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艺术理论论文

现代艺术理论与梵高的透析

2016-05-29 14:3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本文分析了蒙德里安的绘画法则对新建筑的影响。研究了马列维奇"至上主义"对新建筑的影响。得出了现代建筑的形态受到了抽象派艺术深刻的影响的结论。梵高,他生下来,画画。他死后,麦田里一片金黄,一群乌鸦惊叫着飞向天空。1888年2月,梵高离开喧闹的都市,只身来到法国南部的田野。他立刻就陶醉在了这里炙热明丽的阳光和一望无际的原野中。自然界竟然有这样绚烂的色彩?他被眼前的美景震撼了,他流着泪向着太阳奔跑,用生命追逐着太阳灿烂的颜色。

  

  当地的农民非常奇怪这个人。他每天在太阳升起之前就背着一大捆画布和颜料奔向田野,他从来不戴帽子,眼睛中放射着炽烈的火焰,从来不与任何相遇的人说话。傍晚时候他回来了,眼睛就如烧光了柴的火洞,头顶被晒得透红,头上不多的头发都竖立着,腋下夹着一幅颜料还没有干的画布。人们看到他的时候,都在交头接耳:这个疯子来了!

  

  这一年年底,被太阳灼烤了将近一年的梵高再也忍受不了阳光的炙热,一种不可逼制的躁动捉住了他的灵魂。他手拿一把剃刀,在田野里四下巡行。他的朋友高更此刻就在他的身边,他冲向了高更。但是在高更冷静的目光下他退缩了,突然间,他揪起了自己的右耳!可怜的梵高的右耳朵,在锋利的剃刀下离开了那个已经疯狂的头颅。就是在这个时期,就是在这片美丽的田野,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油画作品《向曰葵》诞生了。也就是在《向曰葵》诞生一年后,37岁的梵高悄然走向小镇外的一片麦田,用一把左轮手枪,对准自己的腹部扣动了扳机,告别了我们的世界。遗憾的是,这位伟大的画家,除了供养他一生的弟弟之外,在他的有生之年,没有一个人懂得他的价值。他的弟弟为了鼓励哥哥,偷偷地委托画商花4英镑买了一幅画,让哥哥知道有人喜欢他的作品。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100年以后,他的《向曰葵》以4200万美元的价格卖出,《蝴蝶花》在美国拍卖了5350万美元,那副《没有胡须的梵高》更是创出了7150万美元的天价!天堂里的梵高听到这个消息,是应该哭泣还是应该庆贺昵?

  

  今天,在梵高的家乡,荷兰的曾德特小镇,公路两侧则是连绵数百里的土地上全种上了向曰葵,以此迎接每年大批为为梵高而来的世界各地游客。曾德特小镇以这样一种全世界绝无仅有的特殊方式,来纪念这位给向日葵注入了血液的伟大画家。

  

梵高世界油画

  梵高于1853年生于荷兰北部曾德特镇一个牧师家庭,他自幼性格孤僻、缄默木讷而腼腆。11岁到16岁上学,然后在他叔叔的古匹尔公司干了3年,而后又在伦敦待了两年,去过许多国家和城市。18岁的梵高已立志做一名优秀的画家了。家里的亲人都不赞成他作画,只有弟弟理解并支持他。他起初师从海牙画家莫夫,在学习中他对荷兰画家伦布朗和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米勒的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认识到艺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在法国南部的阿尔,结实了一批印象派画家,接触了许多知名画家的作品,并深受印象派和日本版画的影响。正是在阿尔期间,他画出了《向日葵》、《阿尔的吊桥》、《开花的果园》、《夕阳和播种者》、《收货景象》、《邮递员罗林》等传世佳作。梵高似乎从未画过高贵的题材,进入他的画面的多是凡俗的花,如向日葵,他就一画再画。他说"除了画乡村的生活以外,我没有别的愿望了。”《吃土豆的人》就是他这个时期的作品。画中寄托了梵高对穷苦人民的感情。画画以后的梵高觉得世间的一切景物都是美的。梵高在他的书里写到"一个劳动者的形象,一块耕地上的犁沟,一片沙滩、海洋与天空,都是重要的描绘对象,这些都是不容易画的,但同时都是美的,终生从事于表现隐藏在他们之中的诗意,确信是值得…〃

  

  梵高在他生命中不到十年的艺术生命里画出了近千幅作品,这对于一个油画家来说创作量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而且,一大批作画都是精美绝伦的传世之作。对于一个没有人理解,一直处在周围人们的嘲笑与讥讽中的人来说,他不可逼制的动力在哪里,有谁能够真正的走进他,弄懂他。翻译《梵高传》的佘光中先生曾说在译书时生了场大病"在一个元气淋漓的生命里,在那个生命的苦难中,我忘了自己的小小的烦忧。”梵高一生都不知道自己是个天才,他甚至不敢把自己称作画家。他的艺术知音唯有自己做画商的弟弟。当自认为画出了人世间最杰出的作品之后,孤独的梵高选择了死亡结束自己无边的孤独。梵高一生最幸福的,也许就是他有一个懂他支持他,能够终生接济他的弟弟。可贵的是,梵高尽管一生都生活在贫困线附近,但是他从来也没有想过放弃绘画改做其他能够挣钱的事情。

  

  一位位个性鲜明,思想深刻的人物逐一展现在面前,就好比翻开了一部部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那些充斥着饱满感情与人生哲理的画面一次次的震撼着我的心灵,也冲刷着我的思想。

  

  在众多的流派与艺术大家之中,每次欣赏梵高先生的作品时我的心里都在试着猜想他是以怎样的一种心理状态在进行创作,是挣扎还是欢快?是犹豫还是狂放?虽然现在没人能给出肯定的答案,但我认为这也正是艺术的魅力所在丨俗话说千人千面,不同的人自身的阅历、知识、修养都左右着人们对于作品的解读。每当看到《星夜》这幅作品时,我头脑中的第一反应就是孤单,想象独自一人仰望星空,试图解读它,看穿它,最终融入其中。通过对梵高先生经历的解读,我感受到他内心的热烈与挣扎,他希望向世人传达出什么样的想法,他的语言里蕴含了怎样的情怀,这些也只有他自己能给出最真实的答案,我们能做的仅仅是猜想而已,无论多么官方多么权威的推测都只是推测,因为中国有句话,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艺术家虽然不像科学家一样能直接创造出有实际效益的产品,但是艺术透过作品投射出来的确是人性的光辉与哲学,不像科学公式那么死板,也不想定理那么教条,更不像数学那样要求严谨,艺术中只有自由的思想与自由的交流,是跨越了时空限制的谈话,是心与心之间最直接的沟通。我坚信会有更多的人投身于其中,因为艺术也是探索世界的一大途径。

  

  李凯歌(河南城建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