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法兰克福学派的领军人物和重要成员阿多诺与本雅明就如何看待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这一问题形成了尖锐的对抗。二者论争的核心问题是机械复制技术对艺术领域的介入以及因此而形成的后果该如何评价。本文围绕二者争论的焦点展开了详细的阐述和对比分析,从而进一步解释了两位思想家对机械复制技术和艺术的关系的不同看法。
关键词:阿多诺;本雅明;机械复制技术;阿本之争
阿多诺和本雅明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领军人物和重要成员,是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阿多诺编辑了本雅明的文集,他的思想中有深刻的“本雅明之痕”。但是,本雅明在《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对艺术复制和文化工业的赞美遭到了阿多诺否定性的批判。于是在上世纪30年代中后期著名的“阿本之争”。这次争论集中体现了两位学者在学术立场与美学旨趣等方面存在着重大分歧。二者论争的核心问题是机械复制技术(作为媒介或工具)对艺术领域的介入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后果应该如何评价。本文也正是从机械复制技术的角度探讨“阿本之争”。
一、本雅明与机械复制技术
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是著名的以社会现实问题作哲学研究为目标的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本雅明经过对巴黎、法兰克福、莫斯科等地多年的研究考察,于1936年完成了其个人学术思想的颠峰之作《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重点体现了他对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和受众关系的哲学思考。
本雅明处在由手工劳动社会向机械工业社会转变的巨大的历史转折时期。他认为这个转变使得先前与手工劳动相对应的以叙事为主的古典艺术走向终结,代之而起的是与新的机械传播方式相适应的机械复制艺术。他还从机械复制技术与现代艺术作品和现代受众之间关系的角度肯定和赞美机械复制技术革命性的作用。
本雅明首先认为机械复制技术改变了传统的艺术作品,其通过制作许许多多的复制品,取代了独一无二的存在,把所复制的东西从传统领域中解脱了出来。同时,他还强调,原作对于手工复制的赝品的权威性,不能完全体现在技术复制品上。因为,机械复制和创新并不抵触, 技术复制可以像摄影中捕捉和放大手工复制原作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部分一样,比手工复制更独立于原作,同时,机械复制可以扩大、传播原作的影响,从而赋予原作更大的社会影响力。总之,“对艺术品的机械复制较之于原来的作品还表现出一些创新”i 。本雅明还认为机械复制技术引起了现代受众的变革。本雅明分析了历史上的受众对艺术原作的膜拜心理,其根源在于将艺术价值寄生于礼仪之中:“‘原真’的艺术作品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价值植根于神学,艺术作品在礼仪中获得了其原始的、最初的使用价值。”而正是“艺术作品的可复制性在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把艺术品从它对礼仪的寄生中解放了出来。”ii
二、阿本关于机械复制技术之争
阿多诺在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出版之际,就首先提出抵制和反对本雅明对机械复制技术不加批判的全盘接受态度。阿多诺认为,本雅明存在着高估了机械复制技术带来的进步后果、忽略了机械复制技术消极的影响,并分别针对上述机械复制技术的进步性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就机械复制技术带来艺术的普及型而言,他坚持蔑视大众文化的意义, 认为大众文化操纵、欺骗大众也否定机械复制技术带来的现代社会的民众主体性。就机械复制技术带来艺术的先进性而言,阿多诺认为机械复制技术能否被认为是进步的和“合理的”,取决于其在社会整体及特定作品结构中地位的意义。一旦诸如此类的技术进步在现实生活中被操纵利用,就会充当赤裸裸的反动力量。就机械复制技术带来艺术的多样性而言,阿多诺在他和霍克海默合著的《启蒙的辩证法》一文中认为,科学技术在建树文化的同时却又在摧毁着文化。今天的文化在表面多元的竞争下,早已被悄悄地贴上了一致性的标签,“在垄断下,所有大众文化都是一致的,它通过人为的方式生产出来的框架结构,也开始明显地表现出来。”iii 文化的标准化、齐一化、商品化、意识形态生产化的趋势不断加大,艺术本身固有的原创性、独一无二性等被抹杀,艺术精神日益沦落。就机械复制技术带来艺术文化受众的互动而言,阿多诺认为,人们处于商品化流潮中,不得不接受文化制造商提供给他的产品。文化的受众已经是被社会预先规定了需求的消费者,是文化工业的接受对象,他们的“人格所能表示的,不过是龇龇牙、放放屁和煞煞气的自由”iv。就机械复制技术带来艺术文化受众的创新而言,阿多诺认为,本雅明最为倾心的机械复制艺术——电影等文化产品本身抑制观众的主观创造能力,从而不可避免地把人们再现为整个社会所需要的那种样子。
三、 对阿本之争的评价
20世纪30年代的“阿本之争”是一次美学事件,也是一次重要的哲学事件。这次争论正如马丁·杰所描述的那样:阿多诺和本雅明有关《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争论现在已声名遐迩v。
阿本之争就是对待机械复制技术的赞美或否定的态度问题。两者基本方法论存在着差异:阿多诺站在新古典主义的立场上,而本雅明则是将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视为必然的“客观存在”,正视和承认这一客观存在成为他对这一时代的艺术展开分析的前提。如同阿多诺自己所言,“双方的立场是完整的自由被撕裂成两半,尽管它并不等于两者相加。”vi
就争论者的本身的倾向而言,本雅明坚持对机械复制技术乐观主义倾向,积极的肯定机械复制技术给艺术带来的诸多进步的影响。他相信随着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日益丰富,文化也日益大众化、富有创新和互动性。而阿多诺则对机械复制技术抱有悲观的主义倾向,他对现代国家资本主义和文化工业控制社会一体化的忧虑几乎达到了绝望的程度。他坚持否认大众文化的意义和现代社会的民众主体性。
总之,他们执拗的性格使得各自坚定的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并使得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的思想通过相互讨论和反思中不断完善和升华,给我们研究美学留下了巨大的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阿多诺.美学理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瓦尔特·本雅明、王才勇译.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马克斯·霍克海默、渠敬东,曹卫东译,
西奥多·阿多诺.启蒙的辩证法.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本雅明.机器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9
马娣子.继承与批判——试论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阿多诺与本雅明.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0)
3R·沃林.艺术与机械复制:阿多尔诺和本雅明的论争.国外社会科学,1998 (2)
陈胜云.自然“爆破”历史:从本雅明到阿多诺.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4)
范萍萍.机械复制与艺术的命运——阿多诺本雅明之争及其现实意义.浙江学刊,2001(6)
注释:
1 聂杉杉(1981-),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外国语学院,主要从事英语教学和比较文学研究。
2 张乐于(1977-),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基础部数学教研室讲师。
i 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2.P81
ii 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2.P92-93
iii 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多诺.启蒙的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P135
iv 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多诺.启蒙的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P186
v 马丁·杰:阿多诺.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P193
vi 3R·沃林.艺术与机械复制:阿多尔诺和本雅明的论争.国外社会科学,199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