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市场影院票房不出意外地超过130亿元,成为仅次于北美和日本的世界电影第三大市场;内地影院正向一万块银幕的目标逼近;陆续出现的票房黑马昭示着中国电影观众的成熟和市场的分化。从规模上看,中国是世界电影大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当然,中国电影的整体收益水平、国产片的单片收入、观众人均观影频次、每10万人均拥有的银幕数量等均化指标,却还很难与欧美日韩等国家相比。国产片面对进口电影的挑战越来越严峻,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步伐更加艰难。这一切表明,中国还不是世界电影强国。不仅要“快”而且要“好”,不仅要是电影大国而且要成为电影强国,正在成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共识。
一、数字解读:市场扩容与内容瓶颈
1.1 电影产量连续10年稳步上升,中国成为世界电影产量大国
大量诉求各异的资金进入电影生产领域,电影产量居高不下。中国内地全年生产各类电影共计791部。包括故事影片558部,动画片24部,纪录片26部,科教片76部,特种影片5部,电影频道出品数字电影102部。中国已成为世界电影生产的数量大国。由于银幕增加,电视频道、视频网站和新媒体平台对内容需求的扩大,不仅故事片产量提升,而且分众电影、小众电影、微电影、网络电影等特殊影片的生产也更加活跃。
图1 2001年-2011年内地故事片产量(部)
600 400 200 0
88 100 140 212 260 330 402 406 456 526 558
2001 2003 2005 2007 2009 201 1
1.2 内地银幕数量爆发式增长,3D银幕总数居全球第二
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和电影企业的全产业链布局都刺激了影院建设热情的高涨。本年度新增影院803家,新增银幕数3030块,平均每天新增8.3块银幕,全国城市影院银幕总数突破9200块,增幅约50%。其中,90%的银幕具备数字放映条件。3D数字银幕已增加至约4700块,IMAX银幕则达到61块。①
1.3 票房年度增幅超过28%,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市场
相比银幕增幅,影院票房的增加却有所放缓。2011年内地票房131.15亿元,同比增长28.93%。按美元汇率,中国市场票房大约为20亿美金,仅次于近百亿美金的北美市场、约25亿美金的日本市场之后,成为全球第三大电影市场②。内地城市影院观影人次3.7亿,观众规模增幅约28%,与票房增长比例大致相当。观众总人次在印度、北美市场之后居全球第三位。全年共有55部影片销往22个国家和地区,总收入20.46亿元,近8年来首次出现明显下降。电视收入估计约22亿元左右。电影综合收入约175亿元人民币(截至2011年12月31日)。
图2 2002年-2011年中国内地影院与银幕数量增长趋势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 0 2011
图3 2003年-2010年中国电影市场主要收入(单位:亿元人民币)
2.. 2.. 2.. 2.. 2..
0.0 50.0 100.0 150.0 200.0
图4 2007年-2011年内地电影观影人次增长趋势(单位:万人次)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
11400 14100 20040 28600 37000
年度观影人次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1.4 全年票房过亿国产片达20部,国产影片票房总份额保持50%以上
在全年影院上映的200多部影片中,共有35部中外电影票房收入过亿,约占年度总票房的70%。其中,20部国产影片票房过亿(包括上年度开始上映的《非诚勿扰2》),票房之和超过40亿元,占年度国产影片票房份额近三分之二,其中7部影片票房超过2亿元(见表1)。全年票房排名前五名中,《变形金刚3》以10.8亿元成为年度票房冠军,《功夫熊猫2》票房超过6亿成为票房亚军。截至2011年12月31日,《金陵十三钗》以4.67亿元成为年度国产影片票房冠军。按照电影局公布数据,国产影片票房总额70.31亿元,占全年总票房53.61%,份额比例为近年来最低(见图5)。
1.5 农村电影观众人次超过17亿,电影公共服务平台规模举世罕见。
2011年底,全国农村已组建农村数字电影院线246条,数字放映队47692支,形成了遍布全国农村的数字电影放映格局。本年度全国农村放映影片812.3万场,观众17.53亿人次③。在总局数字节目管理中心平台上,为农村放映提供的影片数量达2400多部④。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公益放映平台。尽管在直播卫星、互联网、有线电视网如此普及的大背景下,农村电影放映的模式和效果值得分析,但农村公益放映客观上既为电影内容提供了公共购买,同时也为电影市场培育了潜在观众。
2011年,中国电影产业的整体数据仍然是良好甚至喜人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国产电影海外收入近8年来首次出现大幅度下降,年度票房冠亚军均为进口影片,票房过亿的国产影片数量比之上一年的增幅明显减缓,票房增加幅度低于银幕增加幅度。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正在面临新的考验:市场已经嗷嗷待哺,是国产电影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还是进口影片来填补越来越明显的市场空白?国产电影的内容瓶颈——不是产量不够多而是竞争力不够强,正在制约中国电影产业的未来发展。
二、电影产业格局:资本涌动与资源整合
电影市场的活跃,特别是电影的巨大影响力,带来了政治、商业、公关、金融和其他行业的关注。一方面是电影企业纷纷谋求上市,一方面是大量行业外资金纷纷流入电影业,带来了中国电影不差钱只差效益的现实,带来了不以直接赢利为目的而以影响力获利为诉求的电影投资模式。在资本推动下,电影产量越来越高,而电影企业则在谋求资源整合成为电影业核心力量。
2.1 法规政策为电影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2011年,在谋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扶植文化产业的宏观政策对电影发挥着效力⑤,资本市场在政策引导下也更加关注电影行业⑥。宏观政策的支持和微观市场的活跃,促使了电影行业在资本支持下,向全产业链方向迈进。
