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酒店管理心理学是酒店管理毕业生都要求撰写的论文,关注学术参考网可以查看更多优秀的论文范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酒店管理心理学论文范例,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第1篇: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初探
自高校扩招以来,全国各类院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据统计,我国各类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每年以近3%的速度增长,由此可见,当前各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目前形势看,我国各类院校毕业生就业由“统包统分、包分配”向“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择优录取”转变,再加上WTO对中国相关行业的冲击,毕业生就业竞争变得更加激烈。新形势下,尽管中国酒店行业整体处于稳步上升时期,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量呈现下降趋势,而作为相对弱势的职业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就业形势更是令人堪忧。宋毛平等人认为,就业市场将长期供大于求,就业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1]。
一、就业心理研究简介
就业心理一词最早出现于1908年,由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弗兰克•帕森斯教授提出,就业心理问题研究由此开始。就业心理指导课程由哈佛大学于1919年创设,用以服务各类院校学生的就业,并帮忙解决相关就业心理问题。国外就业心理理论分为三种:一是个人取向,通过个体角度来探讨职业行为,如特性—因素论、人格类型论、需要论等。二是社会取向,它倾向于研究作用于个人就业和就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如社会学理论等。三是综合取向,它认为个人自身因素与所处家庭、社会环境共同交互作用才导致了职业选择和就业心理的发展,如行为论[2]。我国对于各类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状况的探索起步相对较晚,直到20世纪末才开始进行高等教育和就业制度改革的系统研究。总体来说,目前对各类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的研究,更多是从宏观角度展开的,在深度和广度上稍显不足。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张进辅的《现代青年心理学》、陶国富与白苏娣的《大学生择业心理》、傅进军的《大学生就业力促进与职业发展》等,尤其是陶国富与白苏娣的《大学生择业心理》一书,对各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全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国内学者对于各类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如下类型:其一,从宏观着手,对各类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进行整体性论述,以高校扩招为背景,分析职业院校等毕业生在择业与就业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如方承志、王胜的《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障碍及调适》、高月的《大学生就业心理探究》等。其二,取点于某个省市或区域,对各类院校毕业生进行就业心理调查分析,如河海大学张尚兵的《大学生就业挫折心理及调适策略的研究》。其三,倾向于各类院校毕业生群体中特殊群体的就业心理研究,如雷树彬的《农村大学生就业心理初探》、重庆大学邓维发表的《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机社会支持体系研究》等。其四,选取不同年级段或不同家庭收入的各类院校毕业生作为研究样本,如赵春珍的《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年级调查与对策研究》、徐玉斌、衡彦明的《不同家庭收入的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对比分析》等。
二、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
(一)自我认知失调
由于个人出生与成长环境的不同,自我认知也会有所不同,具体表现在对个人的气质、兴趣、能力等认识不全面,尤其是对与自己相匹配的职业更是缺乏了解。职业院校学生中最为常见的心理问题有自负和自卑两种。自负是一种过于自信,高看了自己的能力,不切实际的自大心理。具体表现为择业期望值过高,把待遇福利是否优厚、交通是否通达、住房是否舒适等作为唯一衡量标准,往往会给用人单位留下“眼高手低”的不良印象。自卑则是一种悲观消极心理,是一种看低或看轻自己的心理,它的存在会让人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会变相的削弱个人的竞争力。具体表现为不会或者不敢把自己推销出去,不主动参与社会或者企业的竞争,甚至不战自败。
(二)对就业环境认知不准确
对就业环境认知的不准确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相对比较好就业的计算机、金融、财经政法、酒店管理等专业,学生往往只注重现实利益、实际效益和经济价值。如工作环境要求优雅别致、工作区域要求是经济比较发达的一线城市或者经济开发区,根本不考虑真正适合自己且利于自己未来发展的地方。其二是过于理想化。他们总觉得工作好找,即使好不容易有几份中意的工作,但又因为不知道哪个更适合自己,最终错失良好的就业及择业机会。
(三)情绪化严重
