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艺术理论论文

谈翻译之“忠实”——文体风格的翻译_翻译策略

2015-11-16 12:5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摘要:忠实问题一直翻译当中备受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内容与形式的忠实,本文结合纽马克将文本分类进行翻译的观点,分析讨论了翻译中对于文体风格的忠实,并提出在翻译过程中对于不同的文体风格,应根据其不同的侧重点,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论文关键词:忠实,文本分类,文体风格,翻译策略
  论及翻译,古今中外多少翻译大师和译论家都有自己的观点,论及翻译之“忠实”与否,其争论亦不少见。诸多翻译论说,不管提法如何,都程度不一地涉及到翻译的忠实问题。道安早在《鞞婆沙序》中指出:“遂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时改倒句,余尽实录也。”“案本”即按照原文的本意翻译。严复的“信、达、雅”之“信”,亦即翻译要忠于原文的意义。刘重德认为,严格来说,忠实性乃是信达切三原则的概括,也就是说,忠实性既要求译者做到保全原文意义的信,又要求译文做到达如其分的达和切合原文风格的切。一部翻译作品要忠实,只注重内容远远不够,要完好地再现原作的特点,文体风格是必须认真再现的一个方面。本文就文体风格的翻译来讨论翻译的忠实问题。
  文体style一词源于拉丁语的stylus,本义为古人在蜡版上写字用的一种金属或骨头制作的笔,后转喻为写字的手段、方法,进而引申为所写东西的风格特征,即修辞学文体学的风格。斯威夫特(Swift)认为“风格的确切定义是:恰当的词语用在恰当的位置上”[1]。这一定义从语用学角度指出语言使用环境对语言风格有一定的约束力。事实上,文体是风格的一个组成部分,风格不仅包括文体风格,还包括言语风格、作品风格以及作家风格[2]。以上关于文体和风格的研究说明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文章体裁的制约。刘宓庆认为常见的文体有:条约、法典、规章、政府公文、政治论文及文献、一般学术理论、科技情报与著作、新闻报道和分析、报刊特写、传记、游记、札记、文艺小说,舞台或电影剧本、抒情散文、诗歌和歌词等[3]。刘宓庆关于文体的分类比较细致,基本囊括了常见的文章体裁。朱斯(Joos)将言语风格分为五类:frozen(冷漠体),formal(正式体),consultative(商议体),casual(随意体)和intimate(亲密体)[4]。一般来说,广义的文体指一种语言中的各类文体,例如口语体,新闻文体、广告文体等。狭义的文体指文学文体,包括个别作家的风格。笔者认为,可以将文体归为应用文体和文学文体来讨论翻译的具体操作。
  I.应用文体的翻译
  应用文体几乎包括除文学及纯理论文本以外的人们日常接触和实际应用的各类文字,语篇类型十分广泛,例如书信、函电、告示、契约、规章、报告、法律文件、旅游指南、广告、新闻报道、产品说明书、技术规范等等[5]。其体裁范围几乎涵盖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各个方面。实用文体以传达信息为目的,同时考虑信息的传递效果。它特别区别于传达有较强情感意义的和美学意义的文学翻译。从其文本所承载的功能来看,基本可归于纽马克的“信息型”和“呼唤型”文本范畴,提供信息和感化受众是这类文本的主要目的[5]。实用文本是用于交际的功能性文本,最能体现语言的交际功能,根据关于文本类型与翻译策略NewMark的分析,应该主要采用交际翻译方法[5]。这与归化译者的主张是一致的。交际翻译的重点是根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传递信息,而不是尽量忠实地复制原文的文字。总之,交际翻译强调的是译文的效果而非内容。
  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⑴以下是一封请柬[6]
  Mr.andMrs.JohnSmith
  requestthehonorofthepresenceof
  Mr.andMrs.J.A.Brown
  atthemarriageoftheirdaughter
  ElizatbethSmithtoMr.JohnFrederickHamilton
  Saturday,thetwenty-ninthofSeptember
  atfouro’clockp.m.