基于内地电影市场的良性发展和长远利益,2011年11月29日,广电总局电影局下发了一份《促进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电影院的首轮分账比例不超过50%”、“影院年度租金原则上不超过年票房的15%”、“电影院广告放映经营权逐步回归到电影院,制片方不再经营贴片广告”三条意见,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尽管这些意见并没有强制性作用,但对于电影产业链的利益分配,保护内容生产机构的利益,规范电影市场
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2011年12月15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作为国内首次通过法律形式对促进电影产业发展进行的立法实践,按照电影创作、摄制、发行、放映等环节规定了相应的制度,显示国家对电影产业的高度重视和促进电影产业发展的信心与决心。意见稿从降低电影产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减少电影生产和发行的行政审批;明确财政、税收、金融扶持政策等多方面深入推进电影产业的发展与产业体系的逐渐完善。法规政策的推动作用,在未来几年的电影产业发展中有望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2.2 资本整合资源
本年度资本市场对电影行业的资源整合影响更加明显。
首先,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电影企业提供信贷支持。民生银行以版权质押的方式为《金陵十三钗》的拍摄和宣传提供贷款1.5亿元。北京银行朝外支行以影片质押、院线等作为担保的方式一次性贷款给博纳影业1亿元,用于《龙门飞甲》等影视作品的拍摄。
图6
2011/12/30价位:15.81均价-成交量:-涨幅:-45.22%
44.00 40.00 36.00 32.00 28.00 24.00 20.00 16.00 12.00
2010/12/31 2011/04/07 2011/07/05 2011/09/29 2011/12/30
52.01% 39.01% 26.00% 13.00% 0-13.00%-26.00%-39.01%-52.01%
其次,风险投资、私募资本等机构进一步从资本层面深度介入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由以往主要集中在电影项目与电影制作层面转向规模性的战略投资和产业投资布局。
第三,影视基金规模越来越大、专业化水平也逐渐提升。2011年4月23日,建银国际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在京正式启动,投资人包括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国电影集团等,小马奔腾成为此基金投资的首家文化企业。
第四,国内电影企业纷纷开始市场重组、资源整合。小马奔腾入股顶级特效制作公司——Digital Domain数字领域⑦,成为内地首位入股全球顶级特效公司的电影制作公司。华谊、博纳共同参股北美华狮电影发行公司。内地电影公司与好莱坞电影公司的合作方式也更加多元(参见表2,2007年-2011年来部分传媒产业资本运作案例⑧)。
中国电影产业正在自觉地利用资本的力量,通过国内外市场的资源配置和调整,向跨界、跨国的全媒体化、全球化、全产业链化方向发展,尽管这个过程还正在开始,规模也还有限,效果还没有充分体现,但是中国电影产业优化的路径已经逐渐清晰。
2.3 上市企业股市表现低迷,企业谋求多元发展
国有的中影集团尽管动作不断,但上市之路却一再延迟,而继华谊兄弟和保利博纳之后,本年度光线传媒成为内地第三家上市的以电影为主营之一的民营文化企业。
2011年是华谊兄弟作为上市影视公司加强与国际影视公司合作⑨、深化全产业链拓展的发展阶段,过去只关注内容的华谊兄弟开始努力扩展渠道。它通过参股“华狮”、布局海外市场的同时继续加大内地影院的建造⑩,并与腾讯展开合作、尝试打通产品的新媒体渠道。前三季度,华谊兄弟电影及其衍生收入同比下降41.18%。尽管本年度华谊新片数量比2010年度多,但由于冯小刚的新片缺席,缺乏大制作影片支撑,加上部分股东减持股份,还受股市大环境以及影视片档期、制作、发行因素影响,华谊兄弟的股票价格全年走低(见图6)(11)。
2011年12月9日是中国博纳影业在纽约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上市一周年,作为中国首家在美国上市的影视公司,博纳影业的运营模式以发行为核心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产业资源(12)。根据博纳影业已经公布的财报,其2011年前三个季度的营业收入7351万美元,已超过2010年全年收入。全年净利约为1 729万美元。前三季度博纳影业的营业收入分别为发行占比达64%,影院占25%,投资制作占10%,艺人经纪占1%。博纳影业的公司总部和业务收入都在中国,在国内的很多营销活动等大都不为美国投资者所知,不容易引起在美国投资者的关注,存在美国上市的中小盘概念股面临的流通性不足的共性问题。自上市以来,博纳影业的股票由开盘价8.41美元下跌至现在4美元左右(见图7,图8)。(13)
图7 博纳影业2011年季度营收构成(xueqiu.com)
发行投资制作电影院艺人经纪(单位:万美元)
20 470 340 1100
60 490 350 770
30 850 10 2860
2011Q1 2011Q2 2011Q3
图8
BONA 价格 1 Year
10 9 8 7 6 5 4 3 2
2011'01 2011-03 2011-05 2011-07 2011-09 2011-11
2M 1.5M 1M 500k
Copyright 2011 SINA. COM http://finance.sina.com.cn
光线传媒于2011年8月在深圳创业板上市(14)。光线传媒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14亿元,同比增长33.8%,净利润1亿元,同比增长57.6%。公司报告显示影视剧收入1.14亿元,同比增长45.9%,毛利率为29.6%,同比增加15.12个百分点。股价从发行初期最高的84元下降为年底的60元左右,在目前三家电影上市公司中股价最高(见图9)。
图9
2011/12/30价位:60.72 均价:成交量:5343 涨幅:15.66%
84.00 80.00 76.00 72.00 68.00 64.00 60.00 56.00 52.00
2010/12/31 2011/04/07 2011/07/05 2011/09/29 2011/12/30
59.24% 51.83% 44.43% 37.02% 29.62% 22.21% 14.81% 7.40% 0
中影、上影、博纳、光线、华谊、小马奔腾、星美影业等企业在本年度依然是中国电影产业的主要力量。资源的整合正在进行中,企业规模积累和品牌建构都尚待时日。上海SMG的“动画品牌”与新画面的“张艺谋品牌”也是中国电影产业的重要部分。
2.4 互联网公司进军电影产业
