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如其人、画如其人、“风格即其人”均说明了艺术家人格与创作间的密切关系,对于人格是如何影响艺术创作的研究却很罕见,显得更为迫切、重要。以梵·高为例,分别从题材选取、色彩运用、笔触线条使用等方面探讨艺术家人格对绘画创作的影响,认为艺术家人格影响艺术创作具有普遍性,人格是探讨艺术风格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人格;梵·高;艺术风格;艺术创作
丹纳认为,社会把特征印在艺术家心上,艺术家则把特征印在作品上。通过独特视角观察自然、感悟人生、体验社会的艺术家必然融自己的思想观念于作品之中。比如,同是音乐作品,华彦钧的二胡凄切哀婉,莫扎特的小夜曲甜美欢快,贝多芬的交响乐深沉厚重;同是书法,徐渭在《书评》中指出,曹操书金花细落,嵇康书如抱琴半醉,王羲之书如壮士拔山;同是绘画,面对同一个模特,梵·高和高更却画出了迥然不同的作品。可见,由遗传、环境和社会实践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人格必定会影响艺术家的创作。研究表明,艺术家的独特风格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他的人格,甚至就是其人格的证实、投射。杜夫海纳认为“当艺术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时,整个作品都是他的标记。”黑格尔指出“风格在这里一般指的是个别艺术家在表现方式和笔调曲折等方面完全见出他的人格的一些特点。”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以专论形式阐述了人格对创作风格形成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明确提出“……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各师成心,其异如面”等等,均充分说明了人格与创作,人格与艺术风格的密切关系。www.133229.coM但人格是如何影响艺术创作的,却罕有人研究,下文将探讨梵·高人格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一、人格之于梵·高的画格
“风格即其人”这一命题具有普遍意义,在绘画艺术中体现为画如其人,它描述了人格与画格之间的关系。唐人张璨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清人叶燮的“境一而触境之人之心不一”都指出艺术创作是主客观辩证统一的结果,强调主体人格对创作的影响。例如,远离庙堂、退隐江湖的“元四家”倪瓒、黄公望、吴镇、王蒙的绘画平淡天真、萧散简远;多才多艺、落魄失意的徐渭水墨写意花鸟画充满灵性;“浪漫主义狮子”德拉克洛瓦画作热烈奔放;认真执著的塞尚作品布局结构严整;洒脱不羁的杜尚的创作看似随意,却独具匠心,耐人寻味;达利的油画想象奇诡,与其气质和人生经历相适,等等。可见,画家人格必然会影响艺术创作,而作品正是其人格的有力显现。作为现代表现主义画派的先驱,一生艰辛、坎坷、命乖运蹇的梵·高,其人格对艺术创作,对画格的影响尤具代表性。
梵·高从小孤僻,不善言辞,因幼年同名兄长夭折、少年时代频繁转学等原因而缺少安全感、认同感,一直拙于与人交往;16岁开始在画廊工作,5年后在伦敦单恋洛耶被拒,痛苦郁闷,离职返乡;再赴英伦做教师,后到煤矿传教,倾其所有帮助矿工,因教会不认可其工作方式被解聘;27岁正式投身艺术,次年重回父母身边,向表姐凯求爱遭拒致身心备受重创;后到海牙学画,穷困潦倒且孤独无助时遇妓女西恩,因互相怜悯而共同生活,后迫于各方压力离开;33岁开始接触印象派画家及作品,深受影响,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1888年底因“割耳事件”被送精神病院,倍感孤独、凄凉、绝望;1890年7月27日开枪自杀,两天后去世。终其一生,虽做过店员、教师、传教士等,但均以失败告终,27岁始正式学画,37岁自杀辞世,短短十年就留下2000多幅各种作品。梵·高命运多舛、悲悯执著的人生经历使他具有孤独、忧郁、敏感、固执、真诚、博爱等人格特征,并深刻影响了绘画风格,故他的所有作品均有其特殊印迹,所描绘的事物无不渗透着他自己的影子。熟悉其作品的人在大堆未分类的油画中,一眼就能认出他的作品,因为“在他奇异的笔下有一些不寻常的东西,这些东西不受他所描绘的对象的约束,寓于他自身之中,也就是他自身”。
