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世界哲学论文

论析超验追求与意识形态批判——追踪马克思宗

2015-07-02 14:0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 关键词:马克思;宗教;唯心主义;自我意识;唯物主义
  论文摘要:马克思思想的形成是诸多 历史 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其宗教思想作为产生交互作用的一支分力,在马克思全部思想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力不客忽视。在传统的理论解读中对这一问题尚未给予深层关注,本丈以马克思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历程为理论线索,对马克思宗教思想的演进执迹进行动态追踪,将其阐释为诉求超验价值、运用自我意识、展开社会批刹三个阶段,并在此基拙上对其予以细致刹析与客观 总结 ,透视马克思主义宗教忍想的时代价值。

  一、诉求超验价值
青少年时代的马克思对宗教就产生了兴趣,他的宗教课老师认为:“他(马克思)的基督教义和训诚知识十分明确而有根据。他相当了解基督教会的历史。这些关于宗教理论和宗教历史的知识,为马克思后来批判宗教带来了帮助。中学毕业时,马克思便以《根据这种结合的本质、绝对必要及其影响》为题完成一篇宗教问题论文。当然,年轻的马克思此时还不可能以唯物主义和无神论为思想武器来批判《圣经》,然而,难能可贵的是马克思对社会流行的观点并不盲从,而是采取了批判和思考的态度,从道德方面对信徒与基督的结合作以探讨。他指出,人们对于宗教的信仰及其同基督的结合,是为了探讨真理,追求正确的知识,排除利己主义的欲望,向往善良的美德,寻找真正的快乐。但当时德国以基督教为国教,宗教是当时德国封建统治者的精神支柱,渗透到德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社会背景的影响下,青少年马克思的思想中还弥漫着有神论的色彩,“宗教本身也教海我们,人们敬仰的理想人物就曾为人类牺牲了自己。wWw.133229.COM”青少年的马克思基本上是一个宗教信仰者。
  二、运用自我意识
在德国柏林大学 法律 系学习期间,马克思通读了黑格尔的著作和其弟子的大部分著作。当时青年黑格尔派以自我意识为武器对宗教进行勇敢地批判,这对马克思产生了很大触动,这一点通过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德漠克利特与伊壁鸿鲁 自然 哲学 的差别》我们便可知晓。初看起来,这个题目极为空乏,而且似乎与近世哲学关系甚疏,然而,青年马克思的功绩在于他深刻地赋予了这一题目以现实内容。博士论文的发表是马克思由有神论向无神论转变的重要标志,此时的马克思已是一位具有启蒙思想的无神论者,不过因囿于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他对宗教的批判仍陷于唯心主义的框架内。
马克思意识到了德漠克利特与伊壁鸿鲁在自然哲学方面的差别,并支持伊壁鸿鲁偶然性学说,从而否定了万物的主宰是神。马克思说:“在必然性中生活,是不幸的事,但在必然性中生活,并不是一个必然性“在有限的自然界里,必然性表现为相对的必然性,表现为决定论。而相对的必然性,只能从实在的可能性中推演出来,这就是说,存在着一系列的条件、原因、根据等等,这种必然性是通过它们作为中介的,实在的可能性是相对必然性的展开。”此处,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辩证法运用自如,而且,更为高明的是,马克思在高度赞扬了辩证法的革命精神的同时,勇于揭露黑格尔的保守性、妥协性及其根源。他认为黑格尔不能将辩证法的革命精神贯彻到底,而使自己的哲学适应普鲁士的需要,与普鲁士王国妥协的原因,不应从道德方面去解释。他写到:“这种表面可能性本身最深刻的根源,在于他的原因补充分或在于哲学对于自己的原则没有充分的理解。因此,如果一个哲学真正适应了,那么他的学生就应该根据他的内在本质的意识来说明那个对于他本人具有一种外在意识形式的东西。马克思还进一步从自我意识出发,反对黑格尔调和宗教和哲学的思想,他对宗教进行坚决的批判,从而否定神的作用,肯定人的作用。不难看出,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的思想不仅同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有重大的差别,而且已经开始偕越青年黑格尔派。
  三、展开杜会批判
促使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的直接原因是其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继承。费尔巴哈明确主张把被黑格尔颠倒了的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颠倒过来,揭露黑格尔隐蔽的神学本质,在批判宗教的唯心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人本学唯物主义。
费尔巴哈认为在基督教中,人把自己的本质对象化出去,异化出去形成一个独立自为的精神实体,这个实体具有至上的权威,他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是全知全能的化身,这个唯一的全知全能的上帝被创造出来以后,又反过来和人处于对立的地位,成为人的一种异己的力量。人造出一个神,反过来又成为神的奴隶。

