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颇受各界关注,而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在全球化浪潮中更显得弥足珍贵。台湾早在2002年就把文化创意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产业,但是由于岛内资源贫乏,市场狭小,业内人士纷纷把目光投向商机无限的大陆,一方面是为寻求合作,更重要的是为拓展市场。本文以风靡台湾的霹雳布袋戏为例,采用层层递进的结构,先梳理其历史沿革,探究其成功原因,再分析其开拓大陆市场的可行性,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宏观层面的战略和微观方面的措施。
关键词:台湾;文化创意产业;霹雳布袋戏;大陆市场
台湾跟大陆的联系千丝万缕。我们不仅要谋求海峡两岸政治领域的“破冰之旅”,实现经济领域的“战略合作”,还应致力于文化领域的“繁荣共生”。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以文化为基础,用创新做生命,逐渐成长为文化经济领域中一颗耀眼的明星。而霹雳布袋戏凭借其独特的艺术文化魅力和极高的商业价值,成为台湾最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在黄氏家族和霹雳国际多媒体公司的推动下,霹雳旋风不仅席卷岛内,而且正在向大陆开拓展。
一.霹雳布袋戏何以成功?
霹雳布袋戏的变革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布袋戏本身的发展,一条是黄氏家族企业的发展,两者呈现出高度正相关。究其成功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与现代结合,科技与创新交融
早期的霹雳布袋戏以情节取胜,而后期则以视觉冲击见长。以前由于技术有限,只能用插科打诨,深入浅出的方式来演绎剧情。现在,霹雳在引入西方好莱坞拍摄手法的同时,还运用了超现代的表演方式。无论是木偶本身,还是拍摄技艺,霹雳都融合了现代技术,并且随时代步伐而创新不断。
2.深谙消费者心理学
现代人更加理性。霹雳彻底颠覆了“非黑即白”的传统二分法,创造出许多正中带邪、邪中有正的“偶”像,让人倾心不已。现代人喜欢悬念。霹雳“机里藏机、变外生变”的剧情刺激消费者的持续购买欲。现代人价值多元。布袋戏人物众多,性格各异,每个戏迷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英雄”。总之,霹雳布袋戏的表演是对着消费者口味而来。
3.建成“学习型组织”
首先,霹雳布袋戏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就是建立在持续学习的基础之上的。其次,学习经纪公司模式。 霹雳国际多媒体以经纪公司的形态来带领霹雳布袋戏。公司是全能的经纪人,戏偶则是其旗下“艺人”。最后,效仿迪斯尼等现代娱乐公司。众所周知,迪斯尼有米老鼠,唐老鸭等经典形象。同样的,霹雳布袋戏也塑造出素还真,一页书,叶小钗等经久不衰的英雄人物形象。
4.熟知市场营销术
霹雳布袋戏在通过影音出租和电视播映盈利的同时,成功运用了现代营销方式。一个是网络营销:先是组建霹雳布袋戏网站,接着成立创世者网络公司。网络既是其营销渠道,又能及时为公司提供市场反馈信息。另一个是关系营销:发行《霹雳月刊》,成立主角木偶后援会,满足戏迷诉求,培养戏迷忠诚度。
二.黄氏企业的宏观战略
1.依托当地优势,放眼大陆市场
霹雳布袋戏虽然在台湾很成功,但目光可以放得更加长远。从外因看,台湾资源贫乏,市场狭小,竞争压力迫使台企迈出向外扩张的脚步。从内因看,霹雳布袋戏的制作是大手笔,其分摊成本,追逐利润的动力,也会促使其对外扩张。因此,深耕大陆市场是必然选择。有了在台湾的成功经验为依托,霹雳布袋戏制定循序渐进地进入大陆市场的宏观计划,并非好高骛远。
2.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创立民族特色品牌
霹雳布袋戏最具价值的不是其有形资产,而是无形资产。由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特殊性,知识产权的保护成为该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进入大陆市场时,注册专利,保护商业秘密,防范盗版侵权行为等一系列防止无形资产流失的措施,必须纳入霹雳国际多媒体公司的核心规划议程。
2006年,霹雳布袋戏在台湾行政院新闻局主办的“台湾意象”票选比赛中,击败玉山、台北101大楼等强劲对手,最终夺冠。由此可见,霹雳布袋戏是具有较高品牌价值的。那么,进入大陆,既是为了拓展市场,也应把“共创民族特色品牌”确定为宏观目标之一。
3.依靠政府力量,借助政策东风