作为表现主义先驱,梵·高的人格与作品间的关系尤为密切,他宣称“我的作品就是我的肉体和灵魂”。通观其作品,多为风景画、静物画或自画像,这样的绘画题材相当程度上反映了梵·高孤独、敏感、博爱的人格特点。观其画,能体会到其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在无言地述说梵·高的心理世界。例如,《麦田上的乌鸦》中,黑暗的云海在天空逡巡,画面透露出浓重的阴郁和忧伤情绪;《树根》中,沙地颤动的树根痉挛地、愤怒地攀在地上,已经被风暴从地里拔出一半,象征着梵·高自己的坎坷人生以及与不幸命运搏斗的坚韧;圣雷米时期的作品多运用螺旋形、涡形、旋转的线条,给人的感受是作者正遭受某种劫难,在痛苦中奋力挣扎,该时期的《橄榄树》极度弯曲的线条显示出内心的悲伤和挣扎,等等。可以说,作品就是其人格的集中表现。一切景语皆情语,艺术家人格对创作的影响体现于多个方面,绘画艺术中,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绘画题材的选择,色彩的运用,笔触、线条的使用等。
二、人格对梵·高绘画题材的影响
艺术家人格对创作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对不同主题的表达和题材的选取上。梵·高说:“在艺术中永远存在的首先是画家,其次才是绘画。”即,要理解作品须先透彻了解其人生经历,其人格特征,把握艺术家人格对艺术作品的影响。梵·高的绘画题材在其人格影响下显现出如下特点。
1,平民化、通俗性
梵·高绘画题材的平民化特点突出。西方传统绘画中多历史、宗教、神话题材,而出身宗教家庭,颇得启蒙思想精髓的梵·高具有博爱、平等思想,同情广大劳动阶层,希望画作能为普通民众服务,为他们带来欢乐,这样的人格特征使其绘画注重平民化。他的作品中,没有一幅为达官贵人画的,也没有历史、神话题材的作品。他认为劳动者最美,故作品大多为表现乡村的题材,展现普通人的生活,如播种者系列、收割者系列、挖地者系列、矿工系列、织工系列、农民系列等。梵·高曾立志做农民画家,认为“描绘乡村生活或者是普通人的生活的那些画家,他们或许与当时的人不一致,但他们却比那些画异国情调的闺房与红衣主教接见的画家们,在将来可能会更长时间地继续存在下去。”他画锄地的农民、女裁缝、邮差、矿工、乞丐,画向日葵、鸢尾花、桃花,画柏树、田野、峡谷,画教堂等乡村的普通且寻常的景观。“自然对于我就像家一样,那就是说,在你对普通人的爱中,你会发现某种东西,它不仅是工作的目的,而且也提供必要的力量,让我们康复,给我们慰藉。……为那些不知绘画为何物的人绘画真好!”“我想象薄暮时分平坦田野上的这些跪着的人影,可以塑造出何等优美的境界——流露出一股献身的情愫。”这类劳动者的形象也是梵·高对自己的反观,他像一个勤劳的农民,辛勤地耕耘在艺术的田野上,一如农人耕耘土地。在对待劳动和命运的态度上,他也和农民一样,不屈不挠,满怀虔诚,期待着能吃上自己挣来的面包。可以说,劳动者形象正是他献身艺术事业的真实写照,是梵·高人格的真切体现。
梵·高的画通俗易懂,观众无需艺术基础即能理解,这也是其作品在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因为爱人类、爱生活、爱劳动者,希望为平民创作,梵·高的绘画真切地反映出普通劳动者的现状,作品具有通俗性。几乎每个人面对其作品,心灵都会深受触动,或体验到一种坚韧的、顽强的生命力,或感受到自然之美,生活之真。在其作品前,观众能够深切感受到他的博爱、平等、真诚、倔强、执着。其作品多取材于触手可及,随处可见的鞋子、椅子、沙滩、花卉、麦田、丝柏、向日葵、橄榄树,以及辛勤的播种者、忙碌的收割者,等等。敏锐的觉察力使他能在别人习以为常的普通物什中发掘并表现出不平凡的含义。敏感的梵·高能以一种卓尔不群的艺术才华将事物的形式与品质挪移到画布上,用不起眼的普通用品表现极其深厚的意义。例如,《一双鞋》,破旧的鞋子暗示了鞋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它们的形态很好地反映出主人的状况,表现出作者对平凡人生的思考。观众通过这双鞋,能读出主人穿着它在生活中的紧张、疲惫、压力与沉重,真切地标示出主人的生活处境。同时,还流露出作者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象征人类和泥土之不可分离。梵·高通过自己的作品很好地诠释了“艺术即自然、现实、真理,但艺术家能以之表现出深刻的内涵,表现一种观念,表现出一种特点;艺术家对这些内涵、观念、特点自有自己的表现形式;其表现形式自成一格,不落窠臼,清晰明确”的艺术观。
