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艺术理论论文

浅论皎然\"意境\"说

2015-11-05 10:2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皎然是中唐后著名的侍僧和文学理论家,他吸取前人对\"意境\"的使用,对\"意境\"说进行了深入阐发,使意境理论进一步发展并趋向成熟。他将禅宗里的一些概念引入诗学中,提出\"缘境\"、\"取境\"、\"神诣\"、\"意冥\"等独到的文学思想,并提出好的诗歌要注意营造意境,能够使人体会语言文字所暗示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使人获得言语之外的无限蕴涵和美感。   

关键词:皎然;意境;缘境
  皎然是中唐后著名的诗僧和文学理论家,将佛学里的一些概念引入诗学理论范畴,极大的丰富和开拓了诗学理论内容和范围。他在中国古代文论"意境"说方面贡献很大,对当时和后世的诗歌和诗学创作有很大的启发。
     一、创作背景
     (一)个人背景
     皎然(720-800?)是著名禅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人(今浙江长兴),是谢灵运的后裔。他早年学儒,后来改学道,中年后入佛教,这使他思维开阔,在诗学的阐述中不仅有佛家的思想,还有儒道思想的融合。皎然在诗歌方面也深有造诣,在诗歌史上地位颇高。皎然的文学活动主要在安史之乱后,因处于江南,较北方更为安宁一些,诗歌创作上较少涉及动乱,而更偏向于诗歌内部艺术审美的探究,他创作的《诗式》在中唐时是这一审美取向所达到的理论高度,其中对于"意境"的范围和理念有很多阐述和开拓。
 (二)时代背景
  建唐后,随着国力的强盛,唐代很快重新恢复了南北统一的局面,并在疆域上有了大幅度的开拓,势力与威信空前扩大。广大的疆域为唐代南北文化和文学的真正融合创造了条件,其文化格局与历代相比具有极大的开放性,文化繁荣和多元,各种文化相互包容、学习和融合。儒、释、道三教并行,它们在冲突和竞争中互相碰撞、互相浸入,释家思想也就深入到文学和社会等领域了。
  (三)文化背景
  佛教在东汉传入中国后,中国佛教徒立足于本国的传统文化背景,不断对其进行汰选和重铸,使其在漫长的接受过程中逐渐中国化。而禅宗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佛学,在很多方面都体现了我国传统的文化风格和习惯,被广泛接受,如天人合一、知行统一等思想。所以其在盛唐成熟后,在佛界迅速取得了主导地位,并对整个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僧人涉足文艺,俗人吸取佛学思想进行创作在当时是很广泛的现象。如皎然、灵澈等就是非常有名的诗僧,王维等人的诗歌中则有浓重的禅宗思想。禅宗的很多观念被引入文学领域,用以创作文学,并阐述文学理论,大大拓展和深化了诗学领域。
  二、"缘境"与"取境"
  "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中独创的文学审美概念,是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1】
  (一)王昌龄等人的"意境"思想
  以"意境"论诗,最早见于王昌龄的《诗格》: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2】
  王昌龄在此将"境"从佛教术语转化为了美学概念,且提出"意境"为三境之一。
  后来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有"一字一句,皆出常境"【3】的对王维诗的简要评语,高仲武在《中兴间气集》中亦有"穷极笔力,未到此境"【4】对李嘉祐诗的评语。
  (二)皎然"缘境"说
  皎然汲取时人关于"境"的思想理论,对它进一步阐释,真正界定了"意境"的基本范畴。
  皎然引禅入诗,首次明确提出和强调了诗歌中"境"与"情"的关系。他认为诗歌"情"与"境"是不可分的,境中含情,情由境发,提出"缘境"说。皎然《辨体有一十九字》中解释"情"字:"缘境不尽曰情"【5】。指出诗人所抒发的感情乃是通过所创造出来的诗境来体现和反映的。皎然《五言秋日遥和卢使君游何山寺宿杨上人房论涅槃经义》一诗曰:
     "江郡当秋景,期将道者同。
     迹高怜竹寺,夜静赏莲宫。
     古磐清霜下,寒山晓月中。
     诗情缘境发,法性寄筌空。
     翻译推南本,何人继谢公" 【6】。
  在这首诗中,皎然提出"诗情缘境发,法性寄荃空",指出诗中情的表达缘于诗境,由诗境来表达。
  皎然还指出诗歌意境的特点在于其整体意象所表现和营造出的情味,如对"静"的诠释,"静,非如松风不动,林狖未鸣。乃谓意中之静"【7】。"松风不动,林狖未鸣"者,是具体景物的"静",而"意中之静"者,乃是诗的整体意境所营造出来的"静"。皎然提出,诗的整体意境在具体景物之外,也即司空图后来所说"象外之象"。
  另外,皎然重视意境创造中主观情志的作用。指出诗的"意境"不仅是对客观物体的描述,更是诗人主观意念的想象和创造。如前面所述"意中之境",诗中即使没有对静态物体的描述,也可以在意境上创造出静的情味来。他所推崇的谢灵运的诗句"石浅水潺湲"【8】,虽非描写静物,而是水流的动,却可从中体会出静谧的意境来。又如谢朓"喧鸟覆春洲",在有声有动的形象中,可以体会出诗人观物时的恬静心情,即皎然的"意中之境"中的"静"。
  再次,皎然指出"意境"应"天真"。
  他在《诗式》里说:"囊者尝与诸公论康乐为文,真于情性,尚于作用,不顾词彩,而风流自然"【9】。
  他认为上等诗歌在艺术境界的追求上应注重"自然"之美。"自然"并非对客观的照搬和主观的宣泄,而是艺术化的自然。这种自然并非不思而得,而是诗人出于诗人的精心构思和陶炼。
  (三)皎然"取境"说
