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柔弱”几乎是中国古代文人笔下典范女性的代名词,尤其是在封建制度下水深火热地生活着的女性没有自主选择命运、追求幸福的权利,在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四座大山压迫下,她们抬不起头、喘不过气来。蒲松龄笔下刻画了许多鲜活的女性形象,其中的青凤是典型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她不仅外表柔弱,内心也具有妥协性。她代表了当时一类的女性形象,但是,在爱情的感召下,也有着青凤反面性格的另类女性。她们是封建制度下的一束光,时代呼吁这样的女性,同时也唤醒着青凤这一类人大胆追求爱情,突破封建枷锁,获得人性解放。
论文关键词:柔性,礼教,解放,追求爱情
蒲松龄笔下刻画了各种各样鲜活的女性形象,其中青凤是个典型的柔性女子。青凤之柔,首先从外表可以看出,所谓“弱态生娇,秋波流慧”,耿生“停睇不转”地盯着她,她只“俯其首”,暗暗挑逗他,她也“亦无愠怒”。再次,“骤见生,骇而怯退,遽阖双扉”,被叔父发现与耿生在一起,“她羞惧无以自容,俯其首倚床,捻带不语”,被叔父呵斥万端,她只“嘤嘤啜泣”。这些描写勾画了一个栩栩如生的闺中柔弱女子的形象。金圣叹的典型性格理论在这里体现了出来,这些情节为刻画青凤的性格打下基础。而耿生要与她亲近,她说:“惓惓深情,妾岂不知?但叔闺训严,不敢奉命“,后来又强调:“昔虽获罪,乃家范尔”。可见她早已倾心耿生,只是严格的闺训、家范使她不敢也不愿表露自己的情感。青凤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在叔父的约束下简直不敢越雷池一步。她与耿生结合之后仍旧循规蹈矩,求取叔父对其婚姻的谅解和首肯。青凤的性格是悲剧性的,因为女性在封建社会的客观处境是悲剧的。
假设青凤不是狐女而是平凡的人,会有耿生墓前救狐,笼中救胡叟吗?会有青凤与耿生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事吗?青凤若是一般的女性,她的结局就是个悲剧。因为她不能选择自己所爱的人,不能自主自己的婚姻与命运。
蒲松龄描绘了一个个性纤柔的青凤,她的“柔”与叔父的“严”形成了对比,暗示了柔弱的女子在封建礼教、家庭压迫下的生存状态。青凤对爱情的懦弱正代表了封建时代身在闺中的女子的婚姻状况,这里我们看到的青凤被迫地也是自愿地屈从于封建礼教,封建社会许多温柔善良的女子正是这样不声不响地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幸福以及生命,其结果无非是在贞节坊上、列女传里留下一个被人忘却的名字。但是她们的内心并不真的像一沟绝望的死水,她们来到这人间,一样有生的眷恋、美的憧憬,也一样有情的需要、爱的追求。情感是发自内心的,是婚姻的维系,没有情感的婚姻又岂能长久?所以青凤对耿生的“发乎情”是理所当然,她的柔也是封建礼教压迫的表露。
然而,礼教的压迫下也不乏蔑视礼教追求个性解放、追求婚姻自由的柔性女子。《玉娇梨》中的卢梦梨,她明知道当时女子身居闺中不可随便出门,当她在阁楼上看到隔园中风流倜傥、才貌出众的苏友白后,女扮男装约会苏友白为自己说亲,她的大胆与白红玉的柔弱形成对比。白红玉很像青凤,她们的“性格与肖像、语言、行动相一致”,(金圣叹)白红玉缺少卢梦梨的追求爱情的个性,挣脱不出礼的藩篱,她足不出户明知苏友白在自家园中还要让婢女代她送信,她的懦弱导致她与苏友白的感情曲曲折折。然而,卢梦梨敢于突破常规,最终嫁给自己喜欢的人。最具有代表性的反封建礼教的大家闺秀莫过于《西厢记》中的崔莺莺了,她是柔美的有着封建家长的约束与严厉管教,她有青凤的嘤嘤啜泣,有思念爱人的病柔之态,但她柔弱的外表下有着青凤所没有的执著的心。她敢于与张生待月西厢下成就千古佳话,敢于做出“违礼”之事反抗老夫人的违约与禁锢,她的个性鲜明,甚至婢女红娘也是活灵活现的。
大家闺秀受礼教的侵蚀是最严重的,她们在家长管制下不可随心所欲,柔性是女性的通性,有些闺中秀丽在爱情的感召下还是秀出了自己的个性。我们赞扬人性的解放,摒弃“存天理。灭人欲”压抑思想。在社会底层的女性她们对待自己的婚恋又有怎样的个性呢?
秦淮八艳之一的一代名妓柳如是,她能歌善舞、诗词曲赋样样精通,美貌与才华容积于一身备受达官贵人的青睐。柳如是却不甘于流落于酒色笙箫的生活,努力摆脱妓女的身份。她为自己赎身,女扮男装泛舟湖上;她广结名士,吟诗作画追求自己的独立人格。她希望遇到一个不在乎她的出身而看中她人格的男子,这一想法却是与世俗不容,她爱上了云间才子陈子龙,但陈子龙却没有勇气摆脱世俗的眼光迎娶她,她在痛苦中离开了。但她没有放弃追求自由与爱情,她终于遇到了钱谦益,一个以妻子的名义迎娶她、欣赏才女的眼光看待她的老学者。
她是柔美,但不柔弱。她有着与外表不符的性格,她大胆反抗,追求爱情与平等的地位,她是古代伟大女性反抗的代表,向我们证实了追求的成功。爱情使古代女性们有了勇于追求,大胆突破封建束缚的勇气。正所谓“悲莫悲于生别离”,在封建礼教迫害下,男女爱情要门当户对听从父母,不平等地位的爱情被无情的扼杀与毁灭,使得男女忍受巨大的折磨,《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因爱而死又因爱而复生,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在父母的反对下曲折而凄美。
蒲松龄刻画的青凤性格,狐而实如人之受到许多观念束缚,制度的制约处处谨慎小心,耿生却人而实如狐之无所顾忌,放荡不羁。所以,一代又一代大胆女性不断呼唤“青凤”之人清醒,唤醒她们人情封建制度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荒诞与酿成的悲剧。
参考文献: 《聊斋志异》 人民文学出版社
《聊斋志异鉴赏集》人民文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