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是处在叛逆阶段的时期,我们更应该重视中学心理学教育,那么中学教育心理学论文怎么写呢?今天学术参考网的小编就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中学教育心理学论文的范例,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第1篇:中学教育心理学学习能力探析
教育心理学研究,是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是心理学一个分支。它是一门介于教育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学校教育过程中心理活动的规律,如学生应怎样去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有什么关系,复习有哪些好的方法等。
教育心理学在十九世纪末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历史上的许多教育家已能够在教育实践中根据人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赫尔巴特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学者。早在1806年,他就发表了《普通教育学》一书。该书企图用心理学的观点来阐述教育的一些问题,特别是教学的理论问题。1835年,他又写了《教育学讲授纲要》,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也提出“我不是给人知识,而是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这样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赫尔巴特将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尝试,对教育心理学的产生,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他于1868年发表的《人是教育的对象》,不仅在俄国教育心理学发展史上有重大的意义,而且对于世界各国研究教育心理学发展史学的工作,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著作。其后,俄国教育家卡普捷列夫于1877年发表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这是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一部教育心理学著作。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提倡对儿童身心进行实验研究的“实验教育学运动”。“实验教育学运动”的倡导者是德国教育家莫依曼和拉伊。他们重视对儿童身心发展与改进教育方法的实验研究思想,深深打动了欧美的许多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在他们的倡导下,掀起了一场实验教育运动。这对后来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测验与实验的应用、儿童身心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对教育心理学产生做出突出贡献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他立志于用准确、精密的数量化方法研究和解决有关学习问题。1903年,他写成《教育心理学》一书,后来扩展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并于1913—1914年出版。在该书中,桑代克创建了一个教育心理学的完整体系,从而正式确立了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桑代克190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以学校情境详尽说明学习的概念,从而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这是近代教育心理学的真正开端。1913年,这一著作扩充为三大卷,内容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学、个别差异及其原因三大部分。他提出的学习三大定律(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及个别差异理论,成为20年代前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桑代克把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放在学习心理方面,导致了中国的教育心理学界长期把学习心理作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巴甫洛夫学说传入中国以后,在20世纪50年代不仅影响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也影响了教育心理学。他的两种信号系统学说,给教育心理学提供了新的理论根据,也给教育心理学找到了与自然科学相联系的纽带。第二信号系统学说的提出,使儿童言语与思维的问题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为适应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也不断增加,研究对象的范围逐渐扩充。教育心理学由初期偏重于学习心理的研究和学习律的讨论,并且大多集中于智育方面的问题,随着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日益重视,越来越重视道德行为、道德情感以及审美情感的培养。
一、心理健康的十项标准(马斯洛,密特尔曼)
(一)否有充分的安全感。
(二)是否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作出恰当评价;
(三)自己的生活理想和目标能切合实际;
(四)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五)能否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和谐;
(六)能否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七)能否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八)能否适度的表达和控制情绪;
(九)在集体允许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十)在社会规范的前提下,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二、目前大众公认的“心理健康”标准
(一)智力正常;
(二)情绪适中;
(三)意志键全;
(四)人格統一;
(五)人际关系和谐;
(六)与社会协调一致;
(七)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端于上个世纪80年代,源于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困境的反思,始于对国外心理健康教育的借鉴,起步于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尝试,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逐步进入中小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与技术,通过日常的、专门的教育途径和方法,以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种功能
