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艺术理论论文

试比较音乐和语言中的符号学元素

2015-07-09 09:3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内容摘要:符号学被证明是描述和分析音乐的有效途径,且可以作为比较某文化的语言和音乐的基础。从文化或认知的角度看,音乐和语言的研究目的是找出它们外部的某种结构形式,用符号学的方法使我们在理解音乐和语言的内部结构体系的基础上,弄明白这种结构,如何能够将它们和其文化环境及其认知、神经基础相联系。

  关 键 词:音乐 语言 符号学 比较 分析
  
  音乐和语言属于符号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符号系统。音乐和语言符号与广义的符号之间在层次关系上有一种类比关系。
  广义的符号系统通常可分出三个层次:
  1.次符号层次:这个层次亦称符号载体层次,它是信息的物质载体。如音乐中音符的形态;汉字的钩、点、撇、捺;西文的字母;旗语的人体动作;电报密码中的点和线。
  2.符号层次:这个层次中的符号都是一定的物质载体与信息意义的统一体。如音乐中表现一定性质(音的高低、长短)的音符;一定的音(或书写笔画)与意义结合后的产物,如汉语的字、词;旗语中一定的动作和动作意义的结合。
  3.超符号层次:这个层次也可称为符号系列层次。在这个层次上,用组合好的联结符号来传递连贯的信息,从而达到思想内容的交流。如音乐作品的一个乐章,文学作品的一篇文章,一套旗语等都属超符号层次范畴。①由此可以看出,在这三个层次上音乐和语言有较多的共同点,值得对比与探讨。本文尝试从综合符号学角度对音乐和语言的表达方式、内容和意义进行比较,以揭示其异同之处。
  一、音乐和语言的表达方式
  1.音乐和语言——系统的声音
  符号体系指相关联的一组内容和表达方式:音乐和语言都是符号体系的实例,其表达媒体均为声音。wwW.lw881.com这两个体系的主要区别在于,语言利用了发声、停顿、鼻音等发音特征形成一系列基本声音单位或音素,以产生各种词素或基本词汇单位:即语言的双重表达,而音乐似乎不能以同样的方式表达其内容。这一区别很重要,因为语言的双重表达使它能够表达内容。
  虽然语义符号可以通过概念及其逻辑表述来说明现实中的种种事物和思想观念,但“它却很难表达属于人类内心体验的东西,例如情绪与情感;而艺术符号则不同,它虽然不能确切地表达概念和抽象的思想观念,却能生动、具体地传达出语言所不能传达的人类内心的情绪和情感。音乐正是这样一种最典型的表现人类情绪与情感的艺术符号,因为在音乐形式和情感形式之间‘有着惊人的一致’。”②
   2.音乐和语言——生理过程
  对于胎儿和新生儿的研究进一步证明,音乐和语言之间可能有身体和心理上的联系。音乐和语言似乎都起源于胎儿神经系统的发展和它在子宫中的声音环境。婴儿在成长的过程中,根据感情的需要所发出的低声哼唱、低语、咿呀学语等表达方式逐渐发展成了语言和歌曲,而语言和歌曲对婴儿来讲往往没有明显的区分。
  tomatis说:“一个人用耳朵唱歌。”③其实也可以说:“一个人用耳朵说话。” 耳朵是音乐和语言之间的重要桥梁。声音的听取、理解和记忆以及声音的输出形成了一个环状结构。说话和唱歌时,发声器官发出的声音不断被输入到这个环状结构中,支配着发声器官的输出。即使没有从体内发出的声音,我们也能在心中听到写在乐谱上或要即兴演奏的音乐(专业的音乐人)。正如我们能够在心中听到我们默读的句子或即将说出的话一样,我们称这一现象为试听或者叫内心听觉。试听于音乐如同思维于言语。因此,试听是一种涉及听觉、理解、认知和文化熏陶的过程。
  二、音乐和语言所表达的内容
  由于音乐和语言都是以声音作为表达内容的载体,我们可以把这些系统有序的声音看成文化体系、认知或符号体系。
  1.音乐和语言——文化体系
  传播人类的文化知识必须借助于语言。不管其文化中的物质生活或技术条件多么简单,人类社会的不同地域都拥有一套复杂的语言体系。同样,人类的所有文化都拥有音乐。与语言不同的是,音乐不记录人文环境中的事物、事件和进程。然而,如同语言一样,音乐将理解领域划分为有意义的成分。这一划分方式因文化的变化而变化,影响到了所选取的音符以及它们的组合方式。
