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新闻论文

微博时代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问题和策略

2015-08-03 10:0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4-0010-02
  现如今大学生使用微博不仅仅停留在社交这一功能上了。他们利用微博这一平台不仅可以与各类朋友进行互动和沟通,而且可以起到监督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的作用。从传播学理论“使用与满足”的角度来讲,从使用的目的、如何使用到怎样满足自身需要影响下一步的使用,本文主要试从这几个方面来对微博时代下的大学生怎样利用这一平台进行简单的探讨。
  1研究目的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对大学生朋友在利用微博进行信息传播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有两个个问题统领了本次调查以及本篇文章:
  1)主要有哪些大学生朋友活跃在微博这一平台?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对今后的媒介接触行为有何影响?
  2)这种模式的信息接收和传播使他们有了哪些方面的改变?
  2研究方法及结果
  本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去探索大学生在使用微博这一媒介时的一些情况。
  2.1定量研究
  通过一份较为详细的、涉及内容较为广泛的问卷从人口统计学方面、微博使用时间方面、使用频率方面等进行了调查。样本总量为120份(发布在问道网站,但是主要是有针对性地链接网址至欲调查的对象),以下对调查的结果进行详细的说明。
  1)从人口统计学原理来讲,有55.74%是女大学生,男性占有44.26%;其专业领域文科专业的学生占有62.3%,理科学生占有37.7%;从教育程度来讲,大部分的大学生微博用户主要集中于本科生,占有55.74%;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由于微博的传播内容较其他的媒介的传播内容更为广泛,例如有涉及到重大新闻事件、生活常识、心情物语、名人动态、好友动态等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所以相对理科生比较理性的思维、单一的需求来讲,这一传播内容更适合文科生的接受习惯,文科生的对生活的感悟以及记录需求。
  2)根据调查问卷统计,大学生用户的微博使用频率都集中在“一天几次”上,所占百分比为40.16%,其次为“一天一次”(13.11%)的使用频率用户,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12.21%的用户声称自己从注册至今一共没有使用过几次微博,通过我的单份问卷研究,这些用户主要集中在理科生和那些注册时间短、粉丝数量少的大学生用户,这同样也与上述的两个方面的调查(用户的专业领域文科要多于理科、注册时间和粉丝数量影响着用户的使用欲望)互相吻合。
  2.2定性研究
  在这一部分的调查、访问研究中,我主要探讨的是大学生微博用户的媒介素养问题,分别从用户注册微博初衷、每次打开微博的动机、每次在什么情况下阅读微博、用户自身传播出去的信息的类型、对微博内容的批判性态度以及对微博的依赖程度做详细的了解。以下我对这部分的调查结果做较为详细的阐述:
  1)大学生微博用户主要集中在新浪的微博用户,大约占全部的微博用户的49.73%,这无疑与新浪微博的“明星战略”的成功押宝有很大的关系;
  2)在调查中我发现,大多数的大学生注册用户的初衷是“朋友介绍,凑热闹”,大约占到30.33%,具体分布情况见图1。当然也有不少人多出于想要了解名人,例如在我深入了解一名文学硕士的基础上,他注册微博的时间已经一年多,粉丝数量接近两百,而他注册微博的初衷就是“了解名人”,同时综合他其他问题方面的回答,可以看出他虽然有数量不少的粉丝而且使用微博的频率也不低大约“一天几次”,但是他并没有对此产生依赖,在发生重大的新闻事件时。还是会倾向于更为传统的媒介——报纸、电视及广播等;
  图1您注册微博的初衷是什么?
  3)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微博用户目前在每次打开、使用微博的动机是获得资讯(38.52%),其次是打发时间(24.59%)、娱乐(20.49%)。同时,在分析各个用户具体情况是,我发现其动机主要是“获得资讯”的这些大学生中大部分集中在自身专业领域在理科的用户,可以看出,由于自身的专业领域的不同,可以导致他们平时的思维逻辑习惯以及媒介接触的动机的不同;
  4)提及到在什么情况下阅读微博时,大多数用户表示主要集中在无聊时,比如蹲厕所、坐公交、等人、睡觉前,由此可以看出这与他们最初的使用动机(朋友介绍、凑热闹)也是大概吻合的;
  5)从大学生用户自己发布的微博的内容来看,大部分用户不愿意把自己的隐私发布在微博上,因为还是觉得“微博”这一形态的传播还是属于大众传播的方式。虽然具有一定程度的匿名性,但也区别于自我传播和人际传播。由此也与德国学者诺依曼的“沉默的螺旋”相关,这一理论在微博这一平台中依然存在,并没有消失;
  6)在微博传播内容的虚实方面,作者调查的相关用户表示微博需要内容监督的占有31.97%,不需要内容监督的占有21.31%,视情况而定的占有46.72%。并且通过作者的深度访问可以看出之所以认为内容监督是不需要的是因为在微博这一平台上有很多关于文艺类、小众哲学类的软文;
  7)关于对微博的依赖程度,笔者从调查问卷及用户访问中可以看出,目前微博还不能作为大学生用户在接受重大新闻事件时的一个主要参考媒介,只有11.8%的用户认为他们对在媒介信息相左时,参看微博的传播内容。根据调查可以看出,由于计算机的大量普及和电脑的易接触性,目前的大学生朋友在媒介选择上主要倾向于选择电脑,占有25.74%,所以对微博的依赖程度会因此略有提高。
  3结论
  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使用微博进行社交及信息传播与接收已经比较普遍了,并且在使用微博的初衷、每次打开微博的动机、自身传播的微博类型、对微博内容的批判性态度以及对微博的依赖程度都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在这个完全由用户参与构建的自媒体中,大学生朋友作为主要用户,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以积极向上的姿态利用这一平台是每一位大学生朋友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