  ChurchofHeavenlyRest
  NewYork
  请柬的翻译要实现格式上的英汉转化,顺应汉语模式。首先把邀请人和被邀请人从段落中分离出来,分别译作汉语请贴的称呼和结尾暑名。然后结合时间、地点的翻译再添加一些必要的客套语,如“兹定于”、“敬请光临”等等。有了格式上的顺应,译文自然就显得顺畅、对等。
  J.A.布朗先生及夫人
  兹定于九月二十九日星期六下午四时在纽约天安教堂为小女伊丽莎白·史密斯与约翰·弗雷德里克·汉密尔顿先生举行婚礼,届时恭请光临。
  约翰·史密斯夫妇谨上
  应用文体翻译都有特定的,现实的目的,要求译文在最大程度上达到并满足预期的功能,强调信息的传递效果,看译文是否满足了委托人和译语读者的需要和愿望。应用文体的翻译应遵循“读者第一”的原则,采取“交际翻译”的手法,其具体翻译要求的可行性取决于译语文化而不是原语文化环境。“以读者为中心”、“以目的语文化为导(reader-centered)向”的特点决定了应用文体(target-culture-oriented)的翻译策略应以突出读者效应的归化翻译为主。
  ⑵以下是一段景区介绍的小短文[7]
  五大莲池有14座火山锥,其中12座是一万年以前先后形成的休眠火山。

据文献记载:“摩尔根(今嫩江)东南,一日地中忽出火,石块飞腾,声振四野,越数月火熄”;“康熙59年(1720)六七月间,忽然烟火冲天,其声如雷,昼夜不绝,声闻五六十里。”这场火山爆发前后可能延续两年多时间。当时,从喷火口流出的岩浆把附近的小白河截成了五段,形成了五个互相毗连的火山堰塞湖。
  译文:TherearefourteenconicvolcanoesattheFiveBigAdjacentLakes,twelveofwhicharedormantvolcanoesformed10,000yearsago.Thefirsteruptionoccurredin1720.Ithasbeenrecordedindifferenthistoricaldocuments.Subsequenteruptionsprobablylastedmorethantwoyears.TheirlavacutthenearbyXiaoBaiRiverintofivesegmentsandhenceformedfivebarrierlakesthatwereconnectedwitheachother.
  原文是说明火山锥和湖区的由来,其中引述的文献记载比较详细,那么关于这些细节究竟有无必要全译呢?这就要从译语接受者的角度来分析。其实,火山爆发在西方各国并不鲜见,且西方各国也有文献记载,影视作品中也常可见到火山爆发的具体场景,因此在译文中略去火山爆发的细节描写不译,只需交代一下文献记载中火山爆发的时间就行了。译文中这一细节处理得很恰当。
  ⑶以下是一则广告
  TheGlobebringsyoutheworldinasinglecopy.一册在手,纵览全球。(《环球》杂志)
  译文没有如原文一句话贯之,而是遵循汉语特点,以四字词语译之,又构成对称。这是因为英语的特点是贵简洁,而汉语重节奏、重音韵。
  应用文体的翻译关注的重心是读者,目的是唤起读者的所思所想及所为,强调的是信息的传递效果和读者效应。译文中作者的身份并不重要,作者隐身,原文文本在翻译中只起“提供信息”的作用。因而在翻译过程中,为保证译文的信息传递效果和读者效应,译者完全可以根据译文的预期功能,结合译文读者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感应力”或“社会知识”以及“交际需要”等等,来决定文本处于特定语境中的具体翻译策略和手法。
  II.文学文体的翻译
  文学翻译包括诗歌、小说、戏剧、散文以及文学评论的翻译。为了发挥文学艺术特有的社会作用,译者应充分发挥想象,结合生活经验把原作的艺术特色呈现给译文读者。纽马克主张,在以表达功能为主的文本中(如文学作品,社科作品,新闻评论,自传,权威论著),作者独特的语言形式和内容应视为同等重要,翻译方法应以语义翻译为主,相当于归化译法,尽力再现原作的特点[8]。
  ⑴以下是拜伦的“这一天我满三十六岁”一诗的第二节[9]
  原文:Thedaysareintheyellowleaf,
  Theflowersandfruitsoflovearegone,
  Theworm,thecanker,andthegrief
  Areminealone.