在这里,费尔巴哈揭露了宗教神学把一切美德都归给上帝,而把人说成一无是处,也就是给自己造出一个神,这个神反过来成为人的对立面。所以,上帝的本质乃是人的本质,不过是人的本质的虚幻反映。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观说明了被奉为神圣和神秘的来源,是人通过想象力把人的本质异化为神圣对象的结果,不是神创造人,而是人创造神。因此,从费尔巴哈对宗教产生的心理根源的分析和他对宗教理论的最后结论可以看出他的无神论思想具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人本主义是他宗教异化的理论基础。
费尔巴哈将宗教世界归结为它的世俗基础,这一思想本质上是唯物主义的,但是因为他在宗教产生的根源、本质和扬弃宗教的途径根本问题上没有从社会生活去寻找正确答案,而是以抽象的人及其本质为出发点和基础。
马克思曾接受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无神论思想,但他并没有停留在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理论上,而是采取了批判扬弃的态度。他 总结 了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人创造上帝和宗教的思想,并以费尔巴哈所揭示人是神圣家族的世俗基础为立足点来说明宗教的本质、宗教产生和存在的社会根源及宗教在阶级社会中所起的作用。马克思指出:“宗教是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这种意识和感觉不是与社会绝缘的,而是以人的全部社会关系为内容的。”马克思特别将宗教批判同无产阶级革命联系在一起,指出:“ 历史 的任务并不在于只是消除彼岸世界的真理,即宗教幻想,更重要的是确立此岸世界即现实世界的真理。因此,对天国的批判就必须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必须变为对法的批判、对 政治 的批判,即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推翻旧的剥削制度,才能最终消除社会苦难,铲除宗教得以产生和存在的社会根源。”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进一步提出宗教产生的根源不能只在人本身中去寻找,必须以人构成的世俗世界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也就是说,要从客观存在的现有社会的阶级矛盾、阶级对立中去寻找宗教的根源。只有用“书卜除这种矛盾的方法”即革命的方法,消除阶级对抗社会所造成的社会苦难,才能找到克服宗教的正确道路,靠单纯的思想理论上批判宗教是不可行的。在这里,马克思 发展 了《<黑格尔法 哲学 批判>导言》的思想,已经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出发,对费尔巴哈宗教异化理论进行 科学 分析,从对宗教的的批判进到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从理论的批判进到革命实践的批判,这已同费尔巴哈只从心理根源和认识根源上分析宗教产生的根源和把宗教问题的解决归结为意识问题相去甚远。由此表明,马克思的宗教思想对费尔巴哈宗教异化理论的扬弃,并彻底划清了马克思主义宗教思想对费尔巴哈代表的旧唯物主义宗教观的界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宗教思想的确立。
马克思科学宗教思想的形成可以告诉我们:首先,马克思的无神论思想不是个人冥思苦想的结果,而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没有历史唯物主义,就没有科学的无神论,马克思以前的无神论者虽然也提及过一些思想,但是由于其不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因而不可能对宗教做出科学的阐释。只有马克思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使无神论得到科学论证;其次,马克思宗教思想虽然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但是,在促使马克思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的过程中,在起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确立的过程中,历史上一些无神论思想的优良传统和优秀思想起了重要作用。比如,古希腊伊壁鸿鲁的无神论思想,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理论等.马克思善于批判地继承历史上一切无神论思想的优良传统,特别是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思想,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批判是与他对宗教的批判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马克思又是在对费尔巴哈宗教观批判继承逐步建立科学无神论的思想过程中,走上了唯物主义道路的,他的宗教思想与其历史唯物主义是内在一致的。
马克思宗教思想是其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的轨迹里,其历史唯物史观确立过程中的一个理论分支,由于历史的局限和理论的拘囿,使得他对宗教问题的阐释不够全面具体,但是马克思关于宗教的思想还是相当深刻的,对我们今天处理国家与宗教问题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我们应勇于批判,更要善于学习,全面准确地挖掘马克思宗教思想的时代意义,使得真理从历史的帷幕中走向前台,彰显于澄明之路。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