(一)矫治功能——心理障碍
针对极少数有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的特定人群,以个别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为主要方式,如抑郁症、恐惧症、强迫症。
(二)预防功能心理问题
针对大多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需求的人,以心理咨询和辅导为主要手段,解决或预防问题。如考试焦虑、人际交往困难、青春期问题等。
(三)发展功能——心理素质
针对绝大多数健康、正常状态的人群,以开发心理潜能,提升心理素质,塑造健全人格为主要目标的教育。针对诸如创造力训练、学法指导、时间管理、压力管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训练、抗挫折训练、职业生涯辅导等。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教育的模式,而非医学化的模式。以预防和发展为主的问题解决模式应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和主流。班主任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支重要的中坚力量。
初中年级:
1.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
2.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
3.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4.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
5.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
课堂教学永远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主要途径和方式,面向班级群体,主要侧重预防和发展性的心理辅导,解决学生成长中具有普遍性、典型性的心理困惑,提升心理品质,塑造健康人格。心理活动课不是纯粹的深奥的心理学知识的传授,也不是单项心理品质的训练,而是通过创设情境或活动,将学生面临的问题和困惑置身于问题情景中去感受、体验,进而获得启发,改变认知和行为,促进心理上的成长。
四、如何提高课堂听课效果
如何提高课堂听课效果,利用得好,40分钟里可以加进5分钟、10分钟。相反用得不好,40分钟里就得减去5分钟、10分钟。学生上课听课不仅要获取知识,还要学习老师的思维方法,锻炼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学的知识量越来越大,要求孩子更多地进行理解、联系与思考,而非单纯死记硬背。如何为思考留出更多的空间呢?答案就是预习。通过预习,可以发现新课中的难点,等老师讲到时格外注意;也可以掌握每节课的基本内容,快速跟上老师的思路,并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从而保持积极的听课状态。在相同的学习时间里,他们可以留出10-30分钟的时间预习。如果预习了,听课效果就好,作业做得就快,预习的时间自然就节省出来了。所以预习是形成良性循环的一种重要手段。如果时间确实很紧,怎么办呢:
(一)对于听课效果好的科目,少预习或不预习;对于听课效果差的科目,多预习。
(二)单科课程的预习时间控制在8-15分钟,主要是把握整体知识内容,记录或记住对于个人的难点和课程重点,方便听课时在此处集中注意力。
(三)实在没有时间预习,可以在一门课开始前的课间花2分钟快速浏览,从而快速进入听课。
有了好的预习做基础,只能保证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更有效的地方,便于我们更好地当堂消化知识。学生上课拼命记笔记、抄板书,出发点是好的,但却没有理解老师讲的内容,课后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理解课堂上的内容,自然得不偿失。
1.要先听老师讲课的内容。
2.不做詳细的笔记。
3.重点记老师的分析思路与解题方法。
孩子不仅能提高听课效果,还能获得宝贵的复习资料——课堂笔记。有了前面的预习和认真听课,能保证孩子记忆和理解的深度。但遗忘是一种自然规律,对抗遗忘的利器就是复习。因此在听完课后,还应即时复习以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并形成有计划性的复习习惯,从而将所学知识深深地印入脑海。如果家长将以上的预习、听课和复习的方法传授给孩子,孩子听课的效率就会更高,成绩自然会更优秀。
五、高考状元们的听课箴言是“课堂走神1分钟,课后摸索半天功”
(一)每天坚持累计不少于1小时的中等强度的体能锻炼
每天坚持累计不少于1小时的中等强度的体能锻炼,每天保持课间10分钟彻底放松休息的好习惯。课间多做一些轻体力健脑动作,为课堂40分钟的高度集中注意力储备足够的脑力。像伸伸或蜷蜷手指、左右手交替按摩指尖、伸伸懒腰等都是不错的活动。
(二)调节听课心态,优化听课意识
调节听课心态,优化听课意识,在潜意识里喜爱听课。对于不太喜欢的课可找来一张白纸,认真列出喜爱这堂课的十几条优点、理由,隔一天重复一次,慢慢就能说服潜意识喜欢这些课,进入积极的听课心态。
(三)在听课过程中,要放松心情来理解课本上的内容
不要抱着一种紧张的记忆心态来死记硬背,这样很容易造成脑神经疲劳,反而使听课的注意力涣散。
(四)把课堂刚听旳重要内容像放电影一样回味一遍
老师讲课结束后,不要急着看书做作业,而应闭上双目,放松后仰头,把刚才听课的重要内容再像放电影一样回味一遍,把老师讲课的内容真正印在脑海中。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内容:增进主观幸福感,提高生活满意度,开发心理潜能,发挥智能优势,改善学习力,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加沉浸体验,充满乐观希望,培养创新能力,优化情绪智力,健全和谐关系,学会积极应对,树立自尊自信,完善积极人格。
突如其来的“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生命教育已引起国家教育部门的进一步关注,开展生命教育已成为必然趋势。把生命教育与灾后教育重建有机结合,通过生命教育,把灾难作为一种正向的教育资源,发掘灾难背后积极的生命意义,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价值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生命与他人的教育,强调人与人之间、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关系和谐美好,互利互惠。包括关心他人、同情弱者、尊重与珍爱他人的生命、人际沟通与交往等。生命与自然的教育,强调人与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包括尊重生命的多样性,亲近大自然、保护环境、关心人类的生存危机等。生命与社会的教育,强调人作为社会人(社会公民)所应具有的社会情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道义,体现人的社会价值,满足个体自我实现的最高需要。包括感恩教育、人道主义精神、小我与大我、国际理解教育等。在积极心理学和生命教育的大视野下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将带给我们以新的启示和创造力!
