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艺术理论论文

冷月葬花魂

2015-11-12 10:4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回族女作家白山的的长篇小说冷月表现了一个拥有回汉两支血脉的大家族在抗战期间滇西沦陷期间所承受的苦难,小说生动描绘了厚重的历史和活动于历史缝隙中的人们,对她们的不幸给予了深切的同情理解和关注,展现了一幅抗战背景下的众生图景.
论文关键词:抗战,回民,女性,悲剧
  小说冷月的扉页上作者写到;仅以此书献给我敬爱的母亲,献给高黎贡山的父老乡亲,在后记中作者表明了自己的写作意图;我想写出这一些滞留在滇西边地,滞留在云南无尽大山的明姓人,他们效忠国家民族的渴望,他们绝无狭隘的民族精神,女性是一切冲动和苦难的最后承受者,姨妈们所承受的一切也许是我写这本书的最原始的动力.
  一回族文化的全方位展现
  首先是文化表层衣食住行,艾娘回娘家穿的一身亮闪闪的黑色软绸衣裙,金友鹤在玉铺见到玉景穿的水绿色软绸衣裙,端午节回民也吃粽子,主人公明照东自己画图纸盖房子,不同于腾冲人熟悉的五架房,还有滇西特有的遍身棕色长毛的小矮脚马.
  其次是中层文化艺术风俗礼仪,明照东的外貌,天生的卷发,大眼睛,双眼皮,带着古波斯的血统,老苏州是汉民,证实了回汉之间可以通婚,回民善于经商,明照东的父亲精明能干,做橡胶生意,还投资玉矿,滇西有句老话;开心的不是穆民,古兰经上一句月亮破碎了,历史上清兵对回民格杀勿论对明照东造成了无法抚平的心灵创伤,神情忧郁孤傲,每天按时礼五番,明照东盖清真寺,请阿訇,办阿文学校,宣传回族文化.在教育方面,回民把最优秀的孩子送出去,明照南就是一个例子,向外界学习.然而白瑞卿是知识分子却没有能拴住丈夫的心,富有讽刺意味.白瑞卿的哥哥们教书育人,为的是心灵上的需要.婆母不识字却懂得做女人的道理.还有小说中的婚俗描写,老西连想着出媒礼包箩装满衣料和各种食物,送聘礼要下八色.在腾冲刚出生的小孩子要穿老人缝的衣服,祈求保佑孩子健康可爱,还有在腾冲,未出嫁的女儿不准入祖坟,回民在书法绘画上受汉族影响,例如明照东为母亲做的水粉画,画了几棵松树一对仙鹤,象征长寿,杭景练得一手好字.
  再次是深层价值观审美观伦理观世界观,回族收留孤儿的善举,明照南收留杭景,但是尹天柱不愿意当回民,拒绝明兴华这个名字,他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明家第一个女孩经名叫做阿依莎,即月亮女神,然而嫁人后失去了回族女性整洁的美德,变得邋遢不堪,孩子们从小就玩七姐姐的游戏,学习她的刚直节烈.在通婚的问题上,明照东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心理上是否能够互相尊重,二是合理解决饮食上的异同,体现了回汉文化上的趋同性.但是小说写到对于回族有偏见的陆家悔婚,玉景的自尊受到很大的伤害,终身未嫁直到最后用剪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香消玉损,令人叹息,写出了女性的脆弱和坚韧,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节操,回民爱国,国共合作,明家却分家了,明照东对弟弟们回家很气愤,认为国难当头,弟弟们在这个时候回家是家族的耻辱,为了保护女孩子们,太太们急着嫁女,结果只嫁出了个丫鬟梅香,日本人来了,老太太来喜明照东留守,其余人都逃难去了,在日本人发现房子是按照大鹏阵构思建成的,暗示了明照东应该进攻,他本是一只渴望飞翔搏击蓝天的大鹏,愿意为祖国献出生命,毅然烧毁了房子.老太太被活活烧死,临死前还在地窖里念平安经,虔诚地相信真主,床上那本永远放在手边,虽然没有读懂,但是支撑着生命和灵魂的古兰经,突出了宗教信仰的重要性,来喜惨遭日本人蹂躏,胎儿死了,明照东埋葬了亲人后决定出征,临行前把女儿们全部嫁给马帮,明家的大小姐们默默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丽景嫁给表兄白抒槐,生下明朗,后来金友鹤寄钱给玉景修坟,尹天柱给养父写信,表达感激之情,小说结尾明照北的孙女明晨赴美留学,在飞机上写信,在太平洋的夜空之上,我见到一弯美丽的新月,我想起了,这就是我故乡的月亮.无论身在何处,心里依然对回族充满感情.小说在叙事中穿插了回民生活的描写,穿针引线,体现了回族文化的魅力.
