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艺术理论论文

谈歌唱训练中的“起音”

2015-09-26 09:2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

关键词:
  一、起音在歌唱中的地位
  “起音”这个词在意大利文(Attacca)中,含有技术性动作的意思,一直以来有不同的译法,如“激起”、“击唱”、“冲击”等等,我个人认为称“起音”是最确切的。正确起音及歌唱姿态“起音”即歌唱的开始,在歌唱中这是对歌唱状态起决定作用的一个动作。良好的起音,乃是正确发声的基础。起音不论是对连音唱法、半声唱法,还是元音、辅音发声法,作为声乐技巧都是非常重要的。起音,是指气息通过声门时,关闭的声带轻轻地“扑”地一下的声音。它虽然只是瞬间的现象,但它对声音的形成和声音的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关系。起音正确,喉咙不紧张,喉头自然安放,声带不会感到疼痛,更不会漏气,换声区也能在正确的地方过渡,还容易获得声音位置的正确摆放点。特别是在声乐技巧运用中,作用更为重要。柏格伦德在《低音歌唱的一些问题》一书中写道:“学习唱歌的人必须解决正确的起音,这是发音活动的核心,要经过艰苦的工作,才能取得这通往发声最高门径的钥匙,而进一步练出完美的声音。”
  二、起音的分类
  歌唱“起音”的类型与作用根据呼气和声带闭合的不同情况与不同声音效果,可将“起音”划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硬“起音”在发声时,声带闭合在前,当气息通过声门时,遇到声带挡气而形成阻力,阻力破除时而发出声音。硬“起音”的音头坚实、有力,像是从发音的位置上爆发出来的感觉。这种“起音”多用于演唱强音量开头的乐句和雄壮有力的声乐作品之中。例如:《西部放歌》的开头句:哗啦啦的“哗”字、“哎”日夜向东流的“日”我认为都应该用硬“起音”来演唱,这样更能体现出这首歌的气势恢宏,大气磅礴。第二,软“起音”在发声时,以少量气息轻轻撞击声门,当气息经过声门使声带闭合的同时发出声音,即气息冲击与声带闭合和声音的产生是同时进行。这种“起音”方法很容易体会到“起音”之后的声音通畅感,多用于演唱弱音量开头的乐句和缓慢、抒情的声乐作品之中。第三,气声“起音”在发声时,呼出的气息早于声带闭合之前通过声门,此时声带的闭合不是在“起音”之前,而是在发声的过程中,即先有气后有声。这种“起音”方法由于“起音”前声带处于漏气状态,所以音头比较虚弱,有“以气带声”的感觉。例如:杨坤、阿杜的歌里有很多都是气声起。
  三、怎样才能获得正确起音
  正确起音,是好的声音的良好开端,是建立发展声音的可靠的基础。所以,掌握正确的起音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怎样才是正确的起音?就是在气息的原动力的基础上,横膈膜、腹肌、胸肌等肌肉运动的同时,与声带关闭的肌肉运动有机联系在一起,推出的呼气接触声门的一瞬间,声门关闭,不费力呼气而振动,这就是理想的起音。要获得良好的起音,在起音前必须要做好准备,声门必须在气息呼出前一刹那间完全闭合。如果在起音前不做好准备,呼出的气息遇到开着的声门,它的出口处毫无阻力,就没有物体可供它振动,结果当然产生不了声音。发声时,声带如果不是有力地、平整地闭合好,就会漏气,在发声过程中,声门就会失去对声音的控制能力,声音就会变得虚弱、粗糙,而且不稳定。因为声带不是全部振动,同时又不均匀,加上漏气,从肺里呼出的气息的速度越来越快,使延长音不能保持,气息越发短促不稳,这时,就不得不频繁地换气。起音的主要方法是把吸气、放下喉头、打开喉咙、提起软腭等动作在同一刹那间完成,同时使吸进的空气立即通过紧闭的声门。这样发出的声音才是干净利落、稳定、柔润、通畅的。
  四、常见问题及训练方法
  常见问题一:气息支持不稳,声门闭合张力不够,气息推动与声门闭合不协调等原因所形成的气息支点偏高、漏气、声音发虚。
  训练方法:1.采用简短的跳音练习进行训练。2.采用跳音结合连音的练习进行训练。提示:简短的跳音练习,要求吸气时,喉咙打开,横膈膜下降,腰腹扩张;呼气时用腹肌和横膈膜控制,将气息有弹性的吐出的同时声门闭合出声,声音集中在门牙上方。注意采用中等力度的气息推动,音量也要求中等,着重体会气息支持、喉咙稳定打开、声门闭合与气息推动同步、声音焦点清晰、身体各部分运动协调一致,轻松自如的配合。跳音结合连音的练习,可以帮助练习者更好地掌握连音的起音,并体会到在连贯的乐句演唱中,通过起音时身体各部分的瞬间配合的连续运动在支撑整个乐句的演唱。
  常见问题二:因母音的改变,导致发声状态不稳定,共鸣位置不统一。
  训练方法:采用同音交替更换母音的练习进行矫正。
  提示:在练习过程中,以最容易获得良好起音的母音为基础,交替更换带入其他的母音。要求发声时始终保持起音时的气息支持与共鸣位置,喉咙状态不随母音的改变而任意改变,声门始终保持适度闭合,舌头放松配合吐字,不能向后退缩堵塞喉咙,以获得清晰的吐字和统一的共鸣。
  起音练习应该根据每个人自己的条件,在已掌握的所有音高上练。声音没有什么特殊毛病的,应多用纯净而圆润的“a”元音作为起音练习。如声音有靠后发闷的毛病,可多用“尸元音来练习。喉咙紧,声音不通,则可试用“o”或“u”元音来练。有时候单元音练习不能收到好的效果,可以加进辅音练习。如“、La、lao、ma、me、mi等。总之,这些不是固定的规则,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
  全面提高自身的歌唱机能水平,掌握正确的方法,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提升和加强自身的歌唱素质,这在声乐学习中就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决不可一开始就急于唱大歌,如果开始的练习还没有做好,基础没有打牢就想唱歌剧,那样将会缩短你的艺术生命,严重者有可能直接将自己的艺术生涯摧毁。我们在开始时的进展的会很慢,但是这些都是为将来向声乐的更高峰冲刺所打下的基础,作出的铺垫,这样做正是为了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作为唱歌者我们要永远记住,要相信自己,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行。这样才能保持歌唱者开始的时候在精神上、生理上真正的协调统一,才能更完美的去表现歌曲的思想感情,带给听众身心上的陶冶.艺术上的享受。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