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化因素对翻译质量的影响十分巨大,要使翻译能够很好地发挥其语言功能就必须处理好其中的文化因素。因此本文拟在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看待翻译中应考虑的因素,通过对中西不同文化领域的对比,以期能对英汉语言翻译的准确性和对文化的交流起到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文化因素;比较;翻译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组织社会以及生产生活中人们必须使用语言。语言是人类表达思维的重要工具,也是人类记录、保存、传播思想和传承思想的手段。文化为语言提供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环境,语言的存在离不开文化。翻译则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是两个语言社会的交际过程和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进步。文化背景对于翻译极其重要,缺乏文化因素的译文即缺乏灵性的翻译。
运用两种语言的能力是对翻译工作者的一项基本要求,但并不是说,译者对于原语和译语都必须具有积极的使用能力。一些成功的翻译家对原语只有消极的阅读能力。如那些翻译过希腊语、拉丁语以及梵文的古典作品的译者就是这种情况;还有一些对现代语言写成的文学作品科技著作进行翻译的译者;另如林纾,甚至连外文都不懂,他的翻译也能脍炙人口。
要真正出色地做好翻译工作,掌握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运用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这就是为何大多数笔译和口译人员的培训课程都要求学生在所学语言的国家呆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只有置身于讲某种外语的国家当中,才能对词汇和短语的许多特殊意义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如在拉美的一些地区,huahua这个西班牙词的意思是baby,而在另外的一些地区,它是bus;在非洲许多地方,与英语mother意义上最近的对等词,常常是好几个人的统称词,实际上这个词包括在同一时刻提到的所有处于同一年龄段的妇女。(Nida,1993:110)
人们习惯于按自己的方式行事,因而有时很难想象其他地方的人可以采取完全不同的行为来达到同样的目的,如许多人用敲门来表示自己的到来,但在世界上有些地方,也可以用喊房主的名字、咳嗽或拍巴掌;而有的地方和另一些地方点头和摇头表示的意义完全相反。因此,要准确的翻译原语还要有对该语言所处文化的正确认识。所以,在翻译当中就要求译者既要有双语能力,还要有双文化能力。
翻译中的困难也来源于文化上的特殊意义。一篇只反映某一特定文化中的许多观念和语言标准的文本,常常含有在明显不同语言文化中难以理解也难以翻译的内容。在美国人看来,为了证明自己无辜而服毒是十分愚蠢的;把鸡头砍掉看鸡怎么扑腾来决定是否出行愈发显得不可思议;对许多非洲人来说,食物摆在面前不吃却去禁食(fast)的做法同样荒谬,因为既然食物是上帝赐予的,拒绝食用就是对上帝的亵渎。还有,在非洲人看来,花钱买安眠药来催眠是十足的神经。
虽然人类文化具有普遍一致的内容要素和基本结构,具体到不同的种族和民族、不同的疆域中各种文化内部,则各有其侧重点和特点。关于中西文化的不同,历来也有很多译者和文化学者做过细致的研究。翻译家严复认为,中西文化的不同之处在于:“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中之人以一治一乱、一盛一衰为天行人事的自然,西之人一日进无疆,既盛不可复衰,既治不可复乱,为学术政化之及则。”(徐言行,2004:66)李大钊曾提出,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张岱年、程宜山,1990:24)。张岱年认为中国的文化基本思想可以总结为: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张岱年、程宜山,1990:17)。徐行言分别从四个方面概括了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西方以科学精神、个人本位、崇力尚争和开放为特征,中国以人文传统、群体认同、中庸和平和内向为特征(徐言行,2004)。周义和徐志红认为,中国文化以统一性、连续性、非宗教性、泛道德性和中庸和平为基本特征,西方文化以激进性、个体性、开放性、唯理性和巴罗克性为基本特征(周义、徐志红,2004)。具体说来,在英汉翻译中对中西文化因素的对比一般有如下几个方面,笔者将通过举例来加以论证。
1.宗教信仰
中西方国家在宗教信仰方面既存在相同之处,也存在不同。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90%以上的美国人主要信奉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等。中国人长期笃信儒家学说,而且在中国最流行的佛教,也是一种受到深刻影响的多神论。中国人信仰佛教、道教,在语言表达方面有道教的“玉帝”和佛教的佛祖的说法,而欧美人信奉的基督教,称“上帝”,所以英语中有“My god”的说法。英语语言的发展受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影响较深,体现在其成语中,如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一贫如洗)。另外,英语中的许多成语都源自《圣经》,如 no respecter of persons(歧视),the apple of his eyes(掌上明珠),all things to all men(八面玲珑)。而中国的宗教是以佛教为主,人们相信“佛主”能左右人世间的一切,与此相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临时抱佛脚”“佛面蛇心”“佛争一炉香,人争一口气”等。