2,体现博爱,渴望温情
优秀的艺术作品是真情的流露,是心声的表达。充满博爱精神的梵·高经常在作品中表现爱的主题,爱生活、爱人类的他将自己与社会、与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除描绘景物,还特别关注饥谨、贫困、堕落等社会问题,这些选题表明处境艰难,生活窘迫的梵·高对人类、对生活博大而深沉的爱。著名的《向日葵》系列即充分体现其博爱精神,在他看来太阳是上帝的化身、是爱的象征,因而通过向日葵能表达出对太阳的崇拜,对光与热的追求,对生命的挚爱。他1888—1889年画的几幅《向日葵》,色彩绚丽夺目,极富运动感:或尚含苞,或正开花,或已结饼,或上扬,或下垂;花瓣、花蒂均呈怒放姿态;向日葵运动方向各异,又互相联系,形成既矛盾又统一的画面。富有张力的色与形的组合,使得画面生机勃勃,同时也清晰地表现出梵·高对生活、对艺术诚挚的爱和执着的追求。向日葵作为他最喜爱的题材之一,充分体现了梵·高的博爱理念。
梵·高终生都在渴求真诚的爱情、家庭的温情,并体现于绘画题材的选择。他对人生的祈求其实卑微且平凡:绘画方面,只求有朝一日卖出的画价能抵得过作画的颜料;生活方面,仅祈盼能有温馨的家,能有妻儿相伴,能过上普通人的家庭生活。梵·高对家的眷恋常不由自主地流露于作品,如《吃土豆的人》中,画中贫苦的一家人围在昏黄的灯光下就餐,青年男子目光渴望着对面年长女性的关注,他所坐椅子的靠背上依稀有“文森特”的签名。男子很可能就代表他自己,画中流露出他对温暖家庭氛围的深情渴盼。尽管屡遭挫败,梵·高对亲情、爱情、友情,甚至人世间最普通的同情、关爱之憧憬时常反映于作品,如《蒙马特岗星月夜》、《欧韦的阶梯》中,人物皆成双成对,甚至海滨小舟皆两两相依。《阿尔的卧室》,作品中座椅、挂图、水瓶、枕头,甚至壁画的摆设都是成双并列,表现出梵·高对寻求知心伴侣极其强烈的渴盼。
梵·高作品里还有很多寂寞的、无家可归的孤独者形象。如《有柳树的风景》表现了一个兀立旷野中央的孤独者形象;《补网》中,每个洗衣妇都是孤单、寂寞的;《工厂》中,可以看到一个孤独的人站立在一块荒地的中央,大雪覆盖了田野和远处阴郁的工厂;《柳树、牧羊人和农妇》中,左边孤寂的农妇和右边孤独的牧羊人被树隔离开来,这些画面正是他自己孤独、寂寞状态的真实写照,反映出他对爱和温情的极其强烈的渴望。
3,宗教情结明显
梵·高出生并成长于宗教世家,自己亦做过福音传教士,有浓厚的宗教情结。家庭浓重的宗教氛围深深浸润、熏陶着梵·高,因而其艺术创作必然会受到宗教情结的影响,他的相当一部分作品体现出明显的宗教情结。不仅有直接描绘圣经及其内容的题材,如《圣经》、祷告者、圣母、基督、天使,还有许多作品通过隐义间接反映其宗教情结,如他笔下的教堂、星空、丝柏、风车等均有神秘的宗教色彩,绘画亦成为他精神上的避难所。
浓厚的宗教情结使得教堂和十字架在梵·高心目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因此绘画时常将土地和天空用类似教堂钟塔之类的物体联系起来,如高耸入云的树、烟囱、风车、有尖塔的建筑物等,这些都有明显的宗教含义。在荷兰随处可见的风车很像基督的十字架,直指天空,这景色令他难以忘怀,到法国后仍继续画这类主题。因为它们会给他带来安宁,能慰藉心灵。梵·高曾写道:一棵老树的树干冒着烟,注视着烟气飘渺的蓝天,渐渐地,心中的一切杂念都会被抛弃掉。他希望自己能像那棵老树干一样,扎根于土地,最终走向天国。圣雷米和欧韦时期,梵·高喜爱画丝柏,因为它可以形象地表达其心理状态,集合了旋转线条的丝柏仿佛将他的苦闷及希望汇聚在一起,向天空高高地耸立。在多幅作品中,状如火焰的丝柏直指苍穹,笔触和线条垂直向上,力度惊人,充分反映了已渗入其血液骨髓的宗教情结。梵·高还曾大量临摹德拉克洛瓦和伦勃朗的作品,尤其是宗教主题的作品,是他心中浓重宗教情怀的体现。博里纳日传教失败后,梵·高开始意识到上帝并非万能,转而用绘画表达理想,对待艺术一如对待宗教那般虔诚、投入。虽对教会极端失望,但宗教情结已融入其血液,不时会从画作中体现出来,例如《皮埃特》中,母亲怀中基督的面容就与画家本人非常相像。在梵·高看来,基督是超凡脱俗的艺术家,是用活生生的血肉进行创作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