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世界哲学论文

探究西方现代派美术表现自我的哲学背景

2015-07-02 14:1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探究西方现代派美术表现自我的哲学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晚于其他国家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德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十分尖锐。新康德主义和新黑格尔主义在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学说的影响下发展起来,并且对当时的艺术、美学等各种社会意识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关于他们的理论观点,h•里凯特的言论很有代表性,他把客体世界看成是人的意识的内容,“因此,客体实质上就是我的表象、知觉、情感、意志的表露,同它们对立的,是主体;就主体而论文联盟http://言,一般都认为,它接受知觉,感觉情感,并想知道意志追求的是什么……客体是……我的意识的内容,而主体是认识这一内容的东西。”①这种主客体的唯心主义分离,把个人的主观感受看成是主体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的纽带,就为艺术家的自我表现进行了开脱。艺术家转向表现个人的情感、情绪,从而使创作带上赤裸裸的主观性质。“这就为外部世界物体和现象的任何一种变形开辟了可能,因为他们只能作为表现艺术家自身情绪和情感的手段。”②这种哲学思潮,就对此时期的德国艺术,特别是表现主义艺术,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源起于19世纪上半叶的存在主义,以人的存在作为其全部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克尔凯郭尔就认为存在总是独一无二的,人成为他建立学说的中心,很符合艺术家的人道主义精神。而且他把人的生存看成是一种个人的、主观的生存,它同外界分离、对立,不可能对他生存于其中的社会产生任何影响,因而他又是孤独的。wWw.133229.cOm萨特的“他人即地狱”,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种种弊病:人性被压抑、扭曲和异化;人人充满了焦灼、恐惧和痛苦;社会越来越冷漠、混乱和无序。萨特由此感叹:我们不是完整的人。哲学和艺术有一种“互通性”,存在主义“为一切现代艺术流派提供了思想,这些思想构成了现代艺术意识和审美意识的一个重要因素。”③西方现代派美术中的大多数流派都留下了存在主义的影子,特别是表现主义。事实上,早在存在主义思想形成于k•雅斯贝尔斯和m•海德格尔的理论中之前,表现主义者们便通过其主将蒙克的作品自然而然地接触到克尔凯郭尔的存在主义学说了。
  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表现主义者们对人的存在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他们似乎是一群悲观主义者,只看到社会的阴暗面: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虚伪,物质时代对人的精神异化,工业文明社会的贪婪和残暴等等。为了表现人性的极度扭曲,常常运用夸张和变形的艺术手法。蒙克是一个敢于直面人性揭露灵魂的高手。他的《呐喊》、《青春期》、《少女与死神》、《生命之舞》、《桥上四少女》,被强调的轮廓线和扭曲变形的人物形象,把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全盘端出,有很强的视觉感染力。《呐喊》中,蒙克的语言既是象征的,又是表现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画面中心形如骷髅的作无声呐喊状的扭曲的人物形象,他背后的天空中,桥下的水面上布满颤抖的红色和波浪状线条,长长的大桥斜伸向画面外,把我们的视线引向一个可怕的神秘所在,整个作品笼罩着浓重的悲剧气氛,形象地表现了工业化社会中人性的分裂:迷失自我、孤独空寂、无望的焦灼,表现出蒙克人性挖掘的深度。《呐喊》出自画家的亲身体会,他说:“我和两个朋友一起散步,太阳下去了,突然间,天空变得血样的红,一阵忧伤涌上心头,我呆呆地伫立在栏杆旁。