六、结语
近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近代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医学及精神病学的发展都对教育心理学产生影响,促使它不断更新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中国把发展教育置于重要地位,教育心理学研究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与技术,通过日常的专门的教育途径和方法,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
【作者简介】齐智锋
第2篇:中学教育心理学的整合与超越创新进展
纵观教育心理学近十年的不断发展,虽然这期间并未发生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其实质性也并不是没有改变。近些年,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模式和研究视角有所改观,从关心个体特征的单一取向逐步向对个体、情绪和压力以及社会情境等多因素进行整合研究转变。对于这种转变不是将多种心理元素和外部条件简单地组合,或是将曾经被忽视的因素添加进来,从而进行考察研究。相反,整合取向的教育心理研究鉴于初期的简化和单一研究方式的失衡,正尝试着将学习与教育置于多维框架中进行研究,尤其是体现在社会情境中的独特作用。
一、教育心理学的整合与发展
(一)教育心理学的整合
在这个重视教育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更加重视教育的发展,而忽略了心理的重要性。纵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心理学和教育的实质性整合是保证生命力的所在。例如:在20世纪初期,教育心理学因为缺乏教育所需的研究工具和研究对象宣告失败。20世纪中期,教育心理学因不屑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效果不得已体现。而20世纪后期,教育心理学因扎根于教育实践领域,拥有了解决实际教育的研究工具和研究对象,也取得了丰硕的效果。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使教育心理学拥有了深入研究的发展动力,直接影响了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早期的研究者试图从心理学角度找出一个对教育实践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规律,但是由于学习规律并未立足于实际情况和具体的实践教育,因此,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往往没有达到显著的效果。后来,研究者将教育与心理相结合的教育心理学就具有明显的整合特征优势,从根本上保证了研究的科学性和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有效性。目前,教育心理学在写作和阅读等领域上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效,是教育心理学领域上的一大标志性成果。
(三)身心机能的整合性发展
用整合的框架讨论各种因素的互相结合、互相利用和各种依存的关系,也是揭示了身心机能的形成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因为身心机能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多种心理成分的共同作用,同时也取决于个体特征与外部条件因素之间的互动。而自我调节能力就是作为身心机能发展的一个标志,也是教育心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研究者所采用的整合研究的方式体现为:尝试综合考虑认知、动机以及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对自我调节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所形成的影响。自我调节的学习者具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使用大量的自我调节方法;二是顺利完成任务的能力感;三是制定好各种预期的目标。而自我调节学习也包括三个过程,就是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馈。强化思维的整合特性,无论是对形成机制的探索还是品质的培养,都有一定的意义。
二、个体情境的整合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一)个体情境的整合研究
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受到生态心理学、认知科学以及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共同影响,再加上学校教育的脱轨,导致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缺失、社会延迟等状况,学习的研究取向就从单一的认知逐步转化成情境化的认知。然而学习的情境理论认为:知识已经不再是头脑中确定认知的表向,而是一种生活的实践;学习也不再是学习者头脑的认知活动,而是不断参与实践的活动过程,并且逐渐形成共同体核心成员的过程;学习也不再是单独的活动,而是与社会环境互相交流的活动。只要是学习就不可能脱离情境的设定,情境是学习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情境和场景设定的不同,所产生的学习氛围和效果也就截然不同,所受到的具体情境特征的影响也就不同。
(二)教育整合中社会环境的取向
个体与情境的取向整合趋势同样也在教育技术中有所应用,将教育技术整合于学习和教学活动中,也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变化。教育技术支持下的學习环境既可以是对真实环境的模拟,也可以给学习者提供与他人共同学习的平台,前者是教育技术的传统优势,后者则是日前教育技术着重探讨的主题。教育技术的整合不仅为学习者搭建了一个平台,也是一个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同时也提供了适宜的场所和便利的条件。
