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艺术理论论文

浅析儒家的和谐思想

2015-09-15 09:2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儒家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睦、人内心的平和等方面探究先秦儒学的和谐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对我国当前“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意义的理论价值参考。

关键词:儒家;和谐思想;孔子

在春秋战国时期,面临王室衰微、礼乐崩坏、社会动荡,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并以“仁”为核心,对人际关系、政治运作等进行探讨和实践,建立影响深远的儒学思想体系。孔子的思想,经过孟子、荀子的阐释和宣传,在先秦已形成了有一定影响的显学派别。我们在梳理儒家文献时,发现先儒们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和谐的主张,本文对此做一番梳理,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是正。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作为地球上的一部分,要维持健康长久的发展,必定要与自然和谐共处。先秦儒学从“天人合一”的思想出发,提出人不能违背天命,而应顺应自然;不能向自然过度索取,而应节约资源。所谓“天人合一”是在承认双方各自价值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协调的和谐关系。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也就是说,天的运行、四季的转变、万物的生长都是自然而然的,人们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而是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 先秦儒学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首先,先秦儒学从人与自然的整体性来考虑,把人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充分肯定人同自然的有机联系,认为自然界中万物的本性及其变化关乎人类生命的存在,要求人事活动应同自然保持协调。《易传》中讲到:“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就是指人中至尊者必定与天地合德。
其次,先秦儒学把节约自然资源与关爱别人结合起来,形成“节用而爱人”、“仁民爱物”的和谐观。子贡认为孔子具有“温、良、恭、俭、让”的品质,孟子提出:“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孟子•滕文公上》),可见儒家把节约看作人所必备的品质之一。“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述而》),奢侈使人不逊让,节俭使人固执,二者相比孔子认为节俭带来的固执,要比奢侈引起的不逊让好。儒学提出的节俭与礼并不相悖,孔子赞扬禹“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论语•泰伯》)是说大禹吃着不好的食物,穿着不好的衣服,而按照一定的礼节备齐物品去敬鬼神。
二.人与人的和睦。任何社会都不是由单一的因素构成,人们共处一个社会,通过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而交织在一起,人与人之间只有和睦相处,社会才能得到和谐发展。孔子创立的儒学主要就人事问题进行论述。虽说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但是都贯穿着一个主导精神:“仁”。“仁”的思想实质是儒学致力于社会和谐而提出的社会规范。当樊迟问仁时,孔子回答:“爱人”(《论语•颜渊》)。孟子概括为:“仁者爱人”,仁者以关爱他人为出发点,进而达到人人和睦,社会和谐。后来孟子又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主张。荀子的“群居合一”之道,凸显着群体内部人际间的合和观。《中庸》进一步强调“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可见对人与人的关注又是先秦儒学一个鲜明特征。
 “和为贵”的思想是在礼中体现出来,作为社会中的人,与别人交往要以礼相待。孔子以射箭作喻:“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连人们认为激烈竞争射箭都以礼相待追求和睦,何况别的呢。当然处事时也要把握好分寸:“持其两端用其中”(《礼记•中庸》),否则人与人之间就失去和气,相互间的关系就会紧张,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儒学力主通过“仁”的思想和礼的规范以调和群已关系。其目的是使整个社会形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各有所养”(《礼记•礼运》)的大同世界。
三.人内心的平和。儒学所崇尚的人与人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以个体的心理调适、道德自觉为基础。它所追求的社会稳定也是建立在个体心中所具有的理性原则的基础上。面对社会秩序的变革、利益的冲突,人们内心的怨恨和愤懑淤积在一起,儒学提出通过修身养性的方法调适人们的心绪,达到心情宁静安详,心绪和平恬淡、心灵和乐愉悦。
孔子认为由于人们内心的忧惧而产生的不平和,所以要“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就是告诫人们要不断的自我反省才会不内疚,也就没有什么忧愁和恐惧了。孟子进一步提升为:“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寡矣”(《孟子•梁惠王下》),寡欲是解决心病的良药,为人处事只有寡欲才能长寿。荀子发挥孔孟的思想认为通过自我涵养和省察“解蔽”的方法,进入“大清明”的境界。减少内心的焦虑,达到心态的平和,还应 “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孔子称赞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孔子又提出,“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对于别人的误解,孔子认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孟子提出:“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之,亦嚣嚣”(《孟子•尽心上》)。用这种通达的生活态度,去化解人们心中的忧惧,实现内心的平和。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一方面我们在全面推进现代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充满信心。另一方面我们要根柢传统文化,从特定的视角去挖掘儒学中有生命力的部分,与当前的现状相结合来谋求更合理的解决办法。这一切都告诫我们只有妥善的解决生态、世态、心态这三者发展的不平衡,社会才能更加和谐有序,发展才能更加协调均衡。

作者简介:
樊晓蕊,女,1991年生,山东菏泽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史振卿,男,1977年生,河南柘城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历史文献学、学术思想史。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