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思想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精髓,和谐作为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哲学范畴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在古代,儒家和谐思想体系对于培育和塑造中华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天,儒家文化关于“和谐”的意蕴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
“和谐社会”是一个古已有之的理念。曾经“和”在中国历史上起了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如今,儒家伦理文化的和谐思想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基础和文化资源,对儒家传统和谐思想进行继承和弘扬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一、“修身养心”含义及基本方法
1.“修身养心”内含。“修身养心”,这儒家认为是个人身心和谐基本方法。个人自我身心的和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而要达到个人自我身心的和谐。对此,孔子在《论语·宪问》说道“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提出了先“内圣”后“外王”的“内圣外王”之道。孟子也有类似的论述,把修身提到治国、平天下之起点的高度,如在《离娄上》就说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在《尽心下》也指出“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2.“修身养心”的途径。“格物外求”和“反省内求”是儒家伦理中达至“修身养心”的两条途径。“格物外求”就是通过学习和认知外在世界,从而形成对外在世界的把握。“反省内求”就是通过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通过“内省”而“改过”、“向善”。
3.“修身养心”的方法。儒学认为“格物致知”是“修身养心”的基础,“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引自《礼记?大学》)。“格物致知”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君子要做到谦虚好学、不耻下问,这样才使人获得更多的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机会及与他人建立和谐平等的关系,以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
“慎独”也是“修身养心”的重要方法,即人们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所谓人虽不知而己所独知,此正是吾心良知处。”(《传习录》),因此人们独处时,言行要更加谨慎。此外,儒家还强调通过“正己”来达到“修身养心”的境界,“正己”就是要求君子严以律己,带头实践社会道德规范。
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思想
1.人与人之间关系。儒家极为重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论语·学而》引有子的话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把一切“礼乐教化”的目的归结为人际关系的和谐。子贡曾说:“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论语·子张》)以能协和人际关系作为孔子受人敬仰的重要原因之一。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即人际关系的和谐比其他任何因素都重要,即使客观条件再有利,如果没有人际关系的和谐,最终也会失败。荀子认为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单个的人在自然面前是弱小的,但只要人能协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团结起来,就会形成强大的合力,去征服比自己强大得多的自然物。
2.“仁爱”。儒家把“仁爱”看作是人与人之间获得安定、团结、友爱的最高准则。“仁者爱人”,“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儒学认为“仁”的思想本质是“爱人”,“仁”首先要“爱亲”,才能推广到爱其他的人。如能“推己及人”也就做到了“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行仁之方也。”(引自《论语·雍也》)。这是说:自己有某种需要满足的要求,也要推想他人会有同样需要满足的要求,因此,“推己及人”之道也就要求能替别人着想,他人才会为你着想,以此推及到构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则在社会生活中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矛盾和误会,人际关系就更为和谐。
3.“忠信”。“忠信”是儒家特别推崇的思想。“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开首篇》)。“忠”就是诚恳待人;“信”就是“诚信”,讲信用。孔子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待人谨慎讲信用,用亲仁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孔子告诫人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口,小车无轨,其何以行之哉。”孔子认为,把“信”这种品质运用到政治生活中去,才能得到别人的任用,才能管理好国家。
三、人与社会和谐的思想
1.人与社会的关系。儒家认为“礼乐教化”是人与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如果人人都能克己,依礼而行,就会成就各自的仁德,能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社会关系自然就会和谐。孟子基本上继承了孔子关于礼思想,认为“恭敬之心,礼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而荀子是性恶论者,不承认礼是人心固有之善端的外化,而是看作外在的强制性规范和“化性起伪”的工具,但把礼认为是协调人际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礼者,法之大兮,类之纲纪也”(《荀子·劝学》)。
在儒家学说里“礼”有三方面的基本内涵:一是有别、有序。“礼者,天地秩序也”,“序故群物皆别”(《礼记·乐记》)所谓有别、有序,就是有区别、讲秩序,让每个人有自己的位置且能摆正在社会中的位置;二是恭敬、谦让。“恭敬之心,礼也。”、“敬事而信。”用恭敬之心待人,就得到他人的信任,用谦让的态度做事,就减少失误的出现;三是“和为贵”。“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礼的作用是“和”,就是和谐、安定、协调。因此,儒家认为,人与人之间不论其身份或地位,人人都有谋其位,尽其责,守其道,安其序,如此,社会有其发展。
2.“礼乐教化”。“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引自《礼记·乐记》)。如果说“礼”是维系社会的差异性,那么“乐”则是“宣”与“和”。“宣”就是宣泄,通过“乐”把内心的情感宣泄出来,情绪可以达到平和;“和”就是个人通过“乐”可以被别人了解,达到情感的沟通,调和人与人的关系。“乐”可以教化人心,也是协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具有谐和社会的作用。由此可见,儒学主张的“礼乐教化”可以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礼”和“乐”的有效结合能够很好地约束民众,从而使民众自觉地遵规守矩,最终达到个人与社会的真正和谐。
四、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
1.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一是人与自然的统一,“天何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引自《论语·阳货》);二是人的心、性与天同出一源,“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引自《孟子·尽心上》);三是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是相互联系、和谐、平衡的运动,“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引自《中庸》)。依据人与自然的依赖关系,儒家认为人类应尽物之性,节制欲望,使民以时、节制自然资源的开发、维持生态平衡的思想。因而“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引自《礼记·祭义》)、“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引自《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交融是儒家“天人合一”观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2.“天人合一”。儒家“天人合一”是最朴素的和谐思想,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的最高境界。儒家认为,天地造化生养了万物,也生养了万物之灵的人;人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存在于天、地之间,与自然节奏息息相关,人不应该去征服、改造自然,而应该认识、尊重、利用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对于今天增强人类的环保意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儒家“修身养心”、“礼乐教化”、“仁爱”、“天人合一”等和谐理念自问世以来,就成了炎黄子孙孜孜以求的美好向往,在源远流长的中华历史里闪烁着迷人的光芒。“和谐”思想——中国儒家文化精髓,正是围绕自我身心和谐、人际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等方面展开的,并且是这几种和谐的统一。
作者:林燕芬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下旬 2012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