情绪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应,是人因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3]。许多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认为从事酒店行业比其他行业低人一等或者会让人看不起,所以他们大多并不考虑自身情况,而是出于攀比心理从事其他行业。等到临近毕业,不少学生又会受困于焦虑情绪。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是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情绪状态[4]。严峻的就业形势、复杂多变的现实社会、日益激烈残酷的竞争环境,让越来越多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许多或大或小的心理问题,往往因为不知道如何正确地处理而产生诸多情绪方面的困惑与问题。
(四)人际交往障碍
现如今不少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是输在个人能力上,而是输在了心理上。有些人因为胆小害怕连面试都不敢去;有些人虽然鼓起勇气去面试了,但却不知道怎么推销自己,甚至因紧张而语无伦次;有些人则是在工作中不懂得换位思考,不顾及他人感受而被解雇。这些都是人际交往障碍的体现。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无论任职哪个工作岗位,最大的交际就是与人打交道,所以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如何为人处世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善于沟通,工作中就会如鱼得水;否则,会因为人际交往障碍而产生焦虑、无助等负面情绪,影响个人的职业前景。
三、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的调适对策
自我心理调适就是个人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或策略来提高自我的社会适应能力,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对自我的身体、情感、行为等方面进行自我调适,最终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一)学校层面
1.完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任何一个即将就业的职业院校学生来说,拥有健全的人格特征,是其实现成功就业的保障与基础,拥有积极乐观、自信从容、团结合作、进取创新的心理与心态对就业十分重要。各职业院校可以通过设置个体辅导或团体训练等相关课程来培养学生的这些人格心理特征。针对在校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加强训练,针对自卑心理,可通过训练增强其自信;针对就业焦虑心理,可通过适度训练助其系统脱敏放松;针对怯懦、从众等心理,可训练其独立自主成长。通过相关课程的辅导与强化,着重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意志力、自主创新能力等。同时加强其个性的塑造,培养竞争意识,助其稳定情绪,保持健康心态,通过系统心理调适,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2.完善就业指导考核制度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越早了解职业相关信息,越能帮助其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越早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认识自己,越能端正心态、调整心态,保证顺利就业。尽早指导其合理规划职业生涯,能更好地确保其就业时不至于茫然无措。因而整个在校期间,学校就业培训和教育应该各有所侧重。一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认知和规划能力,帮助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了解所学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职业对其素质的要求;二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与基本能力,指导其客观正确全面地认识自我,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来努力完善和塑造自己;三年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与相关社会需求,在本专业的基础上实现自我能力多样化、全面化,增强就业的成功性;四年级侧重于帮助学生确立合理的就业目标,学习面试方法,对可能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加以预防与指导。学校还应加强对各个时期就业指导工作成效的考核,制定合理的就业保障考核机制。
(二)社会层面
1.完善就业创业机制首先,要完善户籍管理制度。户籍成为目前限制和制约就业的一个热点问题,如何协调好户籍制度与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之间的关系,是教育专家与政府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如深圳市正在探索实施积分制度,只要达到一定积分,就可以在深圳落地生根。酒店行业是一个流动性较大的行业,如果户籍制度得以完善,将更有利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其次,完善自主创业体系。政府要为职业院校学生搭建自主创业平台,鼓励自主创业,并提供各项相关辅导与指导,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政策优惠,让学生敢于创业,使创业的可能性、成功性大大增强。最后,要完善公共就业体系。