新媒体入股影视公司、投资电影制作发行成为2011年电影市场投资的热点。2011年4月14日,腾讯公司正式设立5亿规模的影视投资基金(15)。腾讯第一次向互联网及IT产业以外的行业跨界发展。两部国产动画电影《摩尔庄园》和《洛克王国》在以网络游戏为内容的电影细分市场中继续深耕细作,体现新媒体在电影制作和发行上的整合资源优势。
盛大集团的盛大华影盛视是影片《龙门飞甲》的重要投资方之一(16),凭借盛大的丰富资源希望在《龙门飞甲》的新媒体及后产品开发中发掘和延伸影片的周边产品,涉及游戏、文学、微电影等多元化的市场。《龙门飞甲》对于中国电影市场不仅是一部贺岁档商业大片,同时是国产电影首次以观众和网络用户为目标人群,将国际标准的3D技术与中国武侠题材的突破与尝试。
2011年,
电影产业活跃,资本流动频繁,企业主动调整。但是,由于电影企业,包括上市的电影企业规模过小,市场控制能力弱,对创意人才特别是导演的依赖度极高,这一方面使企业缺乏品牌价值,一方面又过高地提升了创意人才的价格,导致市场恶性竞争的局面难以控制。大电影企业必须通过资源整合,形成在人才梯队、市场规则、多元渠道方面的市场支配,中国电影产业才能出现有市场规则、有产业效益、有良性累计的新局面。
三、电影生产:数量与质量的不平衡
一方面是超过500部的巨大电影产量,一方面是超过半数的新影片不能进入影院放映。尽管影院实际上已经逐渐开始接受多样化的电影,甚至对《观音山》、《最爱》、《钢的琴》这样的文艺片都提供了比较充分的放映空间,但是,大量粗制滥造、俗套陈旧或者孤芳自赏、自以为是或者平淡无奇、脱离受众的国产影片却无法在影院中得到生存。这种落差,充分反映了国产影片虽然数量很多,但是真正在创作水平、制作品质、商业潜力上符合影院观众消费需求的影片却并不丰富,甚至相当部分大制作影片,其产品品质也受到观众越来越多的质疑。国产电影的生产面临数量与质量的巨大落差。
3.1 电影生产活跃,超过半数的国产影片未进入影院放映
由于大量行业外资金、社会闲散资金、政府资金进入电影生产领域,导致相当部分电影并未按照商业投资模式进行制作,甚至相当部分电影的生产并未考虑电影收益率。实际上,全年生产的近580部影片,大多数都未能进入影院放映。根据国家广电总局信息,本年度上半年内地各大院线共上映103部新片,其中国产影片74部(含14部合拍片),进口影片29部。(17)下半年约150部影片进入院线上映。(18)全年进入院线放映的国产影片总数大约在200部左右,不到全部生产影片总量的二分之一。其中,形成一定放映规模,票房超过1000万以上的国产影片不到50部,占全年生产影片总量不到十分之一。在目前电影主要依靠影院收入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影片的票房收入不能完成电影生产成本的回收。当然,大部分影片的投资目的本身也未必在于影院直接实现经济价值,而是看重电影的影响力价值。因此,虽然大多数电影不赚钱,但电影的生产热情却仍然方兴未艾。
图10 2011年上映影片类型数量比
惊悚25部11.6% 动画25部11.6% 剧情22部10.2% 科幻9部4.2%
战争9部4.2% 纪实6部2.8% 魔幻4部1.9% 歌舞2部0.9%
爱情51部23.7% 动作35部16.3% 喜剧27部12.6%
source:enbase娱乐决策智库
2012.01艺恩EntGroupInc.www.entgroup.cn
3.2 爱情片、动作片、喜剧片成为市场主力,文艺片、惊悚片、动画片分得市场杯羹
本年度上映的200部多影片中,爱情片、动作片、喜剧片三种类型占上映影片数量50%以上。动作片《龙门飞甲》、《新少林寺》、《武侠》,爱情片《将爱情进行到底》、《失恋33天》,喜剧片《武林外传》、《财神客栈》等都受到观众比较普遍的认可(参见图10(19))。
虽然战争、动作、古装片依然是国产影片主流类型之一,但总体上本年度的古装影片由于质量平平、缺乏创新,往往都经历高开低走的市场周期。如《关云长》、《战国》、《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鸿门宴传奇》均出现第二周票房大跳水现象。与之相反,《将爱情进行到底》、《失恋33天》等影片却是低开高走,出现了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局面。
全年共有25部惊悚片上映。其中国产惊悚片11部,票房累计超两亿,约占国产影片总票房3%。投资500万元左右的《孤岛惊魂》票房超过9000多万元,尽管口碑不佳,但借助杨幂出演电视剧《宫》积聚的“粉丝”人气创下内地惊悚类型片的票房新纪录(20)。惊悚悬疑影片《夺命心跳》实现票房1660多万元,另外一部手持DV拍摄的小制作影片《B区32号》的票房1519万元。尽管这些惊悚片的创作品质并不高,甚至往往如网友评论是靠突然插入的恐怖画面和音响效果吓人,但却仍然满足了不少青少年电影观众的心理需求。惊悚片发展既需要电影审查制度的某些调整,也需要提升创作制作水准。
3.3 新生代导演和明星正在形成新的市场竞争力
本年度冯小刚、姜文、陈凯歌等内地最有影响力的导演新作品“缺席”,使国产影片的市场略显平淡。只有张艺谋推出新片《金陵十三钗》,独占本年度票房鳌头。香港导演除徐克以《龙门飞甲》获得高票房,大多香港导演的作品市场影响力有所下降。
在进口影片的强势冲击下,内地新生代导演的崛起和接班,成为国产电影的生命线。本年度,滕华涛、尚敬、徐静蕾、张一白等一批年轻导演继宁浩、陆川、高群书等人之后进入了“亿元俱乐部”。但是青年导演由于缺乏国内外影响力的广泛认可,是否能够保持持续的影响力从而形成具有市场期待和保障的导演品牌,仍然需要新作品的证明和时间的检验。
3.4 合拍片数量大幅增长,合拍效果有待提升
近年来中国的合拍政策逐渐放宽,先后与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英国、法国、新西兰、新加坡等国签署了合作拍摄协议,同俄罗斯、印度、比利时、西班牙、韩国等国的合作协议正在商洽中。本年度合拍片立项增长30%(21)。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共接受合拍片申请99部,其中73部通过立项,57部拍摄完成。本年度,内地香港合拍片占全年合拍片数量70%,相比前几年比例有所下降,本年度出现了更多的国际合拍影片(22)(见图11)。
合拍影片是进入合拍机构所在地市场的有效方式。内地影片几乎很难进入香港市场,而内地与香港的合拍片是进入香港电影市场的主要类型。部分中外合拍影片,也比较顺利地进入了国外市场。但是,一方面在内地香港合拍电影中,中国内地的创作主导性仍然比较弱,另一方面国际合作的影片几乎没有能够同时满足中国本土市场和国际市场需求作品。本年度中外合拍票房最高的《寻龙夺宝》成绩不过3000万元;中日合拍的动画片《藏獒多吉》更是票房惨淡。合拍对于中国电影走出去,还是一份远远没有完成的考卷。
3.5 网络游戏与动画电影互动共赢,国产动画电影迎来高潮
2011年度动画电影市场活跃,年度上映15部影片。在《功夫熊猫2》、《蓝精灵》、《赛车总动员2》等进口动画大片进入市场竞争的背景中,国产动画片质量、数量及票房等整体表现较前一年有很大改观。《兔侠传奇》、《藏獒多吉》、《魁拔》、《赛尔号之寻找凤凰神兽》、《摩尔庄园冰世纪》、《洛克王国!