在台湾云林县,布袋戏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作为地方经济的一部分,云林县县域经济与布袋戏的繁荣休戚相关。2007年,该县定1月2日为布袋戏日,这表明地方政府对布袋戏发展的大力支持。2002年,台湾行政院在规划施政愿景时,就提出“创意台湾”的口号;接踵而来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计划”, 更是明确地将“文化创意产业”列为台湾重点发展产业,这些都是企业“走出去”时可利用的发展契机。霹雳布袋戏进入大陆市场,也必须搞好政企关系,充分利用大陆提供给台商和文化创意产业的优惠政策,这样,方能真正如鱼得水。
4.进行长远规划,保证持续经营
进入大陆市场将对自身实力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长远规划不能只是空头愿景,而应“看到看不到的”,即有预见性地发现光鲜外表之下隐含的大问题。
首先是注重技艺传承问题。文化创意领域的人才,一般是不可替代的,相关专业人员的培养比较艰难。如:人物的配音、精致的木偶制作、操偶师的职业水平,这都需要公司设计出完善的激励机制,采用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激励手段来保障技艺的传承。
其次是注重持续创新问题。迄今为止,布袋戏表演都在不断创新。黄海岱开创剑侠戏,黄俊雄开创金光布袋戏,黄强华、黄文择兄弟开创霹雳布袋戏。现阶段,霹雳布袋戏已涌入商业大潮,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一员,其创新就不应只是文化领域的创新,还应具有商业价值。
三.黄氏企业的微观对策
1.目标市场的选择:优先考虑地域临近,文化相似的市场
大陆地域广阔,应该优先开拓福建市场,取得成功后再向纵深扩散。因为福建是距离台湾最近的省份,也是与台湾文化相似度最高的省份。霹雳布袋戏里的闽南语在福建播出不仅不是劣势,反而是其优势。就像“粤语区”流行粤语一样,在闽南播闽南语,易引发文化认同感。再者,布袋戏本就发源于福建,家乡父老面对“衣锦还乡”的布袋戏,亲切之感油然而生。
2.进入方式的选择:寻合作伙伴,忌孤军奋战
贸然进入大陆市场,风险很大。对于形式新颖的文化创意产品,观众需要有一个接受过程。加
之霹雳国际多媒体公司,资产实力并不雄厚,对大陆市场也不甚熟悉,因此,得到大陆企业的支持很关键。霹雳既可采取与国内企业“合作经营”的方式,又可利用“许可证安排”,将电视电影放映权授予大陆的网站、电台。较之前者,后者风险小,投入少,相应地,利润也低。
3.产品策略:进行本土化改造
首先,闽南语配音虽然尽显台湾特色,但终究只能风靡台湾,或是“闽南语地区”,难以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基于此,用普通话进行配音改造十分必要。其次,冗长的剧情恐不适应现今时代的快节奏需求,可选择最精彩的情节,拍摄几部木偶电影,在大陆上映,待知名度提升,戏迷增多之后,再图连续剧的播映。最后一点,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拍摄内容要在大陆法律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否则,即使再风靡,也难逃被取缔的厄运,就更谈不上有发展前景了。
4.经营策略:采用密集型发展战略
针对儿童,可以用成语故事,历史故事以及神话故事做素材,拍成短片集,寓教于乐。针对成年人,可以继续走雅俗共赏的武侠奇幻路线。这就相当于,用现有产品开发新市场。据报道,霹雳布袋戏将与CCTV合作,突破从前风格,开拍与环保议题相结合的《西游记》布袋戏,并且用普通话进行配音,这便是多样化经营战略的成功运用。
5.营销策略:引领时尚,刺激潜在消费需求
让大陆已有戏迷接受布袋戏并不难,难的是让未曾接触过布袋戏的人加入戏迷的行列。想要刺激潜在消费需求,光有高品质,差异化的产品还不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若不进行宣传,是金子也可能会被埋没。霹雳国际多媒体可以让主角布袋戏“人物”接拍知名广告或者是主动制作公益广告,多在观众面前“露脸”。在戏迷聚集,经济发达的城市,还可以常办COSPLAY活动,尽显时尚炫酷风情;积极参加大陆的动漫展,用华丽的实体木偶吸引非戏迷也是很好的宣传途径。
参考文献:
汤定娜.国际市场营销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第9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梁小民.写给企业家的经济学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吕学斌.文化创意产业前言(现场文化的质感).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黄鹤.台湾布袋戏的艺术构成与文化底蕴 .艺术探索,2007,(1):71-75.
刘燕玲.布袋戏的“霹雳”奇迹 .中华文化画报,2007,(6):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