  回族文化是对伊斯兰文化的坚守和对汉族文化的接受的一种创造性有机结合,其中由主动因素也有被动因素,在认识评价回族文化时要注意回族人独特的心理机制和思维方式,充分理解他们对于汉族文化的接受和排斥的双重趋向.
  二女性意识的凸显
  女性的主体意识即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女性的自我意识,即女性的自身认识,是女性对自身存在的特殊性的探秘,它观察到的不再是男性眼中的女性,而是女性眼中的自己。它既是女性对男性经验的一种积极有效的否定,也是女性的一种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女性的平等意识,即女性对现实生活中从属地位和一切歧视现象与行为的意识敏感性,以及对女性应该享受和男性同等的权利与地位的确切认知。女性是人类最核心的组成部分之一,女性的生活命运心灵世界是人类社会永远言说不尽的文化话题,数千年来,对于女性的言说从未间断过,因而这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萧红曾说:女人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是沉重的我要飞但我会掉下来,体现了女性生存的艰难.女人就是脆弱的代名词.嫁人是女人的第二次托生,莲景爱上了肖成林,可惜肖成林不幸病逝,晴景幻象嫁给大英雄,昭景一心迷恋读书,只想出国留学.最是玉景可怜,从小就想着陆家的少爷,可是却落得凄惨的结局.面对条件出色的金友鹤却断然拒绝,无论谁劝都不改变主意.也许是受过伤害后对男人的戒备心理,对爱情的绝望.小说题目为冷月,月亮代表了女性的阴柔美,默默承受着历史和时代造成的悲剧,小说塑造了一群动人的回族女性形象,勇敢地智齿周文兰离婚,具有进步思想.冷字暗示了一种感伤的情绪,在异族入侵的年代,这些活泼可爱的女孩子们 就像覆巢下的蚕卵,让人痛心不已,小说记录了云南回民在抗战年代的心酸遭遇,警醒后人铭记历史,在西南最悲壮最宏阔的就是修筑滇缅公路,小说也有所涉及,体现了红高原人的牺牲精神.散发着古老的边地气息.在回族女学者赵慧老师的以文学评论为主的著作<回族文化透视>中以女性视角评价女作家,女人的故事由女人自己来讲,便多了一份真实,也便多了一份纯情,故事本身也许是普通常见的,但其美学意义却是独到的.如花般的女子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如何生存,如何把握自己,值得我们反思.战争让女人走开.
  三叙事技巧娴熟到位
  小说时间跨越比较大,从清末明初的历史背景写起,经历抗战到后来的解放,具有历史的厚重感,此外小说语言朴实亲切,前后形成鲜明地对比,小说前半部分写女孩子们的活泼动人,到后半部分的悲壮就更能打动人心.
  综上所述,白山关注女性,却不让自己的思维滑入女权主义的桎梏中,正是云滇高原上的红土地孕育了多才多艺美丽而富有情趣的白山,爽直中透着执拗,红土高原是她写作中着力突出的优势,神奇、美丽的自然形态,以及这块土地上的多民族文化融合,都是写作的绝好材料。她的优势还在于自己身后的民族,民族文化身份为她们提供了一块更有优势的写作土壤。相对于“异族”人、外来者的眼光,她“身在其中”的独特身份,使之能更好地理解、表现云南民族生活的特异性。而且具备外来者所不具备的真实.

参考文献;
1冷月 白山 云南人民出版社
2别具特色的云南少数民族女作家群 黄玲 彝族 民族文学2010年03期
3回族文学研究的新收获 马梅萍
4回族文化透视 赵慧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1年
5当代回族作家散论 赵慧 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7卷 1995年第3期 总第65期
6民族与回族文学创作 赵慧 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2卷2000年第3期总第90期
7回族文学概观 魏兰 宁夏人民出版社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