圣龙骑士》等集中上映,显示了中国动画的集体力量。
图11 2001年-2011年合拍片涉及国家和地区分布
台湾10% 美国9% 英国5% 日本5% 韩国2%
新媒体企业投资动画电影成为本年度动画电影生产的热点。年度票房超过3000万的3部以网络游戏为内容的国产动画电影《摩尔庄园》、《赛尔号》和《洛克王国》分别由淘米网和腾讯公司参与投资出品(23),其中由儿童网络游戏改编、投资不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的《摩尔庄园》票房收入达4345万元人民币;《赛尔号之寻找凤凰神兽》是以儿童网络社区游戏基础改编的动画电影,在《变形金刚3》、《哈利·波特7》(下)同期上映的市场中实现首映周票房2769万元,累计票房4295万元;国庆档期间上映的根据网络游戏改编的《洛克王国!圣龙骑士》利用“亲子”营销策略,实现票房3500万元。
尽管国产动画电影在美学观念、投资规模、制作水平、品牌积累方面仍然还不能与好莱坞电影全面抗衡,但是充分利用网络和新媒体互动,充分调动线上线下能量从而更加贴近本地观众,不断适应青少年心理需求,提升创作制作能力,将成为国产动画电影得天独厚的本地优势。
3.6 国产3D电影生产刚刚起步,面临引进大片市场威胁
2011年12月15日上映的武侠片《龙门飞甲》是继2010年暑期档《唐吉诃德》上映后18个月之后的首部真人3D国产动画电影,国际水准的3D效果和传统的中国武侠题材,使得《龙门飞甲》在贺岁档上映三周后创造4.12亿元的国产3D影片票房新纪录。但整体来看,国产3D影片质量和数量都不能满足观众期待和日益高涨的观影需求。暑期档上映的国产动画3D影片《兔侠传奇》,尽管在场景设计、人物塑造等方面都有不错表现,但其不足1700万元的票房差强人意。
自2009年以来上映的国产3D电影与好莱坞3D电影在质量和票房上皆不可同日而语(24)。大量好莱坞“3D豪华巨制”的不断涌入,明显推高了进口影片的票房。2011年票房过亿的17部进口影片中,13部有3D版本。仅有《速度与激情5》、《洛杉矶之战》、《致命伴旅》和《关键第四号》为非3D影片。中国3D电影一旦落伍,好莱坞大制作将再次垫高国产影片与之竞争的门槛。
从创作生产来看,中国电影产量明显超出影院银幕的承受能力。美国银幕总数接近4万块,是中国银幕总数的四倍,其全年发行影片不超过600部。目前,中国不到1万块银幕,还很难进行院线和影厅的市场细分,实际能够有效发行的影片数量不会超过200部。当然,影片制作量过多带来的不仅是银幕市场拥挤,使得一些具备市场潜力的影片难以得到充分的放映空间,更重要的是大量影片的创作和制作质量低劣,并且争夺导演、演员以及其他相关专业资源,甚至出现恶意营销、不正当竞争等现象,严重影响国产电影整体质量和声誉。当然,对于本年度来说,更加突出的电影生产问题在于,除在文化价值观、审美观上广受争议的《金陵十三钗》在创作制作水平方面得到认可以外,其他大制作电影的整体水平大多不升反降。元素的拼凑、叙事的碎片、人物的乖张、制作的粗陋、套路的落俗,都受到了观众普遍的诟病。尽管这些大制作影片也勉强票房过亿,但是与其巨大的制作成本相比,负收益几乎成为普遍结果,它们没有能够成为支撑国产电影市场的中流砥柱。反而是《失恋33天》、《将爱情进行到底》、《武林外传》、《亲密敌人》等中低成本的商业影片,获得了观众认可,产生了良好的市场效益。随着观众的成熟和理性,中国电影制作生产简单地“以大搏大”已经失效。仅仅只有大制作、大题材、大导演、大明星、大场面不能构成电影的制胜法宝。更诚恳的创作态度、更符合现代观众心理需求的创作方式、更精益求精的制作追求,更通人心接地气的创作内容,更尊重观众的审美、道德、认知能力,电影产品最终才能得到市场认可。
四、电影市场:影院建设出现高潮渠道拓展期待内容
2011年,电影消费需求持续增长,电影市场表现活跃。中国内地的电影银幕数量、观影人数等都已经位居全球第三。电影银幕数量大幅度增加,观众的观影人次明显上升,市场投放的影片数量增多,大城市影院仍然不能完全满足观众的消费需求。与此同时,尽管国产电影的海外市场有所萎缩,但在电视频道以外,互联网、手机、航空视频等电影的新媒体渠道逐渐拓展。市场需求的持续上升,是电影产业保持高速发展的重要前提。
4.1 全年度日均新增银幕8.3块,为电影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年度电影银幕数量高达50%的增幅创造了近8年来新纪录。全国城市影院银幕总数已接近一万块。这不仅为市场的扩容创造了条件,更重要的也是为一些分众影片、小众影片进入市场留下了空间。电影产品在影院中的供应更加丰富多样,观众的选择余地也明显扩大。正是由于扩容带来的市场细分,使本年度国产大片虽然市场效果一般,但一批中小成本影片却通过比较充分的放映填补了大片不大留下的空缺,最终完成了全年票房超过130亿元的良好成绩。
4.2 院线梯队保持稳定,制作发行放映链条的利益竞争格局逐渐形成
万达、中影星美、上海联和、深圳中影南方新干线,四条院线总收入均超过10亿元,占内地年度总票房的42%;年度票房5至8亿元左右的5条院线为广州金逸珠江院线、北京新影联、广东大地电影院线、浙江时代和四川太平洋院线,票房收入约30亿元,占内地总票房的25%强;第三梯队的票房收入占年度总票房的10%,由辽宁北方、浙江横店院线、时代华夏今典、河南奥斯卡组成,4条院线年度票房收入均在3亿元左右(见表3)。
在票房的区域分布上,广东、北京、上海排名前三甲。东北、北部、西部、中部大部分人口密集的省区,电影票房还未能进入全国前10位(见图12)。
图12 2011年内地区域票房前十名
200000 100000 0.0
广东 北京 上海 江苏 浙江 四川 湖北 辽宁 重庆 山东
院线方与制片发行方在票房分成上的冲突,成为本年度热点话题。高昂的影院建设和运营成本,影院成为制片方主要的可靠回收渠道,都导致票房分成比例对于电影业的生死攸关。2011年11月15日,《金陵十三钗》片方新画面联手发行方中影、华夏向院线发放有关《十三钗》的票价通知,片方与院线影院的分账比例由目前惯用的43%:57%调高至45%:55%。中影南方新干线、北京新影联、上海联合院线、万达院线等八大院线联合公开表示抵制。在电影局召集下
,片方、发行方与负责人进行谈判达成妥协结果。显然,理性协商、诚信经营、影院开源节流、制片方开拓后影院市场,才能最终解决制发放之间的利益冲突。
4.3 电影发行档期更加密集,影片营销针对性更强
