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艺术理论论文

独具特色的土家族木雕

2015-10-10 09:3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土家族木雕是一种实用性与艺术性共存的民间艺术,展现了土家人民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追求与信仰,反映了土家族特有的审美情趣。本文从土家族木雕题材内涵和散点透视的角度进行探索,发现其粗犷浪漫的美学风格、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在少数民族美学和少数民族艺术传承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土家族;木雕;民间艺术;散点透视
土家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人口总数八百多万,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和丰富民间艺术的民族。主要聚居在我国湖南、湖北、重庆、贵州毗连的武陵山地区。武陵山境内群山环绕,层峦叠嶂,气势磅礴,峡谷深幽,沟壑纵横,风光迷人,是土家族世代生息繁衍的地方。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种类繁多、内涵丰富、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土家民间艺术:光彩夺目的西兰卡普、造型独特的土家吊脚楼、场面热烈气势雄浑的土家摆手舞、生动华丽的跳花灯、巫风浓郁的傩戏,原始粗犷的茅古斯舞、情感浓烈的哭嫁歌、古朴精美的土家木雕等等,都展现着土家人民诙谐乐观,善于创造、爱美的天性。
  土家族是有语言而无文字的民族,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则是其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木雕作为其思想和艺术的浓缩,是历史文化记忆的重要物证,具有独特的代表性。土家人因地制宜,用樟木、椴木、楠木、花梨木、柏木、檀木、杉木等木质原料,制作生活用具。不论是门窗梁柱,桌椅板凳,还是祭祀礼仪用具,大到吊脚楼,小到盒匣装饰都是木质的,这些无不彰显土家人生活情趣、爱好和信仰。他们用小小的刻刀刻画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用一块块木质雕版来记录身边发生故事。这些精美的木质雕版是土家人生活的见证者,也是其历史与文化传递者,它是土家人追求完美的最好的表达方式。
  据文献记载推断土家木雕源于早期的“刻木”,雕刻技法主要有圆雕、浮雕、透雕、半浮雕、半透雕。i 具体的刻画手法则根据雕刻内容而定,如:梁柱为了承重,只做简单的线条雕刻或不做雕刻以避免减损木料的承载力;窗雕多使用透雕或半透雕,整体造型上力求沉稳端庄、方正谨严,而局部雕刻却大相径庭,或热烈奔放,或趣味横生,蕴涵了更多的浪漫主义风格。土家木雕的最大特点是画面中不遵循实物的原始比例,也不在意近大远小和近实远虚的自然透视原则,而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来构图,打破空间和时间的约束。土家木雕工匠想法大胆,手法夸张,刻画对象幽默生动,充满生气。一幅幅美丽的木雕,不仅美化了土家人的生活,更是呈现深厚的文化意蕴,它已成为土家人传承民族信仰、弘扬传统美德、寄托美好愿望的载体。
  意蕴深远的木雕题材:土家族木雕的雕刻对象广泛多样,形象栩栩如生,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图 1
  一是花鸟虫兽主题:土家人崇尚自然,认为万物皆有灵性。因此,植物、动物皆可入画,花鸟搭配,花朵绽放、鸟儿体态轻盈立于其中,安然依附花枝,呈现一派繁茂祥和、生机盎然的景象(见图1)。不同的花鸟搭配代表了不同的含义:如梅花、菊花,不畏严寒节气高尚,寓意品质高雅,多用于书香门第之家;牡丹花开富贵,象征尊贵荣华;喜鹊登梅,寓意“喜上眉梢”;莲花与鱼,即“连年有余”;孔雀开屏,寓意喜庆,亦象征地位高贵;石榴多子,象征子孙满堂。此外,蝙蝠、鹿、兽、喜鹊取谐音为“福禄寿喜”;马、蜜蜂、猴组成“马上封侯”;松树、仙鹤寓意“松鹤延年”;还有“五子登科”、“三阳(羊)开泰”等,土家人以此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二是人物主题:土家木雕中,人物类图案是表现最多的题材,包括神话故事、历史典故、世俗民情等。土家族是个善于吸收外族文明的民族,湘西土家工匠中流传着:“唐三千,宋八百,雕不尽的列国传”,题材非常广泛。木雕中的很多题材都来自汉族,如:三国、水浒、说岳和封神等,故事广泛见于家具上。ii 这些人物类木雕主题鲜明,质朴写实,承载了诸多历史信息。刻板虽小,但却在变相的宣扬精忠爱国,对民众具有了一定的教化作用,也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要。雕刻的戏曲题材多是脍炙人口的戏曲故事,人物翩然起舞,姿态优美,轻盈协调,神形兼备,线条简洁流畅,画面立体生动,呈现极强的视觉效果,具有很强地美学欣赏价值和趣味性(见图2、图3)。而在土家族傩戏面具中,脸谱人物的刻画多是仙人、鬼和神,面具多是弯眉大眼,微带笑容;凶神面具多立眉圆眼,獠牙挺立;丑角造型多诙谐怪诞,这样的表现形式极具民族特色。
  
