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是我国多民族文化大融合时期,在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画像石作为汉代造型艺术文化的代表,是一种“以刀代笔”,处于雕刻与绘画之间的艺术形式。武氏祠作为当今最具研究价值画像石祠堂之一,是各方学者研究汉代的重要关注点。本文将以下方面分析武氏祠人物造型艺术:形象的线性表达、人物成像的艺术处理、构图特点、艺术特色。
一、人物形象的线性表达
武氏祠画像石产生于东汉末年的汉桓帝、灵帝时代,这个时期的画像石艺术处于整个画像石艺术发展的高潮时期,且山东作为汉代画像石艺术理论的起源地之一,此时的武氏祠画像石中线的运用和表达具有极高的的艺术性。
线条是造型的基本元素之一,艺术家只有线条语言有了准确的掌握,才能在造型艺术中更好的发挥线的作用。在绘画创作中,线条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对轮廓、形体的表现,其次是线条自身的艺术价值。画像石是一种处于绘画和雕刻之间的传统艺术,是一种以刀代笔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武氏祠画像石中,外轮廓线条的表达在其造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曲线和直线的运用:在画像石的人物形象的刻画过程中,绝大多数以曲线来表现外轮廓,几乎没有突然转折的地方,这些曲线不仅使各个人物形象显得结实有力,更为观赏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张力与视觉运动感。画面中以圆弧为主,圆弧中略带方,以曲线为主,个别部位出现直线与之搭配,使人们形成一种刚柔相济的视觉享受。
2.简洁概括的轮廓模式:武氏祠画像石运用的雕刻技法主要是:减地平面线刻,即在打磨平滑的石面上,以阴刻线的形式用刀刻画出物象的轮廓,然后把物象外轮廓以外的空白石面进行减地处理,使物像呈略微凸起的状态,来达到醒目突出物象的目的。比起内部人物的神态、细节的刻画,武氏祠画像石的外轮廓是其造型最突出、最重要的部分,在其拓片上以一种简洁概括的剪影方式呈现出来。
二、人物成像的艺术处理
1.形象的突出:在武氏祠画像石中,人物的体态、大小是根据其在画面中的角色的地位、身份、作用等因素而定,与人物的真实大小无关,即突出主要人物形象,弱化次要形象。在武氏祠人物形象中,伏羲、女娲、东王公、西王母在画面都是作为主要形象被刻画,特别是东王公和西王母,作为神仙世界最受人们尊崇的神祗,他们在画面中一般被刻画成正面形象,利用横向夸张的手法,把他们的服饰刻画成宽袖大袍,从而使人物在画面中占较大比例,由此使人产生端庄稳重的视觉感受。而他们身边的侍从,如三足乌、捣药玉兔、蛇尾仙人等都相对较小,也与主要形象形成了强烈对比。
2.动态的表现:武氏祠画像石造型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即是形象动态的表现,即通过人物的动态、肢体语言来刻画人物,而不是拘泥于面部细节的刻画,通过人物的肢体扭动、站姿坐姿等描绘出人物的心理活动、身份地位,使每个人物都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三、构图特点
武氏祠画面的构图,具有饱满严谨,形象密密麻麻的特点,被成为“密集型构图”,是一种“密不透风”的构图形式,但画面却不显得闷塞,反而给人一种具有条理性、规律性、严肃性以及厚重、端庄的艺术感觉。
四、艺术特色
武氏祠作为汉代画像石的代表作品,始建于东汉末年,以其雄厚博大、质朴古拙的艺术特色成为后人研究画像石的宠儿。它不仅反映了汉代的美学思想,更体现了汉人的创造力,为我们研究汉画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画面构图饱满而不拥挤。武氏祠画像石的构图大多以“满”为其特色,这里的“满”是指物象多而繁密,画面留白较少,画面中所刻画的形象较多,给人一种“密不透风”的感觉,但其画面虽“满”却饱含了秩序性,形象密密麻麻却又井然有序,形象与形象之间没有过多的纠缠,且每个形象都是独立的完整的。即便是在空白处被刻画的飞鸟、云纹、龙头、仙人等形象,不仅烘托了整个画面的氛围,更给人一种张弛有度、均衡的美感体验,营造了博大的气势;(2)画面的完整性。
武氏祠画像石采用分层构图的方法,是其构图的独特之处,虽然形象众多,但其画面安排非常有条理性、层次感,形成了天界——仙界——人界三个层次,将汉人心目中的宇宙完整的刻画出来。另一方面,完整性不仅体现在对整个宇宙的刻画,还体现在画面中的每个形象几乎都是完整的,互不遮挡的;(3)“意象”形象的表达。古人云“言不能尽意,立象以尽意”,武氏祠画像石在造型上采用了简洁概括的手法,对复杂的物象进行精简的提炼,比起细节的刻画,更强调突出物象的外轮廓,且物象的外轮廓也不仅是对客观形象的摹画,而是在经过了情趣化的处理。它既表现了主观,又与客观相结合,是“神”“形”兼备的艺术作品,给人以古拙质朴的审美体验。
武氏祠汉画像石人物造型艺术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具有丰富的形式美感,对现代艺术中的造型具有重要意义。 画像注重线刻造型,线条浑朴刚劲,线条符号与人物气质情感融合,营构独特的画面整体。艺术语言规范合理,对物象结构强化夸张,使画像形象更突出、更有神采。其表现出来的宏大气魄是汉民族的“大度风范”体现,以浑古简洁的刀法,传达生命的自由流动。画像人物形象简洁概括,动态比例夸张,极具艺术美感。吸收画像石中独特的造型艺术形式为当下造型创作所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赵杰 罗丹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