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从贺岁档扩展到暑期档,然后再到各种节假日小档期,档期不断丰富,影片的市场投放也更加具有针对性。本年度电影发行档期更加密集,营销概念也借助网络和新媒体变得更加清晰。春节档、暑期档、贺岁档、“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期间依然是影片票房保证的优质档期。而情人节档期则成就了几部爱情片的市场。11月11日,青年人“民间”创造的所谓“光棍节”也成为了本年度爱情影片的一个高潮,成就了《失恋33天》的票房神话。
当然,暑期档和贺岁档仍然是电影市场的两个高峰,进口影片与国产影片各领暑期档、贺岁档风骚。而3月~4月、9月~10月则是全年票房的低谷(参见图13(25))。这种票房趋势,既与观众的观影行为习惯有关系,也与供片排片方式有关系。暑期档,大量的美国大片进入影院,导致近两年来暑期档峰值超过了贺岁档。而贺岁档则由于最有竞争力的国产片的集中投放,也带来票房第二个高峰。3月~4月,由于影片有效供给不足,而9月~10月则是因为政策性要求集中投放献礼片等等原因,形成票房低谷。即便有“十一”长假,也未能将电影市场推上高潮。
图13 2011年度各院线月票房趋势图
万元 票房
25000.0000 20000.0000 15000.0000 10000.0000 5000.0000 0.0000
1 3 5 7 9 11
北京万达 中影星美 上海联和 深圳中影南方新干线 北京新影联 广州金逸珠江院线
4.4 单银幕收入有所下降,影院市场需强化管理
近年来电影产业迅猛发展的诱惑以及各电影企业完善产业链的需求,导致大量资本进入影院建设,2011前新增银幕3030块。但由于新增影院的消费者培育还没有完成,加上市场监管和统计的各种漏洞,使得同期票房增长的幅度只有25.3%,银幕数增长率大于观影人次增长率,观影人次增长率大于票房增长幅度,票房增长似乎低于影院和银幕快速增长带来的预期。影院场均观影人数、平均票价、场均收入以及单银幕平均收入均比前一年有所下降。但是,应该说,中国电影银幕的城市人均拥有量仍然远远低于欧美日韩的全国平均水平,中国城市人口的观影人次也远远低于欧美日韩的全国平均水平。影院建设并未终结。目前,需要关注的是如何降低影院建设的竞争度,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保证影院建设能够具备良好的获利能力。当然,更重要的是制止各种偷漏瞒报现象的发生。因为失信而获利,会像瘟疫一样,导致整个电影产业染病。监管市场,成为政府和行业共同的责任;经营诚信,则成为行业各环节必须坚守的底线。
4.5 电影观众趋于分化,电影市场开始细分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营销的更加具有针对性,也随着观众的观影行为更加理性和自觉,观众的分化正在成为事实。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观众不再仅仅选择最大最知名的电影观看;另一方面观众开始寻找与自己的需求、趣味匹配的影片消费。“大”不再是影片的利器,“黑马”的出现看似偶然实际上却反映了观众分化的必然。电影观众正在形成大大小小的观影群落。投资不到3000万元的《将爱情进行到底》在情人节期间上映,由于电视剧之前的观众基础,影片票房超过1.9亿元。投资500万的惊悚片《孤岛惊魂》赢得了9000万的票房成绩,充分显示主演杨幂的“人气”与惊悚片市场的潜力。特别是11月11日上映《失恋33天》,尽管在叙事和电影语言方面也受到一些批评,但题材选择、档期选择、营销策略和爱情主题成为其3.5亿票房的关键因素。这部制作成本不足900万的影片成为年度国产影片最“黑”的票房黑马。
随着青少年观众越来越规模庞大,类型片的细分市场第一次如此明显地呈现出来,电影市场被星迷们、类型迷们分解得纵横交错。新一代电影观众,消费的不仅是影片而且也是他们心中的偶像和想象。暑期档的电影,已经不是成年人的判断所能准确预知的。
正是在这种市场细分的大格局下,《观音山》、《最爱》、《钢的琴》、《转山》、《星空》、《hello!树先生》等文艺片也获得了较好的票房成绩。李玉导演的小成本文艺片《观音山》,探讨青春与生命的严肃主题,获得7000万元的票房;顾长卫导演的全明星阵容《最爱》,累计票房6860万元。也许,正是因为人们对大制作电影的空洞、雷同、华而不实的失望,这些文艺范儿的相对小众的电影出人意料地得到了市场的接受。电影观众或者说部分电影观众的口味正在变得越来越职业,越来越追求品位。艺术电影的一线生机,在商业电影市场蛋糕越来越大的背景下正在变成现实。只有商业市场的蛋糕越大,文艺片的细分空间才能越大。简单地将文艺片与商业片对立起来,是对电影市场的最大伤害也是对艺术片的真正伤害。
4.6 动画电影市场逐渐形成,国产动画等待春天的到来
近几年来动画电影市场越来越活跃,投放的产品也越来越多。除传统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以外,多部国产影片受到市场关注。其中《熊猫总动员》、《喜羊羊与灰太郎之兔年顶呱呱》、《赛尔号》、《洛克王国》、《摩尔庄园》、《兔侠传奇》等6部影片的票房成绩超过千万,数量之多为近年来之最(见表4)。
尽管与这些影片的投入成本相比,国产动画电影的影院成绩并不理想,但是对于一些口碑较好的产品来说,积累品牌影响,延伸产业链条,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当然,如何适应青少年对动画美学的特殊情趣要求,如何在形象塑造方面形成认同,如何在娱乐宣泄与社会化教育之间寻求感性平衡,如何在动画制作特别是3D制作方面缩小与好莱坞的差距,对于国产动画来说,都是严峻的考验。
4.7 国产3D电影生产低迷,整体不敌引进大片
由于3D单银幕票房产出平均高于普通2D银幕,同时数字银幕改造为3D银幕成本也比较低,中国目前是全球3D数字银幕增长最快的国家。2008年-2010年三年间内地共上映3D影片22部,平均票价为42.5元,(26)而2011年全年上映的3D影片则超过了30部。进口3D大片,严重挤压了原本就在资金和技术方面处于劣势的国产影片的市场生存空间。国产3D动画影片《兔侠传奇》、《五月天追梦》等票房差强人意;贺岁档期上映的合拍商业
大片《龙门飞甲》创造了4.12亿元国产3D影片的票房新纪录。国产3D影片质量和数量都不能满足观众期待和日益高涨的观影需求,2011年国产3D电影生产总体低迷,市场继续遭遇进口大片挤压,前景不容乐观。
