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美学论文

比较研究画意摄影与音乐艺术带给我们的启示

2015-11-18 10:1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音乐和摄影,都是当前人们生活中运用广泛的艺术。二者分别在听觉和视觉上给人美感,但其有着相同的艺术本质。画意摄影是摄影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因其追求“诗情画意”的艺术效果,使得画意摄影作品往往具有写实性与画面性“1+1>2”的价值效果。艺术本就是连接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桥梁,画意摄影和音乐艺术,仿佛是并行于这座桥梁上,但当二者相遇,就会碰撞出震慑人心的艺术火花。

关键词:音乐;摄影;画面;艺术
      音乐与摄影,分别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典型代表,看似有着显著的区别,其实有着本质的相通。艺术之所以存在,大多是为满足主观情感的需求,是内心情绪感受的表达。无论何种艺术,都是基于这样的根本而得以发展和延续。而当摄影融入绘画元素,则能更好的体现空间艺术的意境美。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我对摄影并不了解,直到接触了画意摄影这一摄影流派,顿时被其深深吸引。画意摄影比绘画更具真实性,比记录摄影更具唯美的画面,更让我惊喜的是,我在这当中,感受到了音乐的语言。以下我将分为两个部分来阐述。
      一、 音乐中蕴含着的画意摄影元素。音乐是一种表现艺术,它所要表达的是人们主观的情感,然而人主观上的情感,是来源于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音乐体验往往都是这样一个主观到客观地过程。我们在聆听音乐,或是表现音乐的时候,往往都被要求取一种“画面感”的艺术感受。例如演唱一首声乐作品,声乐老师就时常要求我们去想象歌词中所要表现的一种画面或是意境。但是,仅仅是画面就足够了吗?音乐所要表达的,并不仅是画面那么简单,因为画面的背后,是客观地世界,是艺术所追求的“真、善、美”当中居于首位的“真”。音乐作为表现艺术,应该要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可是如果我们不从现实中涉猎汲取情感,就很难使我们的音乐打动人。没有“真”,又何来“善”与“美”呢?所以我认为,学习音乐的同时,应该大量涉及、欣赏画意摄影作品。因为画意摄影是画面感与写实性的结合,是照片与画作的价值的结合。摄影是记录性大于可读性,一幅摄影作品不一定让读者赏心悦目,但其历史的传承使其具备了史料的价值;画作则是可读性大于记录性,画家把自己的意图更直接地倾注在画布上,以其艺术的独特价值吸引人们的目光。① 就好比一段爱情故事,如果平铺直叙,一定没有抑扬顿挫、淋漓尽致、声情并茂的讲述打动人。同样一首《梅花引》,在我欣赏画意摄影家闲云远鹤的作品“画意梅花”之《雪梅》系列之后,有了截然不同的情感体验。与之前肤浅地赞美梅花,有着云泥之别。在其摄影作品《浮雪隐香袭》中,歌曲里所要表达的“临风一笑,化做春泥飘零去。孤芳无痕,难留清香透天外”的孤傲高洁之姿顿时映入眼帘,在看到摄影作品《淡然独傲得俱透》,歌曲中“疏影横斜,一树梅花一断魂,一片冰心等君来”的坚守和情操,就像一股清冽之气注入心间一样,令人凛然,令人动容,仿佛在这首歌的内涵感受上,有一种醍醐灌顶的通透。仿佛摄影作品《雪梅》,与徐沛东所作曲的《梅花引》之间,甚至与千百年前孤傲绽放在一片冰天雪地中的哪一树梅花,有种莫名的共通和默契,这种默契触动我内心的某处柔软,令我有一刹那的热泪盈眶——知己,是可以跨越物质和形式,是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其实说到底,我们在艺术道路上苦苦追求的,也就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默契,画意摄影与音乐之间的这种默契,是现实与情感的默契,是写实与画面的默契,是“真”、“善”、“美”之间的默契,如果非要说明,应该就是要达到客观与主观完美结合的境界,虽然我们也只能无限接近。
      二、 画意摄影中蕴含的音乐语言。音乐语言包括很多要素: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调性等等。这些要素,看起来与画意摄影风马牛不相及,但如果用心感受,其实任何一副画意摄影作品中,都包含了或多或少的音乐语言。就拿19世纪英国摄影家雷兰德的名作《人生的两条道路》来说,如果用音乐语言来表达,我们可以说作品左边的力度大于右边,整张照片充斥着不和谐音程和速度变化。再拿作品摄影作品《青丝如絮》来说,我们可以说其调性是小调,力度是较轻。这样解释画意摄影作品,看似荒谬,但对于一个有强烈艺术感受的人,在面对画意摄影作品这种写实与意境相加值达到“1+1>2”效果的艺术作品时,灵魂深处总会不自觉回荡起一段音乐。《周易•系辞(上)》中说:“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触类旁通不应该只停留在技术层面,更应该达到艺术内涵深处。乐感和画面感,有时候出奇的相似。画意摄影追求“诗情画意”的艺术效果,音乐何尝不是追求意境的呢?画家丰子恺同时也是一位音乐教育家,中国古代的音乐家嵇康,同时也是一位书画家,西方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画家达芬奇,也是一位音乐家。音乐的旋律与动感、停顿与连绵与画面的色彩与线条、明暗与肌理一样,给人以不可抵抗的力量。但是,这种力量的基础,则是我们所生活的客观世界。我们可以把画意摄影理解成,在现实的画面上尽情地释放自己情感。许多人都有这样的艺术经历,即聆听一部音乐作品时,首先体验到的是自己对这首音乐的主观感受,譬如忧伤、喜悦、哀戚、悲壮、朦胧、从容等等一些直观的情感,在这之后,会感受到其更深层次的内涵,诸如一段故事、一副画面、乃至于一种情结、一种思想、一种信仰等等。当艺术体验达到这个层面时,音乐也好、摄影也好,不外乎只是形式和手段而已。摄影家在涉足画意摄影前,就必须首先培养起审美的能力和育实艺术的修养。只有有丰富的情感和深入的艺术认识,方足以成为优秀的摄影家。无疑,摄影术的继续改良和不断发明启示出更高的目标,足以令摄影家更能自由发挥;但技术上的改良并非就等于艺术上的进。因为摄影本身无论如何精巧完备,还只是一种带引到更高的目标而已。② 音乐亦是如此,只有扎根于现实,才能有真正饱满的情感,只有饱满的情感为基础,才能创作优秀的音乐作品,才能最大限度地表现出音乐作品的内容。
      结语:有人说绘画和摄影是对冤家,二者是一种辩证关系的存在。但我认为不然,在我看来,绘画与摄影是一对视觉艺术姐妹,二者完美结合成为画意摄影,与作为听觉艺术的音乐互补,成为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说把画意摄影比作娥皇女英,那么音乐就可认为是舜帝,佳话美谈,千古流传。
      参考文献:
      [1]《摄影的画意效果》  H.P.罗宾森.
      [2]《画意摄影方法》    佚名.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