中的“衬词”语言特征和音乐特点。
又如歌曲《一个美丽的传说》(张名河词,程恺、吕远曲),该歌旋律一波三折,婉转起伏,采用了我国冀东地区乐亭影戏的音调加以发展而成,很有特色。曲作者在这里独特地采用衬词“哎啦哎嗨嗨……”结束的表现手法,用十一小节的大段衬腔(衬词),把歌曲的情绪推到高潮。这种恰到好处的“衬词”运用,改变了歌曲结构的方整性,使结束句得到了扩充,旋律得到了延伸,更为重要的是使歌曲的情感得到了尽情的抒发,意境深远,形象感人。
3.“衬词”语言在意境描述上的鲜明形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