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艺术理论论文

对于美术编辑的涵养

2015-12-19 17:0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美术教育是一门关于美的教育。这种教育是一种直观的美,心灵感悟的美,同时也在发现着美,创造着美。其中,美术编辑的审美修养是关键因素。

  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通过期刊、电视、网络等信息渠道,人们会接触到内容丰富多彩的图片。此时人们看到的图片已经是经过美术工作者编辑之后而呈现在大家眼前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给人们以情操上的陶冶,而且以艺术上的享受。而这归根结底都离不开美术编辑的审美修养。

  美术编辑的审美修养在工作中的意义有:

  1.让作品更易被读者所接受。

  任何一幅美术作品在登出之前都要通过美术编辑之手。美术编辑作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中介者,起着意义非凡的作用。而这其中的审美修养所发挥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觑。作为具有专业水准的美术编辑,一幅作品在其审美修养的物化下要让普通读者可以领略其中的内涵和意境,引起共鸣。每幅作品都有它所对应的读者群体,比如儿童、青少年、老人,知识分子、商人、工人、农民。因此,美术编辑在编辑作品时,首要应该了解作画者的动机,其作品是要展示给哪些群体的。然后以此为基准,站在受众的审美角度上进行编辑。如果是针对儿童的美术作品,在编辑过程中就要使用更加艳丽的色彩,让整个作品充满跳动感。例如动画片《狮子王》中,主角狮子辛巴在美术编辑的编辑之下变得时而可爱调皮,时而雄壮威猛。孩子们的心情跟着辛巴的不同形象而不断变化。《狮子王》在中国儿童市场有着广泛的认可度,与美术编辑的审美修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2.让作品更显灵动性。

  每幅作品创作之初在作者心目中都是有生命的,而在读者心中则是静止无生命的。要让作品由静止变为灵动,就需要美术编辑来加以物化。这很大程度上需要美术编辑的审美修养来发挥作用,其中包括对作品的文字叙述,让读者更加了解作品的意义或作者创作作品的出发点和动机。比如有些抽象艺术作品或者概念艺术作品,一般行业人士有时都很难看懂,更谈不上其他非专业人士。这就需要美术编辑在编辑过程中添加对于作品的文字描述,便于大家读懂整个作品的含义。一幅作品有了内涵,有了思想,才会彰显其灵动性。

  美术编辑的审美修养涵盖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对于美的认识,对于美的评价,对于美的感觉,对于美的鉴赏,对于美的享受,对于美的表达,由此上升到对于美的创造。如何提高美术编辑的审美修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心存高尚的情操。

  只有那些对美术编辑工作投入无限的热情和崇高使命感的工作者,才有可能真正意义上迈进美术教学的艺术大殿。这种高尚的情操需要美术编辑很好地去关注和培养。因为情操的培养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来加以支撑。这需要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积累。

  2.较深的艺术涵养。

  具备艺术修养的工作者能够随时随地地用双眼发现美,用经验鉴别美,用心灵品味美,用智慧创造美。而这样的编辑在工作中会潜移默化地用自身的艺术魅力感染周遭的同事和读者,也让他们对美能够有一定程度和深度的认识与理解。

  3.丰富的生活经历。

  对相关美术作品的了解、掌握甚至是吃透,需要美术编辑有着丰富的生活经历,这样对作品的把握以及对其中富含的韵味就会体味得更加深刻到位。青年美术编辑,由于生活经历相对有限,在这方面还缺乏一定的造诣,这就需要他们多去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多体验生活。除此之外,还要多了解一些艺术家的生平事迹,从而了解相关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并把它们作为故事穿插到作品的物化过程中,激发读者对于美术作品的兴趣。

  4.对艺术作品做深入的研究。

  美术编辑只有深入钻研相关美术作品的创作背景,与作画者同甘共苦,同乐共悲,才能在物化作品的过程中用自己的切身体验或者真实情感去感召读者,和读者一起身临其境地对相关作品进行欣赏和探讨。

  5.掌握一定的现代设计和制作手段。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脑制作对美术编辑工作是一项革新。现在,美术设计操作软件如Photoshop、CorelDraw和方正飞腾软件的应用市场已经相当成熟。美术编辑要想让自身的美术设计才华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就必须熟练掌握相关的软件,让自己物化的作品更加鲜活。

  此外,美术编辑工作者还要根据不同的受众群体来打造整个作品。

  1.婴幼儿读者。

  欣赏画作不是成年人的专属活动,婴幼儿也应享受此项权利。从婴幼儿抓起,培养他们对于美术的兴趣,对他们的身心健康,茁壮成长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美术是一扇窗户,通过这扇窗户孩子们可以了解很多未知的世界。因此,面向婴幼儿读者的美术作品,编辑要注重符合他们年龄段的心理特点,色彩要明朗鲜艳,图画要活泼可爱,动植物要拟人化,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对于美术的兴趣。

  (1)打造色彩鲜明的视觉感知。

  视觉感知往往是人的第一感知。要想在视觉感知方面抓住婴幼儿的眼球,最显著和直接的传达方式便是色彩。婴幼儿一般都喜欢很强的色彩效果,这些色彩具有视觉上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刺激孩子们的视觉神经。因此,编辑可以采用鲜艳的色彩以及强烈的对比,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设计者要保持一颗童心。

  对于婴幼儿群体,只有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才能生动地刻画出属于他们的美术欣赏风格,这就需要设计者时刻保持一颗童心,以儿童的眼光和视觉去审视一些设计元素。

  2.青少年读者。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集中获取知识和学习成长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欣赏作品的喜好已经有了明显的倾向性,漫画对他们的诱惑最大,色彩等对其的吸引力已经降到最低,取而代之的是作品中对人物或者其他事物的刻画。针对青少年读者的美术作品应多加入一些插画设计。例如,某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作文集,封面采用的是sd娃娃,服装、造型、道具不管对于女生还是男生都是喜闻乐见的。

  3.老年读者。

  由于老年人的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降低,他们对于文字、图画的敏感性也会减弱,所以,在画作欣赏的选择方面,他们更偏向于色彩鲜艳、字体偏大、标题醒目的画作。

  在针对老年人读者群体的美术作品中,编辑要稳重大方,构思简约,因为老年人经历过人生百态,很多事物他们更看重的是平淡朴实,过于华丽的东西反而会引起他们的反感。老年人又被称作“老顽童”,有些思维兴趣趋向于儿童化,所以也可以尝试设计一些色彩亮丽的插画或者文字,这也不失为一种途径。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