目前的教育心理学中,尽管对不同层面的社会系统的探讨仍处于初步阶段,但当代的教育心理学更多地开始关注个体的认知、情境以及情绪的变化,教育心理学的整合已经成为主流趋势。教育心理学是结合新的技术,与未来的教育心理学认知主义和行为主义相融合的一门学科。迄今为止,人们不再对教育心理学整合的意义和功能进行怀疑,而是有效地进行多种形式的整合,不再停留在理念的层面上。
作者:徐怡宝
第3篇: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教育心理学
一、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教育心理学的必要性
在学习信息技术方面,中学生存在不利因素:虽然有一定的信息技术技术基础,但牢固性不强,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综合运用能力差;生理特点决定,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会出现懵懂、叛逆、自以为是等等状态,这些对于信息技术教学都是阻力问题。这就要求教育者在信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教育心理学,用中学生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来指导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科学地认识教学过程中学生心理活动的实质与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教育心理学
(1)关注师生交往,促进学生发展现代教学的本质。从教育心理学角度阐述,表现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并尊重他们的思想和情感,赞扬学生的优点,宽容学生的缺点。使他们在教师的信任之中,从内心对教师产生积极的情感认同和情感迁移,从而引发自己的学习热情。教师应及时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改变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方法,与学生平等相处,注重爱心教育,要经常利用课间、集体活动之余去班级活动。这样既可以和学生交知心朋友,进行情感交流,也可以用自己的知识辅助答疑,寓教于乐。
(2)重视学生需要,激发学习兴趣。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就要求教师把握学生的心理,用自己积极的教学情趣,精湛的教学技艺去诱发、强化和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其中,穿插挑战游戏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电脑游戏是通往电脑世界的捷径。”由于中学生的年龄轻,精力旺,好盛,好奇心强,对于单调的练习往往容易感到厌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避免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可选择一些既适合中学生又具有很强趣味性的游戏软件,密室逃生等游戏。由于这些游戏中巧妙地设有一些障碍和关卡,要求学生去理解,这样他们就无形中培养了兴趣,又拓展的思维。把计算机教学寓教于游戏之中,这样就会使枯燥变为生动,乏味变为有趣,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兴趣。
(3)尊重学习风格,做到因材施教教育心理学关注学生如何学习与发展,由于自身的特点,学生的心理不同,他们的需求也各异。教师首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面向全班的集体教学上,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他们所能接受的程度进行教学。其次,教师要在集体教学中兼顾个别学生,尊重个人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偏好,使学生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子。因材施教适用于一切学生,体现在每个学生身上,这一点表现在对待不同的孩子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除了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超前学习新知识,挖掘其潜在能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更要给予热情关怀。
(4)提倡民主教学,注重自主学习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有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掌握学生心理,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时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之在参与中提升能力。例如:向学生布置由易到难的各种作业,或提供素材和条件,让他们去独立探索,克服困难,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需更深入地了解培养青少年一代的规律、原则和有效的方法,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把它运用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去,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优化师生关系,改善工作方法,指导学生的教育工作,从而对思想教育系统进行整体优化,提高学生教育系统的效率。
作者:李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