完善公共就业体系,拓宽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面,使学生在就业时能够有多种选择,以免给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造成过多的压力与负面情绪。2.加强宏观调控首先,应加强劳动力市场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加入WTO进入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酒店行业在很多方面都面临严峻的考验与挑战,使得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很不稳定,存在一定的隐患。徐柏才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诸多不利因素中,保障制度的不够健全、不同职业福利保障差别明显、维权制度的缺乏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5]。因此,着力规范劳动力市场十分有必要。其次,应积极引导学生拓展就业渠道。各地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积极为毕业生就业制定相应配套措施,加强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之间的联系,防止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针对热门专业趋冷、就业满意度低、高学历就业难等问题,积极引导学生拓展就业渠道,切忌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局限在本专业里,要考虑或选择放在“多个篮子”里,保证不出现失业或无法就业等问题。
(三)个人层面
1.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知人为聪,知己为明。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旅游酒店相关部门。只有对自身能力做出全面、客观、正确的认识,才能在就业中抓住机遇,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转变就业观念,既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相关的就业问题,又能降低学生因无法就业带来的种种压力,减少或消除因就业带来的心理问题。毕业生要想在就业中化被动为主动,就要不断调整就业时的心态与期望值。2.做好就业前准备每个毕业生应冷静思考自身的条件和就业的定位,分析个人的优势与不足,科学确定就业方向。就业能否顺利,关键在于学生前期是否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只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才能不断增强择业与就业的自信心,不断充实完善自己。3.保持良好心态情绪的困扰来源于自我的压抑,压抑自己会对心理健康造成影响,而合理宣泄、改善心境、增强自我调适的能力,会使人的内心得以缓解和放松。挫折会给人增加负面心理,学生可以通过向别人倾诉等途径让自己恢复冷静,保持正常思维,也可以通过体力消耗达到内心平衡。总之,要学会合理释放自己的心理挫折,增强自我调适的能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各类院校毕业生就业既有更多更好的机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就业市场中,只要端正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认识和矫正就业心理问题,认真了解就业政策和社会形势,综合分析自己,确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就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站住脚跟,从而获得理想的工作。
作者:邓军华单位:河南科技学院旅游管理系
第2篇:浅析从心理学角度论酒店客房服务管理
客房是饭店的基本设施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者休息的重要场所。搞好客房服务管理工作,将会直接影响饭店的运行与管理,同时也会影响饭店的形象、气氛及经济效益。本文结合客人在住店期间的心理特点,论述如何进一步做好客房服务管理,将客房服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客房是饭店提供的主要产品,客人往往把客房服务作为整个饭店服务质量的标准。客房是客人休息的地方,客房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客人的满意程度。客房是客人在饭店中逗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此时客人往往需求拥有他们的空间,期望对客房有一个“家”的感觉。客房服务人员应该关注客人在住店期间的心理特点,为客人提供一个舒适、安全、清洁的房间。美国康奈尔大学饭店管理学院的学生花一年的时间,调查了三万多名的顾客,其中60%的人把清洁、整齐作为饭店服务的“第一需求”。也就是说,住店客人对饭店客房的卫生程度摆上了最重要的位置。他们认为,如果在一间不整洁的客房居住,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会带来损害。由此可见,人们外出旅行住宿的时候,最关注的就是房间的卫生程度。所以客房服务人员必须加强对客房卫生的管理,才能真正地做好对客的接待服务工作。
一、客人对客房服务的心理需求
(一)整洁
客房是客人在饭店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也是其真正拥有的空间,因而,他们对客房整洁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对客房清洁卫生的要求是客人普遍的心理状态。客房服务人员的主要工作职责之一就是整理客房,做好清洁卫生工作,做到客房内外清洁整齐,使客人产生信赖感、舒服感、安全感,能够放心使用。服务人员清理客房应该遵循一定的程序,一般情况下,清理客房要在客人不在时进行。客人到达客房再去清扫,会留给客人很恶劣的印象。如果客人有特殊要求,可以随机处理。客房服务人员在清理客房时,必须保证客房及各种设施、用具的卫生。另外,客房服务的从业人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增加客人心理上的卫生感和安全感。比如,在清理后贴上“已消毒”标志,在茶具上蒙上塑料袋等,这些措施能起到一定的心理效果。但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欺骗客人。