再如,译林版译林版《傲慢与偏见》中,有这样一段译文:“在这方面, 我自信我这番好意是值得高度赞许的, 而我将继承朗伯恩财产一事, 请你不必介意, 也不必导致你拒绝接受我献上的橄榄树。”在以基督教信仰为背景的西方社会, 这一源自《圣经》中挪亚方舟的典故是家喻户晓,西方人都知道 “橄榄枝”象征和平。这一具有喻义或象征意义的表达方式有着鲜明的文化身份( cultural identity)。词语的文化身份是指某词语所包含的文化特征为特定的文化所特有。本例中的“橄榄枝”就不具备汉文化的文化身份, 因此,在太白文艺版的译本中“橄榄枝” 就被译成了 “求和的橄榄枝”,采用文内明示,也就是文内意译的方式展示橄榄枝一词所蕴含的意义。
2.文化心理
如前所述,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历史和文化。每个民族在他们长期生存发展的过程中,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环境下都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这些特色在文化心理上主要体现在一些历史典故以及一些忌讳或喜好的差异上。例如数字的象征意义,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心理中,同样的数字就会有不同的寓意,如“9”作为数字在中国古代有着特殊的意义,它
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意义,有久久归一、大一统的寓意。而数字“4”因为与中文“死”读音相近,至今仍为人们所避讳。同样欧美国家认为13是个不吉利的数字,代表坏运气,而在中国这个数字则并没有这种意义。
3.思维习惯
东方人和西方人的思维习惯有着很大的区别,正是这种差异决定了英汉两种语言反映客观现实的不同表达形式。汉语常有赞美“东风”的文句;英语却不乏歌颂“西风”的诗篇;汉语多描绘“春天”之美,英诗多书写“夏日”之丽。汉语中“个人主义”带有贬义,而英语中individualism却是褒义。再例如中国评价教师“严格”是褒义词,而在英语国家strict 有贬义。
另外,一个英文的表达,由于英汉思维方式不同,如果中国学生不了解西方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则会造成与原意相去甚远的理解,例如用英文表达法 at arm’s length, 中国学生会理解成“距离很近“或类似的意思,而其实际英文表达其实是“at a safe distance away”。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误解,是因为中国学生可能会这样想“the length of an arm is short”,然则对待这个短语并非应用如此一个考虑的角度。再如,trouble-shooter这个词,中国学生可能会想“shoot means the sending-out of something”,于是解成“会惹麻烦的人”,然而,这个英文词语的真正意义下下相反,它是“the one who removes trouble”。同样还有,“to sleep late”和句子“I don’t care about going.”他们的实际意义往往也很容易遭到汉语文化思维背景的学生的误解,分别变成“睡晚”和“我不介意去”,而没有真正领会他们实际的“起得晚”和“我不想去”这一含义。
4.地域文化
由于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的不同,中西方所形成的文化在表达同一现象或同一事物时,其表达方式也不同。例如西方国家人们见面喜欢谈论天气如何,认为天气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和让人感到舒适的话题。这主要与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地理位置有关系,天气状况与人们的出行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中国人见面日常谈论的话题和寒暄语主要为吃和穿,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人对于吃饱和穿暖很在意。
综上所述,文化差异随时存在,熟悉并重视中西汉英语言文化的差异是提高翻译质量的关键。在翻译当中,要做到能对中西文化进行深入透彻的比较研究,因此译者不仅要掌握源语的语言系统,还应尽可能地接触与了解该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背景,从而达到对原文从字面到内涵意义的理解,避免对原文的错译,并在翻译的过程中对语言在特定环境中的实际应用及其交际功能保持高度警醒,尽可能地全面捕捉源语所发出的真正信息。并且需要深入了解翻译的规律性,把握翻译的实质。充分传播源语文化,扩大读者的知识视野,使文化差异引起的困惑得到化解,充分使两种语言进行“无缝对接”,更要使两种语言的内涵对接成功,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优秀的翻译,使跨文化交流变得顺利通畅。
参考文献:
[1]Eugene A. Nida. 语言文化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110
[2]徐波. 中西文化基本精神之比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50
[3]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6
[4]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24,17
[5]周义,徐志红. 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