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艺术理论论文

戴伯乐老师给我们讲艺术概论

2015-07-03 11:5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戴伯乐拥抱大自然的人
  
  戴伯乐,1940年8月出生,浙江温州市人。年轻时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曾先后在杭州市中等学校、浙江教育学院、浙江省教育厅任职,被评为省特级教师,并晋升为教授。90年代后曾在杭州师范学院、浙江师范大学任教为硕士生导师。
  他的山水画蕴藉深沉,文静含蓄,以传统的笔墨表现现代人的视觉情趣,追求现代生活真谛,因而作画注重写生,从大自然中获取艺术灵感。他的美术专业,主要是继承家法,父亲戴学正上世纪30年代毕业于上海美专,并留学日本,擅长书画、诗词、美术史论及美学等。他接受父亲衣钵,编写出版有《浙江古代画家史料》、《清代画家沈铨传》、《
  
  
  故而有许多人称他为“拥抱大自然”的人。
  
  
  
  戴伯乐其人其画
  林 一 涵
  我和戴伯乐交往已有数十年了,是我少年时的同学、朋友。早年我们同在一所中学读书,他比我高一年级,因为我非常喜欢绘画,羡慕他的绘画技巧,更羡慕他出生在一个艺术世家。Www.133229.Com他的父亲是位艺术才智非凡的画家、诗人。因此,我每当有空闲时间总是往他家里跑,向他父亲求教,与他一起学习绘画。大学毕业后,为了谋生,各人走上不同的工作岗位,但我们的来往仍是不断。几十年过去了,我发现戴伯乐的个性、脾气很像他的父亲,画了几十年的画,家里画作堆积如山,却从来没有想过将作品在哪个报刊登一下,他视名利如淡水。正因为此,艺术界了解他的人不多,了解他的唯有在大学里受过他教育的学子。凡听到过他上课的人,个个赞口不绝,对他尊敬万分,说:“他的教学内涵丰富至极,听一堂课胜过读十年书。”“戴先生上课真生动、有趣味,全教室里的人都会兴奋起来”。有一年

二是藏意。在艺术表现中有话不直说,只要给人能产生某种联想或意念即可。藏意可以让人在欣赏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揭示艺术品的内在含义,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这也与写诗一样,如古诗“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如果仅从字面解释,你会以为只是写春天的景象,春来来临了,杨柳树吐出嫩嫩的绿芽,驿桥隐现在绵绵的春雨之中。其实诗句的本意并非写明,它隐藏在言词形式的背后。这里“杨柳”指的是一对男女情人;“驿桥”是指远行离别;“丝”是依恋之情,而“春雨”是热情和泪水。诗意表达一对恋人在离别时的情景。《诗经·小雅·采薇》中写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矣,雨雪霏霏。”其藏意的手法如同上述。戴老师的作品《楠溪江畔》中几棵老树挡住眼前江面景物,让人对江面的风物产生遐想。《春在蒙蒙细雨中》树后的背景一片空白,其实这空白正是画家特别用心之处。有笔墨之处是表现,无笔墨之处是作品的灵魂——春在蒙蒙细雨中。记得,戴老师还曾讲了一个小故事,含义却十分深刻,说有两位画家参加画马比赛,要求在同一时间内,看谁的马画得多?其中一位画家凭自己熟炼的程度,疾笔作画,结果在规定时间中画了一百匹马,被评画者称为“百马图”;另一位画家因懂得“藏意”的妙处,画中画出云烟、风沙、前边画了三五匹马,背后云烟中的马,有的只露出耳朵或嘴巴,有的只露出马尾马……画中一只马耳朵谁说不是一匹马,一根马尾巴谁说不是一匹马。总体一看,大有万马奔腾之势,评画者命之为“万马奔腾图”。这个故事很简单,它却为某个大师所言的“艺术最大的神秘是隐藏艺术”作了铨释。
  
  三是画求自然。写诗作画不可作过多的修饰,娇作的东西往往会碍人眼目,成为累赘。古人有诗云:“清水出芙蓉,自然去雕饰”。意思是世上的一切事物都应该出其自然,顺道而行,写诗应该如说话,一气呵成,作画应随心挥写,不作过多修饰。诗或画,修正多了会成为累赘。庄子曾说过这样的话:“适带忘其带,适履忘其履。”体身上的裤腰带系得舒服了,你就不会时时想到裤腰带的;你足上的鞋子穿得舒服了,你就不会时时想到鞋子。如果裤腰带多出一个结或系得太紧了,如果鞋底下夹了泥沙或鞋子小了顶住脚指头,你便会时时感到不舒服。戴老师的邻居有一位80多岁的老人,花白的胡子足有一尺八寸长。一次老师问他:“老人家!我有个问题想问问你!”老人见问笑嬉嬉地说:“你问吧!我能回答的一定告诉你”。老师说:“请问你晚上睡觉时胡子是放在被窝头里面还是外面的?”老人一听为难至极,他活了八十多年从来没有考虑这个问题,说:“我暂回答不上,待明白告诉你吧!”晚上,老人试着先将胡子放在被窝里,不一会儿感到被窝头压往下巴与胡子不舒服,于是将胡子放到被窝外面。又过了一会儿,觉得被窝头顶住下巴与胡子不舒服,又将胡子放回被窝里。就这样将胡子放进、放出、放进、放出,闹了一夜,黎明时老人睡着了。以后老人遇见戴老师只是笑笑并未回答问题。这个事例正如庄子所言,“万物都从自然中出来,又回归于自然”(《至乐篇》“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果而戴老师说:“自然是艺术的最高境界”。
  
  戴老师在这次讲课中还提到“艺术的个性问题”、“艺术的夸张与变形问题”、“艺术的概括问题”等,同时还有重点的讲述了艺术创作中的美学原理的运用问题。他介绍了形式美的运用,介绍了“移情说”的理论与运用、“内模仿学”的理论与运用,“痴情趋动学”的理论与运用等等。应限于本文的篇幅,不再复述了。总之戴老师的教学对我们年轻一代艺术家的成长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