(二)安静
客人下榻饭店前,往往经过了长时间旅行,到达饭店时一般都比较疲倦,他们希望尽快办好入住手续,马上进入房间休息。同时更希望房间能够提供休息好的种种条件。客房可以从防止和消除噪音两方面入手,以保持客房的宁静。必须做到硬件本身不产生噪音,饭店选择设备的一个标准就是它产生的噪音要小;另外,在硬件上要保证隔音性,能阻隔噪音的传入和传导。在软件上也要不产生噪音,员工要做到“三轻”—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同时,服务人员还要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那些爱大声说笑的客人,用说服、暗示等方式引导客人自我克制,放轻脚步,小声说笑。
(三)安全
安全感是愉快感、舒适感和满足感的基石,客人是把自己出外旅游期间的安全放在首位的。客人在住宿期间,希望保障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及其在饭店的隐私权。因此,饭店应有完善的防火、防盗、保密等安全设施和安全措施。服务人员没有得到召唤或允许,不能擅自进入客人房间,绝对不应去干扰客人。有事或清扫服务要先敲门,在得到允许后才能进入,工作完成后即刻离开。日常清扫服务,绝对不许随意乱动客人的物品,进入房间时不可东张西望,这样才能使客人感到安心和放心,从而产生安全感。
(四)尊重
客人希望自己是受饭店欢迎的贵宾,希望见到的是服务人员真诚的微笑,听到的是服务人员真诚的话语,得到的是服务人员热情的服务;希望服务人员尊重自己的人格,尊重自己的意愿,尊重自己的朋友、客人,尊重自己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等。希望真正体验到“宾至如归”的感觉。客房服务是客人每天接触和享受的,客房服务离客人最近,与客人关系最密切。客房服务人员亲切的服务态度,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客人的陌生感、距离感等不安的情绪,缩短客人与服务人员之间情感上的距离,增进彼此的信赖感。客人与客房服务人员情感接近了,会使其对饭店的服务工作采取配合、支持和谅解的态度。出现这种局面将非常有利于饭店顺利完成日常的服务工作,也有利于提高饭店的声誉。
二、提供优质的服务
(一)保证客房的清洁质量
为了保证客房清洁整理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满足客人对客房物质的需求,即提供清洁、美观、舒适、方便的居住空间,配备高质量的生活设备和用品,满足客人精神上的需要,向他们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让客人真正体会到有种回“家”的感觉。要使客人感受到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满足,最基本的是在客房中,能够向客人提供一个清洁卫生的舒适环境,这是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也就是说,只有我们客房服务人员向客人提供这样的一个居住环境,才能谈得上提供优质服务。酒店为了保证向客人提供优质服务,做好客房的清洁整理工作,必须对客房卫生的清洁工作进行有效管理,提高客房服务人员的思想认识,使客房服务人员能充分认识客房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客房服务人员应该具有敬业乐业的精神,积极主动的服务态度。并将日常的服务工作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好客房的清洁与维护工作,这是做好客房服务工作的关键。要做好客房的清扫,保证客房的清洁质量,还必须对每一位员工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要求切实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努力钻研业务,提高操作技能,这是客房服务人员在业务上的基本要求。客房服务人员只有不断地提高对客房服务工作重要性认识,提高操作技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生产安全,及时掌握客房服务中各种新设备、新法的应用,从而进一步提高客房的清扫质量。否则,将会严重地影响饭店的声誉,以致影响饭店的形象及经济收入。
(二)满足客人求尊重的心理
1、主动
主动就是服务于客人开口之前,这是客房服务人员服务意识强烈的集中表现。包括主动迎送、主动问候、主动与客人打招呼、主动介绍服务项目、主动递送和保管钥匙、主动叫电梯、主动引路让路、主动照顾老弱病残客人、主动征求客人意见等。
2、热情
热情服务就是帮助客人消除陌生感、拘谨感和紧张感,使其心理上得到满足和放松。在客房服务过程中,服务员要精神饱满,面带微笑,语言精确;态度和蔼,举止大方,不卑不亢;乐于助人,不辞辛苦,为客人排忧解难。热情是服务态度的本质表现,是取悦客人的关键。
3、礼貌
客房服务人员要懂礼节有礼貌。对客人有礼貌,就是对客人的尊重。礼节、礼貌体现在客房服务的方方面面。如与客人讲话用礼貌用语;操作时轻盈利落,避免干扰客人;与客人相遇或相向行走,让客人先行等等。
4、耐心
耐心就是指不厌不烦,根据各种不同类型的客人的具体要求提供优质服务。它要求服务人员在工作繁忙时不急躁,对爱挑剔的客人不厌烦,对老弱病残的客人照顾细致周到,客人有意见时耐心听取,客人表扬时不骄傲自满。
5、服务周到
及时周到是指客房服务人员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客人所需的服务,并做到细致入微。这要求服务人员要善于了解客人的不同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服务。根据每个客人的需要、兴趣、性格等个性特点,确定合适的服务方式。服务周到是赢得客人积极评价的有效途径之一。服务周到要求处处为客人着想,提供的服务细致入微、准确及时,包括转达留言、叫醒服务、送餐服务等,以及提供针线包、信笺、信封、墨水、圆珠笔、电话号码本、节目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