国内引进的部分好莱坞3D电影大片,如《里约大冒险》、《赛车总动员2》、《蓝精灵》都是作为特种片引进(27),不受进口份额的限制,从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内地电影市场的总票房,导致大量好莱坞“豪华巨制”的不断涌入。2011年票房过亿的17部进口影片中,只有《速度与激情5》、《洛杉矶之战》、《致命伴旅》和《关键第四号》四部影片不是3D影片。中国3D电影需要的不仅是技术设备与资金投入,人才梯队建设和艺术创作能力仍然需要时间培育以及政策、资本投入的长期支持。
4.8 引进大片与进口买断片的市场表现依然强劲
2011年进口影片票房60.84亿元,在前十个月的票房统计数据中进口片票房份额一直明显高于国产影片。全年票房冠亚军均为进口电影,暑期档票房前三位也均为进口影片。票房过亿的进口影片本年度增长数量超过了国产片。在各种政策保护和限制下,进口影片的票房成绩呈现出越来越强的趋势(见图14)。
图14 2007年-2011年国产与进口影片占年度票房比例趋势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0
2007 2008 2009 2010 201 1
国产影片 进口影片
本年度,年度进口买断片(批片)继续成为中国电影市场中不可忽视的组成(28)。全年共有8部进口分账片、批片票房过2亿元。批片大多数是好莱坞的中等制作水准的商业类型片,如《源代码》、《永无止境》、《夺命深渊》、《女巫季节》、《狂暴飞车》等。
4.9 台湾电影市场本土影片复兴
2008年的“台湾电影文艺复兴”以来,台湾地区电影不断发展、市场逐渐复苏,观众开始重新回到电影院。继《海角七号》、《艋?{》等影片之后,本年度有四部台湾影片在台湾地区票房过亿。《鸡排英雄》(票房1.4亿元新台币,约合2900万元人民币)、《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票房4.2亿元新台币,约合9000万元人民币),《赛德克·巴莱》(上、下)(总票房8亿元新台币?,约合1.67亿元人民币),《翻滚吧!阿信》在台湾地区票房也到达8000万新台币。林育贤、魏德圣、林书宇、陈正道、戴立忍、钮承泽、钟孟宏、九把刀等“新导演”进入市场,带来台湾电影新气象。
2010年6月29日台湾与大陆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大陆取消“台湾华语电影片进口大陆配额限制”),2011年成为台湾电影进入内地市场的标志性的时间节点。《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翻滚吧!阿信》开始进入内地上映。尽管由于发行方面的种种原因,导致台湾影片的影院票房并不突出,但是其在网络上的流行,已经预示了台湾电影将在内地引起越来越大的市场关注。
在台湾影片能够在内地发行之前,台湾电影人已经开始与内地合作拍片。台湾导演陈国富作为华谊兄弟公司的股东之一,与高群书联合导演《风声》之后还监制了《唐山大地震》、《非诚勿扰2》、《转山》等影片。由华谊兄弟投资、台湾导演钮承泽执导的爱情片《LOVE》表现两岸男女感情纠葛;《星空》、《幸福额度》则是由大陆投资、台湾制作团队;《转山》的导演杜家毅是上海人,而编剧张家鲁、程孝泽则来自台湾。新一代台湾年轻演员也早已成为两岸三地合拍片中的“熟面孔”。内地、香港、台湾电影的互动交融,将很可能不仅带来电影创作的文化创新而且也带来市场的扩展和互补。关键在于内地角色在将来三地合作中仅仅是提供市场和资金还是能同时提供创意和制作。
4.10 香港电影市场仍然外片唱主角
香港电影纷纷北上,本土市场却节节败退。本年度香港电影市场上映约80部华语片,票房约3.7亿港元,占年度总票房13.5亿港元的27.4%。台湾影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在香港的总票房超过6128万港币,打破《功夫》的纪录,成为香港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华语电影,也成为年度香港华语片票房冠军。因为3D噱头,三级片《3D肉蒲团》成为华语片亚军。姜文的《让子弹飞》成为唯一进入华语片票房排行前10位的内地创作为主的影片。“港味足”的港产片本年度票房表现平平。
内地与香港的合拍片依然是香港票房的主力。如《窃听风云2》、《新少林寺》、《最强囍事2011》、《关云长》、《武侠》、《B+侦探》、《龙门飞甲》等等。但部分合拍片在香港的票房表现远不及内地。《画壁》、《白蛇传说》、《财神客栈》、《倩女幽魂》、《开心魔法》、《竞雄女侠秋瑾》、《鸿门宴传奇》等合拍片的票房与其内地票房相比相去甚远(见表5)。
大多数内地电影和台湾电影在香港市场都铩羽而归。《建党伟业》票房约450万港元,《赵氏孤儿》不足50万,台湾魏德圣导演的《赛德克·巴莱》上下集在台北地区实现超过3亿新台币的票房,在香港票房约500万港元。
4.11 国产电影海外市场逐渐萎缩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统计数据,2011年共有55部国产电影销往22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达20.46亿元,比2009年(27.7亿)、2010年(35.17亿)的海外票房和营销收入明显下降。
本年度销往海外的影片仍然以合拍为主。其中共14部影片销往美国(合拍片13部),销售收入8.59亿元,占全年总和42.44%。7部合拍片销往欧洲地区,总收入1.75亿元,占全年总和的8.64%。国产影片的出口公司主要集中在中影集团(发行10部合拍片,占收入总和33%)、上影集团(发行合拍片5部,占收入总和13.49%)、新画面(发行合拍片4部,占收入总和13.39%)、光线影业(发行4部合拍片,占收入总和6.08%)、银都机构(发行3部合拍片,占收入总和5.09%)、保利博纳(发行4部合拍片,占收入总和4.45%)。以上6家公司票房发行销售总额达15.28亿元,占全年销售总额75.49%。(29)《功夫梦》、《辛亥革命》、《金陵十三钗》、《赤壁(下)》、《英雄》、《阿童木》、《新少林寺》、《龙门飞甲》、《窃听风云2》、《关云长》等10部影片本年度海外销售成绩较好。本年度生产的影片占其中一半。
尽管多部影片号称卖出多国版权,甚至全球同步放映,其实不过仅仅是在海外华人聚集区集中放映而已,主要观众群体均为海外华人。国产影片在题材选择、价值观念、制作水准、营销能力方面缺乏国际竞争力的局面更加尴尬。