深蓝色的海水和城市上方是血与火的空际,朋友们继续前行,我独自站在那里,由于惊恐而战栗,我觉得大自然中仿佛传来一声震撼宇宙的呐喊。”④蒙克在画他生活着的世界,《病孩》和《病室里的死亡》是对被肺病夺去了生命的姐姐索菲娅的追忆和怀念。《圣卢克之夜》则表达了父亲死亡对他的打击,他孤独而忧郁,就像《呐喊》中那个绝望的人。此外,《青春期》中惧怕青春来临的少女,《圣母玛利亚》中因纵欲而扭曲的女人,总之,这些人都具有鲜明的精神分裂的特征,是精神分裂者疯狂地宣泄和绝望的呐喊。守在摇篮时期的疾病和疯狂,一直追随着画家,如影随形,终于使晚年的画家再也无法承受,而患上严重的神经衰弱症。
  同时经历着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和存在主义哲学的德国神学家蒂利希看到了二者的相通之处,即它们分别以艺术形象和哲学分析关注到人类的生存景况,如疏离、隔膜、绝望、恐惧和焦虑等等,并为解决这些问题进行种种探索。因此他将二者紧密结合在一起,他说:“同时发生的这两种体验,艺术的和哲学的,在我心灵中产生了这两个领域的结合,此后从未分裂过。在我某些最抽象的哲学分析中所使用的许多范畴,实际上是由我对现代艺术的关注衍生而来。另一方面,如果不强调与存在本身的关系、与存在的基础和力量的关系,我根本无法谈论现代艺术和有关艺术的一切。”他甚至将表现主义绘画称为“存在主义在视觉艺术中的运动”或“存在主义艺术”或“不朽的西方幸事——浪漫主义与尼采(nietzsche)的综合。”⑤
  西方现代派还表现了人的潜意识。“心理分析学让人们第一次非常明确地意识到潜意识(无意识)与整个人类行为和人类文化之间的联系。”⑥弗洛伊德学说很快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得到了响应和应用,影响最大的是从达达派中分离出来的一些成员组成的超现实主义流派。
  超现实主义美术于1925年出现在法国,“超现实主义,名词。纯心理的自动主义,凭此以口语、文字或其他方式表现思想的真实过程。它是思想的笔录,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不依赖于所有美学的道德的偏见。”⑦该派把弗洛伊德奉为精神领袖,并试着在艺术创作实践中诠释其理论。该派的艺术家反对理性的构思,反对对现实做一丝不苟的描绘,认为它不如人的内心世界更真实,因而他们用艺术展现了未曾引起人们注意的陌生的潜意识。超现实主义通过两种途径展开了对无意识领域的探讨,一种是表现梦境,因为梦是通向内心深处和心灵中最隐秘深处的桥梁和通道。梦中出现的形象个别看来可能是真实的,但从整体上着眼则是没有逻辑、断裂的,让人不可思议,有荒诞之感。其中的很多造梦艺术家,用“梦中的画和画中的梦”向我们展示了无(潜)意识的无尽丰富性和一个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被康定斯基称为“现实性之父”的卢梭,他的画是诡异的梦,是魔幻的彩色的梦。如《睡着的吉普赛女郎》:阴冷的月光下,皮肤黝黑的姑娘恬静地睡在寂寥的荒漠,一头神秘而可怕的狮子正把头靠在姑娘身上,她的头部摆着一只水罐,一把曼陀林。画中物体清晰可辨。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可怕的清晰感、神秘感,因为“当画家对每一个物象都一视同仁加以描绘时,再现手法本身固有的逼真透视效果,不是被夸张就是被否定,每一个物象在呼唤着它的存在,”结果就是:绝对的清晰导致了绝对的神秘。⑧画面上的姑娘、狮子、水罐、曼陀林等不相干物象的非逻辑并置,带给欣赏者现实的魔幻感。
  超现实主义的情欲观带有性道德和伦理价值的思考。通过艺术创作,把在潜意识中压抑已久的欲望释放出来,宣泄出来。以情欲为主导观念,展开对无(潜)意识领域的揭露和剖析。有的表现人体的丑,有的批判性的堕落。如达利的《怪物的发明》,表现了性的动物本能:画面的左下方,有达利的妻子加拉的肖像。左上角,则是令人作呕的女人体,她们弯着身子,将令人作呕的肥臀正对着观众。中央的维纳斯祭坛上,马头人身的怪物,有着硕大的两个乳房给人以感官刺激。背景上是一只正在燃烧着的长颈鹿。人与动物放在了一起,彼此很难分开,从而将人的本能欲望赤裸裸地暴露出来。把压抑已久的内心渴望表现出来,内心的蓄积得到缓冲和释放,才能消除心理变态和种种精神病,使内心趋于平和。
  需要注意的是,往往几种不同的美学、哲学思想会同一艺术流派发生着影响。
  西方现代派美术,就是在这样的哲学背景下,走向了对自我的抒发,他们沉浸在自我中歌唱并叹息。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