  皎然还在《诗式》中谈到"取境",此指诗人在创作构思中的想象,也即对诗的虚境的设想。他在《诗式》中说"夫诗人之诗初发,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10】。认为艺术境界的高低对诗的品格起着决定作用,占有统帅地位。作诗在使用形象化语言描述客观事物即实境,来表现意境即虚境时,应着眼于创造意境的高度。
  皎然"取境"重视苦思,认为"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成篇之后,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而得,此高手也"【11】。提出灵感并非神助,而来自苦思的积淀和酝酿。
  (四)"意冥"与 "神诣"
  《诗式》中以"神诣"、"意冥"来赏诗。他认为"至于天真挺拔之句,与造化争衡,可以意冥,难以言状"【12】。又云:"夫诗人造极之诣,必在神诣,得之者妙无二门,失之者渺若千里,岂名言所知之乎?"【13】指出诗之情味非言语所能及,必在"意冥"、"神诣"。
  艺术中,真正的美不在于直接呈现于感官的语言文字,而在于它们能启示和诱发读者的丰富想象,从而使人获得言外的无限之"味"。
  三、皎 然诗学理论的影响及其贡献
  "意境"理论至皎然已成熟,唐以后"意境"说一直发挥着它的作用。
  (一)在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方面的影响
  中唐后,刘禹锡早年曾从师皎然学诗,提出"境生于象外"的观点。晚唐司空图对此加以发展,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虚实相生"和"思于境偕"等观点。他引用唐代人戴容州的话说:
  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与极浦书》)【14】
  强调诗境中的虚境,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重要性。
  他们以上的观点正源于皎然的"意外之境"、"缘境"说,以后的"意境"说基本都是沿着这些基本思路发展下去的。
   "意境"也有力的影响着文学创作,注意对意境的营构和情景交融,使文学创作不流于浅白和偏狭,而能创造出可供想象的虚境,以求文学作品意蕴深厚,言之有物。
  (二)皎然是以禅论诗之肇端,在当时和后世都有极大影响。
  皎然将禅宗中的"静"、"远"、"取境"等概念应用于诗学领域,极大的拓展了中国古代文论的视野范围,其艺术审美的倾向,长期影响着中国的文学和社会领域。
  唐代文人普遍有习禅风气,所以在唐诗中有普遍的禅意。当时名士如颜真卿、刘长卿、韦应物等人也与他交往甚密,并互相唱酬。受他影响的诗派有元白诗派、吴中诗派、韩孟诗派(韩愈、孟郊)。他对元白诗派就最切近的"俗"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既反对"俗",又提倡用"俗",但取舍运用有其运斤之妙,追求超脱于凡俗之上。江南吴中诗派主要包括皎然、顾况、灵澈、秦系等人,他们相互唱和,艺术追求和生活态度相投。如秦系《山中赠诸暨丹丘明府》云:"荷衣半破带莓苔,笑向陶潜酒瓮开。纵醉还需上山去,白云那肯下山来"【15】。皎然后来又和了一首,他们的狂态如出一辙。皎然对于韩孟诗派的影响主要在于其狂放的人格精神、清狂的艺术风格以及力求创新的文学追求。
  皎然"意外之境"、"虚实相生"的诗学理念,经司空图、严羽等人的发展,终于演变成中国诗论的一大门宗,从而以"意境"这种独特的角度,深刻的表达了诗歌的重要发展特质。
  皎然在"意境"说方面的"缘境"、"取境""天真"等诗歌创作及其理论方面的思想,引禅中的"取境"等概念入诗,都极大开拓了文学的审美范畴,为我国古代诗歌创作和文学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高教出版社2004年3月第3版,第224页.
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第172-173页.
王克讓:《河岳英灵集注》,四川出版集团2006年7月第1版,第66页.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四部丛刊集部,商务印书馆明翻宋本影印本.
皎然著、李壮鹰校注:《诗式校注》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第70页.
皎然:《杼山集》卷一,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
皎然著、李壮鹰校注:《诗式校注》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第71页.
皎然著、李壮鹰校注:《诗式校注》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第89页.
皎然著、李壮鹰校注:《诗式校注》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第118页.
皎然著、李壮鹰校注:《诗式校注》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第69页.
皎然著、李壮鹰校注:《诗式校注》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第39页.
皎然著、李壮鹰校注:《诗式校注》诗式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第1页.
皎然著、李壮鹰校注:《诗式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第2页.
司空图:《司空表圣文集》卷三,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台湾商务印书馆.
彭定求:《全唐诗》卷二百六十,中州古籍出版社.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