4.12 国产电影的网
络和新媒体市场不断开拓
视频网站发展迅猛,不仅为大制作影片提供了新的市场渠道,而且也正在成为中小成本影片进入市场的平台。“微博营销”、“粉丝营销”等新媒体营销,速度快、成本低,也成为中小成本制作影片进入市场的行之有效的推广模式。
华谊兄弟、博纳、光线、小马、美亚都宣布与3G门户正式结盟。通过与移动互联网的结合,中国电影期望进入移动传播时代。《武侠》和《大武生》独家网络版权分别以1000万的价格销售给迅雷和乐视网,电影网络版权销售获得突破。《金陵十三钗》的网络价格则突破了2000万。国产小成本喜剧影片《不怕贼惦记》与电影网正式签署独家网络版权合作协议,从院线转向网络播放平台。
搜狐、腾讯、盛大、新浪、网易等互联网公司的加入,使得国产影片的生产、发行呈现多元化趋势。中小成本制作影片以低风险、投入少、产出快的特点成为互联网公司投资电影生产的首选。淘米网、腾讯等游戏公司借助其面向少年儿童的网络产品优势,进入动画电影市场,开发适合家庭娱乐的动画影片和衍生品市场。游戏内容和网路小说成为未来中小成本国产影片的来源,以80后、90后年轻人为主要受众的网络产品与电影类型或成为电影市场的重要组成,电影衍生市场的潜力或因互联网企业加入影片的创作、生产和发行而得到快速开发。
在全球电影市场冷热不均的大背景下,中国电影市场仍然活力四射。2011年全年美国电影总票房约为102亿美元,相比2010年下跌3.5%;全年门票销量12.8亿张,比2010年下跌4.4%,创下16年来新低。与美国电影市场的低迷相比,2011年的欧洲电影市场自金融危机之后略显复苏势头。取消了英国电影委员会的英国电影行业面临本土中小成本电影和艺术影片发展艰难的局面(30),但英国电影市场仍然实现了票房约10亿元英镑的较好成绩。相比欧美韩日,中国内地市场完全可以称得上一片繁荣。票房增长远远超过全球不到10%的平均增幅。
五、发展态势:坚定地走市场化改革道路
2011年,中国电影的生产数量、票房总量、观众规模等等都已经成为世界电影大国。但在这些喜讯之外,中国电影产业似乎也显露出显而易见的危机:进口影片在种种调控措施限制下,仍然强烈冲击着国产影片保持良久的50%的市场份额;大投资的国产动作影片票房成绩大多远远没有达到预期;长期以来支撑内地市场票房的香港制造电影越来越失去市场号召力;多达近600部的国产影片竟然难以有效填补影院空间的市场需要;新一代电影人还没有能够完全接过张艺谋、冯小刚、徐克等前辈们手中的枪;来自各级政府各个部门以及社会各种形形色色的非商业性投资和诉求深刻影响电影产业的无序竞争,导致电影市场各种要素的供求关系错综复杂,甚至良币遭遇劣币驱逐……
当然,可以预期的是,2012年中国电影产量仍然会居高不下;中国电影市场还能保持20%以上的增长幅度,新一年的票房总额预期可以达到150亿元~160亿元;中国电影企业的上市冲动还会继续保持,少数龙头企业将从影片的产品生产向企业的品牌经营升级;一批青年电影人主导的、与网络文化息息相关的中小成本电影会继续得到青年观众的支持;在电影生产仅仅拼钱多势众来头大的倾向得到遏制的同时,电影的美学智慧和制作诚意将得到更大更多的尊重;新媒体对视频内容的需求将大大拓展电影的生存空间,大电影产业可能通过互通互联的数字媒体得以初步形成;年初《大闹天宫》的热闹登场,预示着国产动画电影将继续凭借其市场链的长度和宽度扩展发展空间;3D电影在市场上的不俗表现,会促进国产电影的3D步伐迈得更快更大……从这个意义上说,深度改革10年以来,中国作为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电影市场之一,2012不是末日而将是持续前行的一年。尽管如果没有进口电影的进一步放开,电影市场的增幅很难再达到过去几年的成绩,但中国电影市场的继续扩大,应该是不争的事实。
当然,中国电影面临的挑战仍然严峻。各种动机不纯的资金流入电影制作行业带来的过度急功近利,甚至造成不少电影缺乏起码的电影常识和电影尊重;缺乏强力遏制和行业监管的各种商业和政治诉求对电影市场的公平公正透明诚信造成肆意破坏;电影专业技术人才、创作人才、制片人才的匮乏带来中国电影整体制作水平的不足;曾经大出风头的香港电影人呈现出的强弩之末态势造成商业电影真空难以立即得到填补;越来越复杂的社会政治环境造成电影题材空间的狭小和电影创作自由的受限;社会主流价值的错位还会继续造成电影美学和电影表达的拜金主义、拜物主义、拜技主义迷失……这一切,都将是2012年中国电影发展必然要回答的考题。答卷的好坏,影片才能给出答案,而越来越成熟的观众才能给出最后的评判。
过去10年,中国电影的高速发展带给了国产电影蓬勃的商业动力。同时,“身体走的太快,灵魂跟不上”也不仅是当今中国的社会现实,也是中国电影市场能力提升快于审美文化提升的现实写照。随着大制作古装动作片的失宠,香港制造的武打、搞笑、警匪等类型影片的逐渐老化,上一年度一批“接地气”的中小制作新都市电影的崛起,关怀现实人生的艺术影片逐渐丰富,年轻一代电影人崭露头角,中国电影期待已久的转型也许正在到来。当然,重装转型需要过程。这过程是否顺利,既依赖于电影创作的政治文化环境是否更加宽松,也依赖于电影生产的市场环境是否更加良性,更依赖于电影人对过去10年电影产业化道路的经验和教训的反省是否自觉。中国电影今天的成绩是产业化深刻改革带来的,而中国电影今天面临的问题,也是产业化改革过程中的必然结果。问题只有在深化改革的发展中才能解决,任何让中国电影产业改革倒退的做法,不仅不能解决中国电影目前面临的问题,而且还可能让中国电影产业已经取得的辉煌成绩前功尽弃。在产业化、市场化改革中,发展中的问题,不能用倒退来面对,而需要用更坚定不移的发展来解决,扩大题材空间,解放电影创作;规范市场规则,促进良性竞争;开放合作空间,走向国际市场;破除行业壁垒,打造大电影产业……都是中国电影产业下一个10年必须、应该、能够解决的问题。技术进步与人文价值的融合、艺术创作水平与商业运作能力的同步、现实关怀与视听娱乐的统一、传统资源与普适价值的交融、艺术想象
力与工艺执行力的互动,都将决定着中国电影创作是否能够创造更加辉煌的新十年。
注释:
①数据来源,李霆钧《3D、巨幕电影市场观察》,《中国电影报》2012年1月12日。
②该判断根据Screen Digest公布的2011年相关年度数据整理。
③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公布数据,数据截止日期为2011年12月31日。
④数据来源:国家广电总局公布数据。