  人类拥有创造符号和对符号做出反应的独特能力。物质世界的现实通过语言符号体系变成了文化现实。因此,语言作为文化符号体系而运作,音乐也被视为文化符号的体系,在此体系中,自然界或人类世界的各种形式被赋予比喻义。这种比喻义可简化为某些基本成分、某些典型,并可在某体系中加以组合,形成一种极为复杂的符号意义或神秘意义。
  作为文化符号体系,音乐与其文化环境、创作者的价值观、态度和信念不可分离。音乐作品将其相关形式传达给听众,但又依赖听众提供文化内容,以赋予形式以新的意义。它在所有的文化中都拥有远远超出声音产出的意义。它包括社会关系的加强以及与礼仪和特别社会功能的关系。
  2.作为认知的音乐和语言
  对于音乐和语言的认知理解在于这些交流模式的实质以及它们的学习方式。音乐和语言都依赖听说手段,并且早期学习与客观目标无关。神经生理学研究说明,儿童对这两种模式的学习是通过建立心理模型而实现的,这些心理模型反应在大脑皮层的激活方式中。
  语言认知的完整模型应该解释语言共性以及有各种文化差异的语言、口语和书面语、语言输出和输入。虽然语言和音乐之间有非常的相似性,然而,音乐注重理解而不是认知。fiske指出了音乐认知理论的三种类型④:
  (1)心理听觉理论,用于解释听觉理解活动所涉及的机制方面的音乐行为。
  (2)模式结构理论,在辨认和回忆音乐模式的特征或成分方面与音乐思维有关。
  (3)借以构建心理音乐模式的语法材料等语言现象这一假设等理论。
  最后这类理论似乎能更好地解释这一情况,因为它包含了其他两类理论。我们的假设是,音乐认知指心理听觉处理(即音乐思维)之后的心理处理过程。heller⑤和campbell⑥在一系列文章中提出,音乐认知是模式构建和模式管理,既有普遍的又有风格独特的成分,而音乐理解是文化移入的产品。
  3.作为符号体系的音乐和语言
  以上我们说明了音乐和语言在物质组成(声音的组织)、生理基础、文化意义以及认知处理诸方面存在着重要的而非偶然的共有特征。当然,我们可以单从这些方面比较这两个体系,但这将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即音乐和语言从本质上说都是符号体系。而符号体系建立起了内容体系和表达体系之间的辩证关系。
  saussure的符号论⑦以语言为基础,barthes的早期理论认为:“没有什么意义不被命名(即用符号表达),而表达的世界只能是语言世界。”⑧符号学发展成了在广义上与交流代码本质相关的领域,并与符号的实质、形式和功能相关。符号可以是影像、手势、声音或物体,以及它们的意义(意义不必是明确的)。我们用的符号学方法是分析这两个体系所表达的意义的实质。
  三、音乐和语言所表达的意义
  从符号学的角度看,与音乐和语言这两个体系相关的问题是,音乐和语言的相类似的表达内容是否代表着可比的意义类型。为了弄清这一问题,我们对“意义”这一概念的理解要比传统的意义广泛。传统的意义基本上等于内容,即表达方式和外部世界的关系。语言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分支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如halliday提出的元功能概念:是指借以解释语言模式的各种意义功能类型:概念功能,理解世界的模型;交际功能,建立社交关系;语篇功能,建立与语境的关联。这一观念显然有语言之外的关联,它又被应用于其他符号体系,如视觉成像、展出艺术以及音乐。
  (1)概念功能意义:一般通过片段或部分—整体结构进行表达,这使我们能够区分经验中的互不相关的成分并展示它们之间的关系。这包括过程或行为类型,该过程的参与者,以及与该场景相关的环境或特征。
  (2)交际功能意义:一般由韵律结构表达,它与作为整体的意义行为相关,某些意义适用于特定范围但不必限于一种成分:如,将句子描述为疑问句或陈述句。
  (3)语篇功能意义:一般表现为累积或波浪状结构,不同信息项的突出程度一般从句首到句末逐步增加。
  音乐中也有相似的结构类型,但不完全与语言中的意义相同。我们将这些问题放在具体情景中,以弄清这种语言学符号体系的多功能模型在音乐中的应用。如柴可夫斯基创作的钢琴曲《三月》。