  译文一:年华黄叶秋,花实空悠悠,多情徒自苦,残泪带愁流。(译者不祥)
  译文二:我的岁月似深秋的黄叶,
  爱情的香花甜果已凋残;
  只有蛀虫、病毒和灾孽,
  是我的财产。
  译文一读起来倒是朗朗上口,但对照原文就会发现其风格与原文相去甚远,没有恰如其分地传达原文的意境和情调。译文二基本按照原诗的用词和形式译成,流畅自然,与原诗句式长短相当,形式相似,用韵也与原韵一致。原诗的一切形象,如黄叶、香花、甜果、蛀虫、病毒、灾孽,都表现出来了,较好地保存了原诗的音、形、意三美,读来确有拜伦的韵味和风格。
  诗歌语言具有简短、精练、含蓄等特点,是思想和内容最为凝练的一种文学形式。诗歌不仅具备一般文学题材所具备的要素,而且还有一定的音韵和意蕴。在翻译过程中,原文中的形美、音美和意美都应传达出来。
  ⑵以下这句话的翻译值得思考
  IgavemyyouthtotheseaandIcamehomeandgavemywifemyoldage.
  (直译)我把青春献给海洋,我回家的时候把老年给了我的妻子。
  (意译)我把青春献给海洋,等我回到家里见到妻子时,已经是白发苍苍了。
  意译综合运用了对应式换码和重建式换码两种手段才使得译文易于接受。风格是一个多层次的,具有复调性和明暗度的综合体。因此,对某一原语作品在语际转换中的风格处理手段也不应当是单一的。实践证明,许多比较成功的译作在对原作的风格翻译中常常是各种手段并用,既有对应式,又有重建式和淡化式风格转换。只有这样,才能各其能,左右逢源,殊途同归。文学作品的翻译不仅要做到“形似”还要做到“神似”,甚至有时即使不得不丢开“形似”也要讲究“神似”,仅用一种方式换码是办不到的。


  ⑶以下是一篇书评[10]
  《铺满玫瑰的路》是玛莎·达菲于1995年为杂志写的书评。文章信息量大,概括准确,文字简练,是一篇极好的时文。有时一句话就概括了一个重要内容。
  原文:Fromthestart,shenotesalmostwithbemusement,therewasacontrastbetweenherown“executivestyle”andhercolleagues’“moreconsultativestyle.”Thatcherlaiddownthelaw.Inher11-yearleadership,she“brokethecripplingpoweroftheBritishunions”;areluctancethatstillplagueshersuccessor,JohnMajor.(Rose,Rose,Alltheway,byMarthaDuffy)
  译文:一开始,她几乎是带着一种困惑注意到,她自己的“施政风格”和她的同僚的“更喜磋商的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撒切尔夫人说了算。在她长达十一年之久的执政期间,并且明确表示了英国不愿意加入欧洲,她的这个意向至今仍在纷扰着她的继承人约翰·梅杰。(刘士聪译)
  书评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信息性,即“意则期多,字则期少”。这段文字以仅有的三句话高度概括了撒切尔夫人的执政风格,政绩以及对后人的影响。译者从宏观上把握住书评言简意赅的特点,在句子层面上努力再现原文的风格。比如说,“撒切尔夫人说了算”这种译法简洁有力,准确再现了原文作者的意图。
  结语
  结合以上的译例,在翻译应用文体或文学文体时我们可以有一个大致的取向,即采取何种译法来实现最大可能的忠实。由于应用文体和文学文体的特点不同,翻译两种不同文体的目的也不同。为了应用文的实用性,我们尽量以达到与原文相当的读者反映效果为宜,故多采取归化翻译法。而文学文本承载者异域文化,体现作者的个人风格,翻译时最主要的就在于再现陌生的文化与作者风格,故多采用异化翻译。但是译文的好坏,译文的忠实与否,不是片面地看译者采取哪种译法,多种译法结合使用是很常见的。为了得到最完美的译文,我们需要先从内容到风格对原文认真研究,然后采取相应的策略进行翻译。希望弊文中提及的依照纽马克的将文体分类的观点,将翻译文本分成应用文体和文学文体翻译,对得到忠实于原文的译文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重德 文学翻译十讲[M ].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 28.
2 周方珠 翻译多元论 [M ].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142 .
3 连淑能 英译汉教程 [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14 .
4 张维友 英语词汇学 [M ].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89 .
5 方梦之,毛忠民 英汉-汉英应用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6 廖瑛 实用英语应用文写作[M ].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226
7 龙江华 论互文性对旅游资料英译的指导作用[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5):82.)
8 Newmark, Per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9 冯庆华. 文体翻译论(Stylistic Translation)[M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10 谢楠. 散文翻译的文体观照[ J ]. 东岳论丛Jul. , 2009 Vol. 30 No. 7 2009年 7月 (第 30卷 /第 7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