         
                  图2                    图3
  
  三是器物主题:土家族木雕中常见的器物有很多,琴棋书画、文房四宝、生活用具等,皆是土家人生活情趣的映射。博古架寓意高贵,花瓶取其谐音意为平安;瓶中插着三只戟,寓意平平安安,连续晋级;团扇意指团圆(见图4)。常见的器物雕刻还有很多,如喇叭和鼓架营造出锣鼓欢声的场景,置于地上的元宝,取其谐音,寓意状元及第;船,象征一帆风顺;帽为冠,与船、石榴组合为“冠带流传”;镜子和宝剑,寓意辟邪祈福;五谷丰登,祈盼风调雨顺,年年丰收等等,无不彰显土家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图 4
                     
  四是文字造型主题:文字木雕图形通常由抽象的形式组合而成。变形的文字犹如龙凤飞舞,富含韵律之美;运用不同姿态的动物组成文字造型,如福、禄、寿、喜等吉庆文字,各种物象和纹饰变化巧妙结合,呈现出文字笔画结构,但其内涵又超越了文字形体本身。iii 如图5中的木雕花窗正中仙鹤与鹿对立,组合成“禄”字,四周配以形态多样的纹饰,构成一幅完整、美观、富有寓意的图案。仙鹤寓意长寿、富贵,又代表高洁;鹿本身谐音“禄”,多重含义同时体现在同一幅木雕之中,非常巧妙,表现了土家人自古求吉纳福的吉祥观。
                   
                                图 5

  高贵气派的木雕颜色 :土家族历来崇尚红、黑二色,二者又以黑最为尊贵,亦有黄、白、绿、金等色。在木雕的色彩搭配中,使用最多的也是红、黑二色,给人以严肃与厚重之感。根据雕刻图案内容的不同,进行不同的色调搭配,有单色、双色、多色。这种色彩的选择不仅具有装饰效果,更有其象征意义。如:在傩戏面具中也多 用红色、黑色,红色象征辟邪和忠勇、黑色代表恐怖和力量。此外,还常用白色象征奸邪,黄色象征善良iv 这样的审美观点恢宏大气、韵味十足,犹如土家族人豁达开朗的个性。此外,土家木雕中金色的运用也比较多,多是运用描金手法在黑底或红底上描金,用金色的色彩明度凸显刻板中的动物和人物,使雕版更具层次感和动感,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彰显其高贵、气派的风范(如图6)。

    
                                    图6

  粗犷浪漫的美学风格:土家人在生活实践中创造了木雕艺术,在木雕艺术的发展中孕育出特有的民族审美情趣,即不重繁缛细节,线条简洁流畅,画面又生动逼真,尽显粗犷与浪漫相结合的风格。
  花鸟造型中花朵雕工细致精美,花瓣、花蕊、枝叶皆完整刻画,纹理清晰,风格写实,艳丽华美;鸟儿在花间自在享受,眼睛、嘴壳、鸟爪、羽毛的线条简约却流畅,栩栩如生。花与鸟的搭配不遵循焦点透视原则,不按照现实比例构图,花与鸟各自写实,又通过散点透视组合,不分主次共同成为画面的主体,这样的安排在视觉上更加生动。
  人物造型采用散点透视方法,把平视透视的人物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配以鸟瞰透视的环境,画面人大景小,人大马小,或人物头大身小,身体各部位长短也不按正常比例刻画,意在突出人物造型的稚拙、明快,表现人物形态的传神,夸张和变形的手法,将人物和环境完整体现在同一画面,使得构图更为饱满。
  民间艺术历经漫长岁月,有创造亦有消亡、有起源亦有发展、有摒弃亦有传承,而木雕是传递先民艺术最为精确的艺术表现形式。歌舞也许会变形走样,文字记载也无法完全演绎出原本的模样,文字描述也难免偏颇,肢体声线表现更是因人而异,而土家族木雕作为实物,可视、可感、可触,更生动直观的展现了原始的样子,它散落在民间的建筑、家具和各种生活器物中,凝聚了一代代土家人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它不仅是艺术的载体,也是土家历史的见证者。土家木雕在追忆土家文化的场景中发挥着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或许我们可以从土家木雕的表现中去窥视土家族灿烂的民族文化,或许我们可以去感受土家人生生不息的奋斗历程,或许我们可以在借鉴中去发展振兴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潘攀.浅谈土家木刻艺术.美术界,2009(12)
辛艺华,罗彬.从武陵家具木雕艺术的风格看土家文化与汉文化的互渗.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11)
王其全.传统木雕花板图案极其文化寓意.浙江工艺美术,2002(2)
覃莉,张琼.土家族木雕艺术的形制及其美学风格.2008(2)",##隔###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