  《三月》是钢琴套曲《四季》中的第三首。1875年,圣彼得堡杂志《小说家》的编辑德纳特请柴可夫斯基以12个月为题材,每一个月写一首与该月份有关的钢琴曲,并以俄罗斯著名诗人的短诗作为题诗。《三月》是柴可夫斯基根据阿·马伊科夫题的诗而作。
  “鲜花在田野上随风摇晃,到处一片明媚的阳光。春日的云雀在尽情鸣啭,蔚蓝的天空回荡着动听的歌唱……”乐曲名和题诗使我们直观地感到语言和音乐的完美融合。
  1.音乐的谐和感
  钢琴曲《三月》是一首短小、精致、充满融融春意的乐曲。柴可夫斯基用精炼简洁的音乐语言,描绘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光图:鲜花在阳光的照耀下,绽开自己美丽的笑脸,婀娜多姿地舞动着自己的身躯;云雀在枝头上欢快地歌唱,它们时而跳到枝头,时而跃到枝杈;时而是小云雀提问,时而是云雀妈妈的回答。随着乐曲的渐弱,好似小云雀在妈妈的歌声中熟睡了。
  下面我们以柴可夫斯基的钢琴曲《三月》为例(谱例省略),来分析节拍、调性及对位在音乐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1)节奏、节拍:节奏、节拍好似音乐的骨骼。《三月》是四二拍,即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两拍循环一个强拍。强拍在每小节的第一拍上,整体编排得十分协调,因为四二拍常用来表现明朗、欢快的音乐形象。
  (2)调性:《三月》是g和声小调。从整体上看,乐曲的旋律结构很匀称,单三部曲式。调性和节奏两方面促使《三月》的表述更加清晰——冰雪消融、万木吐绿、百花待放、雀唱枝头的春天即将来临。
  (3)对位:《三月》是主调音乐。伴奏音型分别由切分节奏(低声部1—4小节)和四分音符(中声部1—4小节)组成。从伴奏声部和旋律声部的组成可以识别出其叙述部分或音乐步骤、参与者及环境:
  a.第1—4小节左手的低音声部(伴奏声部)代表着花草的随风飘动;
  b.右手的高声部(3—4小节)代表小云雀的音乐形象;
  c.左手的低声部(5—6小节)代表云雀妈妈的音乐形象。
  两只云雀分别被分配给了不同的声部,有其独立的旋律。小云雀在中、高音区歌唱着,而云雀妈妈在低音区附和着。
  2.音乐中的意义
  以上分析的三个方面共同确定了乐曲的整体连贯性。正如以上所指出的,与这些方面相关的结构类型是累加的、有韵律的并且分乐段的,但我们还不能说它们表达了语篇、人际和概念意义。
  在语言分析中,符号体系中的多功能概念和分层概念相呼应。鉴于我们将音乐描述为符号体系,我们必须识别出至少两个层次:内容和表达方式,意义和形式。接下来的问题是音乐是否表现出了我们在语言中找到的双重发音,即:形式首先组合为有意义的言语单位,而这些言语单位本身又被组合成区别性语音单位。换言之,音乐有某种特征可与语言中的词汇、语法和音韵之间的特征相比。从以上对《三月》的形式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声音层次和言语层次之间似乎没有什么重要区别。
  因此,可以提出以下音乐双重模型。低层次的音位结构,它至少覆盖了音高和节奏组织系统以及线条结构,即:调性、韵律和对位。当然,其他的可以根据分析目的需要,进行增加。如音色、音质,空间等等。从多功能的角度看,这一层级实质上是语篇方面的,或更确切地讲是结构上的,即它不是用于形成与语境相关的概念和交际意义的机制,而其本身是由独立的形成乐章的材料组成的。第二层级是解释层,与语言中的语义层相对应。这一术语的使用强调了音乐形式和音乐意义模式之间的直接联系与语言中的言语模式和意义之间的直接联系没有相似性。然而,一旦形成乐章,就可以进行某些解释。这些解释可以是交际或概念性的,或者又可以称为互动和比喻性的。
  四、完整统一的符号学方法特征
  为说明这一模型可同时用于描述音乐和语言的各种方式,我们总结出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这一描述达到了体系或符号潜在性与乐章或该潜在性的具体表现之间的根本区别。
  2.这一描述使我们认识到,诸多明显的体系对乐章的作用可分别加以分析。
  3.这一描述很详尽,即它试图从整体上彻底解释乐章,其方式是展示其所有重要特征是如何保证其整体连贯性的。
  4.这一描述有层级性,即它识别出不同抽象层级上的模式:音乐中的声音和意义;语言中的声音、言语和意义。
  5.这一描述按概念、交际和篇章意义这三种元功能分布。
  结语
  符号学方法必须注重内容和表达方式。从形式的角度看:音乐和语言有明显的相似性。因为两者实际上都是有组织的声音,并利用了基本的声音事实,即持续时间和音高。它们在音乐中符号化为节拍和调性,而在语言中符号化为节奏和语调。对形式的考虑也使我们认识到,音乐和语言在人体、人脑中有共同的生理和认知基础。从意义的角度看:音乐和语言在概念意义的作用方面区别极大。概念意义是语言的核心,但在音乐中实际上处于边缘地位,因为乐章结构意义(即产生音乐统一体的组成乐章的手段)是音乐的核心。
  总之,将音乐和语言视为更广泛的符号体系的分支,使我们能够客观地识别它们在表达方式、内容、意义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注释:
  ①王铭玉.语言符号学[a].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②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a].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③tomatis,alfred a.the conscious ear. my life of transformation through listening [m]. new york:station hill press,1991.
  ④fiske,h.“structure of cognition and music decision-making” [a]. richard colwell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usic teaching and learning [c]. new york: schirmer books,1992.
  ⑤heller,j.&campbell,w.“music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j]. bulletin of the council for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1982,72:1.15.
  ⑥callaghan,j.“did elgar speak english?language and national music style: comparative semiotic analysis” [a].paper delivered at national conference,musicological society of australia,melbourne, 1986.
  ⑦de saussure,ferdinand.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m].london:peter owen,196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