⑤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9号):2011年,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议提出了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同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长期战略目标。
⑥民生银行向新画面公司提供单部电影贷款,民生银行以版权质押的方式为《金陵十三钗》的拍摄和宣传提供贷款1.5亿元,利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略有上浮。北京银行朝外支行影片质押、院线等作为担保的方式一次性贷款给博纳影业1亿元,用于《龙门飞甲》等4部电影和1部电视剧的拍摄。贷款利息在中小企业贷款利率范围之内,同时有政府的贴息支持。
⑦Digital Domain——数字领域,由詹姆斯·卡梅隆(《阿凡达》与《泰坦尼克号》的导演)及两个合伙人于1993年创立。迄今,数字领域已经为超过80部电影提供领先的视觉特效制作服务,包括:《泰坦尼克号》、《阿波罗13号》、《变形金刚》,整个团队多次获得奥斯卡技术奖项。数字领域代表目前全球电影特效技术的最高水准。此次入股成为日后或为小马奔腾制作的电影使用特效的“捷径”。
⑧引自艺恩咨询网站(http://www.entgroup.cn/views/a/12306.shtml)。
⑨2011年6月,华谊与传奇影业建立合作关系,目前双方合作的新片:《诸神之战2》(2012)、《杰克与巨人》(2012)、《黑暗骑士崛起》(2012)、《超人2》(2012)。华谊公司出台与好莱坞的合作方案,第一部戏有望2012年开机,2013、2014年上映。
⑩华谊已经开设5家影院,2011年底其自有院线银幕约有118块,7家影院开工建设中。
(11)华谊兄弟股票2011年全年趋势图来源:新浪财经,2011年12月30日。
(12)如博纳影业2011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构成图所示,数据来源:www.xueqiu.com。
(13)博纳影业股票2011年全年趋势图来源:新浪财经,2011年12月30日。
(14)至此,影视传媒国内上市的公司已达3家,且均为民营企业三家影视传媒公司各有侧重,华谊兄弟为电影制作和影院等,华策影视为电视剧制作发行等,光线传媒为电视节目制作发行等。光线传媒股票2011年全年趋势图来源:新浪财经,2011年12月30日。
(15)腾讯公司2004年6月16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公开上市,股票代号700,是目前中国大型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是目前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
(16)2004年5月12日,盛大网络是内地第一个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网络游戏企业,股票代码SNDA,是一家通过盛大游戏、盛大文学、盛大在线等主体和其他业务,提供多元化的互动娱乐内容和服务的公司。2011年9月25日,盛大游戏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挂牌,代码GAME,拥有国内最丰富的自主知识产权网络游戏的产品线,向用户提供包括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休闲游戏等多样化的网络游戏产品。2010年,盛大与湖南广电集团共同出资6亿元成立全新的娱乐传媒公司华影盛视影业有限公司。
(17)其中18部电影的内地总票房过亿元。在18部过亿影片中,国产片8部,进口片10部。其中,《功夫熊猫2》以6.17亿元人民币成为上半年票房冠军,另一部美国片《加勒比海盗4》以4.76亿元位列第二,两部影片合计票房超过10亿元。
(18)根据国家广电总局、中国电影报、艺恩公布数据综合整理。
(19)引自艺恩咨讯网站(http://www.entgroup.cn/views/a/12584.shtml)。
(20)《孤岛惊魂》的观影群体以“蜜蜂”(杨幂的“粉丝”)为主,700万“蜜蜂”是这次《孤岛惊魂》票房的重要来源。
(21)2009年至今,每年立项报批的合拍片数量在60部左右:2009年至2011年,中国的合拍片数量连续两年保持10%的数量增长比例,2011年比2010年同期增长约30%。
(22)数据来源:李慧兴《合拍2011:实现技术升级推动文化走出去》,《中国电影报》2012年1月6日。
(23)2011年6月10日,淘米网络科技公司成立于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TAOM”。淘米线上业务主要是运营多款面向5至15岁儿童互动娱乐产品。淘米公司成为中国首家在互联网、电视动画片、动漫电影、儿童图书、移动互联网领域全媒体布局的儿童娱乐公司。淘米网被视作赴美上市的首家中国儿童娱乐概念股。
(24)在国内上映的3D版《阿凡达》(2010年)、《变形金刚3》(2011年)两部电影,累计票房24亿元人民币。
(25)根据中国电影放映发行协会、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办公室公布的1月-12月数据整理。
(26)数据来源艺恩enbase:其中进口片18部,总票房达27.63亿人民币,平均票房1.5亿。国产片4部,总票房为5297万元,平均票房1324万元。
(27)为繁荣国内电影市场和科普之用,为调动院线影院建设的积极性,国家允许每年引进少量特种影片以飨观众,简称“特种片”。通常,只在3D银幕或只在IMAX银幕上映的进口片可以作为特种片,不占20部进口分账片配额。
(28)又称“批片”。
(29)资料来源:方一涵《合拍助力中国电影走出去》,《中国电影报》2012年1月6日。
(30)UKFC:The UK Film Council,2000年建立,至2010年的10年中资助英国电影项目900多个,每年金额约为1500万英镑;2010年UKFC被取消后,其职能由英国电影协会(BFI,British Film Institute)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